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盛宴 | 2018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在北京林业大学成功召开
2018年9月22—24日,为期3天的“2018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开幕,300余位国内外风景园林高校和行业专家学者、园林学院师生和媒体代表参会。本次高峰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和《风景园林》杂志社共同承办,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本次讲坛邀请15位来自中国、荷兰、英国、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风景园林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区域景观系统”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启迪和鼓舞更多的风景园林师致力于探索区域景观系统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开幕式
讲坛开幕式上,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教授在致辞中对国内外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同时对高峰讲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提到,北京林业大学作为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发源地,为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期望本次讲坛的举办能够为风景园林学科提供一个展示专业水准、凝练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平台,助力中国人居生态环境建设。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王磐岩女士随后致辞,她对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对区域景观系统未来发展的预判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希望通过本次讲坛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行业的研究和发展,为中国风景园林界的同仁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9月22日上午
主持人:王向荣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
22日上午,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主持。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系和风景园林系前系主任德克·西蒙教授、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赵万民教授、德国埃尔福特应用科技大学园林学院伊尔可·马绍尔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城市与区域规划、风景园林与城市设计系彼得·波塞尔曼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风景园林与区域规划系主任罗伯特·L·瑞安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并进行圆桌讨论。
德克·西蒙教授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前系主任)
Dirk Sijmons
如何从区域视角协调自然过程和城市发展
Pathways to pacify urbanization & nature: a regional perspective
西蒙教授指出,当我们从区域的视角看待城市,它就像一个可以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urban metabolism)。这个生命体的运转主要依靠9种“流”(flows),其中动植物等生物(biota)的“流”正受到严重威胁。西蒙教授通过回顾不同的城市建设思想,总结了3种自然和城市的关系:对比(Contrast)(如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接触(Contact)(如哥本哈根楔形绿地系统)和交融(Contract)(如赖特的广亩城市),3种方式各有特点,没有绝对的优劣。最后,西蒙教授通过阿姆斯特丹填海造陆新区艾尔伯格(IJburg)的建设案例,展示了即使完全依靠人工建造的高度城市化的区域,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让野生动植物自发定居并壮大。
赵万民教授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
Zhao Wanmin
三峡库区新人居环境的景观格局研究
Research on Landscape Layout of New Human Settlement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赵万民教授的报告围绕古典风景园林学的辨析、山地人居环境的景观认识论、山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案例实践三方面展开。在古典风景园林学的辨析中认为建筑学三原则(Accommodation、Firmness、Delight)普遍涵盖了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的行为和意义。在古典时期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创造了三者的和谐统一,今天,这三者依然相生相融,不可分割。山地人居环境的景观认识论中,通过对山地人居环境的景观理性认识和分析,认为其有整体观(族群与个体)、环境观(环境与人性)、生态观(自然与安全)、文化观(技术与艺术)这几方面的哲学概念。山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案例实践中通过对三峡库区新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等案例的分析对山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人居环境的地域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总结。
伊尔可·马绍尔教授
(德国埃尔福特应用科技大学园林学院)
Ilke Marschall
德国图林根州区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场地叙事和规划策略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ystem of the region Thuringia in Germany. Richness, witness, wisdom and planning advice
马绍尔教授指出:文化景观是在长期的人与自然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果,包括了生态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公共参与、社会公益等许多方面。她结合德国图林根州的文化景观体系研究成果,分享了文化景观的收集技术、分析方法、数据化平台、公共参与等多方面的内容。然后,她也引出了文化景观研究对于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意义:生态文化综合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旅游规划,故乡保护和地方特色。最后,她强调了她所理解的文化景观是:系统化的,多元化的,可感知的。
彼得·波塞尔曼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城市与区域规划、风景园林与城市设计系)
Peter C. Bosselmann
三角洲地区都市景观的适应性
Adapta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Landscape in Delta Regions
Peter教授通过对三角洲地区旧金山的水量、入海口处的城市、岛屿等情况的介绍,提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气候变化将影响到世界各地的城市,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像地势较低的沿海城市、位于大型河流三角洲和潮汐河口附近的城市那样强烈。人们集中居住在较为平坦的区域,我们必须保护这些平坦的区域,但三角洲地区现在环境恶劣、景观被破坏、河道被污染。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三角洲区域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非常重要。
罗伯特·L·瑞安教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风景园林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Robert L. Ryan
针对城市化流域的水资源规划:风景园林与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in Urbanizing Watersheds: The Rol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
瑞安教授重点介绍使用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流域规划的多尺度策略,并以波士顿北部伊普斯威奇河流域为研究案例。因雨水径流受污染和当地社区过度用水等原因,伊普斯威奇河被视为美国受(城市化)威胁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对面临频繁缺水和水质受损等困境的当地政府机构而言,节水和雨洪管理是当务之急。该项目包括为穿越市区的整个流域制定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以及对住宅层面创新性绿色基础设施改善(如雨水花园和耐旱景观等)的公众接受度开展研究等。此外,瑞安教授还重点介绍从其他城市化流域处理水资源问题中所吸取的经验教训。
圆桌讨论
王向荣:我将向每位嘉宾提出一个问题。
王向荣:三峡建造后,原有的村庄,搬迁到其他地方,涉及相当多人口的迁移和环境的变化,迁移后质量是整体提高了呢,还是某些方面提高了?与水的关系怎样?新建成的聚落,与原有环境有哪些异同之处?
