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交通大学15教授列传 |「师说」出品

小的明白 师说新知 2021-05-08


    2017年11月30日,十九大闭幕后不久,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给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

给总书记写信的西迁教授代表(部分)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敬爱的   总书记:


  您好!我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教工。61年前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来西安,为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奋斗了一辈子。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我们聚在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每个人都难以抑制发自肺腑的喜悦兴奋之情,有几句心里话向总书记诉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我们深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所激动,也不禁为我们当年走过的道路而自豪。听党指挥跟党走,代代交大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内涵,就是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1955年,党中央为适应国防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后改为主体西迁。1400多名教工,特别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近3000名青年
学生热血沸腾,交大师生义无反顾登上“向科学进军”的西行列车,投身建设祖国大西北的事业中。历届交大领导在各种场合教育师生:“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当时西安与上海的条件难以相比,即使在今天也还存在差距。但我们交大西迁人立志为国家建设而拼搏、以开拓创新为使命,体现了在党教育下成长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和使命担当。
  61年前交通大学的迁校,以及此后整整一个甲子的执著奋斗,使大西北拥有了国家重点大学和一批新兴学科、重要研究基地,为祖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科技保证。西迁以来西安交大的毕业生已近25万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目前,西安交大创造的重要科研成果累计达29000余项,其中获国家“三大奖”成果226项。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
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
  “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关怀下,在优秀精神文化的滋养中成长,更应该怀抱为祖国发展胸怀大局、艰苦创业的情怀与使命。西安交大为历史而生、为民族而生。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汇聚了36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在科教协同、文化交流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学校大力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拉动西部地区发展的创新高地。
  您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明确了教育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地位,更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我们要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牢牢扎根祖国西部,为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输出一流人才、一流成果。
  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深刻体会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要持续传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进入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科技强国,更应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建议,在全国教育和科技战线中开展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奉献报国精神的教育,树立更多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引导和鼓励更多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


  此致崇高的敬礼!


 史维祥 潘  季  卢烈英  鲍家元 胡奈赛

 丘大谋 金志浩 陈听宽 朱钰鹏 朱继洲

沈亚鹏 陈  瀚  李怀祖 宋余久 何新楷


2017年11月30日 


           回    信  2017年12月11日

“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也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12月11日



致信总书记-三周年大事记交通大学15教授列传|「师说」出品|致敬专刊12017年11月30日:交通大学15教授致信总书记

 十九大闭幕不久的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给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他们是:


史维祥 潘  季  卢烈英  鲍家元 胡奈赛

 丘大谋 金志浩 陈听宽 朱钰鹏 朱继洲

沈亚鹏 陈  瀚  李怀祖 宋余久 何新楷


22017年12月:总书记回信

2017年12月11日,总书记回信。12月16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到西安交通大学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32018年:总书记新年贺词,专门提到交大西迁教授来信

2018年元旦来临之际,总书记发表了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专门提到:2017年,我又收到很多群众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42018年:中组部中宣部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2018年8月,中组部、中宣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弘扬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的崇高精神。

5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19年9月,恰逢建国70周年之际,“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西迁老同志、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潘季代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赴京领奖。

62020年:总书记来校考察交大西迁博物馆,看望交大西迁老教授代表

2020年4月22日,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其中陈听宽教授已于2019年7月不幸因病去世)。


他谈起教授们三年前给他的那封来信,“看了你们的信我非常感动,产生了强烈共鸣”。


总书记(2020年4月22日在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说,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到今天为止,过去了整整三年。


「师说」特此整理刊发写信的15位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列传,简述他们感人奋斗故事,向他们致敬。以飨各位读者。


为世界之光#001潘季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1934年4月生,江苏常熟人。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63年毕业于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机电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迁校时为电机系教师。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1985年初—1996年底)兼校务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授。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副教授、系主任。研究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副校长。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陕西省委第六、七届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


潘季任内,西安交大顺利进行了“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并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木断深化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学校党委被多次评为“党风建设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1996年“七一”前夕,受到中组部表彰,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他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在西安交大命名“钱学森图书馆”、树“四大发明”群雕、重建白居易“东亭”、创作校歌《爱我交大》深受师生员工喜爱。他在电机学、超导电工技术、高等教育、高校党建等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1989年荣获中组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潘季:直到今天,83岁的潘季教授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老一辈交大人满怀憧憬和希望,在西去的列车上唱着歌儿兴高采烈的场景。“6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吸引我的,是一种为国家建设而拼搏的火热生活,是开拓、创造、创新所带来的快乐。”


