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必然不是可耻的,但也不需要执着地享受
文/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催眠师
审/小怡麻麻一杯咖啡心理成长研修组主管
编/小可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专管
本文系1月17日一杯咖啡心理成长研修组线下心灵聚会活动小记
孤独,是个近年来很“火”的词。“孤独”很“孤独”,但是“孤独”并不“孤独”:有一派,因为坚持认为孤独是不好的,宣扬“孤独是可耻的”;另有一派,坚持认为孤独是好的,宣传“享受孤独”。
关于“孤独”,“一杯咖啡”似乎每年都会专门谈一次。
2014年的时候,“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专门就“亲密与孤独”的议题做过为期6次的团体交流。
2015年光棍节前夕,我们和著名性科学家彭晓辉教授共同就“单身时代的性与爱”进行主题交流。
而就在2016年年初,我们结合“奶茶”刘若英的新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谈“相处与自处”的艺术。
而把一群人聚拢在一起谈“孤独”或许是更很奇葩的事。既然谈孤独,为何又要凑在一起呢?这不自相矛盾么?但这么奇葩的事情,我们一做就是三年。这是因为,“孤独”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且关于“孤独”总是莫衷一是,孤独可耻又不可耻,享受又不享受。而这次的主题——“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更是令人费解。到底什么是“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首先要说到作者。会想到借刘若英来谈“孤独”,实在是刘若英或许是最能诠释“孤独”的名人了。
那个曾经的“结婚狂”给人的印象一贯是“鹤立鸡群”、“孤芳自赏”甚至有点“桀骜不驯”——用的都是“贬义词”,实在是因为跟“孤独”有关的成语,大多是包含贬义,这或许也是为何这么多人宣扬“孤独是可耻的”原因。刘若英是孤独的很,不仅戏里孤独,戏外给人也是孤独的样子,连她唱的歌曲也是这种调调,比如“一辈子的孤单”,歌名里就透着孤寂。难怪她自己也在书中自嘲,自己就是那种不管几岁都会维持单身,继续谈着被猜测的恋爱,偶尔跟大家分享失恋的心情,告诉大家“失恋不可怕,孤单不可怕,至少你还有我”之类的话,在经历轰轰烈烈的人生旅程后,然后以自杀结束人生。
可是,就是这个“孤独教”教主竟然在前几年摆脱了“孤独”,结了婚,现在还有了孩子!!!这一“华丽的转变”,让许多陷入“孤独教”难以自拔的人更感时光紧迫,怎么办,怎么办?连刘若英都脱单了,我该何去何从?
刘若英“孤独”过,又不再“世俗”的“孤独”了,她于是写了本关于“孤独”的书,和她的一群好朋友和一个心理咨询师(台湾的王浩威)一起谈“孤独”。她“孤独”的传奇经历以及现下的感悟汇集成册,也由此开启了我们这群人围桌共话,共度一个“我们敢在彼此的怀里谈孤独”的午后。
谈到“孤独”,很多人就皱起眉头。是的,“孤独”很容易被人打入另册。但是“alone”和“lonely”是不同的。我们害怕“孤独”,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在害怕“寂寞”而已。
“任何人都试过为了摆脱寂寞,刻意置身于某个团体或人群中。但那毕竟不是解决之道,因为你心里也明白,在人群中所感到的孤寂,要比一个人独处的状态,要难过上数千数万倍。”
因为害怕“寂寞”,所以我们习惯往人群中钻。
有朋友分享到,她坐地铁常常见到年轻人戴着耳机,一副与世隔绝的样子,好像很“孤独”。其实,戴着耳机未必就是“孤独”的,因为耳机那头,也是另一个人在说话。美妙动人的歌曲也好,戏谑的综艺节目也罢,都是一个人在向另一个人的表达,戴着耳机进入的世界也许未必是美好的,但是肯定不是“孤独”的,或者本人并不希望是“孤独”的,所以在这个现实世界听不到自己要的声音的时候,选择找一些其他的声音来听,用另一种方式进行“交流”。
所以,不管是刻意置身某处,还是看似孤单地听歌,我们都在试图摆脱寂寞。一个“摆脱”,道尽酸楚。而孤独恰恰是不需要与外界交换信息的状态,是真正“只有我们一个人”的状态。
“有如交代义务般的交谈,要表现出什么呢?是彼此的感情不错吗?忽然间,我对那样的相处模式感到可悲。”
刘若英书里提到过一对咖啡馆里的老夫妻,彼此的对话似乎是为了交谈而交谈,她故而发了上面的感慨。细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这种“没话找话”的情形。我们钻到人群,亦或一首歌一部片子接连地看,似乎都是为了让这种“对谈”延续下去。不说初识的红男绿女,哪怕是很多相识很多年的恋人好友,也总会试图不让场上气氛“冷下来”。我们习惯了热络,害怕“冷”,以为“冷”就是我们的关系还不够好,所以拼命地在杯盏之间拼亲疏远近。而“拉近关系”的举动或许正道破了我们本来就没有那么亲近的事实。而这种自欺欺人的表演,却又不断的重复又重复。
我们常常选择了后者。适应“别人”,而“别人”又在适应哪个“别人”呢?
