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游学刊》| 苗学玲等:​扎根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应用的反思:以旅游体验为例

苗学玲,解佳 旅游学刊 2022-04-25

扎根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应用的反思:以旅游体验为例


苗学玲1,解 佳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1436)


引言

扎根理论(后文简称“扎根”)由Glaser和Strauss在20世纪60年代共同提出,承袭了实证主义传统,反对以纯思辨构建理论,提倡从经验材料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理论[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包括旅游研究在内的众多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在国内外学界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忽略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具体说明[2],未注意扎根理论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3]。近年来社会学[4]、传播学[5]、教育学[6]等学科不约而同地展开相关讨论。可见,如何正确使用和规范表述扎根理论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如此,现有文章以探讨扎根的历史、发展、应用等领域或研究不足为主[2,7-9],全面评估其操作过程的却较少。加之旅游领域的扎根研究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探讨扎根理论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进展,反思应用扎根的规范,为本土理论的生成和知识创新奠定基础。

本文以国内应用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研究为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旅游领域应用扎根理论的学术文章数量较多且涉及多个研究主题。要审视新建构的和原有理论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建构理论,如果仅依靠目标文献单方面的描述,缺少相关理论的了解,将很难做出恰当的评论。因此,选择有代表性和有价值的领域来分析,做一个小而精的研究比较合适。这符合案例研究中抽取具有代表性个案的原则[10]。旅游体验之所以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体验是扎根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8,11];另一方面,旅游体验是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硬核,一些学者视其为“可以统驭整个旅游学术研究”[12]。

本文将首先回顾扎根理论的历史发展,并说明目标文献的筛选方式,然后描述当前扎根在旅游体验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将目标文献与其关键特征进行对照,得出本文最主要的结论。因为学界对扎根存有不少误读[2,7,9,11],为了尽量贴近创建者的初衷,所以本文的分析尽可能地引用Strauss、Glaser、Corbin和Charmaz 等的原著,并辅以扎根后续研究者的观点。

1 扎根理论的发展回顾与本文分析框架

扎根理论的两位创建者分属于美国社会学最重要的两大学派。Strauss 来自以田野调查和质性研究闻名的芝加哥学派,Glaser 则来自以数据分析和量化研究闻名的哥伦比亚学派。在该方法提出之初,两位学者求同存异,旨在探索出一条取长补短之路,既能克服量化研究深度不够和效度不高的问题,又能避免质性研究中程序缺乏规范和信度较差的缺陷。两人在1967 年出版的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一书奠定了扎根理论最基本的理念——一种实证主义范式下的质性研究方法,从经验材料中通过持续和系统的比较,完成理论建构[1]。

随着扎根的应用不断增多,加之现象学、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它的内部出现了分歧,主要是客观主义(objectivist)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派别之争[13]。早期的Strauss和Corbin[14]、Glaser持有客观主义立场。他们认为有一个客观的、外在的现实,数据是客观真实的再现。社会科学的理论,如同物理学的理论一样,包含在数据中,有待被发现。研究问题、概念及类属都将随着研究的进展而自然涌现(emerging),研究者是客观中立的[15]。建构主义派别则是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13],以Kathy Charmaz 为代表。Strauss和Corbin后期也逐渐转向建构主义[13]。建构主义派别认为没有一个事先存在的现实(preexisting reality),真相是行动与互动的结果(truth is enacted)[16],知识的创造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凝视者和被凝视者共同的构建的结果。也有研究将Glaser、Strauss 和Corbin 以 及Charmaz 分成3个派别[17],但是本研究采取了Charmaz的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足以说明扎根理论内部的最主要差异。

扎根理论试图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之间取长补短,同时也是行走在极端的经验主义和完全的相对主义(extreme empiricism and complete relativism)之间的中间道路上[18],其内部出现分歧也不足为奇。从应用的情况来看,建构主义派别比客观主义派别更受欢迎。Strauss 和Corbin 合著本在过去20多年中多次再版[14,19-21],Charmaz 的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也被广泛引用。在反对宏大叙事和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不难理解客观主义派别遭到的冷遇。

