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专题 | 万敏 王之羿 潘莹紫 | 起底云梦古泽、窥探荆楚风景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0年第11期 P10-15
万敏,王之羿,潘莹紫.基于湖河网络八景系统的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11):10-15.
基于湖河网络八景系统的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研究
万敏
男 / 硕士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文化景观、工程景观
王之羿
女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
潘莹紫
女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
作者研究缘起与写作心得分享视频
更多视频请关注《风景园林》杂志官方抖音号:LA7675
摘要:叠加不同时代的江汉平原古云梦泽变迁范围形成湖圈,以注入或流出该圈的5条河流为轴,形成“一圈五轴”的湖河网络体系,以轴圈上的城镇为节点,形成“十二点、五岛”的节点性城镇系统,以此关联考察节点城镇八景的种类、构成、特征与演变,从而建立对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解析与认识的总体框架。通过“十二点、五岛”八景的词云分析,认识到江汉平原风景的湖、河、台特色与月、古、晴景象;立足节点城镇八景之横向系统,解析了该平原风景的江汉朝宗大气与山水楼台创意;立足节点城镇八景之纵向系统,认识到其上江轴地理剖面中的山水格局及其八景呼应,以及其他各轴自然地理剖面反映的空间大开大合、山体大起大落的“灵秀湖北”特色。
关键词:风景园林;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湖河网络;八景系统
江汉平原风景数千年的变化历程与人类干预程度密切相关,能否通过该区域代表性城镇的八景文化之系统关联与聚类分析,揭示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风景赋存、变迁甚至特色便成为本研究思考的重点。
1 研究背景与思路
中国传统造园的优秀作品往往处在国家政治经济显赫的都城或富甲一方的地区。以传统造园学的观点来审视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传统华夏文明区,发现它们鲜有甚至没有此类园林。这些地区风景园林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便是风景营造,其中大多城镇的风景精华一般均用一组类似“四言八句”传诵的“八景”来表达,故而对城镇八景进行解读便可能窥探一个更大范围的地域风景特色与审美偏好。
江汉平原总体上是围绕古云梦泽形成的一块盆地,其平原中部的一些地区在数千年中因河流水系的淘刷、堆积和淤填作用而水陆更替,故而结合历史地理与水文地质的演变来探寻古湖泊群的范围与外围边界,形成一个有史文明以来不被水淹的、陆地相当稳定的环圈,以周边注入或流出的河流水系为轴,以轴圈上结构性的城镇为节点来考察其八景构成与变迁,以期系统、综合地揭示江汉平原的风景历史格局、演替与特色。
2 古云梦泽的变迁及其湖河网络提炼
古云梦泽发育于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受到汉水与长江河道内泥沙长期冲击和淤积的影响,其在先秦时期已形成平原广泽的地貌风景。到了秦汉时期,长江内的泥沙通过古云梦泽中部的夏、涌两水分流分沙,荆江三角洲便由古云梦泽中部不断向东扩大,最终与东南方向的汉江三角洲拼合为陆地。古云梦泽由此被一分为二,形成了西北与东南两部分,主体位于今潜江市西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掀斜,古云梦泽主体被迫向东南移动,先位移至华容县东,后向南移动至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洪泛平原,此时古云梦泽主体由大浐湖、马骨湖、太白湖等组成。唐宋时期,古云梦泽主体沉积大于沉降,随着江汉陆上三角洲不断扩大,原已平浅的古云梦泽主体基本上已填淤成平陆,由此标志着云梦大泽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众多零星散布的湖沼。
将上述古云梦泽各时代的水域分布叠加(图1),求取叠加后的外围边界,得到一个大致包络1.962万 km2的范围,该湖圈经由汉阳、武昌、嘉鱼、蒲圻、石首、江陵、公安、荆州、沙洋、天门、应城、孝感12个城镇,其内尚有汉川、仙桃、监利、洪湖4个立城时间较晚,一度曾为湖区,后淤填出露的类似湖中“岛屿”性的城市,另加上一度为荆山冗余南伸的半岛式城市——潜江。以此5个岛屿式城镇为基点,就近连接注入与流出湖圈的汉水、长江、府河、洞庭水系(含湘资沅澧)等河流为轴,组构出“一圈、五轴”的湖河网络体系;以轴圈上的城镇为节点,形成“十二点、五岛”的节点性城镇系统。以环圈为横向,以河轴为纵向,关联考察节点城镇八景的种类、构成、特征与演变,从而为我们建立对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解析与认识的总体框架(图2)。
