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解读丨全国首部!泸州“白酒文化遗产地方法”今起实施

泸州发布 2019-03-29

全国首部旨在保护和弘扬白酒文化的地方性法规——《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今日起在泸州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泸州在白酒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有法可依。



《条例》共六章54条,主要围绕保护管理体制、保护名录制度、保护措施、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及创新和发展等方面,对泸州白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进行规范。


《条例》首创“技艺代表人”概念,确立新的白酒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大了受保护白酒文化的外延;同时,通过区域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弘扬白酒文化方面,对创新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和措施。


《条例》制定过程中先后征求各界意见20多次、发放问卷1000余份、增删56次,从前期调研到立法通过,耗时近两年。另据了解,《条例》的实施细则有望在一年后出台。



为酒立法,泸州人的眼界与创新


酒是泸州的灵魂。如何将灵魂升华,不仅让自己更强大,还对世界白酒发展作出贡献?


2015年底,泸州在全省首批获得立法权;第二年,就将立法目光聚焦到白酒文化。锻造“酒魂”,泸州将酒文化与立法权有机结合,为白酒产业发展点亮一盏灯。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泸州紧盯白酒不放松


今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共同正式授予泸州市“中国酒城·泸州”称号。其实,自朱德元帅在泸州写下“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的诗句开始,酒城与泸州就形影不离,并逐步享誉世界。


据考证,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在新中国。泸州现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泸州老窖”和“郎酒”两大全国知名白酒的城市。经千年发展,历史为泸州留下了众多明清时期国宝窖池群、酿酒老作坊、传统纯粮固态发酵酿造技艺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泸州是全国老窖池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方。目前,全市酒类持证生产企业中,有三十年以上窖龄的窖池14614口。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窖池就有6640口。


此外,泸州全市各地还分布着用于陈酿白酒的储酒空间,比较有名的有泸州老窖的纯阳洞和醉翁洞、郎酒的天宝洞和地宝洞等;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白酒传统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白酒传统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白酒传统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44人;泸州全市酒业从业人员近18万人,中国酿酒大师5人、省酿酒大师6人……


2017年,泸州全市白酒主营业务突破800亿元、增长20%,分别占全国的14.3%、全省的35.8%,实现利润总额69.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6.78%、全省的26.44%。


如何把酒业做大做强,是历届泸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题。


今年6月,泸州审议通过了《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目标:到2020年,全市白酒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围绕这个目标,泸州提出了建设“优质白酒核心产能区、优质白酒品牌聚集区、白酒产业创新创业聚集区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地”4大任务。按照规划,老窖股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郎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主营业务突破200亿元;川酒集团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立法保护,补齐泸酒健康发展短板


近年来,泸州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双两百”(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户籍人口达到200万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主城区和一些乡镇范围内还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老窖池、老作坊,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或多或少地侵蚀和破坏着这些古老传统的白酒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解决此问题?立法,成了不二选择。建立相应的法规,从制度上保障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才能补齐泸州酒业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随之而来的,是具体的难题:如何平衡城市建设与白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间的关系?按照目前国家非遗传承保护的标准,泸州有太多窖池和酒类人才无法得到保护,怎么办?


立足详实的调查、广泛的意见收集

以及专家学者的共识

最终《条例》形成了三大“看点”


1

“创新”名录,保护老作坊、老窖池、古遗址


《条例》将保护的窖池、作坊以及储酒空间限定在了持续生产使用三十年以上且仍在生产使用的范围,并将浓香型白酒生产窖池、酱香型白酒生产作坊和储酒空间作为核心文化遗产资源列入名录进行保护。与此同时,设立“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代表人”名录,规定了技艺代表人的权利和义务。把技艺代表人和国家、省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进行有效的制度衔接,将技艺代表人作为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后备力量。


《条例》中名录规定的重大意义在于,扩大了受保护白酒文化的外延,让泸州白酒文化传承和弘扬有了更广泛的基础。



2

区域性整体保护


《条例》依照《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设置了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规定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可以设立白酒文化生态保护区,明确了保护区设立目的、条件、程序、规划、措施、政府职责等内容。


这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建设发展与白酒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


3

白酒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条例》规定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的方法和措施,明确了规划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库建设、名录保护等方面的责任主体。另外,还明确规定了酒镇酒庄、文艺创作、有关成果的出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创新发展白酒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


这为泸州的酒文化形成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大酒企精通酒文化员工参与立法


从立项到出台,《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历时近两年。立法背后,有着诸多艰苦卓绝的努力。


就实施对象而言,《条例》是泸州市参与度最高的一部立法。前期调研中,条例起草小组先后分3轮向泸州全市白酒企业征求意见,发出1000多分调查问卷且全部收回,又带着问题与酒企等相关人士座谈20多次。


起草小组的成员,也体现了参与度:除了泸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等相关部门和市文体广局、商务局、法制办等单位派员,泸州老窖和郎酒还各派了一名精通酒文化的员工参与立法。


尽管起草小组不乏精通法律的成员,但最难的部分,仍是《条例》的所有条款,需得到上位法的支持。为此,起草小组找来了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条研读,吸取经验。从标题到行文形式,《条例》从一稿到定稿一共修改了56次……


为了摸清泸州酒文化的底,起草小组更是“踏破铁鞋”:对泸州所有的窖池、作坊进行普查、编号、划定责任人。通过普查,他们发现,泸州有30年以上窖池1.4万余口;而这又加强立法的紧迫性——原来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如此之巨……


城以酒名,酒以城兴。泸州人如此诚意,定能激发泸酒文化的灿烂光华。


- END -

更多精彩:

泸州两座过江大桥有新进展:一座即将招标,一座明年开建!

2018四川企业100强新鲜出炉,快看泸州这些企业排第几?

正在创建5A景区,泸州这个地方的景色以后要美哭!

@泸州人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实施!第一条最高奖励60万!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李荣泰

责编丨谢蕤  编辑丨袁轶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系“泸州发布”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