为世界之光#002史维祥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1928年生人,江苏溧阳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6-1960年赴苏联加里宁工学院攻读副博士。1960年学成归国,史维祥放弃回上海工作的机会,毅然服从祖国需要,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


解放后,史维祥曾在上海市委党校进修,1951年回交大继续学习,是中共交大党总支负责人之一。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中共交大第一届党委常委1954年任机械系第一任党总支书记。曾任西安交大教务处处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1984年3月至1990年10月,史维祥被国务院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1984年西安交大列入了国家10所“七五计划”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排名第4);在国内第一批创建了研究生院(1995年评估全国排名第5)及管理学院(全国排名第1);全校成立了28个研究所及中心;新增了10多个新兴学科;评上了1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专项实验室。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教学成果评选中,西安交通大学获奖的总数位居全国1075所高校之首;到1990年学校基本完成了“七五重点建设”的各项任务,为以后学校能顺利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成为九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奠定了基础。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会长。


我国著名的液压传动及控制专家。最早用自动控制理论对液压传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和重要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液压传动及控制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在西安交大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博士点。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二等奖各一个,培养博士生40多名以及一大批硕士生,著有《液压随动系统》、《系统辨识基础》《近代机电控制工程》等五部专著。


@史维祥: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两所大学之一交大这棵大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上海搬到西安来了。这应该是西迁的第一阶段。建国前,交大已有东方MIT之称,在国内教育界享有盛誉,搬到西安后如何继承老交大的优良传统,并建成国内一流,且能为西北地区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西安交大,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摆在西安交大人面前更大的考验。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符合中央当初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西迁任务才算完成。所以这是西迁第二阶段的任务。后来的事实证明,西迁的交大人经受了这严峻的考验。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我们向全国人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人民交了一份漂亮的考卷。


为世界之光#003卢烈英曾任交大附中复校后第一任校长

1932年10月出生,上海市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


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8月到交通大学任教,1956年8月迁校时为马列教研室教师,作为交通大学首批西迁人来到西安。

曾任交大社科系系主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交大附中首任校长、校党委委员等职;多次荣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并被评为陕西省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


为世界之光#004李怀祖与汪应洛等一起创立中国系统工程学科

1933年3月生,江西临川人。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随校西迁。


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和管理学院任教。自1980年以来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已毕业博士生40名,硕士生30余名。


编著有《决策理论导引》(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参编)、《生产计划与控制》(主编)、《管理研究方法论》(编著)等。1990年至今发表有关管理学科的论文100余篇。


@李怀祖:的确,交大西迁与西安交大建设是段很艰苦的过程。交大刚迁到西安时,食堂要解决六七百人的吃饭问题,每人每月定粮就只有30斤,每餐凭菜证限买一个菜,粮食供应紧张。但即便条件如此,很多青年教师还是会看书、备课到深夜。所以说,西安交大发展至今,是教职工艰苦奋斗、一步一步创出来。


无论是西安交大的创业史,还是总书记的回信,都是对年青一代的鼓励,但更是一种鞭策。从西安交大走出去的360集团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读书时就很有志向,决心要在计算机行业做出一番名堂,我就把我的办公室给他做创业空间,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是通宵达旦搞研究。这其实也是“西迁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者身上的体现。


@学生周鸿祎:我很感谢李老师,他是个很宽容的人,当时导师带研究生,研究生往往要给导师的课题义务劳动,我从来没有在李老师的课题上出过力,那时因为在西安交大上学期间偷偷地做公司,反而经常用李老师的办公室电脑干私活。他是不带着框框看学生的导师,这在八十年代的教学环境中是挺不寻常的。

我记得有一回,李老师对他带的几个博士生说:我看你们这几个人中,小周最可能有出息。我听了以后心中暗喜,但博士们听了有些不高兴,有一个就问为什么?李老师说:因为你们都正常,小周不正常。

我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但经常给学校惹麻烦,可能是那个时代循规蹈矩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但我一直不知疲倦地折腾这个折腾那个,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校外办公司,失败了,学业也有些荒废,临近毕业赶紧捡起来,成绩虽然通过了,但如果按照上课的课时数,李老师要挂我的科目还是很容易的。


