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常湘琦 朱育帆 |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

常湘琦 朱育帆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9年增刊2 P35-40


常湘琦,朱育帆.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J].风景园林,2019,26(S2):35-40.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评述


本文获2019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风景园林教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常湘琦

女/ 博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朱育帆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副系主任/ 本刊编委/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摘要:就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背景、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团队等基本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研究主题等方面详述了从2005年设置课程至今的3个发展脉络,分别是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6—2010年的探索阶段以及2011年至今的国际交流阶段。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至今具有四大特色,即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课程组织的国际化、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最后,从新的环境新挑战、巩固中国本土性、风景园林师面对的新的世界议题几个层面展望了风景园林设计教育新的任务。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Studio;景观设计;清华大学



梁思成先生提出建立造园学系,并有从小尺度的空间设计到大尺度的自然保护的基本构想。1951年,吴良镛先生与汪菊渊先生创建中国第一个园林专业。2003年,清华大学(简称THU)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成立,聘请Laurie Olin教授为首任系主任。以Olin教授提出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 MLA program”为基础,拓展形成课程体系的“4阶段—4板块”,“风景园林设计Studio”作为4个板块中的硕士生核心课程,经过14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教学理论与适应本土发展的国际联合教学模式。


1 教学概况

该课程时长16周,每周4课时,共4学分。由指导教师确定设计的主题并把控课程进度与成果内容。学生分组完成规划设计等环节。它是一门集调研、讲座、设计实践、研讨、交流汇报、工作营(workshop)等于一身的跨校联合设计教学的综合性课程。

随着课程体系的成熟,其教学目的逐步走向培养能够解决更综合、更多元、更复杂城市问题,具有情怀、使命感,怀揣“中国性”又兼具世界视野的风景园林师乃至领导者。

课程采用中外教师联合教学模式。学系成立之初,由Laurie Olin教授、胡洁副教授、朱育帆教授及Ron Henderson教授作为指导老师,并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参与教学。2008年,随着联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及Henderson教授的离任,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的Miquel Vidal教授加入教学团队。同时,国际专家学者也参与了课程指导。

自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清华大学正式招收非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将不同背景的学生以3~4人混编一组。


2 课程内容

从2005年开课至今,风景园林设计Studio课程体系已走向成熟,目前包含国际联合设计工作营、讲座授课、调研访问、设计绘图、答辩总结几个部分。先后与香港大学(HKU)、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UT Austin)、UPC、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校(CGUW)、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IIT)、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B)、西南交通大学(SWJTU)合作教学。

自2011年起,学期初始、中期开展国际互访形式的短期workshop,以当年设计主题或相关内容为研究课题,开展10 d左右的设计研究和城市探访(图1)。高校的合作交流探索出了短期国际互访workshop与长期同一课题多校协同研究、双向互访、文化考察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1 联合教学与国际互访


讲座方面分为两大板块:1)以设计主题为核心,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2)以设计理论为主体,由专业内相关老师及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的讲授。

以“大课”与“小课”每隔一周轮换一次的授课方式进行。“大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所有授课老师进行点评建议;“小课”则以2名授课老师为一组共同辅导2~3个设计小组,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规划设计方案。

针对设计主题所选场地,前期组织学生实地调研,训练学生在场感知能力与直觉的艺术灵感(图2)。


2 学生利用照片、图纸做场地分析


课程中期和末期以及2次workshop末期举行大型的成果汇报,邀请相关人员、专家、老师参加答辩评审。学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成果的汇报与展示,并在课后进行课程成果的整理总结。


3 阶段性的发展

3.1 起步阶段:2005年

设计课程之初,由Laurie Olin教授带队作课程指导老师。第一年选择学生更易实地考察并具有尺度代表性的3个北京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街道(双清路)、校园(清华大学东门轴线)和城市公园(海淀公园)。

这一阶段的设计studio教学模式为时间串联式地研究若干不同尺度、类型的课题。场地为北京市内较小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的问题多为交通组织、功能活动、空间秩序等。教学团队为外籍讲席教授带领本土中青年教师。学生规模较小,更注重学生个人设计能力的培养(图3)。


3 海淀公园景观设计


3.2 探索阶段:2006—2010年

清华大学以朱育帆教授为首的本土中青年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与讲席教授密切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并做课程本土化的尝试。2006年的课程选择北京CBD财富广场与CBD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邀请教授专家做讲座。并初次尝试学生分组合作的模式。同时与HKU师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联合设计workshop(图4)。


4 CBD 广场与公园设计


2007年,依托首钢搬迁这一热点话题,以“首钢二通更新改造”为课题,首次将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2个层面、尺度和类型的问题以及研究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整合,从而完成一年同一课题的跨尺度综合研究教学。