赵万民:从农村搬到城市,生活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总体来说,人居环境更好了,因为政府注重很多的财力、政策和人力支持,来支援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就业,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当然,这些地区还有其他方面的挑战。总体来说,城市化可以让整体的生存环境提高,产生新的建筑、园林,因为新的规划和建造,会想要建造更科学、宜居的环境。
王向荣:荷兰相当多的土地是围海造田创造出的土地,有几百年的历史,荷兰是否有某个特别快的城市化的历史时期,对水系带来相当大的改变?荷兰是否在某个时期,水网被大规模填埋,如果是这样,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Dirk Sijmons:大家从我们整理的图表中,已经看出,我们的国家是相当幸运的,一向如此。与珠江三角洲发展不同,我们的城市建设更分散一些。
对于我们来说,人口的变化,反过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我们那里,不是有一个超大城市,而是许多个小的城市,其实对于我们,主要是农业的发展影响了水系的发展。荷兰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当时在农业方面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可以说是颠覆了整个农业用水的历史。
王向荣:在埃尔福特区域,水网是如何的,历史上是否遇到过水网被破坏、污染的情况,如何解决?
Ilke Marschall:埃尔福特有四十多个水厂,用于水利、灌溉等不同用途,比如在图灵根,人们曾希望将水引至城市中部,当时我们做了很多引水和转水的设施,无论在哪里,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保证雨水渗透、收集都非常重要。
我们还有大小河流的恢复项目,历史遗产的修复项目,有些运河是十九世纪修建的,对水利非常重要。
王向荣:您认为,三角洲在中国区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荷兰对中国有哪些具体建设意义?人们对于坝的认识较为负面,认为是不生态的,对此,您怎样理解?今天,三角洲地区还会建坝吗?
Peter C.Bosselmon:中国拥有几个世纪的建造经验,和丰富的气候环境,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如风水、选址,这些中国是专家。之前跟大家说到的小镇,主要是在明朝时期修建的,有几个世纪的积累,我们从历史之中,汲取古代的智慧,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说回长江三角洲,中国必须接受荷兰人的教训,荷兰人不断修建大坝,却不能一劳永逸,我们必须学会其他方式进行治理。我们必须学会冗余设计,必须有足够的泄洪区域,中国必须学会这一点。
王向荣:中国的情况具有其特殊性,运用雨水花园等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更为复杂,另外,南方地区地下水位很高,土壤含水量很大,面临大量排水问题,雨水花园,可能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想听听您的意见。
Robert L. Ryan: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讲,绿色基础设施并不是非常适用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气候区,比如地中海,冬天下雨,夏天干旱,所以集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屋顶集雨设施,另外还有地下设施,必须保证土壤是多孔的、疏松的,从而保证更多的集水。所以在中国也可以这么做。在新的公园中,一定要做集水设计。如费城就是这么做的,通过集水,反补给周边居民。对于南方城市,洪水、内涝是非常严峻的挑战,需要足够多的排水设施。
9月22日下午
主持人:郑曦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
22日下午,讲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郑曦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与环境规划露易丝·莫津戈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系主任罗恩·亨德森教授、韩国庆熙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金振午副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并进行圆桌讨论。
李振宇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Li Zhenyu
《说园》三法与社区空间景观设计
Three Measures Originating from the Book On Chinese Gardens &Community Space Landscape Design
李振宇教授师从陈从周先生,值此陈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汇报自己的所感所想并表达对陈先生的怀念之情。陈从周先生《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诗情画意的理想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强调“小中见大”“动观静观”“借景对景”三个法则。《说园》三个法则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路径”“边界”“节点”“区域”“标志”五要素有着有机的联系。“动观静观”与“路径”“节点”“标志”相联系;“小中见大”与“边界”“区域”“标志”相联系;“借景对景”与“节点”“标志”相联系。五要素偏向于阐述要素本身,而三法则强调的是各要素的关系。最后,李教授用自己主持的实际项目阐述了《说园》三法对社区空间景观设计的启发。