然而,无论两个派别的分歧多大,扎根理论使用都遵循着共同的原则。如果背离这些原则,那么它就不是扎根理论的研究。在综合考察经典文献[19-21]之后,本文采纳了Hood提出的扎根理论关键特征[22],即理论抽样、持续地将数据和理论类属对比、建构理论(经由类属的理论饱和)而非验证,这3点作为评判的主要依据。同时,参考相关评述文献采用的评估标准[7],“理论抽样”被细化为抽取样本、编码分析、持续对比以及理论饱和4个部分。“建构理论”部分的论述不仅梳理了不同流派对理论的认识而且分析了建构出的理论和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补充以往文献不曾考察的两个指标——研究问题的契合性和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将考察的范围扩展到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阶段。研究发现,部分将详细介绍这些评估标志的内涵和具体的评估方法。

2 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一般有统合分析(meta-analysis)、述评文献和系统量化回顾(systematic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review)3种方法。统合分析主要使用各类统计方法对数量较多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而传统的述评文献,优点在于可以对典型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但缺点是对总体样本的把握不够系统和严谨。本文采用系统量化回顾。首先,这种方法有过程透明和可复制的文献抽取方式,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系统搜索文献,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筛选出目标文献。其次,系统量化回顾要求对选中的文献进行评述、解读,做批判性回顾[23-24]。

学术界目前对“旅游体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些研究者偏向心理层面[25]。另一些则更加宽泛,认为旅游体验指包括娱乐或和学习在内的休闲活动,以Ryan[26]为代表。本文采用Ryan 的定义,探讨包括旅游心理和行为在内的旅游体验文献。事实上,由于扎根强调整体视角,旅游外显行为也往往和心理活动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具体而言,旅游体验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交往、本真性和体验质量评估等主题[25-27]。

由于旅游体验的外延宽广,为了广泛且精准地搜集该领域的文章,本文选择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权威期刊来源,分两步筛选出目标文献目录。第一步:笔者于2019年11月21日在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一共得到103篇摘要中同时含有“扎根”和“旅游”的文章。然后,搜索其中关键词含有“扎根理论”并且全文包含“旅游体验”的文章,共计41篇。笔者保留其中从旅游者视角审视旅游体验的文章,剔除研究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的文章,如“服务型企业一线员工顾客需求知识探索性研究”“旅游目的地精益服务模式:概念与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等,共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第二步:如前所述,旅游体验研究涵盖多个领域,所以某些研究旅游体验的文章未必会出现“旅游体验”4个字,为避免遗漏,2020年1月12日进行了第二轮搜索。选择旅游类权威期刊《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搜索摘要中含有“扎根理论”的全部文章,分别有39篇和10篇,其中有部分与第一次搜索结果重叠,阅读后剔除主题不符合的,分别新收录11篇与3篇。据此共检索到42篇符合条件的文章。这个搜索程序虽然并不能保证搜索到所有已经发表的此类文章,但是尽可能地涵盖了发表在不同权威期刊、由不同的作者完成、着眼于体验的不同方面、时间跨度较大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研究。

统计历年来发表文章数量可以发现,从2007年第一篇应用扎根理论进行旅游体验研究的文章刊发以来,此类研究数量不断增多,且增长速度加快,呈蓬勃发展趋势。2007年至2012 年6 年间一共发表了5篇,而2013年至2018年6年间则一共发表了30篇(图1)。

同时,目标文献的主题涵盖了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大体分为旅游者的主观感受、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旅游者的外显行为3类(表1)。

3 研究发现

3.1 研究问题的契合性

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扎根理论适合探索以下几类问题:被研究者如何建构和交流意义、尚未被了解的现象、用定量研究难以测量的变量间的关系、以全局观研究复杂现象[20,28]。进而,扎根理论尤其适合探索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以及过程类的问题[14]。Hood[22]和Strauss[29]都特别强调扎根理论对“过程”的关注。

图1 权威期刊中应用扎根理论进行旅游体验研究的文章数量(2006-2020)
Fig.1 The total number of selected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2006 to 2020