“这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人际关系。只是我们究竟该如何掌握人与人间相处的界限?又如何为自己划下界限,保留些许专属于自己身心的独立空间呢?”
人与人的界限不清,往往是一切人际关系问题的本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不太涉入别人的课题,尊重他人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我们往往是走进了不该走进的地方,又在需要我们的时候没有及时到场。而这种关系的拿捏,需要学习,需要实践,需要时间。有人会说,“无条件的爱最伟大,但不管为什么原因,那种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展现的爱,绝大部分是有附带条件的。人跟人的关系,只要附加了条件,就必然会产生压力。这世界上,其实没什么无条件的爱。”
这话说起来轻松,但是不容易做到,不仅自己不容易做到,对方也很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自己做到就可以,恰恰很多时候是相互影响使然,一方选择了自己的安全距离,却让另一方感到不安全,到头来这段关系依然不知道怎么维持,原来只有一方难受,现在两方都难受。
“信任要比坦诚更重要。”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告诉我们更多的真相,可是每个人都有秘密,有些秘密是不会告诉朋友,不会告诉家人,甚至不会告诉心理咨询师的,也不需要告诉。有秘密绝对不代表他不够爱你,恰恰是因为不能容忍他有秘密是你还不够信任他的表现。当我们决定把要求对方“坦诚”作为经营一段关系的前提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也就在侵犯了一段关系的界限,更是在摧毁一段关系建立的基础:信任。
信任不是因为你告诉我所有我想知道的所以我相信你,而是哪怕我有很多事不知道我依然相信你。
人在变,关系也是会变的。哪有一成不变的感情?从恋人到丈夫、妻子,再到爸爸妈妈,每一次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的是关系的变化。恰恰关系的变化才是不变,而幻想关系不变才是最令人悲哀的地方。每一次关系的变化,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也是重新认识彼此的机会,而这也是关系中最美妙的地方。在关系中最悲哀的是,看不到变化,特别是别人变了,自己还没变吧。
有人说所有的爱情最后都会变成亲情,有人进一步说,到头来爱情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跟谁在一起都没有关系吧。爱情和亲情是有相通的成分,但还不至于让我们分辨不清,最初的心动,和亲情有什么关系,最近的对望,和亲情有什么关系?两个陌生人跨越了血缘关系的亲情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比血缘关系都重要的彼此,这种感情如果用“亲情”与之相比有些不恰当的话,至少在情感的刻度尺上也不在“亲情”之下。当然,爱情也是会因时而变的,从初相识到热恋,再到新婚,再到有孩子,再到彼此都渐渐年长,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营关系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把爱情经营成亲情不是爱情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经营爱情的人经营不善而已。
用“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他认为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这是 说,刚开始恋爱的情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长了之后,总会走到无话可说的片刻,有些人碰到这种状况就会感到紧张与不安全,生怕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继续,但 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而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体现,也是最 高境界。”
有人说,没法忍受孤独,是因为自己太过依赖,还不够强大。这大概是本世纪最热的“鸡汤”,也是最令人感到悲伤的“鸡汤”。这到底是谁造的谣?
