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2019-01 刊首语 | 王向荣:城市荒野与城市生境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9年第1期 P4-5
城市荒野与城市生境
城市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生境条件也极为多样。城市生境包含了绿地、林地、农田、湿地、水体、荒地这些自然或近自然的区域,同时也包括了建筑、桥梁、各种管网、轨道等构筑物或基础设施。
在各种城市生境中,我更关注城市中的荒野。城市生境的大量消失,栖息地和生物物种的减少都与荒野的消失相关。所以,城市生境和栖息地的问题,关键在荒野。
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0%以上,但大多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却非常弱,实际上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城市生态功能、特别是生境和栖息地质量的增强。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写到,“城市中重要的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的系统,一个是人工的系统,一个好的城市中这两个系统是互相平衡的。而自然的系统并非指绿色的自然,而是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演变进程发展的自然”。城市中的荒野就属于这一类自然。
城市荒野指城市中以自然而非人为主导的土地,这片土地能够在人的干预之外进行自然演替,它的主人是土地本身和其上自由栖息的生命。
荒野之于城市的价值体现在其经济和高效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城市中,由自然过程主导的荒野是一种最接近原生状态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低维护、低影响、可持续的特性。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能够自发生长,相互竞争适应,从而形成适宜场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种群形态和稳定、优越的生态系统。荒野为当地动植物群落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它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生物栖息地类型之一。
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繁荣发展使劳动创造的事物显现出更多的价值,而自然原生事物的价值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人们普遍认为荒野与“荒蛮”“杂乱”“野蛮”等消极的意象相关,在城市中的荒野更是荒芜的野地,与城市生活和城市景观格格不入,没有保留和维护的必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土地的改造变得更加容易,在城市的迅速更新和扩张过程中,城市及周边大量的原生或次生的荒野地被彻底开发用于城市建设。长期生活在城市环境中,人们习惯于欣赏静态的、人工的、可控的景观,并将自然环境视为凝固的景象而忽视其时间变化的维度,因而逐渐失去对生命自然状态的关注和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敏感。一些原来的荒野地被进行大规模地“美化”,改造为公园绿地。城市中能够按照自然本身的进程进行演变的土地日益减少,在城市中,荒野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幸运的是,在城市发展中,有时一些荒野地会由于特殊的原因被保留了下来。城市中也会有一些土地由于各种因素而被废弃多年,从而演变成一种次生荒野。这为我们在城市中保护和维护荒野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如1999—2003年间,杭州西湖一次大规模疏浚的淤泥输送到了一个名叫江洋畈的山谷里,形成了容积约100万m3的淤泥库。随后植物在淤泥上逐渐萌发出来,并随着地表含水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而有趣的自然演替过程,形成了城市中一片由自然主导的次生荒野,后来依托这片土地建造了江洋畈生态公园。这是一个自然系统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演替的公园,是一个将人类活动与荒野景观和谐统一在一起的公园。今天,有几十种鸟类栖息于此,泥塘中生活着野生的鱼、小龙虾和蟹,科学家们在这里共发现了42种蝴蝶。
江洋畈位于一个山谷之中,周围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不过即使在高密度的城市街区里,一些面积较小的类似荒野的绿地也具有独特的生境与栖息地价值。如位于英国伦敦伊斯林顿区(London Borough of Islington)的吉莱斯皮公园(Gillespie Park)最早曾是一片农地,后来成为铁路边的一片工业原料堆积地,1960年废弃后开始了数十年的自然演替过程。21世纪初,这片土地被保留并建成了一个面积仅为1.6hm2的野生动植物公园(Wildlife Park),公园中有200余种植物,包括一些在城市中十分罕见的植物,并栖息着大量的鸟类和昆虫。这里还成为人们第一次记录到长尾蓝蝶繁殖的地方。
城市生境和栖息地是城市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荒野在城市生境和栖息地的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中不仅需要绿地,也需要按自然本身演替过程繁衍的绿地,需要城市中的荒野。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的一些城市公园里就开始专门划出一片区域,使之成为不受人为干扰的类荒野地,为当地的动植物提供栖息的场所。而到了21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公园在满足市民休闲活动的前提下,更是放任自然过程在公园中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土地的自然演替状态,并使自然演替成为公园自主设计的一部分,让植物依条件自我选择,自由地萌发、生长和变化,以此来为城市创造出适应当地环境的生境和栖息地。
城市生境和栖息地是城市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荒野在城市生境和栖息地的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中不仅需要绿地,也需要按自然本身演替过程繁衍的绿地,需要城市中的荒野。
主编:王向荣
2019年1月1日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1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陈燕茹
校对 刘昱霏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