随着本土教学模式的逐渐成熟,2008年首次尝试平行分支的教学形式——与HKU合作教学,研究北京中关村西区;与UT Austin分校合作教学,研究大钟寺区域。2个课题探讨了景观设计如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诸多问题。2009年将关注点集中于历史遗迹、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2010年研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与空间使用的关系(图5)。


5 学生 Studio 汇报与学生 Studio 成果


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尝试与联合教学的摸索试验,风景园林设计Studio课程基本确立了多校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调研分析、概念规划、详细设计的联合教学模式。设计的主题也开始关注中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行业热点,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趋于复杂和综合。


3.3 国际交流阶段:2011年至今

2011年3月,巴塞罗那国际联合设计workshop促发了清华大学与UPC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合作。同年开展的设计课以“北京颐和园外西南区域景观设计”为主题,与UPC展开联合教学。同年,开展了2次以城市印象为主题的workshop,分别在THU建筑学院与UPC建筑学院举办印象城市专题展览。学生对北京和巴塞罗那2座城市的文化、风俗进行认识与分析,并以模型反映对城市的认知(图6)。


6 “印象巴塞罗那”专题展览


由此,清华大学与UPC形成了较成熟的以同一课题作为主题、互访workshop为基本标志的联合设计课程模式。

2012年9月,清华大学、UPC、AA沿用平行分支的模式联合教学。课程分为THU-AA联合设计课程与THU-UPC联合设计课程,可由学生选择参与其一进行整学期的学习。前者探讨参数化设计与场地的关系,后者探讨用综合的方式解决场地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一直沿用到2013年。

2014年开始,联教学从团队的分支合作走向整体的联合,展开THU-UPC-CGUW 3校联合教学,针对“长江三峡”,研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图7)。2015年,展开THU-UPC-UT Austin 3校联合教学,探讨北京潘家园市场的未来。2016年,借“棕地”为研究主题,以首钢焦化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THU-UPC-IIT 3校联合设计教学。2017年首次将眼光投向乡村,探讨风景园林设计如何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2018年,开启THU-TUB-UPC-SWJTU 4校联合设计,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工业历史遗产群的再生。2019年为山海关区域、长城区域的复兴设计(图8)。


7 讲座与调研


8 潍坊坊子区景观设计


4 特色总结

4.1 课程选题的前沿性与复杂性

选题密切结合城市发展的热点与国际国内风景园林前沿实践的需求,把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对前沿话题的敏感度训练紧密结合(表1)。


表1 历年风景园林设计 studio 选题


4.2 课程组织的国际化

国际一流院校师资将国外顶尖高校的课程模式引入清华。本土与国际师资队伍密切合作,开设双语教学。其后逐步本土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学体系。

提供学生前往西班牙、美国等地进行短期设计学习的机会,并针对课程主题组织特色化的考察。

4.3 打通业界边界与学制壁垒

通过课程选题聚焦国际国家重大实践项目,开展与政府、企业、其他高校/院系多层次、多学科的广泛合作;邀请业界一流设计师、相关专家、政府联合评图;邀请业界权威进行专题讲座;学生在调研过程中对主题代表性企业进行采访等。打通人才培养与实践业界之间的边界。

教学打破全日制学生与非全日制学生的制度边界,共同教学混合分组的模式,使具有实务经验的学生和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协同互补。

4.4 关注设计逻辑与课程内外的完整性

呼应中国风景园林领域内大尺度实践项目的实际需求,以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为起点,重点落到小尺度的景观空间设计上,在小尺度的设计层面会关注具体的材料使用、细微的空间感受和活动功能的策划等。在交流媒介上,前期要求学生用sketchup模型尽量还原现状场地,规划阶段利用模型进行分析,设计阶段以电脑模型作为评图与操作媒介。另外,注重棕地修复、历史遗迹、生态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训练。设计内容、媒介辅助、关注问题都反映了实践逻辑链的完整性。

当然学习与总结不仅停留于课堂内。从2014年起,在课程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成果的整理,并出版相关成果集。


5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Studio”教学模式以欧美国家课程模式为基础,融入适应中国本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拓展探索出新的国际化教学模式。

现如今,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1世纪初,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生代” 和“人类世”,将人类视为受益共同体;“自然需要一半”倡议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导向;IFLA大会上提出风景园林师面临的全球议题为气候变化、食品安全与农业、公众参与、健康、本土文化。这些都向风景园林师提出了具有全球视野、肩负全人类命运福祉的职责,也预示着风景园林将面对更复杂、多元、综合、跨尺度、跨领域的实践。

因此,在保证中国文化之根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风景园林学的现代转型,如何更好地解决城乡发展问题,如何更有力地回应世界发展,如何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及自然共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是清华大学景观学系乃至整个风景园林教育界共同深思和探索的重要议题。



