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2018-03-30 走进》 手艺门


点手艺门 ▲ 一键关注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来源:壹号收藏   微信号:wwww1shoucangcom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

以下为图文



张伯驹生于1898年3月14日,

2018年3月14日是他诞辰120周年。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


真正高雅的人物,用不着装扮做作,

其一举一动自然而然就能

显示出超俗洒脱的高品位来。

肆意汪洋,淡然如水,随性如风

.......



民国四公子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就是这样的一位风流才子。他才高情妙,却倾心青楼女子,年轻时富贵无双,一掷千金。后散尽家财,收藏古书字画,全部捐献给国家,晚年却过得却凄风苦雨,落魄不堪,一无粮票,二无户口,老死在一间破旧老屋中。






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

张伯驹,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过继其伯父张镇芳(北洋军阀元老)。



张伯驹自幼天性聪慧,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有人曾经描写他所见到的张伯驹:“面庞白皙,身材颀长,肃立在那里,平静如水,清淡如云,举手投足间,不沾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张伯驹那时所经历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圈”。而对世俗的生活相当淡漠的张伯驹,好像也一直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周汝昌


张伯驹散淡的个性,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有很传神的描述:“我到了张先生那里,去熟了以后,我不理张先生,张先生也不理我,我要回学校了,我也不告辞,我出了门就走,摆脱俗念,我们那个关系没人理解。”


京城贵公子,劫走青楼美佳人


每个圆满男子的身边,

少不了一个宽容女子的无声支持。

张伯驹有两位太太,

前一位因志趣相迥,日久而味乏。

后遇潘素,总算得一知己。




潘素曾经是苏州名门千金,弹得一手好琵琶,绘画功底也扎实。十三岁时母亲病逝后,被继母王氏卖到上海的妓院,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别号“潘妃”。


张伯驹出身豪门,生性风流。竟也是,贾宝玉的骨子,纳兰容若的脾性,厌倦功名,不顾双亲反对退出军界。从此,读书唱戏、写字玩收藏,名副其实一个京城大公子。




这么一对奇男异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张伯驹对潘素一见钟情,当场挥笔写了副对联: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片语解风韵,寥寥两行字,把潘素的神态容貌与特长,描摹得淋漓尽致,博得佳人倾心。两人的热恋,激怒了已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党中将臧卓,臧卓把潘素软禁在西藏路与汉口路交口的一品香酒店。



潘素 桂林风景


哪里料到,情痴张伯驹居然托朋友买通臧卓的卫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孤身涉险,劫走潘素。那是1935年,潘素二十岁,张伯驹三十七岁。从此,两人一生沉浮,形影相随。


张伯驹后来视金如土收藏文物的“败家”举动,潘素不仅赞赏,还变卖珠宝首饰鼎力相助,宁愿独自应对柴米油盐的琐碎,也要成全他的“名士风流”。



张伯驹与妻子潘素

1975年,两人在一起四十多年后,快八十岁的张伯驹小别潘素,到西安女儿家短居,分别短暂却深情款款,写了首《鹊桥仙》送给潘素: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一生成全,换来一生懂得与珍惜。”



前半生以命护宝,后半生还珠于民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

“侠之大成者,为国为民”,

作为收藏家的张伯驹亦是如此。

“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

能够如此淡然面对财物聚散,

可谓真“风流”!



张伯驹似乎是注定为收藏而生的。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据说,章诒和读高中时想拜师学画,父亲章伯钧(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收藏家)推荐画家潘素。 


  章诒和问父亲:“谁是潘素?” 

  “张伯驹的夫人。” 


  “谁是张伯驹?” 

  “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收藏无数罕见之物。别看我有字画五千多件,即使全都卖掉,也未必抵得上他的一件。” 


章诒和不信,哪有东西这么值钱。 


  章伯钧便问:“你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 

  “这是李白的诗。” 

  “张伯驹就有李白的真迹《上阳台帖》,他把这个帖送给了毛泽东。


你知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谁写的吗?” 

“杜牧。” 

“对,张伯驹就有杜牧的字


你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张伯驹有范仲淹的手卷。” 

…… 


最后,章伯钧又说了一句:“只是这些东西现在都不是他的了,换成了一张国家的奖状。” 


1956年7月,时任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茅盾)亲笔为捐献8件国宝的张伯驹颁发了一个褒奖令,这张薄薄的纸片,被张家仔仔细细地保存着,它也见证了一个深爱中华文化的人为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默默所做的伟大贡献。


收藏这些“国宝”,张伯驹不仅是散尽家财,还甚至搭上命!


