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专题 | 赵纪军 张昪 | 中国近代造园理论拼图与旨归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1年第6期 P10-17
赵纪军,张昪.多学科视野下中国近代造园理论的源流与建构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6):10-17.
多学科视野下中国近代造园理论的源流与建构研究
赵纪军
男 / 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刊特约编辑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张昪
女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作者写作心得
摘要:造园是一种“综合的技术”、一门“综合之科学”,这成为中国近代一些接受或接触过造园专业教育的学者的共识;同时,园艺、林业、市政、建筑等近代业已确立的学科开展了与造园相关的教育活动,相应则有汲取外来理论、立足本土传统的诸多理论探索与建设。这种知识进展与汇聚的“量变”是1951 年“造园组”创立这一“质变”的历史基础。通过回溯不同背景专业学者之理论引介、探索的内容与渊源,剖析其理论建构的要旨与路径,从而还原近代学界理论争鸣与思想碰撞的整体图景,厘清由近代造园的理论探索与知识积淀到现代学科组建的内在关联,客观评价多学科造园理论建构的历史价值,加深对于风景园林学科史学脉络的连续性、整体性认识,为当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与参照。
关键词:风景园林;“造园”;多学科;近代;理论;学科史
近代时期,日本学者从《园冶》序文中取“造园”一词作为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应的学科名称,“造园”因而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陈植在《造园学概论》中认为“造园”是一种“综合的技术”,相关学理是一门“综合之科学”,相应则有多个学科背景的学者进行造园理论的探索,这是1951年学科初创的必要知识与理论沉淀。本研究梳理其源流与内容在构成造园理论版图中的作用与角色,更为深入地认识近代各种与造园相关之理论探索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1 LA学科体系的引入及本土转译
近代已有一些学者系统接受或接触过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LA)理念与实践。余森是目前已知近代国人最早求学哈佛大学风景园林学院(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并于1923年顺利毕业的“第一人”。余森主要引介了LA“以美术为归依”的属性,提出了“适”与“体”的理论与实践要义:“适”对应“fit”或“fitting”,以主观意志和个体经验为尺度标准,寻求个人化创作与专业性诉求间的平衡;“体(style)”的塑成则源于文化特性而非样式求索,也是对自身艺术风格的探索与发展。余森所提出的“适”与“体”是分别指向方法与目的的一种本土化理论探索。
陈植于1919年入学东京帝国大学,他一方面致力于中国园林的史学研究,形成了《中国造园史略》《中国造园家考》等学术著作;另一方面,在《造园学概论》中提出了涵盖天然公园、都市公园、庭园、植物园、公墓、都市美的“造园学”总体框架。与余森相仿,陈植以既有的学科体系为对标,但他藉诸史据为“造园”正本清源,探索具有本土性的造园学科独立建制的可能。
略晚于余森和陈植,毕业于金陵大学的程世抚于1929年赴美求学。基于在康奈尔大学园艺系的修学经历,他曾认为“造园”属于园艺学之一部。20世纪40年代以后,鉴于美国城市规划脱离LA独立发展的动向,借助思考抗战期间防空城市规划的契机,程世抚对于LA的认知与理论构建以融合城市规划为显著特点,在“都市田园化,乡村近代化”基础上提出的“城乡计划”,是统筹城乡视野下的理论开拓。
总体而言,20世纪20—40年代,余森、陈植与程世抚结合个人学识引介LA,并尝试本土化转译(图1)。20年代余森尝试基于本土传统的LA认知,30年代“造园学”的学科建构由陈植奠基,40年代则由程世抚引入城市规划的视角,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造园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 余森、陈植及程世抚的部分代表性著述
2 园艺学的“造园”认识与“庭园”理念
受日本影响,中国早期园艺学者形成了“造园”隶属于“园艺”的共识。但与陈植等基于美国LA的造园概念不同,这些园艺学者所谓的“造园”内涵偏于“庭园”,而关注其形式特征是园艺学者的研究共性。他们多依据平面形式上的规则与否进行“庭园”分类,小寺骏吉绘制的图示直观概括了中日学者所普遍接受的“庭园”形式与国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图2),且两者兼备的“折衷式”或“混合式”被认为可“调和缺点,综合长处”,反映了直接以形式的“调和”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路。
2 小寺骏吉绘制的“庭园”形式与国别的对应关系图
从形式出发,一些园艺学者拆解“庭园”要素,阐述树木、山石、水流、道路、花坛等的设计要点(图3~5)。如毛宗良在小面积住宅庭园设计中体现了“先定样式,再布要素”的基本思路,与大屋灵城《庭本位之小住宅》、上原敬二《住宅庭园的设计》中的做法十分相像(图6~8)。在他们看来,形式和要素就是“庭园”设计的核心。在科学知识广泛引入而尚未普及的背景下,这有利于引导一般设计方案的生成和落地。
3~5 园艺学者对不同“庭园”要素的设计探索
6~8 毛宗良、大屋灵城与上原敬二的住宅庭园设计示例