露易丝·莫津戈教授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与环境规划)
Louise A. Mozingo
可持续性城市景观未来展望:让城市和区域服务于环境和人类
Sustainable Urban Landscapes for the Future: Making Cities and Regions Work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for People
露易丝·莫津戈教授就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景观,如何为人、为环境服务作出阐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城市景观主要包括保持、修复、强化和高效的资源利用。在设计时需要连贯地看待多种元素,来提高整体的社区环境。在城市区域,积极构建的生态设计的4个景观元素包括:保护现有生态系统、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加强城市功能的生态过程以及通过城市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莫津戈教授表明,应该把城市与自然相结合,城市与自然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衔接的,城市也应考虑生态的作用,是自然的延展,是有机的结合。
孙一民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Sun Yimin
共享景观的营造
The making of sharing landscape
孙一民教授通过研究发现由于设计思想的问题,城市里的空间或景观很多是带有私有性质的,部分还存在很多奇怪的边界与空间,造成它们局促狭窄。但广州琶洲西区整体保留河涌水系,通过多廊道共享的开放空间体系,塑造了城水交融的格局;江门体育中心的建设控制住公共核心场所,满足举办大型赛事需要的同时融入更多的景观,给景观更多空间去发挥,方便市民使用,也达到了范式突破。要消解咄咄逼人的大型场景,创造出更多可以供大众使用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不是封闭的,而是大家共享的,建筑、景观、城市设计需要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去突破范式。
罗恩·亨德森教授
(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系主任)
Ron Henderson
城市的自然史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ities
任何城市都是从自然的历史开始的,城市的规划是与城市历史相关的,当面临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解决时,风景园林师应该站出来,并知道该如何与相关利益者进行对话。亨德森教授认为,城市影响着个人和集体,个人和集体也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有关;同时,自然环境影响着个人,个人、集体也与自然环境有关。他以伊朗塞姆南、中国北京、美国芝加哥三个城市为例,介绍了其城市历史,包括水文、地貌及城市发展的变迁,探讨了城市的自然系统如何影响城市的近代与当代社会。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让自然重新回到城市中,并将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间的和谐。
金振午副教授
(韩国庆熙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
Kim, Jin-Oh
综合区域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韩国CCZ和DMZ的案例研究
An Integrative Area Section Method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CCZ and DMZ in South Korea
金振午教授的报告围绕“探索有效的方式去保护生物多样性”展开。指出在韩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非常严重,已成稳定态势,生态系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我们充分正视。通过对DMZ(非军事地带)和CCZ(民间统制线)区域研究发现:DMZ由于人的进入减少,多样性得到保护,大量世界濒危灭绝的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但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威胁;CCZ地区由于城市化发展将很快进行城市与旅游经济开发,收集的数据有局限性,保护面临严峻问题。两者在保护的过程中许多动物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有所迁移,在选取生态保护区时很难整合所有社会因素。生物多样性保护还面临着协调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开发更具逻辑化的做法、分析应用于实际、提升技术工具精度、重视人的主观角度等诸多挑战。
圆桌讨论
郑曦:我问三个问题,大家可以选一个问题来回答。
1) 从区域的视角,看大都市的体系。中国成立了自然资源部,进行综合管理,核心是建立保护地体系,在大都市里,要保护什么,怎么形成这个体系?
2) 都提到要更积极的干预,就像圩塘、水系统。我们要如何调和人为的干预与自然的水系统,使其适应城市的发展?
