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不是一边哭着挣扎,一边努力生活 |【经纬低调分享】

2017-05-03 经纬创投

一年一度,又有一批人走到了迷茫时刻。

 

离开校园,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新社会人”阶段——获得经济独立,离开集体生活,试图在一座城市中找到归属。这是期盼已久的“成年人的自由”,但随之而来的,是未知的不安感。

 

“这是我想要的吗?我该如何选择?”,”生活不断做加法,如何分配精力,既能顾全局又不至于让自己 burn out?”


……

 

说白了,大多数人的迷茫是一样的——做一些让自己在将来不后悔的决定,怎么就那么难?而这种迷茫不光是刚毕业的人会有,进入社会打拼多年,遇到瓶颈的你依旧会陷入混沌。

 

今天的文章筛选了最近十年里,十位名人所做的毕业演讲。我们发现,那些有所成就之人也曾跌跌撞撞,而他们的的故事与经历,其实只想告诉你一件事: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能做些什么?以下,Enjoy:



来源 / Lens杂志(ID:Lensmagazine)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01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找不到自我怎么办?》

 


斯皮尔伯格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一开头就表明,自己在 14 年前才从大学毕业,因为大二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好莱坞环球影城的梦想 offer,便果断选择辍学了。

 

他说:“我辍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知道“我是谁”。而那也是很多人毕业后即将要解决的事:角色定义时刻(character-defining moment)。

 

为什么会不知道“我是谁”?

 

“在人生的前 25 年中,我们被教导要倾听他人的声音。父母和老师用各种智慧和信息填灌我们的头脑,老板和导师也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告诉我们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这些权威的声音听起来很有道理。”

 

斯皮尔伯格说,点头同意他人的观点很简单。甚至,高中时期的他一度就让那些声音定义着自己,那正是不知道“我是谁”的原因。

 

他决定改变。“辍学后,我的世界观来自于自己脑海中的想象,而不是外界所教导的东西。”屏蔽了一定的外界声音,他早期的电影几乎都反映着自己最关心的价值观。而那也让他意识到,制作电影就是自己的使命。

 

所以,他的建议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直觉才会到来。


你的直觉与意识不同。它们通常一起出现,但仍有区分:你的意识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而你的直觉则会提醒,‘这是你能做的’。你要听从直觉,做自己能做的,而那就是最能定义你自身角色的东西。

 

02

娜塔莉·波特曼

没有经验能把事情做好吗?



娜塔莉·波特曼的经历大家应该不陌生吧。9 岁就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一个公认的学霸演员,一边拍戏一边读书,还以全 A 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最后获得心理学学位。

 

2015 年时,她返回母校做毕业演讲,用那部大家熟悉的《黑天鹅》讲起了自己的“无经验”。

 

波特曼回忆说,当导演问她能否出演《黑天鹅》中追求完美的芭蕾舞者时,她觉得没问题。可开始拍摄后,却发现自己的舞步远远没达到电影要求的水平,这让她不得不付出百倍努力……她坦诚地说,接受这个角色并不是出于勇气,而是出于“无经验”,那类似一种“无知”,让她意识不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挑战。

 

“如果知道自己的局限,我是绝不会去冒这个险的。最后,这次冒险成了我最好的一次艺术体验,也是最棒的一次人生经历。”


执导第一部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时,波特曼也处于“无经验”状态。那是一部对白全是希伯来语的片子,她既要出演,又要担任编剧。她说自己“毫无准备,本该害怕这一切挑战的”,但“无经验”也成为某种独特的自信,帮助她完成了这一切。

 

她要说的是:


你的无经验是一笔财富,会让你用最本能、最不受局限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每当着手新事物时,你要么让这种无经验将你领上他人走过的道路,要么就让它帮你开拓属于自己的道路,就算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03

谢丽尔·桑德伯格

《该如何选择一份工作?》


 

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毕业典礼演讲,分享了丈夫意外去世后,自己从“死亡”这件事中学会的道理。

 

这里想分享的,则是她在 2012 年时为哈佛商学院所做的毕业演讲。桑德伯格谈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该如何选择一份工作?

 

2001 年时,桑德伯格离开政府职位,想在硅谷找到自己的位置。她没有赶上好时机,因为硅谷的小公司都倒闭了,大公司忙着裁员,泡沫已破灭。有一个 CEO 甚至直接告诉她:我们不可能考虑雇佣你这样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桑德伯格手里握着几份 offer。该怎么选择呢?她仔细比对了每一份工作的任务、角色以及公司情况。其中有一份 offer 是去谷歌做第一位业务部总经理。在那个时候,没人相信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能赚钱(谷歌成立于 1998 年),而且,其他公司 offer 的职位也比谷歌的这份来得高级。

 

在桑德伯格犹豫不决的时候,刚成为谷歌 CEO 的埃里克·施密特让她“别傻了”。埃里克说:“坐上火箭就对了。当公司迅速成长并有着重大影响时,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一起发展。如果公司发展不快、也没什么重大影响力时,瓶颈和办公室政治就来了。如果你有机会坐上火箭,不要管位置在哪里,坐上去就对了。”

 

六年半后,她离开谷歌,但没有忘记这条忠告。于是,她选择了 Facebook,接受了现在这份工作。当时有人问桑德伯格:你为什么要去为一个 23 岁的小孩儿工作?

