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阿娇离婚,看明星人设背后的身份经济学|徐瑾

徐瑾经济人 徐瑾经济人 2020-05-15
👇全国知识付费榜第七,读书类第一

徐瑾说

大家知道,《徐瑾经济人》这个号,一般不谈娱乐。不过呢,经济学,在真实世界无处不在。


明星阿娇与赖弘国离婚这个瓜,各路人士都分析了不少。很多分析都谈到,阿娇的恨嫁,以及不自信。

我避开热点发,其实想想谈点别的。我不是阿娇的粉丝,但是也是看从小看Twins,是一路看到她状态变化。

现在年轻人不知道的yz门,是2008年,最开始两年,阿娇工作大受冲击,到现在还有人提。

阿娇上节目,也还是说“还没有人说要娶我”

时过境迁,大家看法也变了。不是说yz门对错这种送分题,问题是,这件事情涉及的女明星,并不只是她一个人。

其他人只是暂时受到影响,为什么就是她一直好像无法走出?比如张柏芝,已经嫁人生子,而且不止一次。


有人说个性之类,其实不是关键。关键还是人设

阿娇当时人设是玉女掌门人,和其他女明星不同。
所以不少观众对于她的期待,大概真的是要“很傻很天真”。

等到这个人设撑不住,对她商业伤害也最大。其实她当时也不小了,27岁,完全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换个人设。不过从当时舆论公司等安排来说,并没有即时掉头。

回头来说,明星为什么需要人设?吃货啊、健身啊、亲子、宠妻之类。这是方便观众标签,记住明星,有这就有了商业价值。

这就是不少明星没有什么好作品,却很努力在各类真人秀塑造人设的目的。

不止明星如此,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塑造不同的身份——在职场、在学校、在家里、在社群等等。不同场景,都有不同人设。比如靠谱、能搞定人等等。


其实作为明星,阿娇当年对圈外人赖弘国的印象不错,也是因为他有“医界王阳明”的人设,是“医生、年轻、帅”。

不说是非了,她那么美,祝幸福。

为什么我们需要身份标签?不是商业,而是人心。因为人的大脑是懒散的,需要不断简化。一个人设,就简化不了认知门槛。

凡事都有成本,一个人设可以帮你省事,但是一旦崩坏,也会反噬。

人设或者不同身份,就是人类进化中形成的刻板印象,你可以打破,但是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从经济学讲,这就是涉及身份经济学。

分享一门课,来自《徐瑾通识训练30讲》,就是谈身份经济学。


身份:经济政治新核心
 
你好,欢迎来到《徐瑾经济人》。我们今天继续《徐瑾通识训练30讲》第一模块,上次我们谈了企业家。我认识一些企业家,他们往往跟我强调,企业家不仅仅意味着有钱,其实还意味着一种身份。这正是今天我想和你聊的一个关键概念,身份。

身份,其实就是你是谁,你属于什么群落,你的自我认知是什么。在平常时代,身份或许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当时代巨变之时,尤其是冲突加大的时代,身份就变得重要起来,从商业都到政治,都是如此。
 
我们不说太宏观的例子,我给你举个生活的例子。你知道作家郭敬明吧。

几年前,有个电影叫《小时代》,就是根据他的书改编。当这个电影上映的时候,当时不少文化大V流行吐槽这个电影,抖机灵、秀聪明、得意,不一而足。但是,这不妨碍《小时代》电影挣钱,首日票房即达5000万元。到底谁在为《小时代》买单,谁是郭敬明苦心经营的用户群?大数据时代,无需情绪宣泄以及价值观站队,数据自会说话。
 
《影视圈》杂志调查显示,《小时代》观影人群平均年龄20.3岁。年纪小,这和大家预计差别不大。更重要的是,揭示的地区分布则更为有趣:“湖北、四川、浙江、江苏、江西、湖南、辽宁、广西、重庆、河南、贵州等地区的观众舆情参与度指数排在前10位,这些地区的观众讨论《小时代》更加活跃。而北京、上海、广东的参与度指数则垫底了。”
 
这显然和惯例有所违背,以往微博数据,往往都显示一线城市用户更为活跃,但《小时代》则几乎颠覆了这一预期。由此可见,二三线城市的90后构成了《小时代》的主力人群。

抛开对于影片的评论以及宏大的叙事,甚至对郭敬明个人评价,我们通过经济学,可以看一看这一现象的本质什么?身份经济学,可以解释《小时代》热映。
 
在徐瑾经济人,你学过《国富论》。我们知道以往的消费者或经济人,在主流模型中总是以经济动机为主,其他非经济动机显得面目模糊,比如身份这样的概念很难进入经济学主流视野。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阿克洛夫就做了一个创新,把身份作为新的变量引入经济学。他认为,是身份,决定了人们的社会类型,也影响着人们的决策。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行为规范与不同的社会类型紧密联系在一起。
 

简而言之,人们对自身身份存在不同认知。也通过这些自我认知,来决定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推而广之,人们也根据身份,将他人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型,进而决定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
 
