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缓慢而持久才会感到踏实

F-Crew FREITAG官方
2024-09-07


恒春元,一家在老社区里开了十几年的小餐厅,买菜、烹饪、服务……里里外外都由史旸一个人完成,他喜欢 everything in the right place,并以这样缓慢但持久的状态面对手头的事情,在买菜路上拍照也是如此,这让他觉得很踏实,而所有的事情也正如预想般“细水长流”着。


 


Q:在什么情况下知道FREITAG的?

A:在安福路开店时有两个客人从欧洲回来时背着两只不同的FREITAG,我觉得那个材质很有意思。一开始吸引我的并不是品牌名气或设计,而是因为这个卡车篷布的材质本身很特别。



Q:这是你的第一只 FREITAG?

A:对,我第一次购买这个 F52 是在东京银座,我对设计的理解是功能至上,所以这个购物袋的功能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我需要一个方便的购物袋,在买菜或者购物时使用。这只包的形状就像我日常购物会用的纸袋,但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它看起来没有过多的设计,但我认为它不仅是经过设计的,而且所有的设计逻辑都隐藏在产品背后。我认同这种设计,质朴且实用。


我觉得它很好,所以买了而且一直使用至今。


Q:最早是什么契机开始做餐厅?

A:2009年我从公司辞职,计划休息一两个月,期间去旅行,回来后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筹划一家店,我决定试一试,给自己三个月时间。


当时店面所在的安福路附近,没有多少店铺,晚上七点后甚至路灯都没有。我们白天9点开始卖咖啡,晚上6点之后卖酒,一直营业到凌晨2点。三个月后,我发现有回头客,于是便继续经营下去。虽然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相对自由,我可以在空闲的时间里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拍拍照片。


那时候的客人有时会在附近吃完很重口的午饭晚饭后去店里喝杯东西,聊聊天。我就尝试着做了一些自己会做的相对清淡简单的食物,大家觉得还不错。后来,2012年因为房东要收回店铺不得不关店,我需要迅速找到一个新的地方继续经营。就自然改变了经营方式,以提供食物为主。不再早早地开门,而是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这样更轻松。


如果你能够做一件相对长久的事情,就尽量做得久一点,不断调整,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就是我经营这家店的态度。


 


Q:做饭这个事是你一直就会吗?

A:我会做饭比较晚,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有一些相似,比较容易找到一个内在的逻辑,如果你能够掌握很多事情最基本的架构,就很快能够上手。至于精进这件事情,我觉得要靠天赋。所以从0到1学习一个事情是有一些技巧在里面的。


我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天分,所以就选择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保证我所做的第1次和第 100 次、第 1000 次、第1万次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你虽然是以一个人的而非机器的方式在运作,但是你又能提供稳定的产出、稳定的出品来持续下去。照相也是这样。


Q:照相是你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爱好?

A:我最早接触照相机,大概是十岁以前。儿时喜欢被家人拍,也喜欢翻看家庭相册。有条件买自己的相机是在进入工作之后,第一个展示自己照片的机会是2008年左右,一位日本店主在淡水路经营的stormy咖啡馆里。随着拍摄量的增加,并在诸如blogbus/neocha/豆瓣这样的网站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照片便有机会在不同场合展示给更多人看。


随着2012年底店铺搬到淮海中路,我需要对运营和摄影进行权衡,于是选择让摄影回到最初“兴趣爱好”的位置。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恒春元正如预想般的“细水长流”着,而摄影就成为一种肌肉记忆,带来原始且纯粹简单的乐趣。


顺便提一下“买菜路上”并不是我给这些照片起的“作品名”,而只是表示一种拍摄情境和状态。最近我倒是反应过来,这些照片更接近我最初接触摄影时候的第一个个人拍摄项目“上海廿四小时”—— 又一种似乎回到自己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感觉。




Q:你自我认同是摄影师还是餐厅老板?

A:我愿意自称为一个“小业主”,更喜欢被看作小商小贩,这个称呼背后的语言逻辑和行为逻辑,大家都能懂。如果称呼我为“厨师”,我其实无法以“厨师”的身份和顾客甚至和其他厨师进行沟通,因为那是另外一个专门的领域。


摄影是我纯粹的兴趣爱好,我随时都可以拿起相机进行拍摄,一种肌肉记忆,所以我随时都可以享受这种原始的乐趣,拍下自己喜欢的照片取悦自己就挺好。


我不愿意进入一个体系,它之所以存在并被称为一个“体系”,是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等级和规范。然而,这种想法可能相对偏激,但我喜欢更加独立一点。具体来说,这意味着我可以不受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限制,更加自洽,不需要在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





Q:你持续做这件事情的动力是?

