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关注 | 赵国祥书记的“两会”声音(续)

党委宣传部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5-24


3月15日 在一片旖旎春光中

2019年“两会”闭幕

在“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同志

针对教育、心理方面的问题

又发出了新的声音

让我们来共同聆听新的“师大声音”吧




聚焦“两会”


01


赵国祥代表: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受各种因素影响,全国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师范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总体不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国家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国家可以通过优化体系,遴选和重点建设一批地方师范大学,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倾斜。”赵国祥建议,今后可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并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聚焦“两会”

02


请总书记放心丨赵国祥代表:总书记说,他听到了想听的内容

来源:猛犸新闻 东方今报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的重要讲话,在河南代表团引起强烈反响。


“在今天上午的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对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他说,今后农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机制,让各种发展要素在农村流动,而要素的流动就是人才,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人才作支撑,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说,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河南代表团的代表发言诙谐幽默,很平实,很真实,他就想听这些内容,而从大家的发言中,听到了这些内容。


赵国祥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作为大学来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号召大学生学成以后到农村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里一定大有作为。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真抓实干,做好工作,为现代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赵国祥说。


聚焦“两会”

03


上课只念PPT?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教师入职前先经过一年教育系统训练

来源:大河报 大河客户端



上课照着PPT从头念到尾,不知道板书怎么写,坐着讲完一堂课……你在大学里遇到过这样的老师?今年全国“两会”上,谈到上述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表示,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师资队伍不断扩充,虽然所选拔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人员,多是获取博士学位的,但他们中很少有经历过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训练。


“严格来说,这些博士进入高校是不合适的,因为按照规定必须拿到教师资格证,但是由于高校在发展中师资缺乏,便‘萝卜快了不洗泥’,这边刚面试过决定录用,那边就开学安排上课,有些还是两门,进校一年之后到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才临时看一些参考书补上。这是不规范的现象。”赵国祥说,做教师在国外都很严格,不管取得任何学位,要想当教师,要至少经过一年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的训练。


为此,他建议,从源头上对师资队伍的水平、条件和准入资格进行规范,当教师之前,要至少经过一年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的系统训练,然后取得资格才能进入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体系。“建议国家对我们大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保障,不管是哪个学位程度毕业了,都要经过专业的师资培训,合格才能进入到教师队伍中去。”


同时,赵国祥还表示,现在的教师资格证培训多依赖社会第三方培训,一些机构并不专业,更多是应试层面,希望更大地发挥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师范院校的作用。



聚焦“两会”

04


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河南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人民日报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河南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坚决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永城市新全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新全信心倍增。去年,他种了2500亩优质小麦,每亩收益比种普通小麦多了120元。尝到甜头后,他把流转的3268亩地全都种上了优质小麦,并和一家食品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每斤卖价比市场价高0.24元。“今年风调雨顺,麦子还会大丰收!”


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代表说:“驻马店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中,承担了39亿斤任务。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藏粮于技’的要求,我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代表,曾带领团队研发出多个小麦品种。“目前,我们新选育的抗多种病害的小麦品种,可减少农药使用和面源污染,已通过国家审定。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落实总书记要求,加大科研攻关,推动藏粮于技。”


“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代表感触深刻。他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大粮仓,助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这让平顶山市市长张雷明代表感到方向更明、责任更重。近年来,平顶山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


张雷明说,平顶山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单元农牧综合效益是纯种植的10倍左右。这种模式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下一步,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大力推进现代循环农业。”


“绿色发展是食品企业的命脉。我们一定不忘总书记嘱托,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农产品。”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代表说。牧原公司通过种养循环,走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认为,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必须提升现代科技手段能力,让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环境更优。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总书记指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这说到我们心坎里了。”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说,“我们村就是这样实践、发展起来的!”


几年前,代庄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通过配强村支书、吸纳年轻党员干部,代庄村仅用一年时间就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几年来,代庄村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法宝就是‘四议两公开’制度。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涉及老百姓的事,我们都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决策。”代玉建说。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代表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火车头就是农村党组织,必须配齐配强。”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的新闻后,外出打工的太康县逊母口镇花陈村农民王卫生,在“振兴家乡”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现在就想立马回家!去年回家过年,差点找不到路。路变得又宽又平,还亮起了路灯,那感觉跟在城里一样!”