我觉得不仅是西交大,其他院校也应该会出现越来越多像李怀祖教授这样的、“纵容”学生折腾的老师。思维框框里是无法培育出创新力的。


为世界之光#005朱继洲给国家输送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学生

1934年4月生,江苏常熟人。1956年,从交大机械系毕业,1958年,服从国家需要调入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1990年代,服从学校安排来到高教所,2002年退休后负责督导组的工作,2011年,进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家组。


迁校时为工程物理系教师。编著有《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安全》等教材,是我国在核安全领域方面仅有的两本专著,被广大院校和企业广泛使用。


1990年代时,朱继洲被西安交通大学任命为高教所所长,跨界进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先后担任两届“教学督导组专家”。1995年,教育部决定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试点评估,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第一批重点大学的优秀评估试点院校接收评估,朱继洲组织的汇报,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肯定。2011年,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朱继洲又被聘请为专家组成员。2012年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中心。


@朱继洲:1958年第三批西迁来的 朱继洲学的是机械制造,报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了全新的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任教。这个专业,朱继洲当时真是听都没听过,但他二话没说,从头学起。没有教材,想方设法去搜集资料;没有实验器材,他拉着架子车去相关单位加工设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61年,他们向国家输送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毕业生,为全国核工程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


朱继洲说要不是新中国成立,自己家在上海生活程度还是很困难的,能不能念大学还成问题。他很幸运的是在1952年就考取了交通大学。上学四年中间,基本上享受国家的助学金,所以对他来讲,感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新中国,自己很难成长起来。所以学校有什么需要,那就是国家的需要,一些工作都应该认认真真的去把它做好。他也始终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为世界之光#006胡奈赛“退而不休”的教学督导组专家

出生于1934年。1956年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是材料学院的教授,更是广大西迁人中的光荣一员。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督导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职期间,她获得过国家教委及省级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到了退休年龄的胡奈赛退而不休,继续担任学校督导组专家,一干就是15年。


2011年学校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后,她凭借着对教学改革的独到见解和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丰富经验,在中心继续发挥余热,为中心出谋划策、躬亲示范。她目前负责指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并作为四个工科学院的联系专家,负责青年教师的跟踪培养。


1952年,18岁的胡奈赛,抱着参加“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国奉献的想法,报考了交通大学的机械专业,成为一名交大的学生。


195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幅员辽阔的国家,需要有知识的青年去开发。当时的概念,就是我是个螺丝钉,把我安哪我就在哪,开发西部也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


1957年,年轻的胡奈赛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成为西安交大物理教研室的一名助教。


真正到了工作岗位,胡奈赛才发现,学材料出身的她,对物理的掌握远远不够,白天带实验、上习题课,晚上要答疑,为了采购设备,24岁的胡奈赛辗转全国多个城市,曾因为安全问题彻夜睡在车站候车室,也曾因挨饿受冻患上胃病,但她没有退缩,她说:“个人、小家要服从国家、大局,把你放在什么位置,就要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为世界之光#007丘大谋西安交大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三驾马车”之一

1934年8月生人,195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55年8月分配到交通大学镜像教研室当教师。1957年随交大第二批西迁到西安。曾任西安交大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教授、博导。


内燃机专业毕业,迁校时为机械零件教研室教师。


迁校西安后,谢友柏、丘大谋、朱均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艰苦环境中建设实验室,寻找科研机遇,艰苦创业,全力创新,把一个研究小组发展成研究室,最终成为在流体润滑理论、轴承技术和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领域中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所。丘大谋教授和谢友柏院士、朱均所长一起被称为有着西安交大机械学院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三驾马车”。“这归功于大家都有一种忘我精神。”回首往事,丘大谋感慨道:“交大西迁后能干出那么些成绩,这种精神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丘大谋:1957年,丘大谋随第二批西迁大军来西安,迁校时,他还领到一个艰巨的任务。

    “迁校的时候,教研室分配我负责实验室的搬迁,要把实验室全部搬到西安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很多,像显微镜、热处理炉等,任务非常艰巨。让我负责这么大的事情,我也感觉很光荣,下决心一定把这件事情做好。”

    “当时交大校园周边还都是沙丘、苹果园和农田,很荒凉、很空旷,只有几栋教学大楼,家属区的宿舍还没有建好,买菜没有菜场,买东西没有商店,连到城里去的公共汽车都没有,要走着去,困难确实很多。”

