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听他们斩获国赛金奖的故事

融媒体工作室 安徽农业大学 2023-09-13



在11月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我校斩获2金1银6铜的佳绩,其中由工学院孔洁、吴蒙然等教师指导,钱煜欢、陈祥等同学参与的项目《闪火科技有限公司——争做全球卓越的半导体供应商》和由农学院李金才、王韦韦等教师指导,许辉、房浩等同学参与的项目《逐梦青农人——黄淮海小麦提质增效公益服务团》分获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我校成绩在全国排名32,全国农林院校排名第四,省域高校排名第一。




来源于生产一线的金奖





“与拿金奖相比,我们更想的是可以帮助农民,真正可以助力乡村振兴。”“逐梦青农人——黄淮海小麦提质增效公益服务团”负责人、我校2020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许辉表示。

金奖项目是团队成员在经年累月的打磨中慢慢成熟的,背后是他们致力于科技创新、解决农户难题的感人故事。

故事还要从2014年说起,许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下乡调研。“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小麦却出现了倒伏,全年的收入都快没有了……”太和县一农户掩面抹泪的景象深深触痛了他。在了解到赤霉病、倒春寒和倒伏等小麦“癌症”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农户,甚至会面临颗粒无收的境况后,许辉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作为农科学子,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抱着这个信念,在学校“现代青年农场主”试验班招生时,他提交了申请并顺利成为一名“青农人”。2017年,他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黄淮海小麦提质增效公益服务团”,力求为农民切实解决小麦病害难题。

团队依托国家育种实验室,发挥学科优势,聚焦赤霉病等小麦“癌症”问题,从“种、播、管”等关键环节出发,开展多年的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小麦赤霉病发病率降低67%、秸秆腐解速率提升40%,同时还实现了化肥农药双减,小麦茎秆强度提高。

成功攻克了“卡脖子”技术难题痛点,服务团又开始思考:如何让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接受认可这一新技术呢?

“我们要把技术让农民好理解、好接受!”团队成员房浩说道,“小麦两百三,关键在于前后端……”。服务团把种植经验编成了60余个顺口溜,收录进一本小册子中,服务团挨家挨户“送技上门”,只为打造一批“带不走的农民专家”。

自服务团成立至今,总人数已有300人,服务范围涵盖皖北多市和河南山东几个市,总服务时长近2万小时,足迹横跨15万公里,发放明白纸、技术手册3.5万份,每年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五年时间,推广良种良法覆盖面积达2682万亩,示范地每亩减损增产50斤,带动农民增收15.8亿元。

今年五月下旬,由许辉和房浩等同学组成的团队“逐梦青农人”将他们与小麦的故事带到了“红旅”赛道的舞台。比赛历时五个半月,期间经过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查阅资料、参加培训、整理数据……反复打磨作品。“努力真的会有汇报!”回忆起那段时光,许辉坦言:“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力求将每份材料、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获得金奖要得益于学校和学院的培养和支持。”许辉表示,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多次组织培训,邀请专家培训,学院的多位老师一直参与,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位“农业小白”成长为一名“新农人”,“最开心的还是我们真正通过创新创业干点实实在在、让农民认可的事。”

团队指导老师表示,“我们一方面是用技术解决农民困难,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另一方面是培养输送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人’,成为粮食种植、稳产增产的‘生力军’。”

“红旅”赛道上的拼搏,服务三农中的奉献……青农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服务团就像一粒小麦种子,历经了春夏秋冬、温良寒暑,却依旧茁壮成长。“互联网+”的比赛落下了帷幕,逐梦青农人的故事仍在上演。







“磨”出来的突破



“我们产品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体验感好、出货稳定……”,时针虽已过了凌晨两点,但在杭州市拱墅区一家酒店房间内,《闪火科技—争做全球卓越的半导体供应商》项目团队成员依然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互联网+”国赛模拟答辩。

一旁的领队吴蒙然老师也依旧精神饱满,一手拿着计时器记录时间,一手拿着笔记录需要讨论优化的答辩内容。两轮模拟答辩后,他顾不上休息,连夜整理出了需要邀请专家指导的疑难问题,并发给远在合肥的项目指导老师孔洁,请她明天一早寻求相关领域专家的支持。

当天上午,孔洁便汇总好了专家的指导意见,逐条列出问题解决方案,并通过视频与团队成员进行了远程交流讨论。


这只是该团队备战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一个缩影。“从商业策划书的细节,到答辩PPT的背景,甚至答辩时的语速,我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推敲、仔细打磨。直到决赛前的凌晨,我们还在吴蒙然老师带领下进行模拟答辩。”团队成员林诗淼感慨到,“没有人能随随便成功,但所有的努力也都不会白费”。

“我们这个项目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磨练,克服了不少难题。前期由于项目依托的公司在杭州,其他师友在合肥,我们先是两三天开一次线上调度会。临近国赛,为了提高准备效率和答辩质量,吴蒙然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克服疫情影响,驱车5个多小时来到杭州进行封闭集训,连续一周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项目负责人钱煜欢回忆起备赛的那段时光感慨万千,“虽然大家十分辛苦,但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

最终,“闪火科技”不负众望,在全国340万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本科生成长组金奖,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主赛道上的新突破。

追梦需要方向,筑梦需要指引。“这次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不仅得益于团队成员的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和学院日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日趋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作为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负责人吴蒙然表示。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等部门与各学院协同联动,频出实招、真招,一体为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提供政策、资金、师资、场地等支持。

正是得益于学校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许多学生团队把内心的好想法、好项目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形成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格局,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END


图片来源 | 教务处 工学院 农学院

文字来源 | 宣传部 工学院 方一洲

责任编辑 | 汪劭婧




1.@AAUers面对疫情不恐慌!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什么!你还没打印准考证?最后一部分必须得看!
3.关于当前防疫,你应该知道的50条科学信息
4.有人说没有一篇推文是“完美”的……
5.秋季摄影大赛结果公布啦,一起探寻农大之美~来看看有没有你的作品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