1941年,张伯驹遭人绑架,绑匪是汪精卫手下的师长,他们向潘素索价300万伪币,不然就要撕票。绑架者明显是冲着张伯驹的钱财来的,但张家的钱其实大部分都变成了那些珍贵的字画了。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变卖字画,拿钱赎人。 



张伯驹连日绝食,但求见夫人一面。夫妻二人得见时,张伯驹已憔悴不堪,潘素不免凄然泪下,然而张伯驹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他悄悄关照潘素:自己宁死魔窟,绝对不许变卖所藏古代书画赎身。就这样,张家与绑匪僵持了近8个月。见敲诈无望,绑匪只好将赎身价格降到40万。潘素经过多方借贷,终于凑齐赎金,把张伯驹赎出来。 



解放后,张伯驹看上了一幅古画,出手人要价不菲。而此时的张伯驹,已不是彼时的张公子!


他不供职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所任职务皆为虚职,并无实惠。潘素作为家庭主妇,支撑日常生活的诸多开支,应付昔日名门的琐细关系,并将生活维持在不低的水平线上,已是费尽心力。每月不仅把所有的工资花光,而且尚须从“家底儿”中掏点出来。丈夫相中的古画虽好,但想到现实的经济状况和未来漫长的生活之需,潘素有些犹豫。



张伯驹见妻子没答应,先说了两句,接着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来。最后,潘素不得不允诺:拿出一件首饰换钱买画。有了这句,张伯驹才翻身爬起,用手拍拍沾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回屋睡觉去了。 

   

1956年,国家发行公债券,文化界人士为支援国家建设踊跃认购。张伯驹的内心颇不宁静,自己也有心出一份力,但像别人那样一下拿出个三千五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里除了一所宅院,只有少得可怜的现金和不可计数的书画。



经过一番思量,张伯驹做出了惊人之举,将自己珍藏几十年的八件墨迹珍宝捐献出来。这八件珍宝是晋陆机《平复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宋范仲淹《八服赞》、宋蔡襄《自书诗》、宋黄庭坚《诸上座》卷、宋吴琚《诗帖》卷、元赵孟颍《草书千字文》以及元俞和楷书。 八幅真迹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成为镇院之宝。国家作价2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张伯驹却分文不取。“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续。” 


张伯驹捐献的传世书画:


No.1  陆机《平复帖》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


陆机的《平复帖》,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虽长不足一尺,只有9行字,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包括帝王在内的历代收藏家。只有张伯驹,不留丝毫痕迹。凡经手收藏的人,都以《平复帖》获利,惟独张伯驹倒贴了一大把银子,无偿献给国家。




1937年,溥儒(溥心畬)母亲病故,手头缺钱,出卖府藏《平复帖》筹款。张伯驹花费银元4万购得。1941年,张伯驹遭人绑架,绑匪索要金条200根,实则逼索《平复帖》。在生死关头,他嘱咐夫人潘素:“我宁可自己死在这里,也决不允许你变卖我收藏的古代书画来给我赎身。”其间,潘素变卖金银首饰连同各界友朋凑款,历经8个月努力终将张伯驹救赎。后来,张伯驹携眷去西安,将《平复帖》缝入衣被,“虽经乱离跋涉,未尝去身”。




讲到《平复帖》,还不得不提到一段与王世襄有关的故事:


1945年,王世襄参与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工作,得以与张伯驹结交。王世襄后来回忆,他一直想研究《平复帖》,但想到东西实在太珍贵了,他小心翼翼地提出能否在张家看上一两次,没想到一说,张伯驹就爽快地让其拿回家看去,这下倒给王世襄添了负担了。



西晋 陆机 《平复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


“到家之后,腾空了一只樟木小箱,放在床头,白棉布铺垫平整,再用高丽纸把已有锦袱的《平复帖》包好,放入箱中。每次不得已而出门,回来都要开锁启箱,看它安然无恙才放心。观看时要等天气晴朗,把桌子搬到贴近南窗,光线好而无日晒处,铺好白毡子和高丽纸,洗净手,戴上白手套,才静心屏息地打开手卷。”


王世襄回忆自己拿到这幅“稀世之宝”时的心情,“《平复帖》在我家放了一个多月才毕恭毕敬地捧还给伯驹先生,一时顿觉轻松愉快,如释重负。”


No.2  展子虔《游春图》



隋展子虔《游春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游春图》为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的情景。此作品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画作,有“国宝中的国宝”之称。


抗战结束后,故宫失散于东北的书画陆续出现在北平古玩市场。古董商马霁川从收购的文物中挑选珍品,伺机转手国外谋利。一天夜里,张伯驹突然出现在马霁川家门口,进门便大吼:“展子虔的《游春图》可在你手中?” 