1 不同时期古云梦范围与湖圈城镇节点
2 江汉平原湖河网络及其节点城镇系统
3 湖河网络节点城镇的八景析取及其区域风景特色解读
3.1 节点城镇八景词频反映的区域风景总体特色
以各地均易搜寻获取的清代为基准,对上述“十二点、五岛”的八景进行收集整理(表1),形成反映一定时期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的代表性景观集合。将八景集合按前两字取词,运用NVIVO软件进行词云分析(图3)。江汉平原地域风景的最大特色是湖泊,排行第二的标志性得景地是“河”“台”。前者好理解,而“台”点出了江汉平原一道为人熟视无睹的独特风景。由于该平原地势低湿,基于理性人们均会选择高地来营造聚落与城镇;但在更多缺乏高地的湖区,人们“发明”了一种就地取土筑台营造人居环境的做法,取土之处形成兼具文化、生产、休憩功能的“风水塘”,增填的高台及其上建筑则位于池塘之北坐享“风水阳光”,这使江汉地区形成顺应等高、垂直水流肌理的人工台塘风景特色,台塘也成为该地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表1 湖河网络节点城镇的八景总览
3 节点城镇八景得景地点词云(左)
4 节点城镇八景景象词云(右)
将上述八景集合按后两字取词进行词云分析(图4),可知,月夜风景是江汉平原中最为显著的景象,正是江汉平原湖河密集、视野开阔的特征,使人们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式的景象有共同的领悟。对于排名第二的“晴”“古”,也恰好从自然与人文景观两方面反映了江汉地区的风景特色,江汉平原景象辅以白云“晴”日的气象更为壮阔,其河湖大美的诗意也在“晴帆”“晴烟”“晴眺”中淋漓尽现。此外,江汉平原作为中华文明最早开发利用的地区之一富含荆楚文化的痕迹,无论“古柏”“古槐”“古梅”还是“古渡”,都见证了其悠久历史;对离骚词赋、楚王章台的感怀,也反映出这里曾是一片楚文化辉煌胜地,而“赤矶慨古”“洼樽怀古”等,又从后续不同时代为此锦上添花,故而到清代江汉平原遍布名人先贤的胜迹,以一个“古”字给予概括显得非常贴切。然而当今的江汉平原,这种古意正在悄然离失。
3.2 节点城镇八景之横向系统及其区域风景特色解读
所谓八景横向系统即是由一环中的12个节点城镇之八景共构的景观集合(表1)。由于湖圈节点城镇半陆半水的地貌共性,其陆地一般表现为渐次落降而消失于平陆的低丘岗地特征;其水则因一度共享云梦古泽而具有平陆、水系高程大体一致的特点,由此形成一条串联环湖区域的天然平顺的文化传播廊道。
3.2.1 水景类型与区域风景特色
对江汉平原湖河网络节点城镇的12组八景按水陆两域风景聚类归并,水景占比高达60%(图5);将所有水景按自然与人文进行归类(表2),两者的构成比例分别为57∶43。自然水景中以湖泊、江河范畴居多,另有部分滩涂、河口和少数的泉瀑,在共构江汉平原自然水景的同时,水景横向系统总体上趋于同质(表2)。
5 八景风景资源分类统计分析(水景)
表2 区域八景水景类型统计
江汉平原自然水景中最为大气磅礴而又波澜壮阔的便是“江汉朝宗”,即今天的汉阳南岸嘴所在地。该景点出了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在此汇入长江的大场景,也寓意江汉地区海纳百川的地旺与胸襟。
江汉平原人文水景以临水而构的高台建筑最具特色。公元前541年楚灵王临水修建的“天下第一台”章华台便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标志,此类高台建筑在节点城镇八景中有不同地域的多处呈现,故而有学者认为作为楚灵王行宫别苑的章华台自然是广布云梦泽中的,甚至该风景营造手法还影响到后世秦咸阳的阿房宫。
江汉平原人文水景中另一标志性的高台建筑则非黄鹤楼莫属,受龟蛇两山的约束,长江在此处具有水体高位顶托的空间风险,故而古人借能克制龟蛇的黄鹤(楼)来表达逢凶化吉的空间愿景,相生相克的理念与楼体恰如其分的点位,也预示着楚风园林的地景营造手法在我国风景园林史中的领风气之先。
3.2.2 陆景类型与区域风景特色
陆景在湖河网络节点城镇12组八景中占比40%(图6);按自然与人文归类(表3),两者的构成比例分别为7∶3。自然陆景以山景、古树名木最为丰富,另有平原、陆地动物共构江汉平原边缘地区一片山水交融、古木交柯的自然景象;人文陆景以山庄宗祠最具代表性,集市风物、遗迹古寺等地域特色浓厚(表3)。
6 八景风景资源分类统计分析(陆景)
表3 区域八景陆景类型统计
横向解析湖圈节点城镇,可看出自然陆景具有因平原视线开阔而使山景尽现的特色,这与湖中5个岛屿式城镇缺山少山的景象完全不同。山景峰、顶、岭、岗、坡、崖、石等景观类型众多;其景象也与当地气象交融。
平原风景的古意在人文陆景中也有不少体现。横向系统节点城镇八景中提及的古树名木有6处,占自然林木陆景的5/8,尤其是有人文建筑的地方,均有点景的古树存在。这也从侧面揭示出,至清代江汉平原边缘城镇已开发较为充分,自然林木资源开始短缺,古树成为一种稀缺而又重要的风景资源。
3.3 八景纵向系统的析取及其区域风景影响解读