表1 权威期刊中应用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
Tab.1 Research topics of selected articles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笔者把42篇论文分为3类(表2)。其中,第一类文献描述核心概念的属性,不涉及过程,而第二类旨在描述核心概念发生的过程,第三类则关注核心概念产生的前因后果。这3类文献在编码和理论建构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将在3.3和3.4中详细讨论。

表2 按照研究目的和结果分类现有文献
Tab.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results of selected articles

扎根理论尤其适合研究“未被详细了解的现象,或者未被充分发展的概念;即使有些概念被厘清了,但是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被完全了解,或在概念发展上也尚未臻于成熟”[14]。这里强调了概念或理论上缺口的重要性,而非现象本身的新与否。然而,较多的目标文献(17篇)采用扎根理论的理由是“研究对象”/“场景”的相关研究较少,或“突出消费者”(8篇)的角度。这些论文的文献回顾和讨论部分常常很薄弱(详见3.4.2),忽视是否存在理论缺口。相比之下,仅约1/4(11篇)的论文明确指出已有研究中的概念或理论不够成熟,如浪漫目的地属性[30]或地方性的认同[36]。也有论文的主题虽然传统,但是相关的过程研究却比较少见,此时采用扎根理论也比较恰当。例如周奇美等将动机研究作为一种建构的过程,即研究动机本身以及动机形成的前因、后果、影响因素[37]。

3.2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扎根理论通常使用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20]。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多种数据,包括档案、图画、日记、回忆录、新闻报纸、传记、历史档案和自传等[21]。42篇论文中,网络获得的资料、访谈和实地调查是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手段。具体地,有24篇使用网络评论、游记或其他网络文本,22篇使用访谈,11篇使用实地调查,3篇采用问卷获取数据,目标文献中有22篇论文混合使用以上多种数据采集手段。

笔者认为问卷并非恰当的扎根理论的资料收集方式。这是因为扎根强调在自然场景中收集资料,强调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以及事件的意义生成过程,但问卷得到的基本是结构性数据,通常一次性完成数据收集,有悖于理论抽样的要求(见3.3)。此外,也鲜有扎根理论研究者提出问卷可以作为数据收集方法。同时,笔者认为也要谨慎地使用互联网数据。诚然,随着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者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大量的数据,并且有时被认为是在研究人员未干预的场景中所收集,所以更能反映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但是依赖互联网数据进行的扎根理论研究理应与互联网本身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讨论旅游者依托网络的行为,或者本身为了分析网络评论,就像虚拟民族志(virtual ethnography)是用来探讨与互联网关联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样[38]。互联网数据如果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是否具有足够的丰富度和可靠性,需要研究者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判断。

3.3 理论抽样的严谨性

理论抽样和理论饱和是扎根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理论抽样的目的是为了明晰概念或理论,“……尽可能在属性和维度上形成概念,揭示变量以及寻找概念之间的关系”[21]。它并非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一次性完成,而是在调研的过程中根据持续对比的发现随时调整样本的选择。换言之,数据分析与样本抽取交替进行是理论抽样的实质,反映出扎根理论灵活和开放的独特之处。目的抽样则是质性研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39],涵盖理论抽样、关键个案抽样、对比抽样等8个类别40种抽样策略[10]。和扎根所强调的理论抽样不同,目的抽样中的其他类别(例如目标文献常用的最大差异和典型个案抽样)常常在研究初始一次性完成抽样。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抽样效率,但削弱了根据数据建构理论的灵活性。这是因为研究伊始,研究者常常并不知道哪些要素是核心的,只能依据人口统计特征来选择样本。此外,扎根并不排斥混合使用多种抽样方法(如最大差异抽样、滚雪球抽样、方便抽样等[21]),但是理论抽样却是扎根理论必不可少的。

3.3.1 抽取样本

基于上面的阐述,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目标文献的抽样:第一,目标文献是否提及采用理论抽样;第二,是否强调抽样和数据分析的交替进行。在42篇文献中,明确提出采用理论抽样的只有9篇。其余33篇中有17篇突出样本的典型性和多样性,9篇没有阐述抽样原则,4篇宣称采用随机抽样,另有3篇采取其他抽样方式。但是,不管是否宣称采用理论抽样,这些文献的抽样描述有如下两个特点:

(1)样本抽取大都被描述为在数据分析开始之前一次性完成。有3篇提及抽样与编码分析交替进行,但只有2篇具体描述此过程,其中又以《因伴而游,还是因游而伴?——老年人出游动机模型探索》一文中的描述最符合扎根理论的要求——突出抽样目的是发展类属,而非样本的代表性,作者在文中有如下表述:

整个研究中,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过程是互相交织的,以理论抽样扩充访谈数据,一完成访谈即对数据进行编码,并重复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直到理论饱和。笔者一共4次往案例地,第4次后,发现模型中的类属发展得相当丰富,未发现新的重要的类属和关系,认为理论已经饱和[37]。

(2)抽样原则多突出样本的典型性和多样性,即目的抽样中的典型个案和最大差异抽样。例如,网络评论和网络游记的“点击率/浏览量高”是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标志。仔细甄别发现,这类研究在抽样的时候更加强调的是样本本身的属性,而非与概念或理论之间的联系。样本的多样性以及典型性可以影响概念的形成,但是如何影响的,尚未发现在所选论文中有所阐述。

3.3.2 编码分析

扎根理论有3种主要的编码方式,笔者以编码提出者的名字来命名,并将其各自的程序和特点整理成表(表3)。相比其他两类编码,Charmaz式的编码提出的时间最晚,但是比较灵活。因为早期的扎根理论文献常常被诟病,机械僵化地采用编码程序,可能违背概念和理论从数据中自然浮现的理念[40],所以灵活使用编码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

经统计,42篇文献中只有2篇选择Charmaz 式的编码方式,其余40篇都使用Strauss 和Corbin[14]的编码方式,其中有7篇使用了开放式和主轴式编码两种,33篇采用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编码3种方式。可见,Strauss和Corbin式的编码在当前旅游体验研究占主流。因此,下面对编码的评述将依据Strauss和Corbin式的编码来探讨笔者的发现。

(1)开放式编码

现有文献在开放式编码中较少描述概念/类属的属性或维度,仅有14篇提及。所谓的属性(properties)是指一个类属的特性或特质,例如,实现具身体验的3个属性是游客与场景的互动、身体和场景[44],而维度(dimensions)指特质在连续系统上的位置[14],例如,flow 体验的属性之一为体验的强度,维度指一般、较强、强和非常强[45]。又如游客与场景互动形成分离与浸入的连续统[44]。如果缺少上述的分析,那么研究结果就会缺少变异性,即概念不够稠密,提供的常常只有类属清单,这也是扎根理论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21]。所谓概念的稠密指研究者发展出十分多样的类属和属性,以及类属间关系[29],它是扎根理论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之一。类属间关系主要依靠以下“主轴式编码”中所述的典范模型来发展。

表3 3种扎根理论编码
Tab.3 Three types of coding

(2)主轴式编码

绝大部分文献(33篇)把主轴式编码仅仅理解为对符码的归类、精简和聚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主轴式编码的误读,将之等同于归纳式的质性内容分析[46],即将符码一级一级地归类和聚集,初级符码比较具体,归类后的比较抽象,最终形成一个抽象程度从低向高递增的层级结构[46]。表2中的“概念维度探寻类型”文献聚焦于核心概念的构成维度,所以无须使用典范模型。也正因如此,这些文献几乎全部采用归纳式的质性内容分析,而非严格意义上的Strauss和Corbin式编码。

40篇文献中有6篇明确声明使用典范模型,并将已有的类属关联起来。有3篇文章虽未提及典范模型,但是仍然使用类似的原则来确定类属之间的关系,如“(主轴编码)主要依据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探究范畴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的线索,进而完成聚类和范畴命名”[32]。这也许反映出研究者未必完全照搬典范模型的形式,而要在研究中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处理。