    “当时学校一边建设新校舍,一边在简易大教室为学生上课。”他回忆说,当时教研室没有科研设备,没有实验室,创业很不容易。

    1957年夏天,谢友柏院士和丘大谋找到一本苏联中央工艺研究院的小册子,于是就按照这张图自己动手来设计实验室。自己动手建轴承试验台、设计、做调试,进行齿轮转数实验、测试及核电站反应堆研究等。


    “在上海没有这个条件,房子都没有,到了这儿就给了我们中心楼底下的一楼跟二楼,所以当时我们讲,我们要搞一个全国最好的实验室,完全从无到有的。当时来讲年轻人的心情压力是一方面,但是机遇啊,这个时候觉得是一个很光荣的事情。迁过来之后,我们这一批人是非常卖力的,都是拼了,今天你到一点,明天我就到两点,备课。”


    “当时国家论证怎样建设长江三峡水电站,这么大的机组,最大的挑战是推力轴承,这正好是我们的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立刻参加了这个研究。那个时候真的非常累,常常几天都不睡觉,实在困了的话,就把木板铺在实验室地上躺一躺。”

    “年轻的时候全家迁过来,在西北、在西安这片土地上奋斗了一辈子。积极响应迁校号召来到西安,是个人的抉择,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国家的需要。虽然现在看来,在物质方面自己与很多当年留在上海的同学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自己没有后悔。人活着就要有点精神,有句话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己当初的抉择是值得的,很自豪自己是迁校行列中的一员,为了祖国的建设发展,我无怨无悔。”


为世界之光#008鲍家元参与创立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

193x年生人,出生于湖北武汉汉口。1954年进入交通大学学习,1957年提前毕业,担任无线电系教师。


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由周恩来总理领导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计算技术的建立”作为国家的紧急任务。1956年8月成立了华罗庚任主任委员的“中科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至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当时国内仅有极少数曾在国外从事过计算机工作的回国专家,国内的专业人才几乎为零。国家决定派一批研究生、大学生到苏联学习计算机技术,同时,中科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回国专家带领下,从全国各有关单位召集一批相关专业人员及大学教师仿制苏联的小型计算机及大型计算机,以期以“边干边学”方式培养一批专业骨干。


鲍家元1954年进入交通大学学习,1957年提前毕业,随即被派往素有中国计算机行业“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第二期培训班学习,其间在北京还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1958年回到西安后,鲍家元开始在交大的计算机教研室工作,和于怡元、郑守淇一起筹办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大学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1908年在交通大学创建的电机专科,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重建无线电工程系,70年代以后随着学科的发展分成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4年又重新合并正式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年,信息与通讯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鲍家元:“那时大家废寝忘食,一边拿着讲义上课,一边还要编写教材。”由于计算机领域发展很快,当时美国、苏联都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因此半路出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鲍家元说:“我们无人依靠,只能靠拼命,只能靠自己!”

  当交大计算机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自己编写并最早正式出版的计算机原理教材之一——《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于1961年出版时,大家从教研室“110”的代号中受到启发,将教材作者定名为“姚林”。


    “彭康校长带领学校西迁以后,成立了核物理、计算机、自动化、半导体等7个新专业,都是非常重要、急需的专业。”81岁的鲍家元教授说,“我是计算机系的,对新专业的作用感受最深,整个西北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与我们密不可分。现在更能深刻体会中央做交大西迁决定的良苦用心,不仅仅是精神,也把科学技术的种子播撒在西北大地。”


 “我们的计算机系和西安交大一样在崎岖的跋涉历程中在一步一步壮大。”回忆往事,鲍家元由衷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交大西迁62年来,在西北这片大地上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就实属不易,我们的西行道路铸就我们的西迁精神,辉煌时代成就了我们的热血青春。”


为世界之光#009金志浩用实际行动塑造和诠释‘西迁精神’

195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反应堆材料金属学与金属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无机材料学科组评审委员。


@金志浩:金志浩笑道,当时得知学校搬迁至西安的消息,第一个念头是“那好啊,先到上海待一年,以后再去古都西安‘玩一玩’,感觉比一直待在上海有意思。”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迁校至西安以后,他发现来这里并不是轻松地“玩一玩”。那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尤其与当时的繁华都市上海相比,物资十分缺乏,甚至连牙膏、牙刷之类的日用品和工作用的小螺钉、灯泡都需要从上海带来。