3) 西方与东方传统的营造智慧,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Louise A. Mozingo:我说第一个吧。其实我觉得,我们首先要针对现状绘一张图。比如在湾区,有个“绿色纽带”的组织,每年会发布“风险土地”的地图,一些区域由于发展会受到威胁,一些高风险的地区更是该组织的关注所在。他们所有的报告是公开开放的。
现在的风景、景观,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或许我们在设计中会失去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但我们在选址上,要全方面考虑,经济上的利用不是唯一的。
Ron Henderson: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人不进入这个区域,区域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但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思考,通过什么方法,来促进地域、人的发展,并给周围的事物带来利益。如果我们单纯考虑人的利益,我们又可以做什么。
孙一民:一方面我们希望我们专业很复杂,什么都可以解决,但另一方面,在专业视角,这一点不是很好。比如湾区,通过竞赛的评审发现,大家都在重复原有的做法,在强调人为的干预,比如人口问题,都在探讨人从哪来,就像这次台风,风大水不大,而珠江地区的进水,其实是人的干预创造了新的危险,“人工改变气候”的说法,把我们的技术与自信贯彻到每个方面。我们应该多想一想,我们被什么控制了,我们要控制什么。
金振午:我回答第二个问题,从人的角度。第一个是露易丝说的图像与信息的重要性,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地图,就像风险值什么的。我们如何才能把不同的知识全部汇集。我们把信息公布于众时,应该增强居民的关注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公众了解。不同的价值,要化成路径图,放入规划,就像DMZ、CCZ,在规划时就考虑了保护地。DMZ、CCZ必须要成为我们国家规划的组成部分。
李振宇:中国园林从来就是共享的。就像西湖,最早不是景观,就是一个基础设施。就像私家园林、皇家园林,都是开放的,在一定时段都是可以分享的,就像现在的私人博物馆一样。
然后说一下人工与自然的平衡,陈从周先生在日本参会的时候,有人问他,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区别,陈先生说,中国园林是自然中见人工,而日本园林是人工中见自然。所以,我们现在的发展建设,就是在自然与人工中发展,二者是谁多一点、谁少一点,如何做到平衡,我们就在人工与自然的分量上进行研究。
9月23日上午
主持人:赵万民教授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
23日上午,讲坛由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赵万民教授主持。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荷兰Vista景观设计事务所总监瑞克·德·维塞尔先生、日本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下村彰男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西蒙·贝尔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并进行圆桌讨论。
李雄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Li Xiong
公园城市与公园体系构建探究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of park cities and park systems
李校长指出,区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区域景观系统,是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的综合体。本次讨论,是区域景观体系的一部分,更多是城市公园问题。当下城市在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案例来阐释如何实现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目标:第一,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第二,服务于人,以人民为中心;第三,风景园林应该有新的担当。目前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到森林城市,对于国家区域的绿地体系起到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中国城市绿地发展定位矛盾性。2)绿地系统规划的结构性、虚空性。3)绿地系统规划和市域生态环境的关系。4)城市绿色发展定位错位。李校长最后以石家庄为例,阐述了当前建设公园城市的先进性,并说到应该实现在城市中建公园与在公园中建城市的转化。
瑞克·德·维塞尔
(荷兰Vista景观设计事务所总监、所有者及创始人)
Rik de Visser
圩田都市
Polder Metropolis
瑞克先生从荷兰大部分土地低于海平面的特殊语境出发,介绍了荷兰独特的圩田景观发展的历史,以及今天面临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瑞克先生指出,为了保护荷兰低地免于水患,必须精确控制圩田的水位,这种高度控制使得水利系统在极端天气越发频繁的情况下显得十分脆弱,因此人们必须重新思考城市如何适应变化的环境。瑞克先生介绍了 Vista 的两个代表性案例:马肯湖-瓦登海项目(Marker Wadden) 和弗和米尔圩田项目(Volgermeerpolder)。其中,马肯湖-瓦登海项目创造性地在水质堪忧的大型人工水域中利用疏浚淤泥创造多元化的生境让生态系统自发发展;弗和米尔圩田项目智慧地将棕地无害化处理、生态重建与休闲游憩相结合。
下村彰男教授
(日本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
Akio Shimomura
日本区域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可持续管理
Individuality of Regional Landscape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Japan
下村教授首先谈到日本国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由来已久,且每个地方的“接触”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历史上因人与自然“接触”而造就的个体景观遍布全国各地。下村教授从管理系统分享景观建设的思考。好的景观应该是由政府、业界、居民共同建设的共有财产。另外在2004年出台一个新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例,确立了61个文化景观保护区域。这些法例法规的提出展现出日本认识到景观的价值性和独特性以及居民平衡的问题。
日本景观多样性非常丰富,因此也需要考虑到景观的在地特性。在21世纪之后,景观个性化的重要性逐渐置于行政体系内,作为区域计划中的地方资源而备受关注。
最后,下村教授带来了新的景观管理系统思考。如今,各种财政资源均在考虑之列。不仅向政府募集景观建设资金,更拓宽至景观最直接的受益者——游客来募集资金。此举将促进景观行业和旅游业欣欣向荣,和谐发展。
西蒙·贝尔教授