A:我没有以热情来驱动,热情始终是会消耗殆尽的。比如有很多反应很迅速的、做事也很干脆利落的人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但这不是我做事情的方式,我的性格当中一个潜在的、最底层的取悦自己的心理行为,其实是我喜欢不自觉的让 everything in the right place。比如说我喜欢把碗这样去摆放,或者,我一定要在某些时间里面按某个节奏去做事情。以这样缓慢但持久的状态来驱动,这是我维持一直有一两件事情能够做得比较久的方式,这让我觉得很踏实。


Q:每天怎样开始这一天的工作?

A:我不会很赶时间,做许多事情都不会匆忙。早上自然醒后,我会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吃个早饭,然后出门根据心情骑车或走路。如果天气好,我会稍微绕路逛逛周边,有些特殊的食材可能一大早就去准备好。到店铺后,从清洁开始,整理店内的物品并将清洗好的物品归位。每天都会扫院子,如果天气热,就给植物浇水,这种感觉很好,会让人感到活力充沛,一天也就变得清爽干净了。





Q:开餐厅将近 14 年,你一定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外界的变化。

A:对,变化的速度确实很快,大家接触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也变得很快,但我觉得这种快是被迫的,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不得不加快自己的步伐。很多客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表达想要放慢脚步,好好享受一顿饭或者专心做一件事情,但很难做到。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在客人用餐期间提供一些“短暂”的愉悦,帮助他们暂时忘记这种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虽然很短暂,但如果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好的回忆,让他们回味起来,那也是有意义的。


潮流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不会刻意学习当下流行的说话方式去迎合潮流,我有更适合自己的传达信息的方式。



Q:没变的是什么?

A: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还是始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寻求安慰的,仍然需要一些安定和放松,年轻人现在也经常说需要“chill”一点。大家进到店里第一时间往往就能感到一种松弛的感觉。我没有专门做明显的空间设计,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氛围、一些慢节奏的方式来传达,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感受和交流方式。


 


Q:如何和大家维系关系?

A:这个事情,其实是我一直试图去努力的。我首先希望大家之间彼此尊重。因为人们往往因为对服务行业的认识不同而在沟通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身份不对等、不平等的地位。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互相平等的关系,进而建立起互相之间的信任关系。信任非常重要,就像之前提到的,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是彼此之间维持关系非常重要的核心。


所以我这里有时候就像小时候家楼下的老虎灶,大家在里面洗澡,洗完澡在外面喝早茶。在喝茶的时候聊着聊着就可以把一个事儿给聊好了。店里的客人经常也是这样,有时是不同桌的客人聊成了朋友,有时是通过我的介绍,大家正好可以有一个简单轻松的工作一起合作着完成,没有压力,也挺好玩。


现在我还经常说一句话:“善良的人要经常时不时地聚一聚”,让这股力量能够维持下去,不要消耗殆尽。过去我们可能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发光,各自影响一小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经受打击,变得微弱了。所以我们需要在一起聚一聚,彼此保护、互相帮衬。这就是我希望的关系的状态,也是相互信任所带来的一种力量。



Q:你如何看待和使用物品?

A:我并不是出生在一个物质非常丰富的年代,家庭条件也不是非常优渥。我的父母都是工人,父亲在船厂,母亲在摩托车厂。那个时候,产业工人(以及后来我接触的日本工人)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对于资源都非常看重。


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知道这些东西可以被转化成其他形,知道很多东西可以被回收和改造。我小时候喜欢的玩具大部分都是我父亲用简单的工具和一些现成材料做的:比如不用的毛笔杆做成的牵线小人玩具等等。


与能量守恒定律有点类似,物品始终存在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变成新的形式,同时保留着原有的能量。这种现象很有趣,也会引导我以不同的审美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我在对物品的改造过程中,可能会有些个人恶趣味,但这并不妨碍我通过自己的视觉经验去发掘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并探索它们的可能性。这些看似无用的物品也许会在修补和改造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另外,物品在使用时,才会有真正的价值。即使是再贵重的物品,如果不使用就毫无意义。因此,我会发掘物品的真正用途,并尽可能地去使用用它们。





Q:你现在每天在运营这家店的状态和一开始开店的状态一样吗?

A:状态还是不太一样的,在第一年和第二年,还是会有一些忐忑。可能不太自如,处理许多事情也没那么游刃有余,整个人的状态有些紧张。因为一开始还是会把这些事情看作是一个特别严肃和正经的事儿,而不是轻松的事情。


但是,当我后来意识到,这个事情我是要做很久的,如果一直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就很难持续地做下去。所以慢慢变得放松,自如一点,松弛一点。


Q:你预计的这个“久”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长度?

A:嗯,但愿是我能做得动的时候都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FREITAG官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