更进一步,某些外部认知也会内化成为人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人作为社会生物,其身份认知往往源自社会角色,以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形象出现。因此,符合社会规范时,他获得正的身份效用,反之则可能是身份效用的损失。

你想想,学校、军队甚至公司等机构,往往是身份经济学发挥微妙作用的场所。因为这些场所往往强调纪律与服从,而对于纪律这种规范的不同态度,又成为隐形的对抗,造成身份认同的紧张与竞争。
 
《身份经济学》中,也是通过学校的案例,展示了其理论的威力。假设,有两种典型的高中学生类型:一种接受学校的权威,被称为乔克派,另一种则拒绝接受,也就是颓废派。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好学生和坏学生了。

从日常到学习,两种学生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

“乔克派身着粉色衣服,颓废派则着深色系列;颓废派抽烟,乔克派禁烟;乔克派把物品挂在储物柜边上,而不挂在院子里;颓废派则不用储物柜,而是把物品挂在院子里。乔克派控制了学校主要走廊上的储物柜区域,颓废派则迂回占领学校的庭院。”

 
如果你属于老师或者权威,往往不理解颓废派的做法。事实上,这只是对于“乔克派”代表的社会规范的不认同。通过传达这种不认同,颓废派自己重新创造了新的身份规范,重新确立了自身的认同。
 
回到《小时代》的案例,其观影主力人群显然和主流人群有所不同,其身份认同或从他们的微博关键词可见一斑:“脑残粉”、“林萧”、“非诚勿扰”、“杨幂”、“谢霆锋”、“至上励合”……甚至“脑残粉”也成为他们微博关键词,这不无自嘲的意味。

观看《小时代》不仅符合他们的偏好,也是其身份认同的表现,在观看中与传播中他们也获得正的身份效用。可以说,在这样的群体中,吐槽《小时代》并不带来更多认同以及激励。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当主流人群或意见领袖集体吐槽《小时代》时,你看起来是文化偏好。其实,你想想,这也是体现了身份经济学的作用:恰好是对于自身精英身份的一种认同,通过吐槽无意间也获得正的身份效用——试想,如果一个文化精英力挺《小时代》,其遭遇的品味质疑将如何惨烈,这就是负身份效用的体现。

《小时代》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审美的红线,更是一种身份的堡垒。
 
不过,如何才算适应规范的表现,有时并不确定,这些规则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又是社会集体意识的一部分。身份和规范的关系确立,往往需要互动才能成立。
 
《身份经济学》中,引用了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案例。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玩旋转木马时候反应不一,其背后也是对于规范的不同反应,
“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骑乘,四五岁大的孩子独自骑乘,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深感自豪,不断地向等候在一旁的父母挥手示意。更大一点的儿童骑着有趣的动物形状的旋转木马,如青蛙或者老虎,他们很兴奋,但极力表现得若无其事。”

 
原因何在呢?大龄儿童并非不喜欢旋转木马,他们一方面和低龄儿童一样喜欢这项游戏,另一方面内心却又充满矛盾:这个游戏只是给小朋友玩耍的,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也与人们对于《小时代》的爱憎表现类似,或许某些谈论《小时代》的精英们,也处于这样的尴尬之中,而他们的谈论也为《小时代》的热映进一步推波助澜。

郭敬明能够挠到这个时代的痒,无论是大是小,与他对身份与规范的游戏规则掌握不无关系,这从他对自己的认知到对影迷的了解不难窥见,至少他知道,自己不是贾樟柯。
 
身份经济学的运用,不仅在于电影或者生活。你想想一下政治,就知道身份经济学作用多么巨大。川普的上台,看起来是很意外,其实分析这背后,有中下民众对于上层精英不信任。这背后,难道不是身份经济学的体现么?只不过,身份经济学过去相对比较隐蔽,大家注意不多而已。

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其实身份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今天福利荐书就是《身份经济学》。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及马里兰大学教授克兰顿,阿克洛夫还是前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先生。这本书,可以说超越经济学传统的框架,引入身份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你会发现,身份经济学在生活无处不在。跨越一种身份认知,其实需要付出代价,代价的高低不同,也使得大家选择不同。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期待你的学习总结,分享即得到。更多独家内容,我继续在《徐瑾经济人》公号分享。
 
 
推荐书目:
《身份经济学》
作者:乔治·阿克洛夫 ,瑞秋·克莱顿
译者:颜超凡,汪潇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学区房的阶层游戏,真的要凉了么|徐瑾
历史惊人相似:疫情如何改变世界|徐瑾
前浪与后浪,永久的循环
89岁的巴菲特两次认错之后,奉送25个要点
后疫情时代:贸易战与全球化,何去何从
达利欧长文:从货币信贷与债务,看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央行易纲:谁在承担金融风险?谁来承担风险更好?
后浪火了,背后的B站商业,你懂了么
加餐:疫情之下,经济房地产趋势如何
30个关键维度30本好书,一生的通识框架收藏:50本好书,一生通识框架

更多交流,来财经圈
喜欢点个在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