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庭审现场|冒充省卫健委官员,还敢请媒体来采访自己?他“空降”企业要求紧急生产40万只口罩

平湖检察 2023-02-10


想从口罩中赚钱,居然冒充省卫健委官员要求企业紧急生产40万口罩。行骗过程中,还特意请来电视台采访自己!


3月11日,由平湖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计某涉嫌招摇撞骗罪案在平湖市法院一审开庭。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计某犯招摇撞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该起案件的承办检察官,也是平湖市检察院检察长的曹国华在提前介入的时候,就发现该起案件的不寻常之处,这完全是一次涉疫诈骗的“反套路”升级。


这是涉疫刑事案件中,全省首例诈骗目标由防疫物资“购买方”转向了“生产方”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计某假借国家对防控物资实行应急收储之名,伪造浙江省卫健委文件,冒充省卫健委工作人员,要求平湖市某口罩生产企业紧急配合生产40万只口罩,价值近百万元,严重扰乱防疫物资生产管控秩序和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造成生产企业经济损失。

请你公司务必紧急配合省卫健委生产口罩


(计某伪造的公函)


2月15日下午,平湖市某口罩生产企业的门卫室,突然来了一位自称是省卫健委调研员的男子,他要求保安人员马上通知企业负责人,立刻安排其对口罩生产线进行现场调研。


企业总经理周某认真地带领着这位名叫计某的“调研员”参观了企业的口罩生产线,期间这位“调研员”还拿出了一份盖有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章的《关于协助省内从事防疫产品生产的相关企业调研工作函》给周总看,并滔滔不绝地和周总探讨着全省的口罩产能、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情况等。


“红头文件”、“专业”的提问以及对口罩生产知识超乎常人的了解程度,让周总对这位“调研员”的身份深信不疑。


在了解到企业还有一条老旧的口罩生产线还没启用后,计某要求周总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尽快启用这条老旧生产线,扩大产能,配合生产40万只简装版的无支架KN95口罩,并拍着胸脯保证,这条流水线的生产许可证他来搞定。


就这样,周总从2月15日到22日,投入多名人力调试机器,更换口罩模具,重新将这条老旧生产线整顿启用,并试生产了5000多片口罩半成品。

(试生产的口罩半成品)

我有个很好的新闻线索提供给你们栏目


(电视台某栏目采访画面)


2月17日,某电视台知名栏目组的爆料热线接到一个新闻线索,来电人声称自己是嘉兴某学校的一名老师,被借调在嘉兴市卫健委,现阶段受省卫健委委托在对防疫物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平湖的一家企业因当前疫情需要,准备重启一条老旧生产线生产简易口罩,然后会将口罩全部公益捐赠,回馈社会。


这是条很好的新闻线索,栏目组的黄记者很快就联系上了计某。计某告知黄记者,2月18日上午平湖市某口罩生产企业门口碰头,他可以带黄记者到生产线实地采访。


2月18日当天,黄记者跟着计某在周总的带领下,顺利进入了企业,拍摄了生产车间的画面和计某、周总的座谈对话,并面对面采访了计某。流利的对答和不慌不忙的谈吐,计某的表现给黄记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另一边,企业的周总看到是知名电视栏目组过来采访,对计某的身份更是没有了任何一丝的怀疑。

假身份终被识破,“戏精”认栽


(记者与计某的聊天记录)


“我们采访完了之后,总觉得不太放心,于是谨慎起见向嘉兴某学校核实了计某的身份,但学校说根本没有叫计某的老师,我才发现这个人可能不太对劲。而后我们要求计某提供准确的身份,这次他又说是学校下属的创业创新孵化园的负责人,但后来又说用老师的身份不合适,他其实是省经信厅的在编人员,工资是省经信厅发的。我们最后向省经信厅再次核实,还是没有这个人,于是就立刻联系了周总,让他马上报警。”黄记者说到。


案发后,计某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他对自己冒充公职人员企图骗取企业口罩的行为供认不讳。


这次,计某最后虽然没有骗到钱,但是被骗企业人工费加5000张半成品口罩的原材料损失在7000元左右。

据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计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应当以招摇撞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为了进一步健全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提示,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平湖市检察院向市经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工商联以及嘉兴港区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同时发出了检察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加强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帮扶指导,提升企业反诈防骗能力;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企业反诈防骗甄别能力;加大对相关企业警示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反诈防骗意识。截至目前,相关部门也均已将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向平湖市检察院予以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