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完整监控曝光,引发疯狂评论的女童“遭飞踹”事件到底咋回事?

2017-05-19 律界欧途欧

对于此事,网友们无论是站“母亲队”还是“女学生队”似乎都有道理,但无视暴力的不当,而侧重于谈如何教育“熊孩子”,就不合适了。


全文2003字,阅读约需3.5分钟

近日,一名4岁女童因在饭店内喊叫,被邻座女大学生“踢踹”事件在微博疯传,“女童叫喊被踹视频曝光”、“大学生飞踹女童反转”一时成为微博热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03m3h5zt&width=500&height=375&auto=0
▲4岁女童因饭店内乱叫被女子踹?完整监控曝光。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现场视频中,一名穿红裙子的小孩跑到角落的桌子下面。突然,邻座一年轻女子从靠墙的座位冲出来,男友想拉住她,但被用力甩开。她朝着孩子所在位置踢了一脚,“哐当”一声。见此情景,小孩的母亲宋女士直接扑向这名女子,一通乱打,场面混乱。

 

餐厅服务人员赶紧将宋女士拉开,宋女士却转而对服务员动手,一巴掌打中劝架服务员的头部,之后更拿起餐具砸到墙面上。

 

随后,年轻女子拿起随身物品准备离开,但宋女士不肯罢休,再次朝她砸东西,年轻女子也再次反击,拿起餐具砸向孩子原来的位置。



━━━━━

当事人说法


孩子母亲当时孩子在桌子底下捉迷藏,叫了一声,在叫第二声的时候,本来想管教孩子,年轻女子突然冲过去,踹到孩子的身体和凳子,当时已经“气愤到空白”。孩子受到惊吓,有呕吐情况。


女大学生我没有踹到那个小孩,我只是踹了一下那个凳子。




━━━━━

网友纷争


此事在微博上引发大量评论和转发,网友各自站队。


支持孩子母亲的:

 

奔波的大晨:打孩子行为坚决不同意,说没踢到的,最后拿盘子砸孩子了吧!

 

随性随情000:这么大的人突然冲到那么小的孩子面前再加上动作真的会给小孩带去阴影。


尤素的电线杆子:保护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行为!踢了别人四岁的孩子还想走,扔盘子算是轻的!没什么过激的!二十几岁一个大姑娘,踢四岁的孩子,还要脸吗?还要脸吗?还要脸吗?还要脸吗?


森崎七:我的天呀,我被热门评论震惊了。你们到底有没有看清楚,孩子就在桌子下面,妈妈已经在用手指着她批评她了。


黑猫厂长:一个20岁的女大学生都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在公共场所做出这种事,然后你们想着让一个4岁的小孩控制自己。


最爱五月forever:有了孩子之后会发现,只要发生在孩子身上,别和我扯道德。

 

支持女大学生的:

 

朕_大锅:这妈一开始说踹了孩子肚子呢,结果连碰都没碰到啊,真打了警察肯定会验伤,这妈自己也不提,很明显就是没打啊。

 

秋寒呓语:我感觉没有踢到吧,而且母亲的反应也过激了吧,感觉岂止彪悍二字可以形容啊!

 

呵吼呵吼呵吼吼:可以看出来,小孩并没有什么事,哭都没哭,我不信如果真的踢了小孩还有不哭的。


笙箫莫里:说真的,小女孩受惊吓应该是被她妈吓到了。


周维茨基:“她还是个孩子啊”的梗又可以出来了,每个在公共场合看着熊孩子吵闹的人都是在压着怒火,动车上、饭店里、飞机上……


一个默默的微博用户:她妈还在微博上求同情呢,整个视频就她旋转跳跃幅度最大,还打了前来拉架的服务员耳刮子。

 

中立派:

 

Abmbsll: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影响别人,显然是家里人没教育好,你因为这事情动手打别人家的孩子,那不就证明你家里人没把你教育好吗?最后可怜下那位服务员,整件事情就他最无辜。



━━━━━

辣评

声援暴力对待“熊孩子”,是舆论失态


媒体公布的完整视频显示,女大学生只是踢到了椅子,不过踢向的确实是孩子。面对两名4岁女童的玩耍吵闹,作为成年人的女大学生却以“踢”来回敬,这种反应显然是过度的,也超出了一般成年人的行为预期。女童母亲的反应,客观而言,也确实不无过激之处。但置于母亲的角色上,这未尝不是可以理解的母性本能。


成年人暴力对待4岁小孩,这就是不对,应该没什么道理可讲。事件过程中的两个细节,更佐证了女大学生行为的不当。


一是,据说女童玩耍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女大学生在做出“踢”的举动前,也并未“求助”女童父母或店里的服务员;二是,女大学生称,自己当时有如此强烈反应,是因为自己与男友吵架了心情不好。由此或可推测,在一定程度上,该名女大学生对女童的暴力行为,更像是一种迁怒。


事后,女大学生与女童母亲互相致歉,达成了谅解,按说就该为此事画上了句号。但事件在网上却引发了观点的对垒。女大学生的行为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可,不少人赞成对“熊孩子”就不该客气,他们大都认为很多孩子家教有问题,“在公共场所遇到这样的孩子真不少”。


“熊孩子”话题,过去舆论场中也时有出现。那些对女大学生踢向4岁女孩的行为抱以理解者,更像是一种情绪搭车。


表示同情女大学生的网友,未必在现实中就一定会采取暴力行为。但很显然,不少人对一名成年人施加于4岁小孩的暴力表示认可甚至声援,已然是公共舆论的失态。这种价值取向,背离了一个成熟社会对未成年人该有的怜爱姿态。


教育孩子适应公共生活,强化规则教育,这是家长必须肩负起的责任。可具体在这起事件中,无视暴力的不当,而侧重于谈如何教育“熊孩子”,已然有偏题之嫌。个案的宣教价值不宜过度放大不说,舆论态度的分化,更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在嘈杂的喧嚣中可能被遗忘的公共观念。


社会作为一个多元主体,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质,予以适当的包容,是明确规则与边界的前提。不要奢望在公共场所,耳边不会出现孩子的吵闹声或哭声,这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只要这种干扰能被及时干预和处理,就应该包容。

---------------------------

法律咨询请关注下面二维码“律界服务”,欣赏原创文章和视频,关注顶部蓝色“律界欧途欧”,包含以下功能和服务↓

你和律师只有一指尖距离的---------YOYO律师

↗你和律师任意实时对话解答的-------法律咨询↘

↗你可自由悬赏、全程监控进展的-----案件代理↘

你可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律界达人

↗你可欣赏别人、读懂自己的---------最美视频↘

法律咨询具体操作:

1、点击左下角法律咨询--绑定手机号--悬赏--提交订单--等待律师进入连线。

2、申请退款及投诉--个人中心--我的法律咨询。

3、指定律师--个人中心--我的律师团。

4、本平台实行悬赏付费咨询,是对律师和您个人案件质量的尊重。

人生最怕的不是关注,是关注后的舍不得离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