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德和的智慧》: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连载三十五)

2017-04-04 各界导报


《德和的智慧》——为人正念、正言、正行,方能汇聚爱父母、爱自己、爱公司、爱国家的正能量,方能立身美德、仁德、品德、公德,方能处世和睦、和善、和合、和谐,方能圆融通达。本书讲述的人、事、物,旨在告诉人们即便常常会感到力有不逮,但的确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向上与向善。


第九章

成长:德和之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上卷里这样说道:“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这味“知行合一”良药的药效,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显露无遗:知道事物是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了解事物发展过程的人是有经验的人,通过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让事物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是才华与道德并重的人。


事实上,这味良药又似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真实的自我。唯有知行合一者才能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逃离充满经验主义的生活阴影,才能切切实实地活在当下、活好当下。


遗憾的是,“知行合一”这一人人皆知的做人、做事的准则,一些人也只是停留在准则的层面上,正如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徳和文化”内含的教育理念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因为,“德和文化”的最终追求是把道德思想意识转化成为实际道德行动;“德和文化”推崇的是知行合一,是严格遵循孔子的教育宗旨延伸开来的现实活动。孔子的教育宗旨是“文,行,忠、信”,明指人们应该遵守的德行,暗喻只知而不行,人生终将在灰暗中落幕。


知为民,行奉献


梦想是美好的期待,是生活的航标,是前进的动力,是对未来的认知。少年时,很多人可能会想入非非,梦想“年少多金,名满天下,光宗耀祖”;长大后,体会人生百味后,才知道父母健康、妻贤子孝、工作顺利等等才是最大的福报。


工作中,人们自然也有梦想,但“梦”起航,“路”又在何方?寻路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也许有人会问:“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企业员工,钱不沾边儿,手不握权,即使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豪情壮志,又能拿什么去实践?”


为民、务实、清廉是党性修养,它不是在枪林弹雨中的辉煌,也不是在惊涛骇浪中的闪光,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时时处处的党性考验。为民贵在奉献,务实贵在敬业,清廉贵在慎独。简而言之,为民、务实、清廉重在知行合一。


 

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需要无私的、真诚的奉献。职责不分大小,奉献至上;岗位不分高低、奉献为荣。奉献,是一种态度。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才智奉献于社会,生命价值才会完美展现。在奋斗中追求工作的高度,即使能力有所欠缺、经验有所缺少,但只要有甘于奉献的心、积极进取的意识,只要敢干、肯干,就能够有所作为。


务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它是党的作风的精髓,是保证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性作风和美德,需要责任心,需要敬业。敬业,是一种精神。正如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的那样:“视工作为乐趣,人生就是天堂;视工作为痛苦,人生就是地狱。”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领导的谆谆教诲、以身作则,同事们的团结互助、积极上进,我们应该为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要清楚地看到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选择了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了使命,我们不可更不能辜负使命,从小事开始,以有为有位、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为思想指导,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清廉,是一种思想上的意识,自我约束的意识,坚持正直的意识。需要自律,需要慎独。慎独,是一种境界。在没有眼睛盯着的情况下也能谨慎不苟,不做违背道德之事。这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如果每个人都能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在思想上,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工作上,遵纪守法、恪尽职守、警钟长鸣;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珍惜拥有,那么和谐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人人都知道企业经营以利为本是有风险也是有违道德的,为什么还有人不把员工当回事?这样的企业和管理者的知与行明显是两条平行线。凡是成功的企业和优秀的管理者,走的是交叉线,即让“知”引导“行”,同时让“行”促动“知”。在企业经营理念上以人为本,行动上就要时时处处为员工着想。


“真没想到,公司领导能这么平易近人地跟我们聊天,手里拿着我们的简历,叫着我们的名字,说着我们身边的事情,感觉特亲切。”刚刚参加完青年员工座谈会的国华仓东电厂员工董胜元几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2015年5月份,公司在内网上发出倡议,说公司要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谁想参加网上自愿报名,最终参会人员由系统抽签决定。刚开始还以为这种活动会和社会上的很多公司一样只是走形式,结果抽签的过程也是大家视频见证,服气了。来参加座谈的员工,不是各基层单位筛选和指定的,而是国华领导当贵宾邀请来的,按出差对待,想说啥说啥,你说过的话领导记着,相关部门也会给予回应,在国华工作特有存在感。”


其实,自2012年以来,国华电力公司每年都组织召开不同层面员工的座谈会,真诚地听取来自基层的声音。截至2015年5月,这样的座谈会已经召开了14次,范围覆盖到党员、团员青年、班组长、运行值长、安全主管、作风监督员、大学生村官等不同群体,大约200余人与公司领导有过面对面的交流。那么,国华电力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做?走进国华电力很多电厂,我们可以看到18个字,这18个字同时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资产保值增值、管理品质提升、员工身心愉悦。在国华电力,员工身心愉悦是与资产保值增值、管理品质提升并列的追求,公司领导一直将实现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注并着力解决员工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


在国华电力,员工带薪休假、两地分居、子女就学就业等热点问题已逐步得到落实。基层单位的个性化“党委办公室”工程更是直接、快速、精准地呼应了员工期盼,如绥电联系地方交通部门在厂区设立了公交站点;研究院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协助办理北京市居住证;台电开办并扩大电厂门诊规模,每月设置专家门诊;北京热电完善退休员工活动室健身娱乐设施设置……各单位积极开动脑筋并身体力行,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努力为员工解决困难,提高幸福指数。


国华电力对员工的知行合一,必然会换得员工对企业的知行合一——爱和奉献。在惠电、台电和珠海风电成功抗击“天兔”,太电和舜电成功抗击“菲特”,绥电成功抗击罕见的海蜇潮,桂电成功抗击史上最强风暴“海燕”等重大行动中,国华干部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国华人共同的目标追求、一致的责任担当,鲜活地塑造了国华人群像,展现了国华人风貌,检验了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反观国华电力为员工知行合一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动了员工的知——国华就是他们的家——进而又促动了企业员工的行——为家勇于奉献与付出。其实,“知行合一”进一步延伸的结果是一种正循环,相互督促,彼此扶持,一路向上。


富有道德的行动不应该有止境,也不会有止境。“德和文化”创造的正是这样一种无止境的环境,它不断滋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获得正知和正念;同时不忘释放人们的双手与双脚,让人们基于正知、正念而正行。


德和

是一种生活态度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德和的智慧》: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连载三十四)

《德和的智慧》: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连载三十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