查看原文
其他

淮河小学校长这样讲述她的故事

北仑发布 2021-09-30


栉风沐雨七十载,三十五年仑教情。从风雨飘摇走向太平盛世,一代又一代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前仆后继,行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从滨海小村变为东方大港,一批又一批志在报效桑梓的北仑人不畏艰辛,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书写着小城崛起的传奇故事。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仑区建区35周年,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仑教育特推出“35载北仑教育情”系列人物巡礼,为大家介绍一个又一个北仑“教育者”,见证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教育之路。今天,我们来认识省教坛新秀,市名校长,北仑区淮河小学校长翁飞霞。



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望着新教师年轻朝气的面庞,我不禁回想自己初入教坛的情境。

 刚入职的那段时间,庶几可以用“不务正业”来形容。我教过语文,教过数学,还教过英语。当时毕业的师范生不分科,文科理科、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后来我又当了两年专职音乐教师,带着孩子排练合唱,带着孩子练习舞蹈。我努力把自己装扮成很有艺术细胞的样子,空余时参加节目主持、辩论大赛……生活多姿多彩,但在学科教学上,似乎没有定型,也没有方向。


第一次区级公开课

毕业后第五年,我终于担任了小学的主学科——语文老师。我爱语文,爱文字里流淌的韵律与情致。我默默地在自己喜欢的语文教学里耕耘着,一次区级公开课的机会不期降临我身上,我很幸运地遇见了我的恩师——蔡君英老师。

那次公开课,我上了一堂耳熟能详的课——《坐井观天》。记得我当时的设计打破了常规,现场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赛,辩论双方分别是“小鸟”和“青蛙”,让学生在分角色辩论中思考不同角度看问题带来的结果。辩论双方据理力争、观点交锋,由学生组成的场外点评队伍更是切中要害、令人佩服,孩子们灵动的思维、精彩的发言,把课堂推向高潮。课堂很出彩。


孩子们自己辩论,自己点评,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主位。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直到今天依然是教学的主旋律,而支持我课堂教学创新的就是区教研员蔡君英老师。后来她指导我上了很多公开课,宁波、杭州、广州、北京……她一直站在我身边,陪着我成长。

时光流转,也许上课的内容我会忘记,可我忘不了的是蔡老师对工作的全情投入,对后辈的谆谆教导。她从不轻易否定你的教学思路,她总是不断启发你驾驭课堂的教学策略。她一直给予你信念与鼓励,让你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多年以后,我也学着她的方式,全身心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不断给予方法对策的指引,不断树立他们的信念。


第一次省级公开课

  不久,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吹响,我历经了第一次省级公开课。那是一次难忘的过程,而在这次公开课中,我遇到了另一个学科的导师——浙江省教研室柯孔标老师。
  那是冬日的傍晚,我忐忑不安地走向东海实验学校。那里聚集了多位省级专家,他们要遴选一堂小学语文课,作为浙江省新课程改革推进会的现场课堂。当我把教学设计的大致思路汇报完,他们当即定下,第二天的现场课堂教学就由我来执教。
  华灯初上,走出东海实验学校的校门,迎着凛冽的寒风,我的心中却倍感温暖:这样重要会议的现场课堂,让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去上,这是对我多大的鼓励啊!记得临出门时,柯老师对我说:“课堂上,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你就会成功。”
  第二天,省新课程改革推进会在东海实验学校如期举行。我带着孩子们学习了一篇识字课文《操场上》。整堂课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我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一起游戏,在模拟情境中表演操场上各种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识字任务。最有意思的是,我在课堂上将汉字的演变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呈现,让孩子们形象地体会中国文字的意蕴与伟大,课堂非常成功。
  “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你就会成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柯老师时记住的一句话。此后,我在参加教研活动中,偶尔看到柯老师,总希望聆听他更多的指导。每当此刻,柯老师总是认真点评课堂的优点和不足,促使我更多地思考语文课堂的改进之策。
  隔着遥远的距离,柯老师的严谨与博学让我感受到自己欠缺太多,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与实践。直到有一天,我把评上高级职称的消息告诉柯老师时,他由衷地为我高兴。他如同一束光,远远照亮着我奋斗的方向!

第一次全国公开课

  后来,北仑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我有了更多历练的机会。在全国三十几节录像课的评选中,我执教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被选中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会议的现场课堂。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内容是介绍清明上河图。课堂上,我依旧把学生放在首位,将课文与美术、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孩子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这幅历史巨作。这堂课最突出的亮点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资料卡,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十几年后的今天,当时设计的资料卡依旧被沿用在课堂作业本上。

  慢慢地,我感受到初入教坛时那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经历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创新点。我也渐渐领悟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是带着自己全部阅读史来授课的。
  上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是,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崔峦与蒯福棣老师。

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依旧是蔡老师,陪着我走在北京的街头,我们正赶往约定的研讨地点,去聆听两位人教社老师的指导。崔峦是人教社小语室主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蒯福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他们是我心目中泰斗级别的人物。如此德高望重的老师来指导我这个农村教师的课堂,本以为他们会更权威地发表观点,没想到至始至终,他们一直用商榷的口吻来研讨这节课,不断鼓励一个年轻教师的创新思想。他们身上的学识涵养与待人接物的气度是我一辈子难忘的,更是我上课之外的人生收获。

这场经历如同年轻的马尔克斯隔着马路见到海明威一般,即使远远的遇见,即使海明威不认识他,却在马尔克斯心怀播下了美好的种子,愿意把一生的时光付诸热爱的事业。

近在远方,我喜欢这个词语。我是幸运的,过往的人生旅途上遇到那么多优秀的导师,他们或远或近,像夜空中的星星,指引着你向阳生长的方向,成为你初心不忘的永恒!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北仑教育)

猜你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