 

她的答案是,职业发展不再是传统的爬梯子模式。

 

她想告诉年轻人:


当你们从商学院毕业并开展事业时,要寻找机会、寻找成长、寻找影响力、寻找前景。调整岗位、降级、升级、离职都没关系。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去完善一份简历。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来评估一份工作,而不是关心别人给你的岗位等级。做一份真正的工作。接受绩效要求,成为团体的一部分,做一份运营工作。不要计划太多,也别期望迅速升职。如果像你们这么大时就规划好人生的职业,我会错过现在的事业的。


04

罗伯特·德尼罗

被拒绝了怎么办?


 

身为奥斯卡影帝,拥有《教父2》、《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美国往事》等多部口碑作品,这样的罗伯特·德尼罗却在 2015 年纽约大学 Tisch 艺术学院毕业典礼中,分享了自己被拒绝的经历。

 

他告诉毕业生,“你们完蛋了”。“一扇崭新的门正在为你们开启——一扇充满拒绝的门。那是没办法避免的!”


德尼罗提起当时最近一次被拒绝的事。他去试镜了电影《塞尔玛》中马丁·路德·金的角色,并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那个角色就是为他而创作的。“但导演显然不这么想”。


这不是最惨的“被拒绝”。德尼罗曾七次试镜电影《战鼓轻悄》(Bang a Drum Slowly),先是试了试其中一个角色,又面试了导演和制作人的职位,之后又回去试镜了另一个角色……就这样折腾了一通,还是什么也没捞着。


还有一次,他去试镜后被剧组召唤回去了。德尼罗确信自己要拿到那个角色,结果是,他再次被拒。不过德尼罗能够理解了,他发现这不是自己的错,“只是导演心中有了另一类人选罢了”。

 

面对一群艺术生,他解释说,演员的工作就是协助导演。“你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导演从你的试镜中看到了适合他们想法的东西。你可以抓住机会稍作发挥,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导演的……”


“而导演、制片人的权力并不来源于他们所处的位置,而是来源于信任、尊重、想象力和协作。”


所以被拒绝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不需要过度反省。


德尼罗建议说:“就算没有得到那个角色,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就可以了。”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努力就能换来好结果。


他也分享了自己给孩子们的建议:


我鼓励他们去尝试各种机会,保持内心的开放,去体验新事物、新观点。我告诉他们,不去试一试就永远不知道结果。


05

彼得·蒂尔

《如果偏离了人生轨道》


 

彼得·蒂尔(Peter Thiel)是 PayPal 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硅谷创投教父”。可这样一位写出《从0到1》商业哲学的人,一开始为自己规划的人生轨道是:成为一名律师。


今年在美国汉密尔顿学院,彼得·蒂尔为毕业生演讲,分享了自己的那段经历。

 

蒂尔选择去上法律学校,虽然不知道律师到底要干嘛,但毕竟学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舒适圈。他也确实一路学霸,从高中升到大学,通过各种考试,最后进入了纽约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可是,那里却和蒂尔想象的不一样,“外面的人想进来,而里面的每个人都想出去”。


这种感觉是不是有些熟悉? 


七个月零三天后,蒂尔离开了,让所有同事都很吃惊。因为,要下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难了……毕竟这是他们通过激烈竞争得到的第一份工作,一份好工作。


离开律所,蒂尔去面试了最高法院的职位,然而他失败了,他觉得“那就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可是十年后,当初帮他准备最高法院面试的一位老朋友竟然问蒂尔:“你现在是不是很庆幸自己没得到那份工作?”蒂尔才想明白,如果不是那次失败,他就不可能偏离从中学时就定下的职业生涯,也不可能搬到加州去创业。

 

他说:“回看我曾经想成为律师的决心,那其实不像是对未来的计划,更像是对当前状态的屈服。面对父母、同伴和自己的疑问时,(成为律师)那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似乎有了它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我的人生轨道将完美展开。但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走上这条‘人生轨道’,却不去想它将带我走向何方。”

 

最开始创立 PayPal 的时候,蒂尔发现,越是资深的银行家,就越确信 PayPal 无法成功。结果呢?