“当时学校大门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气庄严的大门。用于教学的中心楼虽然已经建成,但是中心楼后面几乎都是坟地。校园里有个大坑,上面铺了竹子,每次下雨的时候竹桥在雨水的拍打下总会噼啪作响。”金老先生说:“之前在上海是柏油马路,而到了西安就成了‘水泥马路’。所谓的‘水泥马路’就是水加泥。”

金志浩回忆说,在生活方面,1956年和1957年食物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食物供应就明显不足。那时他恰好在东北学习,那里的生活比西安更加艰苦。“吃饭没有任何蔬菜,每次饭前都会喝一大碗酱油汤,然后再吃用高粱粉做成的发糕,这样才能填饱肚子。”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金志浩的体重从120斤降到了90多斤。

“尽管科研环境和设备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一辈交大人、材料人用实际行动塑造和诠释着‘西迁精神’,我的体会这种精神就是爱国、求真、勤奋、朴素。”金志浩教授说。


为世界之光#010陈 瀚坚守教学岗位直到81岁

1930年生,江苏南通人。


陈瀚教授1992年退休,但直到2011年他还坚守在教学岗位上。


@陈瀚:由于小时家中贫困,他险些辍学。但是凭着对大学的向往和对梦想的坚持,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交通大学。因家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学校允许他打欠条继续就读,工作以后再还。“从那时起,感恩之心就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我的心底,是党和交大给予我帮助,让我完成了本科学业,后来还实现了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走上了能用自己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人生之路。”陈瀚教授回忆,1953年由于国家特殊需求,陈瀚教授这一批学生提前毕业。在填写毕业分配志愿时,陈老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前往抗美援朝前线的意愿。“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到抗美援朝前线,学校此时亦需要教师,最后我留校任教,负责‘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为世界之光#011宋余久支持交大西迁的“国家的第一批研究生”

1930年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53年东北工学院冶金系本科毕业,195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后,受高教部的派遣来到交通大学任教。


多年来一直在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多门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指导几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及访问学者。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宋余久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中,先后承担“低淬透性钢研究”等七个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和经济效益。


迁校时为金相教研室教师。


@宋余久:“那时候,西安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为了解决师生们的生活问题,我们就地搞起了苹果园和养殖场,养鸡、养猪,还自己动手做起了豆腐。”


“今天西安交大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规模、这样一个条件,是当时想象不到的。”宋余久教授说。刚来到西安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是这未能动摇广大师生的意志。“我们那时候,除了上课之外,都要参加劳动。现在兴庆湖就是当年我们参与建设的。”宋余久教授表示。


西迁过程中,宋余久教授承担了金相实验室第一批仪器设备的搬迁任务。第一批搬迁的设备主要包括金相显微镜和热处理炉等,其中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大都是从德国、前苏联进口的。为做好这项工作,他细心地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打包装箱,确保其安全无损地运送到西安。显微硬度计极易受震动而变得不精确,在整个搬迁过程中宋余久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身边严加保护。


“当时我是支持西迁的,我们教研组20多名教师,大部分都同意西迁”,“作为国家的第一批研究生,我很感激国家的栽培,学成之后理应报效国家,不负国家培养。”


为世界之光#012

沈亚鹏(右)

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的力学专家  

1936年10月,生于上海市。


1957年7月,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留校。 
1959年12月-1962年4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进修。
 1981年9月-1982年11月,美国Wisconsin大学(Madison)访问学者。
 1993年9月-1993年12月,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讲学。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固体力学的研究,包括板壳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粘弹性力学、损伤和断裂力学、接触力学等。近期研究方向为机敏材料和智能结构力学,以及电磁介质力学。

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大、重点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被SCI收录74篇,SCI他引192次。出版著作 1 部、编辑国际会议论文集 2 部。作为大会主席或共同主席主持国际会议 4 次, 2 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二次。现为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应用数学与力学、 “ 复合材料学报 ” 、机械强度等重要期刊的编委。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 60 多人(其中陈常青的论文被评为 2000 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为世界之光#013朱钰鹏迁校时为力学教研室教师

1956年毕业后留校在内燃机教研室工作,后来调到人事处负责人事工作,迁校时为力学教研室教师。


朱钰鹏深刻地记得,老校长彭康说过:“在学校中,恐怕就是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教师队伍。有这两条就可以很好完成国家给我们的任务。”他表示,当时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培养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看到如今学校推出了各种措施,教师队伍规模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朱钰鹏很是欣慰。