(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
Simon Bell
蓝色空间的健康和幸福属性:城市景观研究的新领域
Health and well-being aspects of blue space: the new urban landscape research field
大多数欧洲(和世界)人口居住在沿主要河流开发或依内陆湖岸或海岸线而建的城市。这些“蓝色”环境在城市区域的历史和现代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城市“蓝色基础设施”实用网络在人类健康和福祉层面颇有助益。贝尔教授分享了蓝色健康城市的建设,认为城市中除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需要蓝色基础设施的互补。蓝色空间应该受到特殊对待。随着时间的发展,管理和保护水体愈发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会更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然后通过对蓝色健康项目的建设希望人类从中受益,直接间接接触蓝色空间,与水产生互动。蓝色空间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数量和质量,还要利用蓝色健康环境评估工具(BEAT)和蓝色健康行为评估工具(BBAT)两个工具。前者通过对蓝色空间的打分,最终得出可以利用的结果。后者对各种区域进行人类活动的评估。总的来说,我们的项目是一种城市“针灸”,只做一点点但影响非常大。蓝色健康项目帮助我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王向荣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
Wang Xiangrong
山·水·田·城——中国传统的人居景观体系
Mountain-Water-Field-City, Landscape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 Settlement
王向荣教授从中国的景观面貌入手,谈及中国是山水一体的国家,如何因地就势,发展农业、开展水利建设,建设人居环境。中国的村庄、农业、水网、山构建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体系。中国的都城、水、运河、山峦,造就了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传统国土景观。中国传统的人居景观体系极具生态智慧,更为可持续。王教授说到,这些宝贵经验,很适合中国的这片土地,但现在似乎已被忘记。我们所用的新设计,能否契合土地,值得思考。王教授在最后讲述了2个主持的案例:宁波塘河和诸暨高湖。
圆桌讨论
赵万民:我将向每一位嘉宾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国家园林城市的关键词是什么,引导城市发展的支撑点是什么?
李雄:支撑点是由指标和运动两个类型组成。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是城市中绿地的建设;森林城市指的是市域范围内森林的覆盖率;公园城市主要有两点,首先要公平正义,针对人的问题,为人民服务,第二是山、水、湖、人居等生命综合体。
赵万民:填海造地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需要考虑什么?
Ir.Rik de Visser:利用景观来建设城市在荷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荷兰城市的发展中造成了景观的缺失,所以我觉得以景观为基础的城市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景观体现城市的特点,我们建设城市的同时也在建设景观。
赵万民:景观发展和旅游管理的支撑点是什么?经济文化发展的理念是什么?
下村彰男:景观是住民做的事情,所以群众要理解景观,旅游管理上不能和住民说清楚是无法进行下去的。经济方面上,还有许多学者专家正在讨论,还没下定论。很多住民不能看到景观的价值,需要学者提炼告诉他们。
赵万民:以什么形式完成蓝色健康项目?
Simon Bell:我们的最后结论是到底什么能让我们营造出健康蓝色空间,让我们更好的设计与利用,让人们从中获利。我们之前在进行许多设计时候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做的一团糟,利用蓝色健康项目可以有助于设计。我们将会出一本书记录项目的过程和结果。
赵万民:江南水系空间由城市发展形成了变化,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讲如何优化?
王向荣:首先,认识中国和历史地理环境,自然降水环境,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水利社会,来繁衍人口,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中国是个农业社会,农业作为经济命脉之一,农业国家的水系管理有许多方式。最后就是韧性和弹性,是水网系统使城市更具有弹性。
总结
15位专家高质量的精彩报告从不同的视角、尺度分析了区域景观系统的规划问题、水资源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等,涉及的地域也涵盖了全球最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域:三角洲、圩田、非军事区、运河、三峡库区等。中外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也在圆桌讨论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高度,彰显文明智慧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坚定信念。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也必须向低碳、生态、绿色、环保方向迈进。国家生态战略为区域发展开启指路明灯,也为区域发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本次讲坛围绕区域景观系统展开讨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中国的区域发展理清思路,共促发展。
24日,本届讲坛分别组织了“北京古村落”和“城市微更新”两条主题线路考察。古村落作为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北京古村落”考察线路进一步加深与会代表对于中国悠久历史、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区域景观系统演变的了解。“城市微更新”考察线路串联北京重要历史风貌街区和城市新景观,使与会代表获悉北京城市更新改造的进程以及城市景观的微更新成果。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大栅栏三井胡同21号及茶儿胡同12号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北京绿廊2020|胡同微更新——里外计划”展览及《风景园林》主办的“行走世界 风光无限” 展览。
与高峰讲坛同期进行的2018青年风景园林师圆桌论坛也是精彩纷呈,来自国际国内各大高校及研究院的青年风景园林师代表12人各抒己见。本刊将另外报道,请持续关注。
采编:王一兰 刘玉霞 遆羽静 张博雅 孔洞一 曹娟 彭腾 张倩玉 刘心玥 兰悦 马亚男 周敏 贾绿媛
摄影:刘玲君 熊韬维 王安瑶 罗雅丹
微信编辑:遆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