(3)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的主要步骤就是提取核心类属,把它有系统地和其他类属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类属补充整齐。所谓“核心类属”,就是所有其他类属以之为中心而结合在一起的中心现象。它应该是所研究现象的恒星——太阳,与其他行星彼此间呈有系统及秩序的关系[14]。由此可见,核心类属并非是概括整个论文研究的主题,就好像核心类属不是太阳系,而是太阳本身。例如,Charmaz 在研究慢性病人时间观时,提出一个核心类属“活在当下每一天”(living one day at time)[43],而非“慢性病人时间观”。又如,Corbin研究患有慢性病的孕妇如何尽可能地保证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得出“保护性管理”(protective governing)这个核心类属[47]。

经过统计发现,一共有24篇文章确定了核心类属。仔细阅读这些文章之后,笔者发现多数都将核心类属当作涵括所有类属的主题。换言之,他们把核心类属理解成为“太阳系”。例如“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35]“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48]或“旅游欲不同时间维度下显现差异”[49]等核心类属。个别研究恰当地选择核心类属,探讨了该类属的情境因素。例如《留言簿话语分析:西藏旅游体验的书写与表白》一文的核心类属是“情感表白”[50],又如《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提出的“具身化身体实践”[32]。

3.3.3 持续对比

扎根理论被称为是“持续对比的分析方法”[1]。这里的对比包括数据中事件之间的比较,以及理论比较[21]。事件之间的比较是为了确定概念或类属,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共有26篇目标文献提及“持续对比”,其中大部分所指的正是这个类别的比较。这种方法在质性数据分析中很常见,并非扎根独有。理论比较则指分析者把个人经验或文献中类似的事件纳入比较,其目的是发展概念的属性和维度。这样做有诸多益处,如增加理论的稠密,以及帮助分析者从单个案例中脱离出来,在抽象层面思考[21]。笔者发现目标文献中少有提及理论比较。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何前文中发现多数文献理论抽样缺位、且开放式编码中较少讨论概念属性和维度。

3.3.4 理论饱和

和理论抽样关系紧密的另一个概念是“理论饱和”。达到理论饱和要满足3个条件:(1)关于某个类属,再也没有新的或有关的资料出现;(2)研究者还要根据典范模型来对这个类属做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包括条件、脉络、原因、结果以及过程和变异性;(3)类属间的关系都建立妥当而且验证属实[14]。上述条件可以分为两类,即类属饱和与类属间的关系饱和。42篇文献中有26篇声称自己的研究达到理论饱和。它们所述的“饱和”,其中有7篇界定为“没有发现新类属和类属间的关系”,其他更多被描述为“类属反复出现”或“不再提供新的编码”,即上面所述的类属饱和。

此外,样本的抽样影响了饱和度检查。在26篇提及达到理论饱和的文献中,有10篇实施(理论)饱和度检查。这种检查所采用的样本或是在已有数据中预留或在编码结束后再收集一些。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应该尝试寻找异质样本或否定案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出现新的概念或类属,否则只是简单重复获取信息。《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向认知研究》一文指出饱和检查中的样本是异质[34]。虽然旅行方式可能只是影响色彩意象认识的一个因素,但下面的描述却反映了作者找寻异质样本的努力和对理论抽样的理解。

客流跟踪的团队游客行程比较固定,自由活动有一定限制。因此,团队游客的色彩意象认知结构可能会受线路、时间安排和导游信息引导等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鉴于此,研究者于2011年5月,在西安钟鼓楼广场附近,随机偶遇调研了14位旅华美国散客,以此来对本研究结论进行理论饱和性检验。对旅华美国游客散客的偶遇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显示其目的地城市色彩认知特征和发展结构仍在已得到的核心类属范围内。因此,可以认为数据的核心类属达到饱和[34]。

3.4 对构建出理论的评估

经过编码后,理论已经建构起来,而建构理论是扎根理论的最终目标。下文将首先阐释扎根理论所指的“理论”是什么,然后探讨建构的理论和已有理论之间的关系。

3.4.1 何为扎根理论的“理论”?