所谓节点城镇八景纵向系统即以岛屿式城镇为基点,顺应注入或流出湖圈的主要河流之节点性城镇所构成的八景系统(表4)。由于河流连接不同文化地理环境并沿纵向传播的特点,该八景系统可提供一条顺应河流的解剖线索来窥探不同文化地理区的风景演变、传播与发展,并由此窥知上游风景与江汉平原风景相互影响。各河轴的构成及其反映出的区域风景特色如下:1)上江轴:以岛屿城镇监利为起点,经江陵、宜昌而至奉节,顺应该轴可窥探巴楚风景的异同与相互影响;2)汉江轴:以江汉腹地一直为陆的潜江为起点,经沙洋、襄阳,而至淅川,该轴穿越三个一度为楚都的城镇淅川、宜城、郢中,故可谓楚文化风景溯源轴;3)府河轴:以岛屿城镇汉川为起点,连接孝感、云梦,并以曾都随州为终点,这是荆楚文化的另一重要脉络,流域全程均在湖北境内,故可曰江汉乡土风景线;4)下江轴:以岛屿城镇仙桃为起点,经嘉鱼、武昌,并以江西九江为终点,构成吴楚风景文化一线;5)洞庭轴:这是由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汇聚于洞庭湖而形成的一轴,起点是唐宋时期出露的城镇洪湖,经岳阳而至长沙,中间植入我国历史上有八景之源的“潇湘八景”作参照,以此形成反映两湖地区携手相牵的洞庭轴。需要说明的是,清江由于与上江轴的文化与地理特征类似故未列入其中。
表4 河轴节点城镇的八景纵向系统一览表
八景纵向系统涉及的地域较广,限于篇幅笔者无法系统揭示,仅以上江轴为主来说明八景纵向系统的解析方法与认识规律。
沿河轴作地理剖面,将节点城镇的位置、在地标志性八景和相应背景名山按长度与高度的可感比例给予展示(图7),可发现上江轴的山体连绵不断,并一路渐次落降至平湖,其苍茫雄浑的气势通过“白盐曙色”“赤甲晴晖”两景对峙形成的“夔门天下雄”得到高度呼应;而“白帝层峦”尽显巫山喀斯特高山褶皱之鬼斧神工,至峡口则有阅尽大巴山、武陵山余峰纵横交错之势的“五陇烟收”呈现,再至荆州仅有“八岭松云”可感知冗余的远山,上述多景结成连续的一线反映了其自然风景演化线索,并通过八景映衬出其中的意蕴。山景逆水而上逐渐增多,监利八景无山,荆州山景增为2处,而西陵峡口的宜昌其山景巨增至总八景的75%,至奉节段山景占总“景”比例达87.5%。
7 河轴自然地理剖面
高山之中的江水一泻千里、平湖而止的意境则由上游湍险的“滟滪回澜”,中游纤夫与江水奋力击搏的“黄牛棹歌”,至荆州的“江津晚泊”而归于宁静。沿线风景却呈现出高山大起大落、空间大开大合之势,所有河轴在趋近湖圈时其景致均归于岗丘、平陆或水系之“静”,其远山可感的起落之势在“庐境隐禅”“岞嵱天灯”得到体现。除上江轴外的其他各轴其河轴空间之开合与曲奥高度反映了“灵秀湖北”的形象特征。
4 结语
长江在中下游流经的7省区至少还有3个与本研究的湖圈具有高度相似性,以大江串起之大湖为文化、经济、政治地理核心的湖盆单元,它们分别是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太湖平原,而安徽长江流域文化代表性地区也有近1 200 km2的湖泊群;另外,黄河的中下游平原产生过诸如“九薮”的超大型古湖泊群。这些均预示着湖河网络系统应用的发展空间及其方法论价值。对上述平原区域风景的认识无疑对传承华夏文明“老区”的风景特色、增强中华风景文化自信甚至彰显风景学的国学地位具有重要价值。
图表来源:
图1~7由作者绘制;表1根据参考文献[14]~[26]绘制;表2~3由作者绘制;表4根据参考文献[15]~[17]、[20]~[21]、[23]~[26]、[29]~[38]绘制。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赵夏.我国的“八景”传统及其文化意义[J].规划师,2006(12):89-91.
[2] 谢柳青.来自古潇湘的文化冲击:中、日“潇湘八景”浅谈[J].求索,1988(4):93-97.
[3] 周琼.“八景”文化的起源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以云南“八景”文化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106-115+160.
[4] 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农业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10.
[5] 周宏伟.云梦问题的新认识[J].历史研究,2012(2):4-26+190.
[6] 刘向,编订,明洁,辑评.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85-187.
[7] 张修桂.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40-48.
[8] 林承坤,陈钦鑾.下荆江自由河曲形成与演变的探讨[J].地理学报,1959(2):156-188.
[9]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786-800.
[10] 班固,马续,司马迁.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279-290.
[11] 张修桂.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M]//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2).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3-17.