“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抓好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三门峡市市长安伟代表说。


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我们和老区人民一起在做山茶油事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代表长期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新县。他说,“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二次创业的决心,更加明确了发展目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家乡的山茶油推广到全世界”。


得益于农村土地改革,返乡创业的韩永辉在长垣县樊相镇租赁了60亩土地,办起卫生材料厂。按照过去的政策,他必须一次性购买土地,需要七八百万元。现在通过租赁形式,一年只需支付10多万元。与此同时,樊相镇连铺村农民翟存海也乐意把两亩多地租给韩永辉:“过去流转土地种花木,每亩每年租金1000元,现在每亩租金多了700元。”


作为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县,长垣县以农村“三块地”改革引领农村综合改革,激活了土地市场价值。尝到改革甜头的韩永辉,对未来更添信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一定再接再厉,把回乡创业的路走稳走实!”


聚焦“两会”

05


为青年一代铸魂立心

来源:光明日报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是学材料专业出身的,可近几年,他专注讲授的课程却是思政课。从《在天大读懂中国》到《回顾伟大历程,肩负时代使命》……几年来,每年天大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授课教师都是他。


“抓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每年全国“两会”结束,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代表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师生们宣讲“两会”精神。


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今年全国“两会”,如何抓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筑牢课堂育人主阵地

77岁的吴金印是河南省新乡市唐庄镇党委书记,也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镇上有人叫他“老吴”,有人称他“吴叔”,有人尊称他“吴爷爷”。如今,他又多了一个称呼——“吴老师”。


去年年底,吴金印和刘志华、张荣锁等一批河南省基层干部代表一起受聘为河南师范大学首批思政课特聘教师。他说:“我们会结合工作实际,讲述好改革创新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把自己担任乡镇党委书记40多年来搞改革、促发展的故事和心得讲给青年一代。


筑牢课程教学主阵地,才能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不少代表委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板着脸说话,而是活了起来、扎下根来、长出花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更好发挥主渠道作用,课程内容很重要,要将党史国史、特色文化、身边榜样生动融入课堂,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有内涵、能‘解渴’、显个性的‘金课’。”赵国祥代表介绍,河南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河南省红色资源数量大、精品多、区域特色鲜明的特点,初步探索形成了课堂叙事性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四位一体、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李家俊代表认为,要讲好思政课,不仅要系统讲清楚理论问题,还要有针对性讲清楚学生关注关切的现实问题。他告诉记者,天津大学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组成授课小组,课前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课上理论讲授过程中注重问题导向,及时回应学生关切,课下结合学生专业实际进行专题讨论,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政课程立体生动起来,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课程思政’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深入贯彻,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发挥得不够,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马珺委员建议,下一步,应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拓展文化育人新载体

岁末年初,一场青春快闪活动在天津大学上演——伴随着无人机造型的变换,天津大学的师生们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以这种方式向祖国表白。


不只是天津大学,清华、武大、哈工大……一场场青春快闪在多所高校轮番上演,“5分钟快闪”刷屏的背后,是青年一代对祖国的浓浓爱意,也呈现出思政教育新载体不断拓展的新气象。


“这样形式新颖、生动的思想教育方式很受师生欢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极大激发了老师们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李家俊代表告诉记者,快闪MV推出后,天大通过校内媒体平台多渠道推广,“感动”“加油”“为祖国自豪”“祝福祖国”等成了学生评论和转发的关键词,一时间《我和我的祖国》也成为天津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在去食堂的路上都能听到同学们在哼唱。


拓展思政教育新载体,才能凝聚文化育人正能量。代表委员们认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方式方法上要主动适应青年特点和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有人把现在的大学生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更喜欢在网上获取信息、表达想法、开展交流,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但也给错误观点和思潮提供了传播空间,我们既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旗帜鲜明批判谬误,又要深入研究如何在网上与青年对话,加强思想和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鉴别力,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李家俊代表说。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赵国祥代表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努力制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盐”,立足不同年级学生实际,结合不同学院专业类别,激励各学院打造学生工作精品,形成了“一院一品、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未来学院”“人文讲坛”“阅享经典、书香师大”等活动品牌深受青年学子喜爱。