首先,按照Corbin 和Strauss 的定义,真正的理论应该解释“为什么和如何”[20]。尽管不反对描述性研究,但是他们希望建立以解释为目的的理论。其次,扎根理论建构的理论应该是稠密的。最后,扎根理论的研究旨在建构从某个具体情境中发展出的实质理论,并提倡从实质理论(substantive theory)向更为抽象、适应多个情境的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的升华[1,20]。

鉴于此,表2中的“概念维度探寻类型”文献属于描述性研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扎根研究。表2中的第2和第3类文章从数据中建构了概念,也建立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扎根理论研究。然而,正如3.3所述,因为多数文章没有属性和维度的分析,以及典范模型使用较少,所以发展的理论不够稠密,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例如,有研究将90后旅游者行为分为“旅游摆脱期”“旅游可行性期”“旅游倾向期”和“旅游阈限期”,并指出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49]。Strauss 和Corbin 认为,如此的研究结果会让人误以为所有行动者(即旅游者)都以相同的步伐经历这些阶段,没有反复,呈现线性发展。“因此,作者所呈现的是一个僵硬而缺少变化的过程,失去了过程应有的意义[14]”。换言之,这样的研究所呈现的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过程,没有告诉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这个过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仔细研读进行属性和维度分析的14篇文章,笔者发现这些文章多是在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而非形成扎根理论所要求的理论命题,即“在这样的条件下,基于这样的意义(given this meaning),我们期待人们采取这样的行为,行为产生如此结果……[20]”。

笔者发现,目标文献常常借用社会学、心理学或地理学等学科的形式理论,用于解释旅游体验,最终发展出旅游领域中某一主题的实质理论。例如,谢彦君、樊友猛采用具身理论研究徒步旅游体验,提出“旅游体验的本质:具身化生成实践”[32]。周奇美和张朝枝从老年人结伴出游的结伴动机出发,建构了一个结伴出游视角下的旅游动机模型[37]。如果这些实质理论能够充分和以往研究对话,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或者完善形式理论,那么就有可能实现旅游研究的知识溢出。目前这个方面还比较薄弱,或是扎根理论今后发展的重点。

3.4.2 建构出的理论和已有理论关系为何?

和一般的研究方法不同,最早版本的扎根理论强调“没有必要在研究开始之前,读完所有的文献”,从而避免被已有文献蒙蔽和限制,“甚至扼杀了创意”[14]。但是,随着扎根理论被广泛应用,研究者们承认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文献的影响。因此,绝大部分扎根理论研究者并不反对接触文献,而是强调研究者应该始终反思性地接触文献。由此可见,扎根理论对已有文献持有开放且相当谨慎的态度,而非一味排斥[18,51]。因此,撰写扎根理论论文的时候,研究者不能简化或忽略“文献回顾”和“讨论”部分。只有明晰“旧”文献,才能锚定“新”理论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研读目标文献后,笔者发现许多研究尚需加强与现有文献的对话。约有20篇的结论和讨论部分并没有和已有研究进行对话,只阐述本研究的发现。另有少数论文从已有理论出发,在新的场景中印证、细化或修改已有理论,例如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旅游志愿服务中[48],把flow理论应用到遗产旅游场景中[45]。它们也许做出了贡献,但是却背弃了扎根的基本原则——建构理论。

4 讨论与结论

对42篇旅游体验的扎根理论文献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该领域的文献数量持续增长,主要涉及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旅游者的外显行为3个主题。扎根理论在操作层面上的新近发展和独特贡献让人欣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扎根的编码技术被更加灵活地使用。一方面,2017年[52]和2018年[37]分别有一篇论文采用Charmaz 式编码——一种比较灵活的编码技术,更利于根据具体的研究场景建构理论(表3)。另一方面,一些作者,如谢彦君和樊友猛[32]、白凯[34]并未严格依据“典范模型”来发展理论,保持分析的灵活性,使得概念和理论从数据中浮现出来。

(2)生成了一些本土和原创概念,并构建了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模型。本土概念反映出中国文化背景下旅游体验的特色。例如在幸福感研究中旅游前的“神游状态”和“提升人生境界”[53]。神游状态指旅游的准备阶段,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幻想和幸福期待。内涵大于满意度研究中“期望”。人生境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土概念,先秦儒家以“孔颜乐趣”为人生至高境界,现代的冯友兰[54]、张世英[55]也都专门论述过。原创概念则是在具体旅游情境中首次提出,例如,长途徒步体验中的“情绪交错场”“逆向选择”“共在体验”和“具身化的生成实践”等[32]。此外,一些研究以抽象和宏观理论为切入点,如“具身理论”[44]和“空间生产”[56],通过扎根于旅游体验的数据,建构出实质理论。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建构的理论还不够稠密,但是后续研究仍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形式理论或稠密的理论。

