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蔺这座老宅,曾是红军医院的“住院部”

泸州发布 2021-10-07


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曾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除了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还有三过铁厂场等许多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感人故事和历史遗迹。


近日,泸州市古蔺县皇华镇在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考证了当年在铁厂村曾经收治过30多名红军战士的“树坪医院”旧址。


农村老宅

曾是红军医院的“住院部”


皇华镇铁厂村原来有一条街,街道两边都是板壁房那种老房子。这些年,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很多人家已经把老房子拆了,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的小洋房。现在,整条街上只有几幢零星分布的木质结构瓦房。


铁厂村的东头往西,老街中间还有一幢保存完好的木瓦结构老房子。老屋里还住着人,户主李祖汉和儿子儿媳已外出打工,只有妻子带着孙子在家。


李祖汉家的房屋,当年被红军临时征用作医院

对于老宅当年被红军临时征用作医院的事,李祖汉的妻子只是耳闻,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听老人说,我家房子里当时住过红军的伤员,楼上楼下都有,每天有医生给他们治病,好像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红军刚过来的时候,村民都很害怕,跑的跑,躲的躲,一条街上十室九空。”90多岁的铁厂村村民罗正祥说,就这样躲了两天,看到红军没有搞破坏,大家才陆续回家。得知红军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后,大家纷纷把房子租借给他们疗伤。


铁厂村党支部书记罗均介绍,这里就是传说中红军医院的“住院部”。


三渡赤水

红军伤员留在铁厂疗伤


在铁厂村,大部分70后都知道村里曾经有个红军医院的事,但具体在哪里,当年发生过什么,大多是一知半解。如今,随着父辈逐渐老去,红军长征时期在皇华、铁厂留下的这段经历难免被遗忘。


在与当地村民,也是红军后代吴远其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其祖籍在江西省兴国县。1930年,父亲吴苏林加入红军,随着部队四处征战。1934年10月,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与驻守贵州青杠坡的川军激战,因当时的情报有误导致战斗失利,红军随即从茅台三渡赤水向四川古蔺方向转移,来到铁厂。




吴远其给记者讲述红军路过铁厂的事


“听父亲说,在那场战斗中有不少战友牺牲、受伤。”吴远其说,在青杠坡战斗中,吴苏林所在的干部团参与了一场阻击战,腿部被敌人的弹片划伤不能走路。因为寡不敌众,部队在执行战略转移命令时,他被送到了四川古蔺铁厂村的临时医院治疗。


“当时一路转移过来的伤员有36名,大部分都是江西籍战士,他们伤好后,有的去追寻远去的红军队伍,有的留在了当地。”吴远其回忆,当年在铁厂街上安置红军的地方不止一处,多数民房都被临时借用。村民冯贵生等好几家房子的木板墙壁上还留存着红军书写的标语,后来随着村里的住房不断翻修,那些见证历史的印记没有被保留下来,如今也只有李祖汉家的房屋还是当年模样。


多方考证

红军医院列入保护范围


在红军渡过赤水河后,漫长的转移途中为何会选择铁厂安置伤员?难道这里真的有一家医院?


村民罗正祥说,当年,铁厂街上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太医院”。虽说是医院,但主要业务是卖中药,也就是今天的大药房,村民看病还得另外找医生。


“那时,街上有一位老中医叫陈怀松,各地赶来的百姓都在他那里看病,开了药方后就到‘太医院’拿药。”罗正祥说,因为陈怀松的医术好,在附近十里八村都很出名。红军从街上经过时,可能听说铁厂街上有药铺还有医生,才把伤员留在这里疗伤。


而在吴远其的记忆中,父亲曾告诉他,1935年3月18日,红军从茅台三渡赤水后来到铁厂街上时,打听到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李培生的泸州医生,医术高明,为人慷慨。于是,干部团的领导找到李培生,直接告诉他:“红军部队从茅台渡过赤水河后遭到敌机轰炸,部分受伤战士决定留在当地老乡家里养伤,拜托你设法医治,部队除付给医药费外,每人每月付一块大洋的伙食钱。”


“在那个缺医少药又担风险的社会背景下,李培生慨然答应,帮助红军队伍把36名伤员抬到铁厂,分别寄居在农家就医,这一带完全就像个红军大医院。”吴远其说,当年在李祖汉家老屋的旁边有一株大沙泡树,村里的百姓也把这里称作“树坪医院”。


李祖汉家的大门


无论是老人的讲述,还是红军后人的介绍,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铁厂村曾是当年的红军医院。


如今,古蔺县皇华镇已根据相关要求,划定铁厂红军医院保护范围,加强对红色文物和遗迹的保护。



- END -
消息回顾:今日春分|注意了,泸州市气象台发布浮尘天气预报
两小学一中学!泸州城西新城规划了新学校海报丨泸州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川江都市报 曾刚

责编丨杨茜 樊鸣霄   编辑丨曾念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