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 | 王新宇、张文宏:与国际接轨,走中国之路——我国旅行医学的现状与未来

王新宇,张文宏 旅游学刊 2023-03-26




一、旅行医学的起源
旅行医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并不新鲜,可以说是20世纪后期全球旅游业的爆炸式增长催生了这一新的医学分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旅游业和航空业的发展,对于旅行途中健康、疾病和伤害相应问题的研究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急剧增长,使得旅行医学逐渐作为一个全新的医学专业真正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88年4月,在苏黎世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旅行医学会议,约有400名卫生专业人员参加。1991年,5月,在亚特兰大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国际旅行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ravel Medicine,ISTM)成立并且创建了学会的官方杂志——《旅行医学杂志》(Journalof Travel Medicine)。至此,旅行医学发展成为一个有自身知识体系构架的相对独立学科
二、旅行医学国际发展的现状
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然对旅游业很重要。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财富增加、社会稳定使得闲暇时间也在增加。社会的稳定更增加了国际旅行的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商务、健康和教育而旅行。
在国际旅行人数逐年增长的基础上,旅行的人群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跨国旅行。老年人的健康风险显然更大,为老年人旅行做好准备对旅行医学的从业者来说将会是一个挑战。其次,生态旅游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旅行类型。这种类型的冒险旅行通常是前往热带欠发达地区,可能会暴露在过多的阳光、媒介传播的疾病以及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中。再次,还有一个趋势是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学生人数增加。与短期旅游相反,学生通常会停留更长的时间,经常有不明确的行程,因此比年长的旅行者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探亲访友(visiting friends and relations,VFR)群体也是国际旅行迅速增加的一个原因。他们通常因为亲友居住在欠发达地区而去这些地方旅行访问,会待在拥挤的环境中,停留时间更长,并且更有可能接触到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因此,VFR旅行者比其他类型的游客更有可能在国外感染疾病。与商务和休闲旅行者相比,VFR旅行者不太可能投保或寻求旅行前的建议。VFR旅行者的免疫状态通常是不完整和不确定的。最后,除老年人外,高风险群体的旅行量也在增加,例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包括慢性病患者、孕妇和幼儿,这同样也增加了围绕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的复杂性。
除了上述旅行人群的特征外,旅行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有了很大发展,不但文献研究的成果不断充实了旅行医学的知识体系,并且人们认识到需要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提出建议。因此,旅行医学加强了对旅行者健康问题的监测,并且该领域的原创研究有了巨大的增长。以前的建议通常基于单个机构所做的病例报告、系列病例回顾或小型描述性研究得到的知识,目前,越来越多的旅行建议或健康指南源自全球性和可推广的数据,作为更新旅行建议的基础,这些研究多由大型多中心监测和协作网络进行,例如GeoSentinel监测网络、TropNetEurope、EuroTropNet、加拿大的CanTravNet和美国波士顿地区旅游医学网络(Boston Area Travel Medicine Netuork,BATMN)等。美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国际旅行医学学会(ISTM)围绕不断增长的数据制订的综合指南现已被广泛采纳。
三、旅行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的旅行医学起步相对较晚,但21世纪以来,我国公民出境游的人数逐年增多,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数据显示,2010—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人达1.68亿人。随着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游客出境游发生健康相关问题变得越来越频繁,旅行相关的传染病,例如疟疾、登革热、旅行者腹泻等疾病严重威胁到相关国家和地区游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旅行医疗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然而,我国的旅行医学服务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服务的人群不完全相同。虽然我国出境观光旅游的人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逐年增加,但相对而言,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数多,跟团游依然是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方式,去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的人相对较少,因此面临的旅行健康问题有所不同。还有,我国到境外的劳务输出和经商人数较多,这批人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比例偏多,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去往的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主,因此,这批长期旅居在外的人群更容易碰到感染性疾病的困扰。
其次,和国外以旅行诊所为主的服务方式不同,我国目前提供旅行保健服务的机构主要由海关所属的各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承担。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承担着口岸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的法定工作,是一个集传染病监测、旅行卫生保障、健康体检评估、免疫预防接种、旅行健康咨询、国际医疗救助为一体的机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优势在于覆盖面广,覆盖全国各口岸及大中城市,直接面对出入境人群,相对较早开始了国际旅行医学的教育培训工作。
综合性医院感染科作为旅行医学的后起之秀,优势是临床一线医生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对于输入性传染病有着敏锐的察觉意识,因此不但能够胜任旅行前咨询和免疫预防接种评估的任务,同时更能对于罕见输入性传染病的察觉、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北京佑安医院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先后成立了旅行医学门诊或国际旅行医学部,为国内和国际旅行者提供服务。这些机构近年来除了诊断并救治了大量疟疾、登革热②③等较为常见的输入性传染病之外,也从就诊者中诊断了黄热病、非洲锥虫病、盘尾丝虫病和罗阿丝虫病等我国较为罕见的输入性病例。值得关注的是,在我们的旅行门诊除了上述传染病之外,常见的旅行相关疾病,例如皮肤幼虫移行症、皮肤蝇蛆病、海蜇和海胆刺伤也不少见,而这些患者往往都是休闲度假旅游的游客,而不是驻扎在海外的劳务输出人员。
最后,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沿海和内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有较大不同,同时,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医疗资源也存在分布不均现象。上述原因导致了很多在欧美国家可能需要跨国旅行才会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境内旅游就会碰到,比方说长途飞行、高原疾病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地方疫源性传染病,比方说去西部畜牧发达的省份旅行,旅行归来后诊断为布鲁菌病、Q热等疾病的并不少见,在新疆、川北、甘肃等地区感染黑热病的户外旅行者也有见到。而在长江中下游的局部水域,旅行者涉水后感染血吸虫病的案例也偶有报道。在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部分省份,恙虫病已经成为户外旅行者的常见病。由此可见,我国旅行医学服务的对象可能远远不止国际旅行者,也应该包括境内旅行、特别是跨省长途旅行的游客。
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旅行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为2033.4万人次,同比减少86.9%。相比疫情前过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出境旅游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全球流行更加体现了传染病和疫苗接种对旅行健康的重要性。目前看来,新冠病毒将会持续存在,并在严重威胁人类的传染病名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如何保持高危人群对于新冠病毒的持续免疫力将成为全世界必须迎接的挑战。鉴于世界资源贫乏地区医疗保健的局限性,以及日益增长的反疫苗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完全消除新冠病毒已经不太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在旅行中如何防护新冠病毒感染将会是旅行医学实践中的一个持续问题。