尽管如此,通过和扎根理论的教材以及经典研究对比发现,国内旅游体验的研究在具体操作方面和理论建构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表4)。需要指出的是,对扎根理论不恰当的应用并非国内旅游体验研究所独有,国外旅游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也存在着多种类似的问题[2,7],这些误用还同样存在于教育学[6]和管理学[18]等其他学科。换言之,许多问题是扎根理论应用中的共性问题。

扎根理论这一方法应用之难的原因错综复杂,与研究方法的复杂性、研究者自身的认识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开放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笔者总结了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发现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目标文献较少因相关理论薄弱而采用扎根理论,和已有文献缺少对话。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1)由于经典版本的扎根理论坚决反对在研究之前进行细致的文献回顾,所以早期对扎根理论的误解之一是研究者在进入现场调查之前无须阅读文献[18]。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支持将文献回顾融入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的做法[4]。(2)旅游体验研究自身的理论积累比较薄弱,加之部分研究者忽视旅游之外的相关理论,于是有了貌似充足的理由使用扎根理论来建构理论。

表4 Strauss和Corbin流派的扎根理论要求与国内旅游体验应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现状对比
Tab.4 A comparison of Strauss&Corbin’s criteria of grounded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lected articles

第二,绝大多数目标文献实际上采用目的抽样而非理论抽样。类似地,Draucker等考察了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1—2006年间发表的46篇论文,发现有29篇声称采用理论抽样,但是多数缺少抽样过程的描述,也存在和目的抽样混淆的情况[57]。表面上看,研究者只是混淆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但更本质的缘由在于量化研究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撼动且深入人心。这使得扎根理论的初学者常常忽略扎根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且缺乏从新兴现象中提取解释主义视角下的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于是陷入演绎的逻辑。

第三,多数研究没有建立比较稠密的理论。实际上,Charmaz 在2006年这样写道:“建构理论仍旧是扎根理论未实现的承诺(unfilled promise)和巨大潜力之处”[43]。可见,如何建构理论仍然是扎根理论的研究者必须直面的困境。一个合格的扎根理论研究者并不是只会编码,同样需要理论敏感性和创造力,能够拿捏客观和敏感间的平衡。理论敏感指研究者运用个人的、专业的经验,甚至学术文献,发挥想象的能力[14]。换言之,扎根理论遵循的不完全是归纳推理,更有溯因逻辑(abduction)[51]。因为正是后者才能提出当前理论尚不能解释的洞见。毫无疑问,保持客观和创意间的平衡绝非易事。

进一步地,针对本文所发现的扎根理论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绘制了扎根理论研究设计的流程图,以期对未来的扎根理论研究有所启发(图2)。

在应用扎根理论之前,研究者需要首先明确,并非所有研究问题都适用扎根理论,正如前文所讨论的那样,适宜使用扎根理论的问题最好同时满足3个条件(图2中的第一步):(1)所研究的现象中基本概念不成熟或解释现象的理论尚不清楚;(2)最好是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过程类的问题;(3)研究者以理论建构为目的。和扎根理论最容易混淆的是归纳式质性内容分析法。两者都以相关理论不成熟为前提,但是在研究问题和编码方面存在差异。笔者认为,那些描述概念维度的论文(表2中第一类)虽然自称是扎根理论,但实际上却是归纳式质性内容分析法[58]。

第二步,在判断研究问题可以使用扎根理论后,应当注意在研究设计阶段确定自己的认识论立场。例如,如果选择客观主义,则作者需要尽可能地清除自己的先入之见和个体经验等对解释数据的影响,做到客观中立,并且坚信理论是自然浮现出的。如果是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作者则要对自己的种种立场做出反思性说明,更要善于利用研究者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探讨自身与研究对象互动过程如何影响研究结果。

