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2018-09专题导读 |城市山水风景体系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8年第9期 P10-51
我国广袤的国土、多元化的自然景观,孕育出具有极大丰富性的传统城市景观环境,其整体布局表达了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特征,同时也叠加了水利系统、农业体系,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生活准则。这是千百年来人工干预自然不同方式的结果,也对我国目前城市转型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背景和有益启示。
本期的城市山水风景体系尝试着以风景园林的视角,在历史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农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人居环境视为整体。一共收录了相关文章7篇,从国土、区域和城镇等不同尺度,探讨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城市与自然系统、农业系统的结合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郭巍副教授
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城体系
王向荣 林箐
几千年来,中国人不断开发农业以满足生存需要。为适应农业、定居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人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修筑各种水利设施,形成了由天然水体与人工水系相结合的覆盖国土的水的网络。人们在区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农田水利系统中择址建设城市,并对城市内外已形成的大地肌理进行改造和点缀,实现山水环境的风景化。这种独特的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方式造就了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中国传统国土景观,并形成了山、水、田、城一体的景观系统。今天,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历史,汲取古代经验,保护国土上遗留下来的古代水利、农业、村落和城市遗产,并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并蓄的新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
良渚文化遗址中的古城与塘坝系统示意图
宁绍平原圩田景观解析
郭巍 侯晓蕾*
宁绍平原是中国最古老的圩田开垦地区之一。地质上底土的差异、水与田的动态变化以及人类的干预形成了宁绍平原丰富的圩田形式。文章以历史地图、传统舆图、历史照片等图像资料以及地方志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首先论述宁绍平原圩田景观演变的自然与文化的动力因素;然后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将宁绍平原的圩田景观分解为一个多层系统的叠加,包括反映出自然特征的水利系统、以水利和土地划分为基础的农业开垦系统以及以农田水利网络、开垦机制为特征的聚落系统;最后总结圩田景观对宁绍平原人居环境方面形成的巨大影响。
20世纪初期的宁绍平原
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梳理及组织特征探究
毛华松 梁斐斐 熊瑞迪
区域城镇风景特征与自然基底、历史进程、产业、人文等密切相关,梳理传统城镇风景要素及其空间分布、组织特征,对当代语境下的地域性城镇风景体系重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川江流域城镇地处峡江地带,属典型的山地城镇,加之受悠久的演进历程和地域多元文化影响,其城镇风景极具历史及地方性特征。通过对方志、文集、诗歌等文字记载和相关图画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图文对照分析,梳理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数量、类型及位置分布;同时借助 HGIS 技术对城镇古代舆图、城图等进行地理信息的空间表达。归纳宏观视域下风景分布与山水构架的耦合关系,以及城镇及周边视域下城镇与风景互为补充和参照的融合关系。为构建多元的城镇风景要素、强化地方山水格局、促进城镇与风景协同发展等提供研究方法探究和理论指导。
川江段地形及全貌
与天地参,居山水间—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
张雪葳 王向荣*
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传统人居寄托了人们的家园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福州是公认的传统人居的典范,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中仍缺少对其人地关系的系统性解读。本研究借鉴并完善乡土景观层状叠加体系,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探讨福州山水风景的主要成就,以期展现古人与天地参的实践经验与思维建构。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形态的科学内涵、社会价值与文化意蕴,也有助于维护和发展中国独特的山水风景。
福州的水系概况
传统城市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以济南为例
王越 林箐*
为研究古人在长期适应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的水资源利用及水患治理的经验,选取泉城济南为例,通过古籍、舆图的收集及实地踏查的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城市尺度和城—水相互作用的不同层面,从区域水网格局约束、防洪需求、用水需求 3 个方面,探讨水环境影响下城市的起源与格局演变,以及基于不同需求的宏观尺度城乡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特征。进而总结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营建的生态智慧,分别是顺应自然与利用自然、水利设施层层叠加与协调运作、自然—人工水系网络的内外贯通、依水营建特色居住空间 4 方面,从而对济南古城水环境及水工设施保护、城市水环境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济南府城水系空间格局
六朝与明代秦淮河水系的沿岸景观比较探究
景雪瑶 郑曦*
自然河流经过人工水网重塑与城市产生紧密联系,促进了沿岸城市功能区域的生长,形成了以水为中心的具有独特风貌的沿岸景观。以六朝(222—589 年)和明代(1368—1644 年)的秦淮河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图解分析梳理其沿岸景观的要素构成、分布特征,包括桥梁、里坊、市肆、楼馆、文教建筑等功能建置,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园林景观和表现公共景观的景观文化 3 个层面;通过比较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形成原因,把握水城共生的互动关系,以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河流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示意
作为共享城市景观的滨水工业遗产改造策略——以苏州河为例
朱怡晨 李振宇
滨水工业遗产既是遗产,也是城市景观。从滨水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出发,探讨城市景观的共享性,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改造的 3 个特征和共享的 5 个特性。对上海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其共享性有待提升。并指出以共享为导向的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将对城市景观的发展做出新的引领和呈现。
城市滨水工业区改造发展图示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8-09 刊首语 | 王向荣:山水与人居
《风景园林》2018-09 目录 | 城市山水风景体系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8年9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宋恬恬
校对 王一兰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