在旅行医学的新时代,很可能需要旅行医学实践来帮助确定何时开始计划旅行是安全的:实际旅行是否安全,并帮助旅行者做出艰难的决定——如果情况变得更糟,则取消旅行。关于新冠肺炎,问题将围绕特定旅行者的风险状况(年龄和潜在条件)、目的地疾病的流行程度以及是否可以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避免接触。进行旅行医学实践应考虑如何参与新冠肺炎疫苗免疫接种、检测和保护等方方面面,这是旅行医学的自然延伸。对于旅行医学从业者来说,应该时刻想到如何帮助他们的社区和有益于他们自己旅行医学实践的机会。在新冠肺炎的所有不确定性中,旅行医学工作者需要现在开始考虑全球大流行结束后如何定位自己,相对应的规划已经可以启动。
五、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旅行医学发展方向
2021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我们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所有国家需要投资预防未来这种规模的灾难,并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也表示,2022年是我们能够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我们现在有防疫工具可以消除严重的疾病,可以减少发病率与住院率,减少重症患者以及对重症病房的需求,我们可以控制死亡率并减少病毒的传播。
世界虽然不会再完全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状态,但可以预计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终将结束,国际旅行的逐步恢复会是大势所趋。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承诺更大力度和更高质量的改革开放。我们必须为即将到来的旅游复苏和旅行健康保健做好准备,以保障旅行者健康和安全作为使命的旅行医学将持续致力于高质量旅行医学服务模式。针对国内旅行医学人才、行业规范和研究网络缺乏的现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强化旅行医学的建设。
首先是旅行医学人才的培养,通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举办各种水平的旅行医学线上培训班和线下专题会议以及实训班,逐步推出旅行医学国内考核认证流程,培养一批具备旅行医学综合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于罕见的输入性传染病要做到“想得到,能诊断,治得好”。其次,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内打造具有示范性的旅行医学门诊,通过制定规范和标准,设定旅行医学门诊的基本配置要求,规范化旅行医学服务的治疗标准流程。建设一个具有检测涵盖旅行相关传染病病原体能力的微生物实验室,能够在最快速的时间内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和报告。最后,将示范的旅行医学门诊在全国范围推广,带动建设一批旅行门诊(诊所),建立旅行医学的网络,开展旅行相关预防药物和疫苗的临床研究,收集高质量的旅行健康数据,为我国旅行医学的良性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在国际旅行医学学界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推广中国经验,采纳中国标准。
总之,旅行医学是一门随着全球旅行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个医学分支学科,致力于维护旅行者的健康和安全。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旅游业受到了严重伤害,同时也更加凸显出旅行医学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终将过去,如何应对后新冠时代的旅游业,让旅行者更为安全地旅行是旅行医学工作者新时代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王新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通讯作者





引用本文王新宇,张文宏. 与国际接轨,走中国之路——我国旅行医学的现状与未来[J]. 旅游学刊,2022,37(03):3-6.


责任编辑 || 吴巧红 
责任校对 || 宋志伟
技术编辑 || 张文馨图片来源 || 微信公共图片库图片如有版权保护请与我们联系,E-mail: lyxk@vip.sina.com

Tourism Tribune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

(lyxk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