第三步,作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可以结合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但是不能缺少理论抽样,即资料收集和分析要交叉进行,且要注重编码的灵活性和概念的稠密。否则,所谓的扎根理论编码方法将失去应有的分析能力,被简化成为了主题分析,建构的理论也不够丰富和稠密,理论贡献将大打折扣。

第四步,在不同的认识论立场下,理论的表达不同。例如,Riley命名了两个概念(相对专属权和个人欲求度)来解释旅游者如何建构“让人向往的旅行”的行为[59]。同样在建构主义视角下,Jennings 以在海上长期航行的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被困在铁笼”这一核心范畴来描绘这些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于既被动又主动的复杂局面[60]。Papathanassis和Knolle 研究消费者如何使用在线度假产品的评论[61]。虽然他们并未阐明认识论立场,但是他们的结论却采用了客观主义的理论形式——7个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假设。

本文在以下3方面做出了贡献:(1)以旅游体验的研究文章为例,系统全面地检查扎根理论的实际操作过程。虽然扎根的评述文章不少,但多数较为宽泛,缺少精细考察。(2)基于旅游体验的文献,揭示出扎根理论应用中的共性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绘制了使用扎根理论的流程图。这一流程图不仅厘清了扎根理论和其他质性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而且提供了扎根研究的核心步骤,为未来的使用者提供导引。(3)初步探讨了扎根理论在生成概念和建构理论方面的贡献,有助于推动旅游领域的理论积累和对话,发挥本土概念与新建理论的生命力。

此外,本文对应用和评审扎根理论方法相关文章的研究者和审稿人也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虽然扎根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但是其核心特征不能改变,本文厘清了扎根理论和其他质性研究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给研究者和审稿人提供借鉴。其次,因为扎根适宜解决过程类研究问题,所以扎根的研究结果以期刊论文方式呈现的时候,一般会面临篇幅限制。笔者建议作者应详细地描述主要研究步骤——理论抽样和抽样饱和,弱化编码部分,然后呈现核心类属的变异性,构建稠密程度较高的理论。最后,建议学术期刊应该尽可能选择既了解扎根理论又熟悉被审文章涉及的具体相关理论的评审人。

图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的流程图
Fig.2 The process of using grounded theory

本文也存在着以下4个方面的不足:(1)回顾范围仅限于旅游体验领域,虽然发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但仍旧不能将这一领域情况等同于整个旅游研究的情况。在旅游研究的其他领域,或许存在着完成度非常高的扎根理论应用研究。(2)笔者虽然有旅游体验的研究背景,并且尽可能地了解相关理论,但是由于该领域涉及多个理论,所以笔者对建构理论的评估难免有不周全之处。(3)本文主要评论了新理论的“形式”(包括理论是否稠密,是否生成原生和本土概念等),对理论的“内容”(包括理论是否严谨、理论贡献等)未作评价。(4)本文的判断完全根据目标文献的文字描述和笔者对之的解读,但文字描述和研究的实际操作可能存在差异。

扎根理论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中国旅游研究经过40余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遇到了“本土化与国际化”[62]、“唯真与唯用”[63]旅游研究如何实现知识溢出等问题。扎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强调从现实出发,能极好地为本土研究赋权[6],鼓励原创性理论的构建。同时,扎根理论缘起于弥合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分歧,在强调理论建构时也极其重视理论的“有用性”,即理论不仅要服务于学术研究者,而且要能够为实践者改变现状提供思路[7,18]。因此,对于旅游这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扎根理论在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上都有极大的潜力。期待在未来的旅游学界和业界,扎根理论能真正被当作方法论,探讨本土化的议题,建构本土理论,解决“真问题”。


文章发表于《旅游学刊》2021年第4期,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 || 王婧
责任校对 || 周小芳
微信编辑 || 郭秋琪

图片来源 || https://pixabay.com/zh/photos/tree-nature-wood-sunset-light-3822149/

图片如有版权保护请与我们联系,E-mail: lyxk@vip.sina.com


Tourism Tribune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
(lyxk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