我们要保有“孤独”,并不是说“孤独”本身有多么的美好,这是不带评价的一种状态,更不是要用“孤独”来体现我们有多么强大。
人们本来就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依恋,这是人与人需要大量存在的原因,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生活的目的是让我们不需要“变得”多么“强大”,也就能相互依存、相互依恋,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这种状态下依然能保有“自己”,所谓“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便是这层意思。绝非是让我们悬空于人世间,这种“强大”,这种“独立”,反倒是令人悲伤,也不觉得这种“独立”有多么值得称颂。
孤独必然不是可耻的,但也不需要执着地享受。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可以“孤独”的权力,但也让人很多人为“孤独”所扰。
比如很多到了所谓的结婚年龄依然没法走进婚姻的男男女女。他们“因为害怕自己习惯独处后更不容易有伴,所以拒绝学习独处,把所有的力量都花在找伴上。也许是因为企图心太强,所以在处理相处关系上太用力、太在乎,反而把对方吓走。相处上越不顺利,就越郁闷,越拒绝学习独处,打从心底否定自己可能会孤独的事实。”
实,“人 过了一个年纪之后,追求的是生活,想要找的伴是一个可以轻松一起生活的人,没有人想跟不快乐的人在一起。于是乎,无法享受独处的人就越来越不容易找到伴, 找不到伴又不愿意学习独处,试着让自己开心一点,就会一步一步把自己走向永无止境的孤独中。其实学习独处是建立良好相处关系的基础,能好好享受孤独的人, 才能够跟人发展出美好的相处关系。”
“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这话听起来很吊诡,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既存的事实:只有那些有能力独处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个人内心的最深处——而不会出现急着占有对方、不会变成依赖对方、不会将对方限制成一个静物,也不会像着魔般地需要对方。两个人于是允许彼此绝对的自由,因为知道即使对方离开了,自己还是可以一样快乐。自己的快乐是不会被对方剥夺,因为快乐不是对方给了才有的。”
人与人之间有绝对的自由吗?物质上或许不存在,但精神是存在的。如果你对这一点有犹疑,或许恰恰是你还不太能够在“自处”与“他处”间找到你的坐标。
刘若英为人妻后,也曾碰到这样的事情:以前单身的时候说“秋天好萧瑟”,大家会觉得这句话很浪漫、很文艺,但若是现在,记者就会问“你是不是婚姻不幸福?”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人妻不能觉得秋天萧瑟?不能伤感?不能低落?难倒所有的情绪不再是我自己的?还是在找到幸福以后,整个世界都该是暖色系的?人最大的悲哀,其实并不是悲哀的本身,而在于不能悲哀。
不管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我们要明白,“我”就是代表自己,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任,我也只能为自己负责任。“自由”就是建立在我们各自责任自负的基础上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搞错了“责任”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本应该我们负责的事情置之不理,对不需要我们负责的事情揽在怀中。当别人劝诫我们的时候,还会大声说,这难倒不是我的责任吗?这难倒不是你的责任吗?其实都没有真正的为自己负责任。
而之所以有些关系最后“不堪入目”,恰恰是两方都不能各自负责,或者至少有一方不能责任自负。不仅是两性关系,在亲子关系中这种现象也大量存在。父母在不该做的事情上做的太多了,在该做的事情的事情上做的太少了,而子女在自己不该放弃的事情上放弃了,在自己不该强求的事情上执着。而当我们找回自己,明白“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任,也只能为自己负责任”的时候,才知道在这样一段关系里,如何“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你的怀里”,不仅是情人的,也可以是父母的,可以是子女的,甚至可以是朋友的,同事的。
刘若英自幼年父母变离异,因此她几乎从记事起,就开始了“独居”之旅。对于“独居”的好处,她自然从小就懂,但她也用了40多年的人生来解开“孤独”的曼妙,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她敢于躲在他的怀里孤独的男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从小到大真正能够“独居”的时候极其有限,“独处”更是难得。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不能达到“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的状态。
“独居”也好,“独处”也罢,并不是真的说我们需要与世隔绝,而是我们能够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至于被人群淹没了“我”的存在,是一个专属于我们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只要我们允许给我们自己,可以是在上班走路的时候,可以是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是在躺在床上的片刻,可以是在书桌的静思,可以是任意时刻。
学习心理学以来,“孤独”就从一个贬义词汇变成了褒义词汇。听过许多公开课、工作坊,无数肚子有货没货的“大师”、二贩子们都在那宣扬“孤独”多美好、多美好。
而在我看来,“孤独”只是一个中性词,只是一个状态,孤独也不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有谁会真的想孤独地过一辈子呢,无非是不想将就而已。甚至有时候觉得,那些颂扬孤独的人本质上都是害怕孤独的人,甚至是因为太过害怕,所以才宽慰自己孤独才是好的,孤独才是对的吧。
如果对孤独的害怕让我们不敢保有自己的空间,如果对孤独的颂扬让我们不再尝试去拥抱所爱的人,那将是一场悲剧。之所以反复反复再反复谈及“孤独”这个话题,也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让我再次重复一下温尼科特的这段解释,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也作为对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的祝福,祝愿我们都能在某个人的怀中孤独:
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而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体现,也是最高境界。
本杯咖啡烹饪师
主持
ArthurChen
(一杯咖啡心理咨询师)
策划、统筹
小怡麻麻
(心理成长研修组主管)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
微信号:coffeecenter
官网 www.yibeikafei.org
用一杯咖啡的价钱,多一点沟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