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大人赵康宁的家国故事:从抗日英雄后代到国之重器中坚力量!

于向国 师说新知 2021-01-24


本文原发美篇,授权转载,特此致谢! 作者于向国,1977—1982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曾任西门子(中国)信息通讯网络集团总裁。现北京远方环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交大企业家校友俱乐部(JEC)执委。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上午,我从北京飞西安。我的座位是1C,隔着走道坐着两位大校军官,其中一个很面熟,像是我的大学同学赵康宁。毕业二十多年没见了,而且他又穿着大校军服,我不确定是不是他?


大学时期的赵康宁

我走到前舱,向空姐打听第一排客人的名字。空姐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不冷不热的告诉我不能随便披露旅客信息。


对付美女我还是有经验的,我换了一下方式,直接问她坐在1B的客人是不是姓赵?美女空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我的目的达到了!

对付美女要简单一点,不用嬉皮笑脸,也不要花言巧语,给她出一个不费脑子的选择题就行了。


我们的毕业照,圆圈里是康宁,方框中是我。

我上前和赵康宁打招呼,他马上叫出了我的名字。原来,他登机后也注意到了我,但是也不确定,再加上他和另外那位大校军官一直在讨论问题,就没有顾上多看我几眼,也不会像我那样去找美女帮忙。


右二是赵康宁大校


我和康宁叙旧的时候,那个美女空姐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不断地给我们端茶倒水。下飞机的时候,她笑着对我说:于先生,欢迎再坐我们的飞机,一定还会给您带来惊喜!


一群男女军官们在机场等候康宁一行。我躲在一边,看着迎接他的热情场面,心里想:二十多年没见了,康宁已经是个人物了!


康宁上了专车,我上了出租车。

进入城区后,我发现街道两旁全是人,像是夹道欢迎什么人?司机告诉我:地震了!当我到达酒店时,传言已经满天飞了,有人说成都已经被大地震毁了!我立马打电话给我在成都的朋友,怎么打都打不进去!情况不妙!

西安位于汶川和北京之间,向西是汶川,地震灾区,向东是北京,安全地带!汶川地震的第二天,身处西安的两个同班同学各奔东西:


我是平民,奔东,撤回到了北京,


他是军人,奔西,冲进汶川灾区!


2012年的春天,我们回母校参加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我又见到了赵康宁陆军大校,同时还见到了我的同班同舍同学师永洲空军大校。

这是我和两位大校军官在交大图书馆前的合影,军人从左右两边保护着平民百姓。

计算机77班的这两位大校军官在校园中十分抢眼,是77级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个亮点!


校长郑南宁院士和赵康宁大校合影。

我问康宁:为什么当时不回北京而是直接去了抗灾第一线?他简单地说了一句:有任务。我就不好追问下去了。


2018年的四月,又是一个春天,是我们77级入校40周年的日子。


赵康宁和我一起回母校参加我们计算机77班的纪念活动

校园内的一个宣传牌让康宁十分兴奋。他对我说:我当时带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和设备去汶川灾区参加抗灾战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我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康宁和北斗是什么关系?


北斗卫星


我十岁左右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北斗星”这三个字。文革期间有一段家喻户晓的歌词: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什么是北斗星?我的老师告诉我:天上的北斗七星有导向的作用。

我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位参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法国朋友告诉我:中国正在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把我的老师和我的法国朋友的话放在一起,中国用北斗命名卫星导航系统,顺理成章。


我六十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赵康宁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资深骨干。由于涉及军队,我也不方便多问他有关北斗卫星的细节。他很遵守纪律,对自己的具体工作守口如瓶。

2020年五月,一个师弟孙铭联系我,说西安交大几个在航天领域中工作的师弟们想认识赵康宁,让我出面介绍一下。我问孙铭他们为什么想认识赵康宁?老孙说:大师兄,赵康宁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元老之一啊!在北斗导航界大名鼎鼎!师弟们很想认识他!

我顿时感到很有面子!一口答应,马上安排!


这次的校友聚会我的话很少,因为主题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我说话的机会。赵康宁大校全面和历史地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过程。尽管他的介绍不涉及任何机密,但是足以让我们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不得不佩服他,真是一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元老级骨干!

通过这次聚会,我还发现西安交大的很多校友都是中国航天领域中的重要骨干!国之重器需要优秀和踏实的工程师,西安交大盛产这样的工程师!


这次聚会后不久,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突然之间关于赵康宁和北斗卫星的报道多了起来。这些报道终于让我搞清楚他毕业三十多年都干了什么!

赵康宁从西安交大毕业后被选送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1992年起,赵康宁参与并负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某项重要工程。该工程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赵康宁受命筹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管理机构和应用推广工作,2007年被正式任命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


左二为赵康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带领北斗导航抗震救灾应急小分队深入北川等重灾区,勘查一线灾情,充分发挥北斗的功能,向总部上报数百条灾情报告,被评为总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

他与团队成员研制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论证、拟制北斗导航系统研制总要求、发展规划以及系统运行、资源调配、设备使用等管理规章规范,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

他负责组织北斗一号系统运行管理和应用服务工作。他参与组织完成北斗二号系统研制、调试,试验和开通运行工作。


他参与并具体组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准时间”与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研究论证及军民融合重大基础项目规划。

