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公益做的温暖
本文的分享者是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秘书长王欣(Cindy),文章节选自她在北京市基金会互动交流群的沟通交流。
Cindy, 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
大家好,我是Cindy,是“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秘书长。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同时,我也很忐忑,因为我只能算一个公益新人,虽然入行快5年了,但我的所知和所得依然很有限。所以,今天我的分享可能很不专业,也可能不太完美,还请大家多包涵,希望在未来能与大家一起思考和行动,共创更好的公益项目。
1. 我的经历
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我很爱她,很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刻,她的出生让我真正开始思考人生。她四个半月的时候,我回到外企上班,那时候,我已经在那家公司工作5年了,工作内容和流程非常熟悉,环境和待遇也不错。但我的内心却开始不满足,我似乎看得见10年后的自己,每天在做什么,说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我非常害怕这种像编剧一样能提前知道结果的感觉,很恐惧在重复不变的情节中慢慢老去。
于是我辞职了。希望停下来读读书,陪陪女儿,想一想“我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在这期间,我的朋友建议我去做志愿者,那是一个帮助来京务工人员成人高考的项目,当我真的看见一些年轻人考上了大学,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太有意义了!就在这时,我的朋友推荐我去致诚公益,我见到了佟丽华主任,他是一个非常朴实,又充满正能量的人,我知道致诚公益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公益机构,没有犹豫,我加入了致诚。以上,是我从外企转身公益的经历。现在,我已经在公益行业5年了,说句心里话,我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我们今天会聊一聊我们做了四年的公益项目——CKDP。温暖是所有的参与者告诉我们的感受,我们就一起找找原因,看看为什么它让人温暖。我想,大家在做每一个或大或小的公益项目之前,会首先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谁参与?为什么要做其实就是我们的初心。
2. 公益项目,不忘初心
CKDP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中文是“乡村幼儿园发展计划”,她是我们从2014年起开始做的一个教育类的公益项目,主要服务对象是乡村幼儿园的孩子,包括留守儿童。服务对象还包括乡村幼儿园的教师。其实,受益的人群还有孩子的家长,甚至村里的老女老少。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们一直在坚持的初心,有三个主要方面:
做一个温暖的项目,让参与者感觉到被尊重;
做一个开放的项目,团结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大家的爱连接起来;
项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也是CKDP项目的宣传语。有一点特别重要,项目设计的再好,如果走着走着初心偏了,也走不到最终的目的地。所以,在项目的执行中,时常回望初心,是非常重要的。
3. 两个背景 & 两个人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首先说两个背景,接着说两个人。
第一个背景:2013年,根据当时的数据,全国有超过6300万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或者双方外出打工,或者一方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在乡村,委托家里的老人或者亲属照顾。孩子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得不到父母的爱和陪伴,爷爷奶奶也无法完全替代父母的角色,只能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顾。由于老人的监护能力有限,这些孩子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受到犯罪侵害。
当过父母的朋友都知道,孩子的0-3岁,是建立安全感的黄金时期,如果此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的一生都会安全感不足。而3-6岁是孩子早期发展的关键期,根据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是发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黄金时期。可事实上,很多留守儿童在1-7岁这个本该最依恋父母的时期,父母的爱和陪伴是缺位的,孩子缺乏温暖,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