@朱钰鹏:“61年前交大西迁,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告别了繁华的大上海,来到艰苦的大西北,谱写科教兴国的壮丽篇章。韶华易度,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是西迁精神早已渗透到我的血脉里。在西安交大工作的岁月里,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不敢懈怠,为学校和西部建设发展竭尽微薄之力。西安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恋这片热土,热爱西安交大,并为西安交大而自豪。现在,学校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启我们开拓创新的第二次“创业”,令我无比振奋, 老骥伏枥,也要发挥余热,关心学校建设发展,让西迁精神代代相传。”



为世界之光#014何新楷主讲内燃机原理等五门课程

1934年12月11日生于江苏青浦(现上海市青浦区),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开始在内燃机教研组工作。


1969年10月至1970年5月赴柬埔寨柬埔寨磅湛王家大学援助教学并建设实验装置。1985年7月至1986年7月赴法国南锡矿院进行了疲劳萌生扩张的研究。


历任动力系总支副书记,中国内燃机协会成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协会成员。主要从事发动机结构与强度方面的研究。编写的内燃机动力装置成为全国通用教材。对于12v400柴油机整体球铁活塞的研究与有限元素法研究活塞温度及应力场方面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校内主讲内燃机原理等五门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超过280学时,几乎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教导出的学生和研究生不计其数。曾主管交大内燃机实验室20年(1962-1982)。


其编写的《内燃机动力装置》成为全国通用教材。参与中国第一拖拉机石油机械厂LR-100柴油机集体、缸套、活塞、连杆等部分的强度研究。参加了《汽车百科全书》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的编写,共11万字,1992年4月由机械工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共发表《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在内燃机中的应用》等科技论文7篇。


@何新楷:当年从上海迁至西安,从校园建设到个人生活,全校师生要克服的困难有很多。


何教授与他的爱人都是交通大学53级的学生,俩人在大学校园里相识、相知、相爱。回忆往事,何教授说:“我谈恋爱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那个人一定是要愿意跟我一起吃苦的,因为我不会改变要到艰苦地方工作的意志。”幸运的是,何教授的爱人有着同样的想法,她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跟随何教授一路向西,从黄浦江畔来到兴庆湖边。


他回忆,当时他和妻子、孩子一家四口住在13平米的房子里,因为空间有限,每天晚上要等两个孩子写完作业,他和妻子才能开始备课。


“我第一次讲课是用上海话,学生很多都听不懂。当时很多老师都是用上海话讲,学生听完课真的是听不懂。”何新楷教授回忆,不仅是他带的班里,学校大多数学生都面临“听不懂”的问题,校长就下一道“命令”,让用普通话来讲课。


为世界之光#015陈听宽(已去世)曾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34年12月13日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56年本科毕业于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


毕业留校后,作为全校三好全优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随校西迁。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第六届校党委委员(1979-1984)、锅炉教研室主任、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主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曾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热机电仪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能源利用与工程热物理学科组成员、全国锅炉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能源分会委员及多相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安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因病医治无效,2019年7月22日3点40分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陈听宽教授生前长期从事多相流与传热、锅炉设计、锅内过程、核电站安全传热、火箭发动机冷却换热、换热器传热强化及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上述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高温高压汽液两相流与传热的研究方面以及超(超)临界锅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成就与贡献。在陈学俊先生的领导下,建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与传热通用试验平台,承担了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西安交大在工业领域赢得了声誉。


出版“两相流与传热研究”、“锅炉原理”、“新能源发电”、“节能原理与技术”、“工业锅炉”等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培养博士31名,硕士54名。


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陕西省科技精英称号,1993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1994年获全国光华一等奖。


@陈听宽:当时的陈听宽二十出头,满怀一腔热血,认为支持西部建设很重要,也很有发展前途,于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西安。“刚来时,四周都是农村和麦田,也没有实验室。但大家心很齐,学校的建设速度很快,平时我们上课、看书、搞科研,并没有觉得艰苦,日子很充实、很舒心。”



“交大,

在老一辈心中

比一个人的生命都重要”




长安好

建设待支援

十万健儿湖海气

吴侬软语满街喧

何必忆江南!


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词,

创作于1957年《忆江南》,

道出了无数西迁交大人的心声。


词作者是沪上名医沈云扉,

他以66岁高龄来,

到随交大西迁到西安新校区,

在小诊所里为师生服务,

一干就是8年。




师说新知

一个关于教育与未来的深度号

教育|未来|观念|现代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