但余森认为“向园式里求索”,不仅未必“适情适景”且“只及于形式,精神则未足”。这一局限使另一些园艺学者转向通过“中”与“西”2条路径,寻求要素之间互相配合融洽的要义。如奚铭己借鉴《林泉高致》中的画理,提出“融洽”“匀称”“变化”的组织原则;邹盛文等学者主动因借西方建筑理论,主张“庭园”应“实用”“美观”,与维特鲁威“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原则相应。
总之,近代园艺学者开拓自身术业范畴,投入“造园”理论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从神秘的易成科学的,散漫的换成系统的”的理论建构初衷。
3 林学的“观赏树木”与“风景林”探索
19世纪中后期,荒野自然观念的转变以及自然保护运动的助推,使部分以森林为核心的游憩地、保护地建设在西方兴起。受其影响,本多静六、田村刚、上原敬二等日本林业学者开拓了风景林、森林公园等类型的研究与实践。
留学日本的林业学者将新的森林“价值观”引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森林由“实用之材”转变为“观赏之木”并扩展为游憩休养之地的认识已得到林业学者的认可,相应确立了专门用于造园的“观赏树木”概念,陈植即在其初版的《观赏树木》中将其定义为“树木之供造园用者”,并搭建了“空间”“量及时间”“统一性”等围绕“造园之用”的知识体系(图9)。
9 陈植对树木美学特性的认识
同时,林业学者积极引入来自日本的“风景林”(或“风致林”)概念,将“风景林”等同为以森林为本底、具有游乐性质的休闲地或公园,从游观体验和林相营造等方面总结“风景林”的建设理论,如李寅恭倡导结合林木习性选择适宜树种,陈植则提出丰富、美观、调和、层次的林木配置原则。这些理论使“风景林”成为由林业学者所主导的具有林学特色的一种造园类型。
林业学者所进行的造园理论探索基于自身专业范畴的外延展开。他们以发挥林木的风景价值为目标,在建立体系化的“观赏树木”知识基础上,实现外来观念向本土理论的转化,继而指导在地实践的具体过程。
4 市政学的“都市园林”与“公共娱乐区”解析
随着国民政府的成立,“建设之事万端,唯市政最为先务”,与造园相关的知识也裹挟在迫切所需的市政建设理论之中。
西方田园城市思想与实践是最为显要的知识输入之一,其理想模型中的公园、林荫大道等元素被提取作为解决城市“各种家宅问题与卫生问题”、实现“都市园林化”的物质环境建设手段。这与园艺学者对于“庭园”形式与要素的提炼或出于相似动机,都是为了快速、便捷地指导建设实践。
20世纪末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涵盖公园、运动场、游乐场等多种游憩场地的休闲地(recreation area)概念,也被借用而简化为城市分区中的“公共娱乐区”以引导市民形成现代的生活方式。孙科在1919年称“都市规画中关于住民娱乐之设备,不外多预留空地,开辟大小公园,及游戏场”,提出了实现城市“娱乐”功能的建设要求。市政学者也多将设置公园、草地、广场、游戏场、运动场视为引导市民生活方式更新的规划手段,部分学者还列入了剧场、音乐堂、影戏院等文化性公共建筑。
尽管造园并不是市政学者所关切的首要内容,但他们的土木工程、经济学或行政学的学术背景为审视公园、林荫大道等造园内容提供了不同于园艺及林业学者的视角,为市政管理体制确立后主导的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撑。
5 建筑学的“园林”与“风景名胜”考察
在近代建筑史学研究的热潮中,造园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研究的内容与重心与陈植大体相仿,但建筑学者还采取了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童寯的《江南园林志》与刘敦桢的《苏州古建筑调查记》即为典型。在方法上,建筑学者结合实地调查和古代文献的史学研究,已展现某种“科学性”特征;在内容上,建筑学者更为关注园林实例之结构形式、建造原则等一般规律与特征。显然,建筑学者的加入为近代的造园史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思路,也为造园理论的建构开拓了又一路径。
以刘敦桢、梁思成为先驱,建筑学者亦将古建筑调查修葺的保护观念拓展至风景名胜。1934年,刘、梁共同制定故宫景山万春亭的修整计划,其中“应照原有尺寸”替换新材的措施就体现了以复原为导向的古建修整思路。虽然近代时期,作为一种学科分支的“风景名胜”概念并未确立,但建筑学者将建筑与风景视为整体的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为“风景名胜”的专业化提供了指引。
以建筑学方法和理念的移植为造园理论建构的主要特点,建筑学者的园林探析不同于园艺学者对形式和要素的关注,其所引入的名胜古迹保护理念也显然有别于林业学者提倡的“风景”开发利用策略。
6 结语
不同学术背景的中国近代学者为造园的理论探索提供了多样的话题、视角和方法。这些理论内容奠定了造园学科孕育的基础,特别是园艺学者从“庭园”到近乎LA的造园认知转向、建筑学者对于名胜古迹的探讨,成为1951年园艺与建筑“联姻”、创立“造园组”的重要认知基础;而其他学科的理论开拓可以说是当下风景园林的部分二级学科门类知识体系的萌芽或雏形。然而,“造园工作的范围也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推广”的,近代多学科背景下的造园理论源流与建构是当下风景园林学科因应新时代命题、进一步成长的历史基础与坐标。
图片来源:
图1 引自参考文献 [1, 18, 37];图2 引自参考文献 [49];图3引自参考文献 [48];图4 引自参考文献 [28];图5 引自参考文献 [52];图6 引自参考文献 [53];图7 引自参考文献 [54];图8 引自参考文献 [55];图9 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 [65] 整理。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陈植.造园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 陈植.“造园”词义的阐述[M]// 陈植.陈植造园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75-192.
