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2020-07刊首语 | 郑曦:工业遗产的景观更新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0年第7期 P4-5
工业遗产的景观更新
工厂引领了一场改变人类生活和全球环境的革命,巨大的工厂让人心生敬畏。大概20多年前,我曾到北京的重型机器厂参观,走进其中一个30多m高,可同时容纳200多工人作业的巨大炼钢车间。车间内不同高度的天梯交错连接着不同的作业区,空中吊车悬挂在顶部的轨道上,通过牵引电力磁铁把废钢或生铁投送到电弧炉、平炉、转炉等炼钢炉里进行提纯与氧化还原,融化形成1 550~1 700 ℃的钢水,再到模具里铸成钢锭。车间轰隆的噪声和炙热的生产场景让人既惊叹又目眩。
现代生活是建立在18世纪以来工厂在生产、效率和科技方面进步的基础之上的,从城市建设到生活所需,几乎都来自工厂的生产制造,支撑着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工厂塑造了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世界,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转变的标志。与农业文明类似的是,工业文明也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与产业模式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始工业转型,很多标志性的大型工厂停产关闭,人们对工厂及工业世界的怀旧之情却在增长,被称为“烟囱怀旧”。那时有学者提出“后工业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等概念已为工业遗产的专业性探讨提供了较成熟的社会学环境。对工业遗产审美的认知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当时很多画作中描绘出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废墟的赞美,同期的古典花园中也出现营造“废墟”景观的风气。对“废墟”的审美传统或许有助于对工业遗产的审美塑造,以废弃工厂为主题展示生产机器的摄影作品,如废弃的水塔、冷却塔和鼓风炉等大型工业设备的摄影展,明显挑战了传统的美学范畴。摄影记录赋予冰冷的机器以美学价值,向观众传递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这种审美方式逐步延伸到后工业遗产景观更新的开放空间中。
已经冷却下来不再运转、不再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巨型工厂设备,被整合到自然公园的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景观,这与参观炼钢车间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大部分居民少有机会体验到巨大工业机器运转时的大生产过程,缺少对工厂详细的了解,很难想象蒸汽轰鸣,超高温环境下热火朝天、荡气回肠的工业生产场景。这种由“炙热”的生产机器转为“冷却”的后工业遗产景观,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标识物,如何在更新过程中维系它作为遗产的风貌并保留其原真性,让参观者能够更切身地感受到工厂改变世界的价值,以诉说昔日的荣耀?这是后工业遗产转变为文化景观的宏大愿景中重要的议题与挑战。
不仅是大型工业设备,任何类型废弃工厂的更新都需要对城市作出新的贡献。那些令人瞩目的后工业更新改造项目,记录着人们不断改造环境、改善生活的智慧与努力,无论这些遗存的改造过程有多么复杂,它们都是对过去时间的最好标记。后工业遗产的景观更新通过将自然融入,让工业遗产充满了新的自然生机,重新定义了作为景观的价值,但也有逐渐标签化的趋势。如何在景观更新中赋予工业遗产新的能量与情感?让它仍旧能转化为一种与城市和社会融合的新方式,继续它塑造现代生活的使命。期待有更多元方式、更丰富类型的新突破,通过对工业遗产更深刻的体验与记忆沉淀,赋予它独特的审美趣味,似有剪裁,又不着痕迹。
本刊主编:郑曦教授
2020年6月23日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0年7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