搭建实践育人大平台

志愿服务队伍42支,在“志愿中国”系统内注册志愿者28211人,注册率高达98%……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代表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这张实践育人的亮丽名片:“抓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拓展社会参与,让大学生们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


把思政课堂搬到革命遗址、田间地头、闹市街区,让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代表委员们说,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砥砺意志品质。


“我们通过育人资源整合优化,构建起全方位协同育人平台。”黄庆学代表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的做法,“一是开放实验室、研究基地等,推动创新实践广泛开展,使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加强学校、政府、企业协同育人,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家国情怀,平均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集中队伍270支左右。”


实践育人的工作在推进,效果也在不断显现。李家俊代表告诉记者,每年天大都有很多同学利用假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支教等志愿服务,他们在当地建立了支教服务基地,一届一届学生接力,被当地誉为“不走的支教”,“学生们的担当精神也被锤炼出来。目前,天津大学每年有近60%的毕业生主动到西部、到基层、到重点单位工作”。


“让学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感受到党的伟大与党的事业的伟大。”赵国祥代表的“两会”专用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这位思政课教师已经开始为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宣讲“备课”了,“为青年一代铸魂立心,我们责无旁贷”。


聚焦“两会”

06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人大代表热议乡村振兴

来源:猛犸新闻



3月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后,全国人大代表热议乡村振兴。赵国祥表示“习总书记从6个方面对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为今后农村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想,这里面一个要素的流动就是人才,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人才作为支撑,那么新农村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聚焦“两会”

07


赵国祥代表:号召大学生学成以后到农村去

来源:东方今报 猛犸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对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今后农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机制,让各种发展要素在农村流动,而要素的流动就是人才,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人才作支撑,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说,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河南代表团的代表发言诙谐幽默,很平实,很真实,他就想听这些内容,而从大家的发言中,听到了这些内容。


赵国祥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号召大学生学成以后到农村去,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里一定大有作为。“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真抓实干,做好工作,为现代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赵国祥说。


聚焦“两会”

08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用制度遏制学术不端

来源:中国文明网



近日,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推开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

记者:赵书记您好!今年“两会”您重点关注了哪些领域?


赵国祥:我今年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关于社会心理服务的问题。人们的工作节奏、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且在一些事件中也折射出心理问题对于事件所起的推动作用。


全社会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应该是非常急迫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有一些发达地区的社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做试点,就在社区里面设心理服务站。调研中,到浙江杭州的一些社区也去看过,还是很有效果的,也很受群众欢迎。


抑郁症和焦虑症现在在我们国家是范围很大、影响群体比较多的疾病。这跟平时我们在心理服务工作上没有跟进,或者没有力量、没有条件跟进而出现这些问题有关。有些情况提前介入,像抑郁症的初级阶段,是可以康复的。


因此我想要是在全社会社区推开心理服务站的建设的话,使社区的居民能够在心理服务上得到保证,这对社区的和谐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


大学的使命在于育新人

记者: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咱们学校也是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块。您能跟我们简单说一下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吗?


赵国祥: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一个很好的环境氛围。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通过课堂教学,通过课外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在校园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在思想上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意识,在行为上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


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训叫“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厚德,与我们现在的立德树人是紧密相连的;博学,你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你要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基础上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有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是博学的方面。“厚德博学”把我们的德育和知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停止的时候,你只有达到尽善尽美了,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没有停止的时候。就是鼓励学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养,不断地在实践中验证、提升,这是我们的校训,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相呼应、相承续的。在这个思想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搞了很多学校文化建设品牌活动,比如我们建立未来学院,就是要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还有一个志愿者培训学院,就是对青年大学生搞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行为,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文明程度不一样,这个效果也是很好的。还有一些其他品牌,比如书香师大。我们提倡一院一品牌来建设,各个学院根据他的学科专业特长来建设,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而且它是积极的、向上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影响作用。


