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一起来看榆林有哪些~

榆林文旅 2023-05-25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榆林有7个项目上榜。分别是清涧伞头秧歌、子洲传统秧歌、绥德平安书、绥德民间泥塑、绥德年茶饭、定边大块羊肉制作技艺、陕北窑洞门窗制作技艺。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岁月的声音,了解这些来自民间、源于生活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01#

清涧伞头秧歌


清涧伞头秧歌是流传在陕北清涧县境内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扭和唱两个方面,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唱秧歌时即兴发挥,扭秧歌时纵情奔放。

伞盖云翳飘动,编唱内容丰富。逢年过节,手持一把花伞的“伞头”用歌与舞的形式带领和指挥秧歌队或就地打开场子,或串门走户预祝吉庆幸福,气势粗犷豪放,规模宏伟壮观。扭唱结合、出口成章的伞头秧歌是黄河文明和黄土文化的典型文化符号。



#02#

子洲传统秧歌


子洲传统秧歌是古代田园民歌的变式,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与古代祭祀、戌边军民庆功形式和农民欢庆丰收时的舞蹈息息相关。传统秧歌主要是以敬神、祭祀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娱神功能逐渐淡化,渐渐演变为一种全民性的歌舞活动。

传统秧歌有28宿秧歌,即伞头扮汉光武刘秀,另28人扮28宿,以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星为首星,也有文身子(又称包头),武身子(挂鼓子)秋歌。逢年过节,秧歌队伍在伞头的组织和指挥下或持彩绸,或挥彩扇,或拿纸花,时扭时走,场面恢宏壮观。子洲传统秧歌不仅是黄土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情怀寄托。



#03#

绥德平安书


平安书,也叫安乐书,是陕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也是陕北说书的派生之物。绥德平安书不仅是一种说唱艺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人们为了消灾免难,通过说平安书,祈求神灵保佑能四季平安,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平安书不仅是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反映群众生活的重要形式。

绥德平安书的说唱形式一般是说书艺人坐在高板凳上,独自弹琵琶或三弦,连说带唱,独角表演,红火热闹一台戏。绥德平安书分为在庙会上演的会书,在村社演的社书,走进家门的家书,它的形式灵活多变、张口就唱、谈天说地、即兴发挥,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呈现,是民间风俗的集中表达。



#04#

绥德民间泥塑


绥德民间泥塑取材于陕北群众的日常生活,作品大多反映的是陕北传统文化或劳动场景,采用地道的陕北黄土,表现的是地道的陕北风情。泥塑刻画出来的形象,朴实沧桑、粗犷大气、千变万化,是陕北地域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

绥德民间泥塑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绥德人把对于黄土地的情感倾注在泥土里、镌刻在记忆里,是黄土地上的情怀,也是文化的传承。这种古老的艺术,产生于民间,积淀于民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缩影,是世世代代绥德人心中的一座富丽堂皇的文化艺术宝库。



#05#

绥德年茶饭


绥德的年茶饭饮食文化延续已有千年,因食俗和风俗的特殊性而极具地域特色,吸收了草原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以蒸、煮、炸为主的实用、明快的烹调形式,是陕北年茶饭的典型代表,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绥德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茶饭的历史悠远、寓意非凡,是绥德人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套程序。临近年关、年味渐浓,家家户户都开始筹备年茶饭,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散发着独有的乡韵,是绥德人味蕾上的深刻体验,饱含着浓郁的人情味,是最能带给人们幸福感的食物。


 

#06#

定边大块羊肉制作技艺


定边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定边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和独特性。定边大块羊肉是把整羊分成较大的“块”,经过独特的烹制工艺加工而成。定边大块羊肉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大块羊肉的分割有章可循,将整只羊严格按照羊的部位连骨分割开来,极为讲究。

定边人按部位一般将大羊分为24块,小羊分为20块,双数寓意着成双成对、吉祥美满之意。独特的烹制工艺,做出来的大块肉清香四溢,闻之令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大块羊肉的制作技艺是人们从生活中总结出的美食秘籍,是定边人真挚情怀的自然表露,是传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民俗盛宴。



#07#

陕北窑洞门窗制作技艺


窑洞是陕北建筑的主体,窑洞的门窗制作技艺是陕北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缩影,是陕北农耕文明的见证。陕北窑洞门窗式样丰富、造型独特,寓意深刻。它的制作工艺不仅是陕北门窗和窗花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陕北先民智慧的结晶。

陕北窑洞门窗制作技艺保留着原始的文化基因,门窗上圆下方,是天圆地方理念和实践的体现。门窗的整体框架分为天窗、腰窗、座窗三部分,形成天地人三才格局。材料一般采用的是当地适生的杨树、榆树、柳树等,经过木匠加工制作成精美的图案。门窗寄托着陕北人的美好憧憬,其制作工艺承载着人们对于家的情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活,馈于生活,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见证和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榆林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千百年来,榆林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数不尽的非遗文化瑰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进入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往期精彩回顾1、2023“我们的节日·春节——佳县中国年”活动安排出炉啦!2、“黄土魂·神木年”2023年春节系列活动等你来!3、2023年“我在靖边过大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安排来啦!4、2023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清涧县文娱活动预告5、陕北年·榆林味 | 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镇北台启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走进全景榆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