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可能【新年寄语】
今年,我们送走了很多人,霍金、斯坦李、金庸、李敖,还有“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
今年,我们迎来了很多事,计划之中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预料之外的中美贸易战。
2018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已经化了。看着窗外的天空,白云之间有点蓝,十几只鸽子在七八层楼的高度编队盘旋,等它们飞回笼子里,天空没有一点痕迹,却在路边的汽车上留下了各色标记。
我
2018年春节刚收假,趁着工作还没铺开,采访了美菲斯特,他可能是小科幻“千里码”投稿最多的作者。伴随愉快地聊天,一个爱科幻、会写文、能做饭、很顾家的山东汉子,似乎已经跳出电脑屏幕,活生生的站在眼前。
自那之后,2018年我似乎就没再为小科幻做过什么,大量的工作都压在了主编身上。
从1月到12月,我被单位指派去了四个不同截然不同的部门,陆续在六七位领导手下听差,不断为新任务学习新知识,感觉像是每个月都在换工作。
自己奔向“不惑”,家人也陆续进入“夕阳红”。在城里城外、城南城北的医院间陪床,可能是对上有老的另类诠释。“病号”日渐康复,往往越发健谈,不经意间能听到很多“小秘密”,由此对相处几十年的亲人有了新的认识,不知心里该甜还是该酸。
今年,从党史研究到太阳能发电,想起什么看什么,算是看了几本书。实用的角度说没什么收获,但有过几回“原来如此”般的惊呼,让阅读总归不算浪费时间。
今年,电影看得少了,科幻更少,影评更是颗粒无收,当然,我知道这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懒。
科幻
年初时,认识位文字功底很厉害的朋友,谈起科幻,他很欣赏厄休拉·勒奎恩的《黑暗的左手》,他说被书中优美的文字和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深深折服。于是,我认为他也是个喜欢科幻文学的人,小科幻出了《流浪星球》后,第一时间给他带了一本,他的反应却让我意识到之前的想法错的很离谱。
临近年底,第二十九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将最佳科幻游戏奖颁给了《王者荣耀》,网上出现各种阴谋阳谋以及大刘影响力之类的文章。科幻经历了从文学向动漫、影视的拓展,未来是否和游戏、VR、AR结合起来,这已经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无数科幻作品中反复提及的应用场景,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能做些什么或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比起惊讶与惊呼,要重要得多。
2018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阿丽塔:战斗天使》制作完成,将在2019年初上映。作为改编自日本漫画《铳梦》的美式科幻电影,报道说卡梅隆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整个创作团队及用到的技术,都是世界顶尖。动画作品曾经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因此这部影片是我2019年最期待的科幻作品。
说起国产科幻电影,比起《流浪地球》我更期待《疯狂外星人》,毕竟前者有原著做支撑,有深度有内涵,只要演技在线特效正常,很可能成为现象级的作品。《疯狂外星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沈腾,以他为代表的开心麻花团队,从话剧到电影,用极强的创作力和表演力,完成了从黑马到白马的转变。或许内心当中在期望着,小科幻有一天也能从小众走向大众。
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本身是困惑的。面对以上林林总总,经常问自己,知道看科幻作品的人们关注的究竟是什么吗?未来的科幻领域会不会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国产科幻电影崛起能不能代表本土科幻力量的崛起?如果现在的中国科幻还是星星之火,要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逆袭?
太多的困惑摆在眼前,也许永远也得不到答案。不过没关系,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很有乐趣。
小科幻
对于小科幻来说,2018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流浪星球》的出版,实话实说,这本书能够出版,基本上是星海一笑靠着热情和毅力独自实现的。虽然自己没做什么贡献,但拿到书的那一刻,还是有种山呼海啸的满足感。与其说这是小科幻五年来的积淀,不如说是我们几个从大学起就痴迷科幻的小伙伴们,梦想变为现实的体现。
这本书可能会成为小科幻的分水岭,在这之前,我们是一群还揣梦想的爱好者,在用自己的激情滋养这个平台。这本书让我们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原来真的可以做成一些事。
今后的小科幻,选文的标准只高不低。在千里码的基础上,还有什么样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走进科幻,可以让更多喜欢科幻的人看到满意的作品,可以让更多科幻有更多的玩法,这些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区别在于,此前我们可能只是敢去想,今后我们会有更大的勇气去尝试。
2019年的小科幻,我希望,也要求自己更多的参与进去,做个更加合格的“影子”,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为团队做出更好的建议,同时写几篇高质量的影评和作者访谈,如果还有余力,再开个栏目也未尝不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治好拖延症以及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