从事高等教育的几十年,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大学校园文化底蕴要比较厚实,文化行为提倡要走在前面。一批批的大学生进来以后,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四年前进来一个懵懂的少年,到出门的时候成为一个受到良好教养熏陶,到社会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发展潜力的青年,这就是我们大学的使命。


用制度遏制学术上的不道德和不诚信

记者:还想问一个关于社会热点的问题,现在很多媒体报道了关于学术诚信的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国祥:学术上不诚信的问题不光是我们国家有,也是全球的一个通病。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国家学术研究环境的净化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因为科学研究是很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是一个很艰苦的劳动过程,但是有些人没做,他把成果剽窃了,抄袭了,这实际上是对原作者一个极大的不尊重,也是你这个人在学术上的不道德。学术不诚信问题在学术界应该坚决杜绝。


国家现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学术不诚信的问题要给予很重的处罚。应该在这方面国家制定更为严格的系统、科学的规范,把它制度化、规范化,遏制学术上的不道德和学术不诚信问题。


聚焦“两会”

09


向祖国表白⑩赵国祥:家国紧密相连,没有国的变化就没有家的变化

来源:猛犸新闻 东方今报



上大学选了教育专业,工作选了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从事的是教育研究,后来成为大学的管理者……他的大半辈子,和“教育”两个字,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


“国家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就像大树与细枝的关系。”“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的变化,就没有家的变化。”……说起自身经历,谈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在赵国祥看来,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无法分割。


三年困难时期出生在农村,“我们先天不足”

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有计划、分步骤的院系调整;从1961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调整、提高和继续探索阶段;到1965年,全国有高等学校434所,在校学生数67.4万人。这1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初步构建起了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的1958年,赵国祥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从县城回到了农村。1961年,赵国祥出生在河南上蔡县的农村。“这几年正好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我总是说,我们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长这么高都不容易了。”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赵国祥说,“一年当中,感觉365天有360天都是吃红薯杂粮,过年也没纯白馍,只有花卷馍馍。也是过年才可能有新衣服穿。那时候,对过年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这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


考上大学、父亲平反,“我们家双喜临门”

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不但没有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反而大大倒退了。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此时的赵国祥,被推荐进入了高中读书。“那时候,从初中要上高中,还是靠推荐的,我一直当班长,学习好,由第一名被推荐到上高中。我至今记得,我的班主任说我:国祥啊,你能被推荐上高中,真是靠运气。”赵国祥说,那时候能被推荐上高中的一般都是大队干部的子女,而他父亲是右派,几乎是不可能被推荐的。“但是在同学们推荐投票时我的得投票是第一,被推荐上了高中。”


刚开始,对于刚入校的他们来说,高考的概念还不是很强烈。“慢慢地,老师不断地向他们传递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吃上商品粮的意识。这也成了我努力考入大学的一个目标。”在家里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勉强读完高中,参加高考。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1979年,赵国祥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行政管理专业。“这一年,我父亲也获得平反,我们家‘双喜临门’。”他说,“家的命运和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的变化,就不会有家的变化”。


从农村到城市,刚开始,赵国祥很腼腆,甚至不敢和女生说话。“直到大学三年级开始实习,由于我喜欢看书,在备课时候就加入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实习学校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慢慢就放开了,变得洒脱了。”他说,到了四年级,平时学习的积淀,在实习中就展示出来了。他在实习的学校讲课,学校的领导还问他们老师“这个赵国祥以前是不是当过老师啊,课讲的这么好”,在做调查报告时,他到学校调查,本来半天的调查时间,校长拉着不让他走,让他在学校听了一天课,和老师们交流经验。“我的教育实习成绩和调查报告成绩都很优秀。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我适合当老师,我要去学校当老师。”


当了大学老师,“我的老师又成了我的学生”

“十年浩劫后,国家急需人才,大学生非常稀缺,各行各业都亟需补充人才。”1983年,毕业分配时,面对到高校和教育相关部门工作的选择,赵国祥选择了到当时的河南师范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刚刚成立的教育系当老师。“当时的一个选择,决定了后面的路。教师就真的成了我一辈子追求的事业。”