第二个背景,是乡村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硬件差,软件比硬件更差,比如教育理念和方法十分落后。缺老师,好老师招不来,留不住。家庭教育不足,一是父母的缺位,二是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成绩,不重视教育的方法。生活在乡村还是生活在城市,孩子们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有巨大差别,眼前的世界也很不一样。还记得有一位贵州的老师告诉我们,她的孩子没见过火车,她来北京的路上,只要能下车她就下来拍火车,她要拍回去给孩子们看。
接着说两个人。第一位是佟丽华律师,他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第一稿的执笔人,多年来致力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他也是《今日说法》栏目的点评专家。每次上节目点评儿童伤害案件,他都心情沉重,因为悲剧已经酿成,大量的意外事故和儿童伤害发生在农村,很多当事人是留守儿童。他特别想做一个法律之外的温暖的公益项目,告诉大人如何保护孩子,让孩子知道哪里潜伏着危险,能防患于未然。
他自己也来自农村,很了解农村的教育现状,他也是一位父亲,很清楚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想到了一线的乡村幼儿教师,这些老师是在幼儿园里陪伴孩子成长的人,如果她们能多给孩子一些爱和陪伴,做孩子信任的朋友和榜样,一定能让孩子感到温暖。如果老师们掌握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会尊重和保护孩子,一定能带动家长一起改变。为乡村幼儿教师组织一次公益培训,让她们成长,让孩子受益,是他一直想做事。在2013年初的一次家庭教育会议上,佟丽华律师听到了一位年轻专家的发言,她不空谈理念,而是务实的提出建议,令他印象深刻,她就是童书妈妈三川玲。佟律师和三川玲老师讨论了公益培训的事,三川玲老师听完,觉得让一线的乡村幼师通过培训首先变得专业和强大,再去更好的爱孩子,影响家长一起改变,这件事太酷了!一个法律人和一个教育人握手以后,一系列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4. 我们要找到对的人
说完初心,我们来看“项目的内容”,分享两个主要的点。一是招募,二是设计。
“招募”,和人有关,我们要做的是针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公益培训,要找到对的乡村幼儿教师。怎么找?标准是什么?我们单位和教委有良好的合作,本来可以请教委帮助寻找,但我们没有那样做。我们冒了一个很大的险,只通过一篇微信寻找。
决定用微信寻找,接着要想清楚标准。有没有在幼儿园有教学经验的要求?是否要求幼儿园有办学资质?对老师的年龄,学历和性格有没有要求?想清楚标准,才能找到对的人。我们在微信中公布的标准是:“只要您是一名具有1年以上教龄的乡村幼儿教师,致力于发展乡村幼儿教育事业并为乡村的孩子带去现代教育的福祉,无论您的地域、学历与年龄,我们都真诚地欢迎您报名。”
效果到底如何呢?招募稿发出仅6天时间,文章的阅读人数超过2000,转发超过400,我们接到了30多位乡村幼师打来的报名咨询电话。老师们的每一通电话都牵动我们的心。一位湖南麻阳的老师在电话中说:“我们是民办园,没有注册,硬件不达标,一共四位老师,两位有经验,两位无经验,其中两位老师是大专学历,但我们都不是幼师专业,目前班上有72个学生,80%是留守儿童。”大多数老师是类似情况,我们请老师们尽快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从5月6日招募开始,到6月30日招募结束,不到2个月的时间,我们一共收到了全国20多个省的142份报名材料,其中合格的申请材料94份。7月1日,我们邀请几位专家一起,一份一份的认真评审,最终选出了50位能来北京参加培训的乡村幼师。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老师们的字里行间,感受她的内心是否积极乐观,因为我们要寻找的是能够给孩子温暖的老师。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
我们一方面在寻找最需要培训的乡村幼师,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最合适为她们授课的讲师,这些讲师不一定多么权威,但一定要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教的方法要接地气,人要温暖有爱。招募期间,我们接到了两个电话,分别来自两位老师,都是主动请求来为乡村幼师们授课。
第一位打来电话的是朱芳宜老师,她是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硕士,是《中国教育报》教育栏目的撰稿人,她主讲如何与孩子沟通的的课程,我们约朱芳宜老师来致诚见面,觉得她非常有亲和力,听我们讲乡村幼师的故事,她一直在流泪,她希望自己讲的内容能帮到老师们。我们去听了Amy给家长们讲的“如何与孩子沟通”,收获很大,就正式邀请她成为CKDP的第一位爱心讲师。
第二位打来电话的是王超老师,她和朱芳宜老师都是通过三川玲老师的微信平台了解CKDP的,而且她们俩都在中科院心理所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王超老师当时是一所幼儿园的教学园长,她希望为老师们讲讲“如何在爱与尊重中解决班级内的不适宜行为。”我们也去听了王超老师的课,她平和而坚定,充满智慧,就这样,王超成为CKDP的第二位爱心讲师。
