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2020-03专题导读 | 自然保护地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0年03期 P8-46
自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已相继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涉及自然保护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政策指导文件。到目前为止,围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管理机构统一、自然资源保护与资产确权、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社区协调机制完善以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反映了自然保护地从分散管理到整合治理的过程。本专辑将“自然保护地”确定为主题,内容涉及整体和单体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风景遗产保护、社区共管模式等,同时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了自然保护地的文化特征,并选取了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从景观治理角度从一个侧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佐证。视角不同,给人带来的思考也就有所不同。今后我们的任务是要在国土全域范围内科学划建国家公园,同时优化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的建设布局和规模,并实现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整合归并优化,使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最严格的保护,最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本期专题组稿人: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钧教授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吕雪蕾等
Keywords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整合优化方案;结构优化;归并整合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从技术和操作层面,提出以自然资源和保护现状研究为基础,以资源价值评估为依据,按照分析保护空缺,开展“整合、归并、优化、转化、补缺”5项任务,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三”RBS矩阵多层级结构模式的整合优化方案路径,为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路径和方法。
”1 概述
1.1 背景
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改革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及原则
2.1 整合优化思路
2.2 整合优化原则
3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路径
3.1 整合优化办法
3.2 整合优化路径构思
3.3 整合优化路径分解
3.4 整合优化路径实施
3.4.1 自然资源和保护现状研究
3.4.2 自然保护地结构优化
3.4.3 归并整合
4 整合优化成果
5 结论
自然保护地资源评价指标关系
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禀赋情况梳理研究流程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下风景遗产保护路径探讨
王应临 张玉钧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遗产;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保护路径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将风景遗产纳入国家公园进行保护,应在风景遗产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风景遗产的保护边界。将具有国家层面重要价值的风景遗产划入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进行保护。而对于风景区的其他区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栖息地连通性、保护管理可操作性等原则,酌情考虑是否划入国家公园,或划入国家公园的一般控制区。对于具有省级及以下价值的风景遗产,则可考虑将其作为自然公园。
”1 研究背景
2 风景遗产是中国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对象
2.1 风景遗产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
2.2 风景遗产对于增强国民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3 风景遗产保护制度的经验与问题
4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下的风景遗产保护
4.1 基于风景遗产特征与内涵,科学确立风景遗产评价体系
4.2 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国民认同感的风景遗产应纳入国家公园
4.3 在不降低保护级别的前提下采取适合风景遗产的管理方法
4.4 在原有风景区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景遗产管理制度
世界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的扩展
风景遗产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示意图
世界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典型模式研究
张引 庄优波 杨锐*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典型模式;国际经验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社区共管是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协调的关键制度。本文梳理了世界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指令、咨询、协议、合作、联合、授权 6 种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模式,在越南、巴西、乌干达、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各自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建设提供经验启示。
”1 世界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起源与发展
1.1 定义
1.2 起源
1.3 发展
2 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典型模式分析
2.1 模式提出
2.2 案例选择
2.3 案例分析
2.3.1 产生原因及适应性分析
2.3.2 成功经验分析
2.3.3 现状问题分析
3 对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的启示
3.1 对模式选择的启示
3.2 对政策制定的启示
3.3 对实践开展的启示
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层次和模式划分
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比较研究
谢冶凤 吴必虎* 张玉钧
Keywords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体系;文化特征;文化意义;保护地管理分类;双遗产;东西方对比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东西方保护地文化内涵差异主要是东方许多具有国家文化象征意义的自然环境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地,而这种类型的保护地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不存在与之完全对应的类型。许多西方国家的自然保护地不具有长期延续和传承的文化内涵,美国是这些国家中的一个代表。
”1 背景
1.1 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1.2 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政策背景
1.3 中西方自然保护地建设存在诸多差异
2 东西方自然保护地的文化特征差异
2.1 环境观差异: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的理解
2.2 保护地文化内涵差异:荒野、地方文化与国家符号意义
2.2.1 从自然生态出发
2.2.2 从人文静态出发
2.2.3 从生活动态和商业生产出发
3 东北亚国家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保护实践
4 基于文化差异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议
4.1 重视国家公园的文化特征保护与表达
4.2 自然资源部与文化和旅游部协同推进保护地体系建设
4.3 丰富自然保护地建设专家库学科类型
基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国家公园边界探讨——以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例
刘增力 孙乔昀 曹赫 涂翔宇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整合优化;国家公园;公众参与;利益相关者;三江源国家公园;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国家公园范围划定的实质是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即自然资源本底)保护利用和管理可行性之间的平衡。基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国家公园范围划定的核心是对各保护地进行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整合,明确国家公园的保护对象和保护需求,以现有保护地的范围边界整合为基础,从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角度统筹考虑国家公园的初始边界。
”1 国家公园范围划定过程及因素
1.1 范围划定过程
1.2 自然资源本底因素选择
1.3 管理可行性因素选择
2 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评估区现状
2.1 评估区选取
2.2 青海湖流域概况
2.3 自然保护地现状及问题
3 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整合分析及结果
3.1 重点保护对象分析
3.2 保护需求分析
3.3 自然资源本底分析
3.4 管理可行性分析
3.5 范围整合结果
4 讨论
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重点保护对象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保护地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进展
彭婉婷 王鑫 吴承照*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地;国家公园;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采用CiteSpace、VOSviewer分析国际保护地生态系统管理(EM)研究进展,发现EM日益成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实现保护目标的重要工具。多学科融合、重视社区价值,将基于科学和价值的EM理念融入保护地规划是一大趋势,新技术的运用是EM研究的新特征。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数量变化和主要期刊
2.2 研究国家和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2.3 研究热点的演化
2.3.1 缓慢增长阶段(1988—2007年)
2.3.2 波动增长阶段(2008—2013年)
2.3.3 快速增长阶段(2014—2018年)
3 案例分析
4 展望
1988—2018年保护地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机构网络协作图谱
1988-2007年保护地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的实践模式:以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王鹏 何友均 高楠 陈亚*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空间治理;治理模式;设计介入
景观治理是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景观治理与景观空间相互关联的影响机理,提出了设计介入景观治理的4种模式。实践认为,设计是实现保护地景观有效治理的行为手段和价值方式,能以自身优势调节政策制定、规划管理与监测评估等多方矛盾偏差。
”1 项目区概况
2 设计方法
2.1 研究框架
2.2 设计理念
2.3 设计过程
2.3.1 项目准备与现状调研阶段
2.3.2 设计与实施阶段
2.3.3 治理监测与成效评估阶段
2.3.4 模式推广与运用阶段
3 结果与分析
3.1 “政府 + 设计师”景观治理模式
3.2 “市场 + 设计师”景观治理模式
3.3 “公众 + 设计师”景观治理模式
3.4 “集成型”景观治理模式
4 结语与讨论
自然保护地局部
建筑垃圾堆垒的人工岛屿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0-03刊首语 | 郑曦:自然、保护与土地
LA专题 | 吕雪蕾等 |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怎么做?方法来啦!
LA研究 | 赵晓龙 邱璇 徐靖然 侯韫婧 | 人本绿地的行为研究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0年3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