 

你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人生中限制最少、禁忌最少、恐惧也最少的阶段。不要浪费你的无知。走出去,做一些你的老师和父母不会去做、也从未想过要做的事。


06

史蒂芬·科拜尔

《一定要死守自己的梦想吗?》


 

“扣扣熊”史蒂芬·科拜尔(Stephen Colbert)是美国知名的脱口秀主持人,一向幽默,以其喜剧式的表演风格闻名。但曾经,他的梦想是表演莎士比亚的剧目。

 

2011 年时,他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做毕业演讲,谈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在进入西北大学之前,他在弗吉尼亚的一所很小的大学里攻读哲学。他想让自己转到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戏剧。那时候的他简直爱死戏剧了,“我不只是想出演哈姆雷特,我想成为哈姆雷特。”

 

但是,当他在西北大学遇到导演 Del Close 时,他对即兴戏剧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和认识的喜剧演员一起演出,然后成为了美国喜剧中心频道的记者,慢慢有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现在的他做着电视,当着表情包,这似乎已经远离了当初站在戏剧舞台的梦想。

 

基于自己的例子,他告诉毕业生们:

 

人们告诉你,要跟随自己的梦想。但是,要是那个梦想很蠢怎么办?比如,25 年前(也就是 22 岁时)的史蒂芬·科拜尔和两个男人三个女人一起住在北边。他梦想着独自生活,要留大胡子,住在宽敞的 LOFT 里,穿着和服,地上有榻榻米,还有一个不断沸腾的茶壶。他会为街上无家可归的人表演莎翁的剧目。


而今天,我没有胡子,是一个住在郊区房子里的父亲,穿着没熨过的卡其色裤子,以讲安东尼·温纳(Anthony Wiener)的笑话谋生。我爱这种生活。谢天谢地,梦想是会变的。如果我们都死守着第一个梦想,这个世界恐怕到处都是牛仔和公主了。


07

杰夫·贝佐斯

选择是一件比聪明更难的事


 

2010 年,亚马逊 CEO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普林斯顿大学分享了一件事:你的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小时候,贝佐斯常常和祖父母一起度暑假,帮忙做一些牧场里的杂活。贝佐斯和祖父母的关系很好,会一起看电视剧,“我很爱并且很尊敬他们”。

 

然而在一次公路旅行中,贝佐斯无法忍受祖母吸烟的味道。他决定用自己曾经看过的广告语来做一次算术,那条广告语是:“每吸一口烟,你的生命就少几分钟”,他记得是两分钟。于是,贝佐斯立刻计算了祖母每天吸烟的数量,预计了她一根烟需要吸几口……完成后,他拍拍祖母的肩膀,骄傲地宣布:“如果每吸一口烟少活两分钟,您已经失去九年的生命了!”

 

那预想中对自己算术技巧和聪明头脑的赞扬并没有来到。祖母突然开始哭泣,祖父静静地看着贝佐斯,说:“杰夫,有一天,您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后来的杰夫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是因为善良是一种选择,而聪明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你会为自己的天赋而骄傲,还是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呢?”

 

他接着说起自己创办亚马逊的经历。那年他 30 岁,结婚一年,见到网络以每年 2300% 的增长速度在迅速发展。他准备辞掉工作,去做一件疯狂的事。贝佐斯也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上司,他要在网络上卖书。但他不确定是否会成功,因为很多创业公司都失败了。

 

那位上司倾听了很久,最后说道:“那听起来是一个很棒的想法。但是,对那些没有一份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个想法更棒。”


贝佐斯给了自己最后 48 个小时来考虑这个艰难的决择,最后接受上司的逻辑,决定去试一试。


“如果有了决定却不去放手一搏,那一定会让我追悔莫及。”他肯定地说,自己现在骄傲的,是当初那个选择。


明天,真正属于你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你会怎么运用自己的天赋呢?你会做什么选择?你会依赖惰性还是追随热情?你会循规蹈矩还是听从内心?你会选择安逸的生活,还是充满奉献与冒险的生活?

 

你会不顾及他人地去展现聪明才智,还是选择善良?

 

这是贝佐斯提出的问题。


08

J.K.罗琳

《从失败中获得安全感》


 

在 2008 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罗琳回顾了自己又穷又惨的那段时期。

 

上大学时,罗琳的父母希望她学一个更有用的学位,可罗琳想攻读英语文学。“在这个星球的所有专业里,父母大概觉得没有比研究古希腊神话更没用的专业了,那恐怕连一个独立卫生间都赚不到。”

 

接下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我曾经很穷,那并不是很高贵的经历。贫穷勾起了恐惧、压力,有时还有绝望。那意味着无数羞辱和艰难。而靠自己努力摆脱贫穷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是,只有傻子才觉得贫穷很浪漫。”


所以,她最害怕的事情不是贫穷,而是失败。

 