此画恰在马霁川手里,他正欲卖给洋人。眼看事情败露,马霁川便狮子大开口:“张爷不必打听货在何处,只要您拿出800两黄金,无价之宝就是您的了。”这对张伯驹来说无疑是天价。他找到故宫博物院,建议由院方收回此画。岂料人家回复:故宫博物院因经费不足,无力收购,望君妥处。 


张伯驹只能亲自出马。未筹钱财,他却先来到琉璃厂。张伯驹走进了荣宝斋,坐下便说:“有一幅《游春图》,此卷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万万不能出境。如果有谁为了多赚金子,把它转手洋人,谁就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我张某人决不会轻饶他。”出了荣宝斋,他又去一德阁、德古斋……每进一家店铺,都是这番话。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观看《游春图卷》全卷▶


马霁川见《游春图》一事闹得满城风雨,自己已无法出手,只好降价让与张伯驹,但仍开价220两黄金。张伯驹因过去收藏字画早已散尽了家财,只好忍痛将自己居住多年,原属李莲英的旧墅卖给辅仁大学,终于凑齐钱款。 后来,张伯驹因收藏《游春图》,而自号“春游主人”,一直都沉浸在能购得《游春图》这一古之珍宝的喜悦之中。


No.3 李白《上阳台帖》


唐 李白 《上阳台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但也有人疑为宋人伪作。《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唐 李白 《上阳台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上阳台帖》从张伯驹手中进入故宫收藏,还有一则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怀着对毛泽东的崇敬,将《上阳台帖》赠给毛主席。毛主席喜好书法,收到此帖后十分珍爱,反复欣赏把玩。1958年,毛主席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于是这件《上阳台帖》就被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No.4  杜牧《张好好诗》




一千二百年前,唐代诗人杜牧在洛阳与歌妓张好好重逢,当即书写长诗一首赠给她。十分可贵的是,这首由诗人亲笔手书的诗卷是杜牧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


《张好好诗》卷局部


1950年,张伯驹先生以5000多大洋的重金购回国宝。他对这件宝贝爱不释手,在很长时间里,每晚睡觉都将该诗卷置于枕边。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此杜牧所书《张好好诗》卷捐赠政府,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No.5 杨婕妤《百花图》


南宋 杨婕妤 《百花图》 吉林省博物馆馆藏


此画为南宋女画家杨婕妤所绘,被认为是我国绘画史上保存下来的第一位女画家的作品。整个画面真实地展现了自然界百花争艳、万物欣荣的景象,每段小楷书标花名并纪年、诗句。书法娟秀平正,稍带颜体;绘画用笔工致纤细,设色浓丽典雅。


南宋 杨婕妤 《百花图》 吉林省博物馆馆藏


张伯驹十分喜爱此画,曾说:“我终生以书画为伴,到了晚年,身边就只有这么一件珍品,每天看看它,精神也会好些。”即使是最后的精神慰藉,也被张伯驹先生捐献了出去。


No.6 黄庭坚《诸上座帖》


宋 黄庭坚 《诸上座帖》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诸上座帖》为北宋黄庭坚所书。此帖系写给其友李任道的信札,内容为介绍五代时金陵禅宗僧文益的语录。笔法圆劲,气势苍浑雄伟,学怀素而有自己风格,为晚年代表作。此作后被张伯驹捐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No.7 唐寅《孟蜀宫妓图》



明 唐寅 《孟蜀宫妓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为明代唐寅所绘。作者以上笔重彩画宫妓四人,衣着华贵,云髻高耸,青丝如墨,头饰花冠。互相对语,无视景。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服饰上的花纹,都刻划得十分精细;从人物穿戴来看,正面两位地位高贵,而背向两位疑是宫婢,正奉酒捧食。作者借此图披露孟蜀后主的糜烂生活,有讽喻之意。


此作后也被张伯驹捐赠北京故宫博物院。


虽为“天下第一藏”,却晚景凄凉



1972年1月10日,中共中央为陈毅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站在一幅长联面前低头不语。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契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毛主席吟罢,说:“写得好!” 问身旁的周恩来 “ 这个张伯驹是什么人呐?” 




周恩来想了想,说:“是位民主人士,是陈毅同志生前好友。” 陈毅夫人张茜忙插话说:“主席啊,就是当年送您李白《上阳台贴》的张伯驹啊!他把‘传世第一字’、‘传世第一山水’都献给国家了……”


李白《上阳台贴》


毛主席听罢若有所思,说:“哦。他人来了没有?”周恩来接过毛主席的话,故意大声说:“一定照主席指示办!”声震灵堂。可是,此时的张伯驹被岁月的风雨磨蚀得哀怜地生活在北海的老院子里,被文革整治得无法站在人民群众的面前,晚景凄凉。