[12] 周凤琴.云梦泽与荆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J].湖泊科学,1994(1):22-32.
[13 ]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复州[M].北京:中华书局,1983:527-556.
[14] 武汉市蔡甸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乾隆汉阳府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15] 武昌县志编纂委员会.武昌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16] 湖北省嘉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鱼县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7] 梁凤翔.康熙孝感县志[M].校注本.武汉:武汉出版社,2015.
[18] 湖北省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应城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
[19] 王希琮,修,张锡谷,纂.湖北省天门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
[20] 沙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沙洋县志[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3.
[21] 湖北省江陵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江陵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22] 劳光泰.蒲圻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23] 汉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汉川县志:清·同治[M].校注本.武汉:长江出版社,2016.
[24] 童承叙.光绪沔阳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11.
[25] 徐兆英,林瑞枝,修,王柏心,纂.清监利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6] 刘焕,原修,史致谟,续纂.湖北省潜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7] 张良皋.秦都与楚都[J].新建筑,1985(3):60-65.
[28] 张良皋.论楚宫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J].华中建筑,1984(1):67-75.
[29] 聂光銮,主修,王柏心,主纂.宜昌府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
[30] 刘方陶,李向东.奉节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
[31] 达春布.九江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32] 襄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襄城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33] 蒋光祖.邓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34] 姚诗德,郑桂星,修.巴陵县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35] 沈括.梦溪笔谈[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36] 赵宁.长沙府岳麓志[M].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
[37] 陈梦舟.湖北省云梦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
[38] 文龄.随州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0-11刊首语 | 郑曦:区域风景营构传统
《风景园林》2020-11目录 | 区域风景营构传统 | 低影响开发的多元价值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0-11 区域风景营构传统 | 低影响开发的多元价值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0年1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