到目前为止,CKDP的的爱心讲师已经有二十多位了,讲师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由内而外散发着爱和尊重。她们倾听乡村幼师的故事,给乡村幼师鼓励的拥抱,对她们的问题细心解答,而且,为了更适合乡村幼儿园的情况和需要,她们专门编写教案。这些爱心讲师让CKDP的培训充满温暖。
刚才说了“招募”,要找到对的人。接着说“培训”,我们既要让培训充满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又要让这些理念和方法接上地气,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老师们在四天的时间里,把头脑装得满满的带回去。在培训之外,还有很多温暖的安排。比如,乡村幼师联欢会,通过联欢的形式让老师们展示风采,彼此熟悉,成为朋友,在未来的幼教之路上结伴同行。
再说“评估”,为什么要评估呢?我给大家读一段话:“单纯的培训只是燃起思想的火花,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火花将逐渐熄灭。我们通过评估推动乡村幼儿教师将思想的火花转化为改善乡村幼儿教育的行动。”评估就是我们留给乡村幼师回去以后要完成的十项作业。比如:对幼儿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建立家长沟通微信群、将CKDP的培训内容与全园老师分享、召开家长会分享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等。做完作业要以图文的形式上传到网站上自己幼儿园的主页里。老师的实际行动才能带来改变,让幼儿园更安全,让幼儿园的其他老师和家长也能学习CKDP的好方法,一起为了孩子改变。
这就是评估,接下来是“发展”。我们通过培训提升了乡村幼师的软件,即理念和方法,但乡村幼儿园的硬件依然落后,限于条件,孩子们暂时无法走出乡村,去看更大的世界。所以,我们决定为评估优秀的乡村幼儿园提供“发展包”,一个“发展包”包括一台投影仪、一块大尺寸幕布,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组音箱,这些设备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世界,把更好的教育资源带进幼儿园。
发展包有太多暖心的故事,11岁的小男孩陶陶,他生活在城市里,当他听说乡村幼儿园的小朋友需要发展包,他就和同学们一起办了两场演奏会,最终募集到了两个发展包的资金,送给了贵州和安徽两个乡村幼儿园的小朋友。陶陶的行动温暖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陶陶的妈妈告诉我们,当陶陶和她说这个想法的时候,她很惊讶,但是她鼓励孩子去做,没想到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支持陶陶,最终,孩子们凭着爱的力量实现了这个看起来不可能的愿望。
“留守儿童爱之家”,这是CKDP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项目,我们希望乡村幼儿园的的老师们能多给留守儿童一些温暖和拥抱,支持和鼓励,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在留守儿童人数多的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爱之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定期家访,为孩子设计丰富的活动。我们的老师有的请医生为留守儿童孩体检,有的给孩子的头发去除虱子,有的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我们的留守儿童爱之家不仅欢迎本园的孩子,还有附近的孩子。
“捐冬衣”,CKDP还有一个把所有人温暖到的项目,就是每年的捐冬衣。截至去年冬天,CKDP为近80家乡村幼儿园的贫困儿童募集到了4000多个温暖的爱心包裹。让我们感动的是,很多都是新衣服,新鞋子,新被子,是专门为这些孩子去买的。捐冬衣是爱心朋友自己选择有需要的乡村幼儿园,亲手打包直接将爱心包裹寄到幼儿园,朋友们也将直接收到老师的反馈信息,让爱心朋友直接和乡村幼儿园建立爱的连接。
内容设计的最后一项是“陪伴成长”,就是CKDP将会一直陪伴乡村幼儿园成长,而乡村幼儿园的老师们也会一直影响和陪伴家长们成长。
(本文节选自Cindy的分享,完整内容可点击“阅读原文”收听)
❤️
封面图片来自CKDP的母亲节活动——《我心中的妈妈》,请孩子画一画心中的妈妈,让妈妈看一看孩子心中的自己。这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希卓幼儿园5岁的张淼小朋友的作品,她告诉我们:“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了,感觉好神奇,我当姐姐啦,真开心!以后终于有人陪我玩,我不再孤单。”
编者注:CDKP项目开展的这些年来,温暖了每一个接触到这个项目的人,无论是接受培训的老师、乡村的留守儿童和家长、捐赠人、志愿者、专家、工作人员等都能从这个项目当中感受到温暖,收获力量,我想听了Cindy的介绍,我充分的感受到这个项目从设计之初,项目执行和项目结束后的持续关爱,这种关爱的力量,我想更多就是公益的真谛。尊重每一个人,平等对待每一位参与者,激发每个人内在的力量,使大家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这都是公益项目里最为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