1953年,康生拜访张伯驹,要成立一个现代戏创作小组,请张牵头。康生要看张的收藏,张拿出部分二流藏品,被康借走,后因索还得罪康生。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康生看了群众搜集的张伯驹言论摘编后,用红铅笔批了“极右”。儿子从此与他断绝关系,女儿也不回家了。门庭冷落,寂寞把潇洒一生的张伯驹弄得失去自信,靠夫人潘素卖工笔画维持生活。



1961年初春,无人问津的张伯驹夫妇,突然接到长春发来的一封来自长春署名宋振庭的电报,内容是让张伯驹前往吉林省博物馆任副馆长一职。



张伯驹与潘素见电后欣喜若狂,但又因身份有所迟疑,立刻回电报:“宋振庭足下台鉴:两电喜获,不胜惶恐。我因齿落唇钝,多舛有错,名列右派,实非所志。若能工作国家,赎过万一,自荣幸万分,若有不便,也盼函告。张伯驹”没过几天来了六个字:“电悉,盼速来吉。宋振庭”


张伯驹见电后,有一种前无仅有的解脱感,他如释重负。 



元 钱选 《山居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张伯驹捐献


原来,一年多以前,张伯驹把20多件顶级文物捐献国家。从此每个星期都挨批斗,大字报铺天盖地,陈毅担心张伯驹受不了自绝。想到自己新四军旧部宋振庭(现在是吉林省委宣传部长),让他“设法给人家一条出路。”



行前两人去找陈毅辞行,


“还在想刚才说的那事?想他干什么!人生一世,受点冤枉怕什么,你还怕没有弄清楚的那一天?”


“或者我真错了?”


“你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你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都献给了这个党,献给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连峨眉山的猴子都不相信。”



临别前陈毅送给张伯驹一个纸包,让到吉林打开。张伯驹忍不住,偷偷打开,是陈毅的一幅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到了吉林,宋振庭说,“省里决定由你担任省博物馆第一副馆长,省里没什么人手,就不设馆长了。”在担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期间,张伯驹又捐出40余幅字画,将一生家财尽献国家。

 


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张伯驹捐献


1967年,张伯驹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隔离审查了八个月后,被迫从吉林省博物馆退职,送到吉林舒兰县插队。但公社拒绝了收下这个已经快70岁,不会劳动还要靠公社养着的老头,在一个雪天里,被拒绝落户的张伯驹夫妇离开舒兰,返回北京。


回来时,发现自己家已经被文革翻身的的四户革命群众占据,曾拥有稀世珍宝的张伯驹无钱、无粮票、无户口,靠亲戚朋友接济勉强度日。1978年落实政策,张伯驹已是八旬老人。



据当代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回忆:


1980年夏,他陪同张伯驹、关松房、启功、魏龙骧等老人同游颐和园时,河南的一位领导问关松房、张伯驹两位老人,“当今很多名人都在考虑建博物馆、灌唱片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世,您们是不是也有考虑? ”




张老回答:“我的东西都在故宫里,不用操心了”。张老的回答令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这是张伯驹先生1982年过世前对个人收藏的一次公共感言。



黄永玉


据画家黄永玉回忆:四害伏法,伯驹先生及碌碌众生得活,月入八十元与夫人潘素相依为命。某日黄大画家携妻儿赴京西莫斯科餐厅小作牙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寞,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四片,果酱一碟,黄油二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中取出小手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四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中缓缓隐去,余目送此庄严背影,不忍它移。半月后,惊闻伯驹先生逝世…… 



黄永玉《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


1982年初,张伯驹因感冒住进什刹海西南的北大医院,但因级别太低,与七、八位病人挤在一间病房。张伯驹心绪不安体不能歇,闹着要回家。有仗义执言者到医院大闹:“张先生的捐赠,足以买你们这样的医院好几座……”



那年2月26日,领导终于做出“同意转院”批示,当女儿拿着批示赶到医院时,张伯驹已停止呼吸。一个大收藏家就这样驾鹤西去。


张伯驹一生捐献的国宝,

在当时估价便已高达亿元之巨,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又何止这个数目 ,

他的大儒景行、菩萨慈行、

高道善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

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




据悉,故宫博物院筹备甚久的“张伯驹捐献文物精品展”或将在今春展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此前曾专门撰文表示,对于张伯驹的贡献,故宫博物院一直感念于心。自1998年张伯驹先生诞辰100周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及相关机构陆续推出了系列纪念活动,以深切缅怀其高尚的品格,纪念其化私为公的奉献精神和对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故宫博物院将永远铭记这位一生为国宝永存神州,做出了非凡贡献的传奇人物。


手艺门招聘

新媒体内容编辑2名(北京办公室)

请将简历发至:hr@soyim.com



手艺门  中国 • 手艺文化传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学院中国合作伙伴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在这里看见好手艺




手艺门掌门人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勾搭勾搭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手艺门商城,挑选最有品位的礼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