致谢: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邬东璠老师、郭湧老师,博士生吕回、张宁在相关课程资料上的提供与支持。


注释:

① 梁思成先生在1947年《文汇报》上连载的《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现称建筑工程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中,对造园学系的办学目的的阐述如下:“造园学系——庭院在以往是少数人的享乐,今后则属于人民。现在的都市计划学说认为每一个城市里面至少应有1/10的面积作为公园运动场之类,才足供人们业余休息之需,尤其是将来的主人翁——现在的儿童,必须有适当的游戏空间。在高度工业化的环境中,人民大多渴望与大自然接触,所以各国多有幅员数里乃至数百里的国立公园之设立。中国如北平西山、北戴河、五台山、天台山、莫干山、黄山、庐山、终南山、泰山、九华山、峨眉山、太湖、西湖等无数的名胜,今后都应该成为人民的公园。有许多地方因无计划的开发,已有多处的风景、林木、溪流、古迹、动物等被摧残损坏。这种人民公园的计划与保管需要专才,所以造园人才之养成,是一个上了轨道的社会和政府所不应该忽略的。”

② 4个阶段即面向建筑学本科的入门课程阶段,面向工学硕士、清华—千叶设计专题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的全面训练阶段、面向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MLA)的职业后提高阶段以及面向工学博士的综合研究阶段。4个板块包括景观规划设计板块、景观历史和理论板块、景观技术板块、应用自然科学板块。

③ 在《树人成境: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成果集(1951·2003·2013)》一书中提到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的教学目的为:“掌握设计调研的方法和内容,了解场地测绘的方法;学会场地分析的内容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深入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和社会文化职能;提高植物认知能力,全面接触景观营造即改造技术,深度学习土壤改良、生态恢复等专项景观技术;提高对形体及空间的驾驭能力以及对其进行设计的目的、原则、内容、程序、分析方法和相关技巧;掌握设计解决场地内部功能及与外部联系的能力,练习不同功能场所的景观设计。”


图表来源:

图1由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提供;图2由作者拍摄;图3由陆晗绘制,引自参考文献[4];图4左图由郭湧绘制,右图由邹裕波、吴竑、范超、刘雯绘制,引自参考文献[4];图5左图由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提供,右图由徐点点、张隽岑、郭建梅、刘耀东、闫勤玲绘制,引自参考文献[4];图6由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提供;图7由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提供;图8上图、下图分别由赵晶、刘洁琛绘制提供;表1由作者根据每年课程计划整理自绘。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清华大学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N]. 文汇报,1949-07-10.

[2] 陈有民. 纪念造园组(园林专业)创建五十周年[J]. 中国园林,2002,18(1):4-5.

[3] 清华大学成立景观学系[J]. 中国园林,2003,19(11):79.

[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树人成境: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成果集(1951·2003·2013)[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杨锐.融通型·互动式·多尺度·公共性: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 中国园林,2008,24(1):6-11.

[6] 杨锐.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的9个关键问题[J]. 中国园林,2017,33(1):13-16.

[7] 杨锐.文明转向与风景园林的使命[J]. 风景园林,2010,18(3):124.

[8] 杨锐.论风景园林学的现代性与中国性[J]. 中国园林,2018,34(1):63-64.

[9] 赵智聪,杨锐. 清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评述[J]. 风景园林,2006,14(5):30-35.

[1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借古开今: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料集(1951·2003·2013)[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1] 杨锐,王川. 清华大学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学与教关系的探讨:以首钢二通更新改造景观规划Studio为例[C].北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

[12]朱育帆,邬东璠. 印象北京/巴塞罗那:颐和园西南区域及黄石铁山区矿坑景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16.

[13] 朱育帆,邬东璠,郑晓笛. 防灾景观:巴东黄土坡遗址公园及巴东水泥厂改造[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4]朱育帆,邬东璠. 集市景观:潘家园古玩市场改造[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5]边思敏,朱育帆,邬东璠. 多文化背景下的潘家园改造试验: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国际联合设计课[J]. 住区,2019(4):51-58.

[16] 郑晓笛.从中美3个实例看风景园林专业棕地设计课教学[J]. 中国园林,2009,25(9):24-27.

[17] 贝里,曹静. 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 刘东生. 开展“人类世”环境研究,做新时代地学的开拓者:纪念黄汲清先生的地学创新精神[J]. 第四纪研究,2004(4):369-378.

[19] 曹越,杨锐,马丁. 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J]. 风景园林,2019,26(4):39-44.

[20] 杨锐. 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J]. 中国园林,2013,29(6):6-9.









版面预览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9年增刊2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扫描或点击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风景园林》2019-增刊2

2019 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



文章编辑 遆羽静

微信编辑 程秋爽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