他上小学和初中时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人数多达491万。1979年10月开始,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民办教师要转成公办教师,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学历。赵国祥成了大学老师,此时,他的老师到河南大学参加成人高考或者自考,“我不仅给他们提供资料,他们有些课还是我上的。我的老师又成了我的学生”。


当了教育管理者,“都是因为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学校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从1977年恢复高考,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从1999年开始,大学开始扩招,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当了大学老师的赵国祥,读了硕士、博士,一直读到了博士后;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他,从讲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又破格当了教授;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再到副院长、院长、副校长,他成为了教育管理者。


从2002年4月,他开始担任教育科学学院的院长。到2006年他辞去院长的四年时间,河大教育学专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从只有两个二级硕士点,到拿到了博士学位点,组成了26个博士的学术团队,教育科学院走上了良性循环。


2003年,我国开始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辞去院长后,作为教学副校长,又赶上了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书记校长让我当总指挥,我说我是‘前台总指挥’。”他说,当时学校设定的目标是拿到优秀。最终,教学评估获得了优秀,评估组组长对河南大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在评估专家进校评估的阶段,连续一周每天睡眠不到三小时的赵国祥,“这段经历是对我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考验,我经受住了考验。这一段对我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在这之后,我常常告诉老师和学生们,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候,一定不要退缩,这是对自己潜力挖掘的机会。”


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行列、开辟郑州新校区、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赵国祥对每段经历如数家珍。2017年9月,赵国祥到河南师范大学担任党委书记。他和班子一道,抓住国家在政策上提供的机会,彰显师范大学的优势,为河南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个人的工作经历和学校的发展,都和国家的发展分不开。每一次机会,都是因为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学校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他说,国家的高等教育战略给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机会,这对河南意义重大。


“我对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国家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相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我们只有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身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价值。”赵国祥说,随着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迈上了快车道。“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要跨入到普及化的阶段。高等教育为我们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我对教育发展的期许,和国家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相一致。”赵国祥说,我国前不久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我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他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该重点支持双一流大学建设,使其起到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我国整体高校的水平。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国家财政还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向中西部地方高校给予更大的支持。”


“师范学校作为教师培养基地,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源泉。我研究了大半辈子教育,现在又在地方师范大学当管理者,就更加关注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希望能重点建立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我们一定努力为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赵国祥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聚焦“两会”

10


如何养好师范教育这台“母机”——人大代表为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建言

来源:中国教育报



师范教育是教育中的教育,新时代如何养好这台教育“母机”,如何构建新时代的师范教育?“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师范大学校长代表以及中小学校长代表,热议新时代师范教育。


招生——灵活多元,增加一流师范高校

生源可以说是师范教育的源头和关键。现有的师范生招生政策有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更顺畅报考师范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直击目前师范生招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师范院校在师范生招生与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在下降,调查显示,就师范院校内部而言,大多数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招生数在招生总数中所占比例为20%—40%,师范专业占比则更低。二是师范生的生源质量整体偏低,师范生招生中男女比例失调现象较为明显。据调查,师范院校中男生比例仅占30%左右。


具体到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指出,当前,大学与地方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缺乏有效沟通。各省区市中小学校与免费师范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的相关要求也没有明确细化,这就容易导致招生与就业机制不健全、不具体,招生计划数与各省区市教师需求数不匹配等情况时有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则认为,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支持力度不够,知名的师范类高校数量不多。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还不高,特别是经济地位。因此,主观上优秀高中生源不愿意读师范专业,报考积极性不高。


为此,张国新建议,加大对师范类高校的投入,提高“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师范类的占比;对师范类招生给予一定的自主政策,促进师范专业招生方式多元化,对于富有爱心、热心教职的高中生通过提前测试可以在高考中降分优先录取;在师范院校内部,师范专业面向大一、大二学生,选拔乐教爱教的相关专业学生转读师范专业,鼓励非师范专业人员报考教师资格。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许小红则建议,需要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实施师范生提前批次录取,重视面试环节,建立灵活的进退机制;有效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建立专门的师范教育专业奖、助学金制度;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范教育基地,增加师范教育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


