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仑企业如何回答总理之问
编者按: 11月23日,《宁波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 总理之问的宁波求索》,小小一支圆珠笔,折射出整个中国制造、宁波制造的转型升级之痛。请看位于北仑的贝发集团如何回答总理之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18h5ke94&width=500&height=375&auto=0
11月22日晚,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做客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与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沈阳机床厂董事长关锡友、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共话中国制造的未来。
此次对话源于总理李克强。今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上,会议组织方提供的笔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注意。总理发现人家的笔好用,后来他特意向有关部门询问,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也做到书写这么流畅?
总理之问,点中中国制造的软肋,也引起了包括宁波企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界的沉思和求索。
总理问笔
半年前的一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他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他想起了年初在达沃斯用过的笔,就向有关部门打听,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
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潜海、玉兔登月,为什么造不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这其中确有隐情。
据悉,我国一年要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至今还没有彻底掌握中高档笔头、墨水的核心制造技术,每年至少要花2亿美元进口“零件”。这意味着,“Made in China”的圆珠笔,要不是低档货,要不就是“装配 in China”。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73sh2mv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墨水、笔头,以及二者的匹配,是生产圆珠笔的核心技术。可惜国内生产的原料大部分比较低端,容易漏墨、掉珠、耐磨性差,只能占领低端市场。制作中高档笔芯的原料,现在基本依赖进口。
双王对赌
除了高档笔芯原料受制于人,高端笔头加工设备也是中国制笔业的一大软肋。
生产圆珠笔笔头需要先将优质不锈钢加工拉丝成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丝,然后通过精密切削将其制作成笔尖,误差不能超过2微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35),其中包含36道工序,难度甚至超过加工钟表零件。目前,高端笔头机只有瑞士能够生产,一台就要45万欧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26mquxdq&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现在一般的制造业依靠国外的技术,让国外提供设备服务于中国,为什么中国不造出自己的设备服务于全世界?”昨天的对话现场,“空调女王”董明珠语惊四座:格力将与贝发合作研发圆珠笔生产设备,“一年之内研发好圆珠笔生产设备,价钱只有国外的一半!”
“如果合作研发成功,受益的不仅是贝发,还有整个中国制笔业。”“亚洲笔王”邱智铭难掩激动和兴奋,他欣然“对赌”:如果有了一流国产设备,就一定能在一年内造出中国自产的世界好笔。
“甬”破“笔”垒
宁波是制笔大市,仅贝发一家企业年产圆珠笔就超过30亿支。
但宁波制笔之路却走得异常艰辛。邱智铭回忆,10多年前,贝发曾耗资40万欧元进口瑞士笔头加工设备,不料试机结束后,对方却拒绝向贝发出售制作中高档笔芯的原料,“要么不卖,要么高价卖,或者压货半年,或者以次充好……反正就是欺负你造不出来。”
扼“喉”之痛,让贝发记忆犹新,也成了贝发矢志原创的动力之源。如今,由贝发牵头承担的“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家项目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生产出的几百公斤高档不锈钢笔芯材料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贝发正在筹建两家国家级创新研发机构,苦练原创力;抢搭“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快车,加速向中国乃至全球制笔业第一方队疾驰,“相信要不了太久,‘宁波制造’将改变全球高端笔尖的制造版图。到那时,我们便有十足的底气向总理汇报,您期盼的中国好笔,我们造好了。”邱智铭说。
(来源:宁波日报记者 易鹤,原标题为《“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总理之问的宁波求索》,视频来源网络,现标题为编者所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期由北仑发布工作室实习编辑贺璟整理编辑
这里是北仑发布,感谢你的阅读!
期待贝发集团早日破解总理之问~
“北仑十景”正在征集中,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推荐!3万奖金和价值10万的精美礼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