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水产养殖养虾过程中肥水的三大误区及解决方法

2017-12-26 龙虾养殖网

肥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至关重要,但目前存在一定误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1. 放苗前过量施肥

放苗前施肥,不清楚塘的水质和底质具体情况,盲目使用无机肥、有机肥或一些微生态制剂肥水产品,碰巧了水肥起来了,如肥不起来,则以为施肥量不够,继续加量。这样水不但没肥起来,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带来底质和水质变坏。

1.1 过量施肥的害处

无机肥过量会导致塘底碱化速度加快,易板结。

有机肥过量,如鸡粪其成分复杂,鸡粪中非水溶解的营养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利用,沉入塘底的鸡粪颗粒容易形成皮泥,高温时浮上水面恶化水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为养殖埋下隐患。再者鸡粪中大颗粒的营养物只能被浮游动物利用,藻类利用不了,因而缩短藻类高峰期持续的时间。其中发酵不好的,参杂大量纤毛虫、大肠杆菌、螺旋菌等极易引起鳃部、肠道感染而爆发各种疾病。

生物肥料(指含微生态制剂的肥料)如果用量合适,其中活菌可充分分解水中和底泥中的有机质,使其变成藻类可给态营养物质达到肥水目的;使用过量,活菌会过度降解有机质,使水体中营养物质减少,水反而肥不起来。

1.2 解决方法

根据以上情况搞清楚水质和底质的指标,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说泥质和沙泥质池塘,且为老塘的,可直接用无机肥配合微生态制剂或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肥料;沙质塘、高位塘、新塘可用有机肥配合微生态制剂。有机肥一定充分发酵,也可搭配微生态制剂一起发酵。据体方法:每立方米鸡粪用微生态制剂10kg、复合肥2kg,调拌均匀,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堆积,用朔料布密封5~10d。不同水源不同方法:地下水成分复杂,如偏酸或偏碱,亚硝酸盐高等,应化验调整后再肥水,必要时接入藻种;地上水用80目过滤后可直接肥;底泥厚的老塘也可单用肥水菌肥水。

2. 放苗前10天左右肥水

2.1 肥水晚的害处

有些虾农放苗前10d左右开始肥水,肥水7d以后,见透明度40cm左右,用抄网一捞水中有浮游动物,然后就试苗,试苗成功后就放苗了,结果往往虾苗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差,甚至发病。

2.2 解决方法

肥水20d左右时放苗,因为肥水过程池塘中的许多理化因子都在剧烈地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pH值的变化,呈现“∧”变化规律,前期pH值一直在增加,有时可以达到10左右;15d后,逐步下降;20d左右时pH值可以稳定在8.5左右,适宜对虾生长。而此时的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动物都处在最佳状态,最适放苗。因此,施肥时间,应安排在放苗前20d左右最好。

3. 养殖中后期没必要肥水

3.1 中后期不肥水的害处

中后期池水透明度低,有些虾农认为水已经很肥,如果再肥水没必要,甚至起反作用。

其实不然,养殖到了中后期,池水透明度低,水色表面看起来浓,不排除水肥的可能,同时有另一种情况存在,此时水中包含了浮游生物,各种溶于或悬浮于水中的物质如残饵、粪便、有机碎屑、死亡藻类等,经过光的折射,不是有益藻类的真正颜色,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藻类却很少,水色透明度也很低,造成一种水肥的假象。藻相破坏了,水环境的平衡就被破坏了,水质逐渐恶化,有害物质超标,水质不稳定,自然而然影响虾的健康。

3.2 解决方法

要勤观察水色变化,一塘好水早中晚颜色不同,如发现一天中水色无变化,最好通过镜检看是不是藻类老化或少了。如果是,根据中后期水质的特点,此时应投放一些含有硝酸化细菌、解磷菌、钾细菌、固氮菌等的微生态制剂,通过硝酸化细菌将氮元素硝酸化转化成藻类可给态养料;解磷菌将水中大量藻类不能直接利用的长链磷分解成短链磷,便于藻类吸收利用;钾细菌可由硅酸矿物中分解出钾,还能从磷灰石中释放磷;固氮菌通过其体内的一种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固氮酶的活动,将不能被植物利用的分子氮转化成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这样不但起到了无机肥和有机肥的作用而且避免了它们的缺点,节省了能源,调整了微生态平衡。有益藻类繁殖起来了,藻相平衡了,同时抑制了有害藻类过量繁殖,藻类在生长繁殖时,吸收水中氮、硫、磷等元素,调解了水中物质的平衡,避免了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使养殖水“肥、活、嫩、爽、稳”,环境好了,虾苗自然健康了,由此可见中后期肥水同样重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