他还与团队一起,在国家无线电主管部门积极的支持下,有远见地谋划北斗全球系统频谱资源规划设计和申报,为北斗卫星进入国际电联频率总表及激活保护争得了主动。

他参与并筹划了北斗一号系统应用试点、示范交流、装备推广以及国家反恐维稳、战略战役演习等重大活动保障,有力推进北斗在交通运输、渔政指挥、森林防火、电网授时、抢险救灾、环境监测及国防安全等领域应用。


他作为中方专家,参加了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委员会”筹组等工作,争取并实现了北斗卫星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地位。


他先后荣获国家部委、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专著2部。2010年,当选“为新中国军事测绘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60名先进个人”,受到总参、总政表彰。


康宁在大学期间,年龄偏小,个头不高,不显山不露水,谁能想到毕业后他干了一件天大的事!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正式启用了。每当听到北斗卫星的消息,我首先联想到西安交大的杰出校友,我们计算机77班的同学赵康宁: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点赞赵康宁。


中国军人

赵康宁之所以能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和交大有关,另一个和基因有关。

赵康宁是西安交大77级的。文革后能第一批考入大学已经很难了,能考入名校就更难了!又被计算机专业录取真是难上加难了!


西安交大的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由于西安交大是赫赫有名的大学,我在本文中就不多介绍了,重点说说康宁的基因吧。

赵康宁是军人的后代,他的外公王霈仁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中校副团长。可惜,康宁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公,就连康宁的母亲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生身父亲。

二十九军的官兵很多来自于西北,武器装备很落后,官兵经常依靠大刀这样的冷兵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大刀队就是来自二十九军。那首《大刀进行曲》最初就是为二十九军将士写的: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1933年喜峰口战役中,康宁的外公是二十九军的一个排长。他手提大刀和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冲向敌阵,用大刀砍日本鬼子的头。这位年仅25岁的上尉军官在喜峰口为国立功,获得战斗模范称号,并被保送到军校深造。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他外公已经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的一位中校副团长了,驻守在西苑至卢沟桥一线阵地。卢沟桥事变中,他外公和二十九军的将士们正面阻击日本侵略者。

据他外婆回忆:“那些日子,我呆在宛平营区小屋子,哪儿也不敢去。润生忙着打仗和军务,城外枪炮声不断,我妊娠反应吐得厉害,到了晚上尤其害怕,实在难熬……”。

他们与装备精良的日军顽强苦战,他外公所属的三十七师师长赵登禹将军阵亡,北平沦陷。

卢沟桥事变后,王霈仁派人把有身孕的妻子送回陕西,自己随部队南下,继续抗击日寇。他在给自己恩师的信中写道:国难当头,从戎报国流血在所不惜!


1938年初,王霈仁所在部队投入著名的徐州战役。此役,王霈仁战死在最前线。

据王霈仁所在团的武良翰营长回忆“仗打得很惨烈!眼看就要守不住了,王团副大喊一声,名誉要紧!脱掉已经烂成片片的褂子,抓起一把大刀,就往敌人堆里冲。我受了伤,拉他拉不住。没冲几步他就中弹……倒下了!”

在冲向日本鬼子的那一刻,他大喊:名誉要紧!什么名誉?一定是中国军人的名誉!


康宁的外公王霈仁烈士牺牲时年仅三十岁,康宁的母亲才出生两个月。从喜峰口到卢沟桥,再到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康宁的外公精忠报国,为了中国军人的名誉,血染沙场!


中国中央政府颁发的证书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一次“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2015年,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赵康宁的外公王霈仁同时获得“国共双方”分别颁发的抗战烈士荣誉证书。


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签发的证书

当年,抗日英雄王霈仁中校手握落后的冷兵器大刀,英勇杀敌,为国捐躯!


如今,王霈仁中校的外孙赵康宁大校参与打造国之重器北斗卫星,为国争光!

他们都是中国军人


1938年,康宁的外公为国捐躯


2018年,康宁的同学祭拜英烈

2018年,我们班部分同学专程去西安郊外的烈士陵园祭拜王霈仁烈士。康宁的母亲也和我们一起参加了祭拜(前排右7)。当时天一直都在下雨,老天爷在为抗日英雄洒泪!


执行主编

康宁从军三十多年,一直从事科研工作。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也是一个功底扎实的文化人。

2012年,为了纪念我们77级毕业30周年,我们计算机77班出了一本纪念册:《留住青春,留住美好》。


这本纪念册的封面是用我们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交叉组合的,非常有创意和意义!这本纪念册不仅被西安交大档案馆收藏,有些兄弟高校77级的同学还以我们班的这个纪念册为范本,制作了他们自己的纪念册。


康宁是这个纪念册的执行主编。

2020年,为了向我们母校西安交大致敬,我们计算机77班的同学们又出一个新的文集:《致敬母校·致敬时代》


康宁是这个文集的执行主编。

此外,他还出过几本书。


《智慧·深情》重点讲北斗导航,数字测绘和故里亲情。

《丹心永恒》是介绍康宁外公王霈仁烈士的专辑。

他是个军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功底。从他外公的遗物中的这一支笔,我们找到了答案:基因的作用!

赵康宁在军队从事高科技工作,平时又喜欢写作,是一个十足的文化人。但是,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没有血气的文官,那你就错了!

不信?你试试和他讨论一下日本鬼子的事和国家领土完整的事……


赵康宁大校和师永洲大校在某火箭发射基地


卫星和火箭是航天领域中的主角。毕业三十多年了,我们班的这两位同学一直都坚守在航天领域,一个专注于星,另一个专注于箭。



-END-




延伸阅读:交大——北斗故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