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2019-04专题导读 | 国家公园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9年4期 P8-50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成为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迫切需求。伴随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政府机构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任务日益明晰,而对相关研究的需求也日益急迫。风景园林学科在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积淀,同时也需要以此为契机,探索新时代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的方向、路径与方法,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风景园林智慧。
本期专题的6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某些特征,如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体制建设、合作伙伴等管理和机制构建方面的任务,也需要规划、保护等技术层面的探索;所需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既需面对现有体制机制痼疾,也要立足新时代创造性的规避可能的新风险;研究者的视野十分广阔,既有全球尺度的展望,也有立足本土的探究。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研究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研究视角、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广阔的空间等待我们的探索。
——本期专题组稿人:清华大学赵智聪老师
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路径中的挑战与机遇
著:(美)史蒂夫·麦库尔 译:彭钦一 校:庄优波
新的国家公园体系是中国在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机会。“为什么(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怎么样(国家公园体系未来有哪些特征)”和“做什么(来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是帮助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应对相关挑战和机遇的3条可行路径。此外,为了同步整合这3条路径,还需要一条路径解决政策和程序方面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为什么”方面,国家公园体系不仅应当保护生态完整性,也应当致力于提供转变性的游客体验机会。这些体验能够激励游客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激励他们去探索更多地方。而“做什么”的问题涉及路径的其他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建立规划和管理的能力。
构建国家公园体系的多种路径
大提顿国家公园的莫尔顿谷仓
加拿大北极圈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
马之野 杨锐* 赵智聪
随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正式出台,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方向愈发明晰,部分体制试点区已对外公布了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并有序开展实施。作为指导园区建设和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空间管控规则和实施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需要在试点过程进一步探索、提升和固化。从规划编制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空间资源调控和用途引导方面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梳理,提出空间管控策略的实施路径和目标传导机制,并将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作为规划研究要点。
大学与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关系:
课堂、户外实验室与世界之窗
著:(美)韦恩·弗赖蒙德 译:黄澄 校:庄优波
201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庆祝其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间,作为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公园提供科学、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在中小学阶段,国家公园就成为学生们的学习场所。大学生在读期间会以实习生和季节工的身份参加国家公园的实践。研究生在完成论文和论文项目时为国家公园提供必要的研究,而所有参与者也就成了传递国家公园价值的更好的老师。这种支持有助于实现公园保护目标、解决公园面临的问题。同时,为在校学生和毕业后的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经验的平台。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以促进学校与公园的沟通、签订合约、建立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与国家公园共同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强有力合作伙伴关系,为世界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9~10岁儿童及其家庭免费进入所有公共土地
在大烟山国家公园会见国家公园科学家
保护区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全球各地的保护工作者们在黄石国家公园讨论全球性问题
英国国家公园合作伙伴管理模式研究
——以苏格兰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为例
张书杰 庄优波*
以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为例,对英国国家公园“合作伙伴”(Partnership)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其合作伙伴管理模式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对土地管理、社区发展、自然保护、商业发展等4种合作伙伴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包括制度背景、公园管理局及主题合作伙伴组织的责权利等;最后总结为3方面特点,合作伙伴责权利的法律制度保障、合作伙伴对象和内容的多元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在核心责权利中的主导性;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建立“国家主导、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可借鉴之处。
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相关规划分析
斯佩河畔格兰敦城镇住房规划用地图
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
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元方法”及机制
张振威 杨锐*
英国应对复杂问题形成了精细而又综合的国家公园保护机制,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借鉴意义。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是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元方法”,是国家层面保护制度在国家公园中的“投射”。基于此形成了以国家保护制度为骨架,国家公园层面补充强化的国家公园保护制度。首先,系统阐释了国家层面以生物多样性为主导的自然保护机制和国家公园层面的强化措施;其次,分析了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景观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英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对中国当前国家公园机制建构的借鉴意义。
SSSIs强制划定及管理协议实施机制
峰区国家公园自然区域范围
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
曹越 杨锐* (美)万斯·马丁
在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规模和“爱知目标11”不足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因此亟须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设立更高目标,并进一步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009年,荒野基金会发起“自然需要一半”倡议(Nature Needs Half,NNH倡议),建议将地球至少50%的陆地和50%的海洋区域作为某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并增强连通性。系统梳理并介绍了NNH倡议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思想萌芽、正式提出和近期发展3个阶段分析了NNH倡议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从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角度讨论了NNH倡议的可行性。最后,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并在NNH倡议和制定“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自然保护地数量与面积增长(1962—2014年)
全球地球生命力指数变化(1970—2014年)
纳米比亚的自然保护地
不丹的国家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廊道
成都“熊猫之都”总体规划
Sasaki事务所
成都作为世界上离大熊猫核心栖息地最近的城市,可谓名副其实的“熊猫之乡”,同时也是迅速扩张的大型城市。本项目通过规划69km²的3个熊猫片区,建构可持续发展框架来协调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和大熊猫保护工作,带领成都打造永续的“熊猫之都”。Sasaki为“成都大熊猫之都”定制的总体规划体现了近年中国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不断加强沟通、合作与创新策略的意愿。项目通过一系列可持续性框架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同时扩大国际研究协作和生态教育,最终努力让大熊猫能够在野外自由茁壮繁衍。
大熊猫之都
都江堰大熊猫谷游览图
山顶熊猫野训效果图
幼年熊猫展示及科研人员培训区效果图
相关阅读: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19-04 国家公园、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
《风景园林》2019-04刊首语 | 赵智聪: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2019-04目录 | 国家公园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4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程秋爽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