什么是失败呢?罗琳觉得,或许对面前这一批哈佛学生而言,他们的失败在别人看来已经是成功了。

 

“毕业后仅仅七年,我的失败如同史诗。一次无比短暂的婚姻迅速破裂,我失业,是一位单亲妈妈,简直就是现代英国人中最穷的那个,除了流浪汉。……从各种标准来说,我就是我所认识的最失败的人。”

 

“我也不打算告诉你们失败是有趣的。那段生活很黑暗,……我不知道黑暗期还要持续多久。”

 

“所以,我为什么要谈论失败的好处?仅仅是因为,失败意味着脱离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不再欺骗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我开始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唯一关心的事情中。如果不是因为从没成功过,我可能就不会坚定地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我完全自由了,因为最糟糕的已经经历过了,而我还活着。我还有女儿,还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巨大的想法。人生的最低点,成了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

 

失败给予她安全感。


如果回到 21 岁,罗琳会对自己说:


真正的幸福在于明白生活不是由一串成就组成的。你的资质和简历,那些都不是生活。生活是艰难的,复杂的,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知道这一点会让你度过人生的跌宕起伏。


09

安德鲁·豪斯顿

失败没什么大不了,你只需要成功一次



安德鲁·豪斯顿是云存储公司 Dropbox 的创始人和 CEO,创业时也还不到 30 岁。2013 年,他返回自己的学校麻省理工大学做毕业致辞。

 

豪斯顿说,很多人在毕业时都感到“没准备好”,其实,他觉得自己从未“准备好”过。他回忆起 24 岁收到投资人第一笔打款时的感受:“那就像过圣诞节!……看着自己的银行账户从 60 美元变成 120 万美元,我真是一阵狂喜。”

 

可有一天,投资人决定撤回资金,他陷入了“从消防栓里喝水”的局面。但是他说,如果一个阀门关闭了,再去找另一个消防栓就好了。

 

人们可能会以为创立 Dropbox 是豪斯顿人生中最兴奋、有趣的一件事。可是,他说:“我之前没分享的,是那些耻辱、崩溃、痛苦的经历。我甚至数不清自己失败了多少次。”

 

可是,没人的生活可以达到满分啊。“在学校里,也许每个错误都会影响你的成绩。但在现实世界,如果你没有遭遇急转弯、没有撞到过警戒线,那就说明你的前进速度太慢了。你最大的危险不是失败,而是太安逸。”

 

他列举了两个失败例子:“比尔·盖茨的第一个公司想为交通灯开发软件,乔布斯的第一个公司则是制造塑料口哨、好让人拨打免费电话的。他们都失败了。”可是,这两个人现在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失败有造成什么影响吗?

 

那就是豪斯顿最喜欢当下社会的一点:


你不需要累积并背负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前进。从现在开始,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需要成功一次。


10

阿里安娜·赫芬顿

剥夺自己睡觉权利的人谈不上成功


 

作为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是公认的网络媒体女王。但她也曾经历过失败的婚姻,也曾尝试竞选加州州长(最后退出了),2005 年时才通过创办《赫芬顿邮报》获得成功。


在赫芬顿看来,什么是“成功”呢?她不愿意单纯用金钱与权利去定义成功,她说,“你可以睡到成功”。

 

不要想歪,这里的“睡”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睡”。2007 年时,赫芬顿本人曾因为缺觉而晕倒,头磕在办公桌上,颧骨断了,右眼还缝了四针。她说,睡眠不足不仅仅影响健康,还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创造力、效率以及决策能力。“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以及三里岛事故,这些后果多多少少都和睡眠不足时所做出的决策有关。”

 

于是,她在《赫芬顿邮报》的办公室里设置了两个“午睡房”。“一开始我们的记者、编辑以及工程师都不敢去午睡,害怕别人说他们偷懒。我们应该换一换办公室文化啊,应该去指责那些拖着疲惫身躯工作的人。”不过后来,大家慢慢接受了这个充电模式,她在考虑是否要开设第三个“午睡房”。

 

赫芬顿也回想起 12 岁时,一位成功希腊商人来家里做客,激动地谈着自己争取到的了不起的合约。然而他本人的精神状态却差劲极了。赫芬顿的母亲说:“你事业上或许拥有很多本钱,但你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资本啊。你的健康银行存款是有限的,而你却在不断提取。如果不存入一点什么,你很快就会破产的。

 

好好睡一觉吧。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睡够了才有精神给自己打鸡血啊!


 也许你还想看:

干不下去了,怎么办 

你是如何在年轻时杀死自己的? 

真正优秀的人,大都不合群 

为什么我总觉得你话里有话? 

是的,我们活下来了,但我们依然焦虑

埃隆·马斯克的认知论:如何把一件事做到十倍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