培养——专兼并蓄,全面提升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完小校长王怀军提出了中师对现在教师培养的意义,“中师之所以让人怀念,是因为中师生的全能,即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拿得起。特别是在山区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身兼数职、兼教多个学科,并且能保证一定质量。”


“现在小学全科教师的探索,正好应该吸收中师教育的特点。”赵国祥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推进制度创新,试点探索初中起点专科和本科培养模式。二是增加面试环节,挑选乐教适教的优秀青年进入候选教师行列。三是优化综合课程体系,培养胜任小学全科教育的“四有”好老师。


许小红则认为,结合办学实际,应持续推进全科培养。一是完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例,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对比例过高、内容庞杂、门类多、内在逻辑联系不足、主干课程不突出的学科性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强化、突出常识性知识。二是健全师范教育相关制度。从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综合考量,制定全科教师培养标准。同时,制定全科教师岗位和职称倾斜政策,尤其对于坚持在乡村小学工作的全科教师予以一定的保障性、帮扶性倾斜。


“此外,综合大学开办师范教育,是师范教育的一种有力补充,但并不能取代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推动师范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还要依靠师范院校。”赵国祥认为,在教师培养体系日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互补的师范教育体系,有利于通过适度竞争,充分激发活力,形成良性互动,在确保充足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供给同时,全面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涌现出更多一流的大国良师。


实训——协同合作,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有效衔接

“部分师范生实习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本科实习生教学能力弱、学生家长不接受,学校也不放心。”张国新提出了师范生实习实训的紧迫性,要在教师教育的内容上做整体规划,做到先分工、后衔接,有协同、有合作。“目前是职前培养阶段企图完成职后阶段的任务,结果事倍功半;职后培训,却仍旧在做最基础的教师素质、教师基本功等本该职前养成的教师教育工作。”


针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效衔接的问题,赵国祥提出培养“双师型”教师教育队伍的建议,增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的中小学实践能力;实行“双导师制”,用一线卓越教师造就未来卓越全科教师。


邵志豪说,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学校以“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实践载体,提出并践行了高等学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U-G-S”模式),有效破解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难题,为培养造就卓越教师提供了平台保障。“这一模式已经写入了教育部和中央的文件之中,在全国推广。”


针对三方协同合作,许小红建议要探索、创新合作方式,如设立工作坊、项目挂职、学术休假等,保证三方“权责分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有效衔接。


赵国祥建议尽快打造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并通过强化示范性师范大学的典范引领,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努力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就业——强化服务,提升师范生职业自信

“2018年国家调整师范生政策,把免费师范生改成了公费师范生。”赵国祥介绍,最大的变化就是履约任教年限从10年调整为6年。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2007年实施以来,截至2017年,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免费师范生‘违约’不在少数。”赵国祥说,国家及时调整政策,是为了更加符合任教6年刚好能完成小学6年、初中或高中3年的完整教学周期的实际情况,更加尊重师范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规划。“从‘免费’到‘公费’,有助于强化师范生培养中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


赵国祥说,构建公费师范生特别是乡村教师发展体系,要鼓励公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对在乡村尤其是教学点任教的公费师范生的职称评审实施支持性政策,面向服务期达到特定年限、任教效果优良的乡村中小学教师,建立专门的高级职称制度。


许小红认为,除了缩短年限,为了让更多优秀年轻教师留在教师岗位、扎根基层,还应打出政策“组合拳”:“比如在招生计划编制方面,加大本土化招生力度,将师范生定向到校或县级以下特定区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最需要人才的农村中小学;在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编制管理、职称评定等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序流动。”



2019“两会”闭幕之际

师大人必将共同努力 不懈奋斗

在新时代的春天大步前进

为未来展开壮丽画卷!



往期热文

监制 | 屈会超  何   欢

编辑 | 王希锐  侯婉静


—微博:@河南师范大学—

-投稿邮箱:hnsddwxcb@163.com-



聚焦“两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