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公益组织的互联网能力报告来了

2017-02-23 NGO2.0 腾讯公益伙伴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逃不掉的烙印;

"互联网+公益"是我们绕不开的方向;

那么在公益这个行业里,“互联网”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NGO2.0带来了一份重磅级的报告--

《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评估了中国公益组织的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

为公益行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本篇内容已获得NGO2.0的授权转载。

说明


本次调研由NGO2.0发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管理研究所与NGO2.0执行。开始于2016年9月,截止于11月,本次调研共收集到600家组织答卷。除掉部分数据不完整的组织,作为本次数据分析对象的公益组织共有531家。

重要发现

A.‍ ‍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中,重庆、浙江、上海、北京的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最强

B. 组织传播渠道的选择中,前三分别是微信公众号、微信和微信群,均超过50%

C. 2015年有64.53%的公益组织发起过众筹

D. 绝大部分组织会使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分享公益相关的知识,42.37%的公益组织会通过网络收集公众对他们的评价

E. 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都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

F. 组织工作人数越多,互联网传播能力越强;经费规模越大,能力稍强


具体来看报告▼▼▼


1. 技术基础条件


1.1 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主要是兼职人员,专职人员有所增加

1.2 使用互联网的限制因素:以缺少专业人员为主

使用互联网限制因素总体来看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这类组织占到61.58%;

有16.20%的公益组织认为使用互联网未受到限制;

“其他”选项中填写的内容包括没有资金、没有专职人员、经费困难、经费不足等。


1.3 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传播策略培训

公益组织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是“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运营等等)”(53.86%);

其次是“网站、应用或管理系统开发服务”(21.09%);

然后是“计算机软件使用培训(例如使用QQ、微信、视频制作软件等等)”(10.55%)。


2. 沟通方式


2.1 大多数组织(48.59%)都制定了2016年传播或营销计划并已在团队通过 

2.2 2016年传播目标:建立品牌最优先;经营社区关注大幅提升

2016年组织最重要的传播战略问题限选三项。“建立组织或项目品牌”被70.81%公益组织纳入2016年传播战略中;

“经营我们的社区”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说明公益组织已经越来越将社区建设作为社会媒体传播策略的核心。


2.3 2016年传播渠道:微信公众号最重要;微博大幅下降

59.13%的公益组织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纳入2016年的传播战略中;

其次为微信和微信群(53.30%);

第三名官网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25.42%;

下降比例最大的是微博,从第四次调研的25.96%大幅下降为9.98%。


3. 众筹情况


3.1 采用过的众筹(在线筹款/线下募捐)平台

公益组织采用过腾讯公益平台的最多,占46.89%;

采用线下捐款、众筹网、灵析、淘宝、新浪微公益、其他平台较少;

26.18%的组织没有使用过众筹平台。


3.2 2015年发起的众筹次数

35.47%的公益组织在2015年未发起过众筹项目;

发起过3-5次众筹项目的组织最多,占18.87%。


3.3  2015-2016年通过众筹获得的金额总数

2015年至2016年11月,29.94%的公益组织尚未通过众筹获得金额;

通过众筹获得1万元以下的公益组织最多,占20.15%;

有3.77%的公益组织通过众筹获得100万元以上筹款。


4. 互联网传播情况


4.1 了解行业信息

绝大部分组织关注了同行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加入了公益组织QQ/微信群,访问公益行业信息网站。

这说明了公益组织对行业信息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以上各种平台也是公益圈内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4.2 宣传机构,倡导公益理念

通过各种方式(网站、QQ群、微博或微信等)宣传本组织的公益组织高达93.41%;

大型公益活动时,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倡导公众参与的组织达到89.45%;

51.60%的组织做过一些微电影或微视频宣传片并已经上传到网上。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众参与活动的照片、感想等的公益组织占到了绝大多数;


4.3 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

参加过政府、企业主办的线下项目展会、资源对接会的公益组织比例较高达67.42%;

通过行业门户网站(如NGO2.0地图)找企业、基金会或者NGO的项目的公益组织占42.56%;

参加过网络举办的公益项目竞赛的公益组织占37.66%。


4.4 知识和信息管理

有50.47%的组织在互联网上有分享公共资料的地方;

也有相当数量的组织使用过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


83.42%的组织会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益相关的知识。


42.37%的公益组织会通过网络收听工具收集公众对他们的评价;

但超过一半的组织还是不会这么做。


4.5 提升公信力

在通过互联网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社交网络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

同时有60.45%的组织每年通过在线渠道公布机构财务状况。


不到一半的组织主动通过媒体发布项目或活动信息。


4.6 互联网协作

在协作方面,使用在线日历、屏幕分享等工具进行网络协作的组织不多;

接近一半的组织进行多人在线会议;

仅有24%的组织使用在线文档编辑;



5. 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评估


NGO2.0构建了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的指标体系,包含7个能力指标▼

了解行业信息;宣传机构,倡导公益理念;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知识和信息管理;提升公信力;数据分析;互联网协作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工作人数规模和不同经费的组织的传播能力数据,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5.1 西部和中部公益组织的综合能力稍弱于东部公益组织,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小。


5.2 互联网传播能力与组织人员规模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来说人数越多,能力越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1-20人的组织的传播能力略微突出


5.3 互联网传播能力与组织经费规模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来说经费规模越大,能力越强


5.4 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中,重庆、浙江、上海、北京的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最强。


5.5 不同服务领域的公益组织的互联网传播能力也有所不同。

服务领域为动物福利、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网络、民间研究机构、文化艺术、灾害管理等领域的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较强。



看完以上精华,是否了解整个行业在互联网传播领域的现状,以及自己机构的能力水平了呢?

虽然这份报告的数据无法覆盖全国所有的公益组织,但从这531份有效数据中大概可见一斑。

93.41%的公益组织通过各种方式(网站、QQ群、微博或微信等)宣传本组织;

91.56%的公益组织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

70.81%的公益组织把“建立组织或项目品牌”纳入2016年传播战略中;

64.53%的公益组织发起过众筹;

51.60%的组织做过一些微电影或微视频宣传片并已经上传到网上;

46.89%的公 53 28804 53 15533 0 0 3512 0 0:00:08 0:00:04 0:00:04 3511组织采用过腾讯公益平台;

多么令人欣喜的数字呀~

说明公益机构已经在通过互联网在进行内部治理、志愿者管理、对外传播、众筹、申报项目、透明公开等等。

再次感谢NGO2.0(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为推进行业在互联网使用和传播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该调研报告的全文。



在此互联网能力的基础之上,小鹅可以预见,公益组织将开始追求更高效地使用互联网,比如“如何更有效地将传播触达目标人群?”、“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捐赠?”、“如何通过互联网做好透明公益?”...

腾讯公益伙伴将继续与大家一起探索与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