[3] 丁绍刚,叶宁.中国近代农科风景园林孕育与发展[J].中国园林,2018,34(12):68-72.
[4] 林广思,黄雯雯.岭南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早期发展[J].中国园林,2020,36(2):129-133.
[5] 朱钧珍.中国近代园林史(上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 周向频,王妍.中国近代园林史研究范式回顾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7,33(12):114-118.
[7] 段建强,廖嵘.陈植《造园学概论》中的“遗产保护”理念[J].中国园林,2009,25(11):17-19.
[8] 张金光,赵兵.陈植都市公园分类观及其对现行公园分类体系的意义[J].中国园林,2019,35(11):128-132.
[9] 李志明,吴丹.造林兴农、风景立国和高等教育发展:陈植早期学术思想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11):117-121.
[10] 房宸.程世抚先生学术思想及职业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11] 赵纪军,张昪.章守玉先生早期“园艺”理念与实践研究[J].中国园林,2018,34(11):64-68.
[12] 顾凯.童寯与刘敦桢的中国园林研究比较[J].建筑师,2015(1):92-105.
[13] 赵纪军,何梦瑶.中国建筑学人之“园林”研究的研究[J].新建筑,2020(1):5-12.
[14] 黄晓鸾.中国造园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陈植先生[J].中国园林,2008,24(12):51-55.
[15] Official Register of Harvard University, Vol XX, No. 34:Faculty of Architectur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23-1924[A]. Massachusetts: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1923: 9-54.
[16] ELIOT C W. A Letter[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 1910, 1(1): 40.
[17] OLMSTED F L. The Art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J]. The American Magazine of Art, 1920, 11(5): 165-166.
[18] 余森.美术建筑学说略[J].科学,1924,9(7):848-856.
[19] 巫鸿.“空间”的美术史[M].钱文逸,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5.
[20] 余森.美国近年的造园略况[J].美商青年,1941,3(4):8-9.
[21] 陆费执.园林学与社会之关系[J].留美学生季报,1919,6(3):91-97.
[22] 童玉民.文明生活与造园[J].中华农学会报,1922,3(5):5-22.
[23] 叶广度.中国庭园概观[M].南京:钟山书局,1933.
[24] 余森.美国近年的造园略况(续)[J].美商青年,1941,3(6):16-17.
[25]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M].李伟,南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226-236.
[26] 西村公宏.明治期,大正前期における東京帝国大学本郷キャンパスの外構整備について[J].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1996,60(5):431-436.
[27] 陈植.东北旅行纪实(一)续第四十九期[J].中华农学会报,1926,51:86-96.
[28] 范肖岩.造园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29]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0] 郑元勋.题词[M]// 2版.计成,原著,陈植,注释,杨超伯,校订,陈从周,校阅.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7.
[31] 陈植.都市与公园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2] BANKS H P. Liberty Hyde Bailey[M]//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iographical Memoirs V.64.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4: 3-32.
[33] CHENG S F. A Study of Cotoneasters Hardy in New England and New York State[D].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32.
[34] 程世抚.程世抚同仁自传[J].仁社通讯录,1947,4(6):98-100.
[35] 程世抚.研究园艺学之途径与充实大学园艺教育之商榷[J].新农季刊,1941,1(2):101-105.
[36] 程世抚.城市防空与防空城市[J].新农季刊,1942,2(2):374-395.
[37] 程世抚.释公园绿地旷地与公园系统[J].工程报导,1947,28:5-7.
[38] 程世抚.谈谈城乡计划:面向农村的都市计划[J].工程界,1949,4(9-10):26-27.
[39] 程世抚.介绍造园技艺[J].建设评论,1948,1(7):34.
[40] 程世抚.中国式庭园及“浪漫式运动”对于现代公园设计之影响[J].工程报导,1948,3:8-9.
[41] 程世抚.错觉在造园学上之应用[J].广西农业,1942,3(6):36-41.
[42] BAILEY L H. The Standard Cyclopedia of Horticulture[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14.
[43] 毛宗良.园艺的透视和工作[J].学识,1947,1(5-6):56-57.
[44] 胡昌炽.森林与园艺在学术上之关系[J].林业通讯,1947,3:1-2.
[45] 童玉民.造庭园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6] 周士礼.近代之庭园[J].园艺,1935,1(2):20-23.
[47] 李驹.规律式庭园之略历[J].农学杂志,1928,4:139-144.
[48] 李驹.风致式庭园之路线计划[J].农学杂志,1929,7:11-20.
[49] 小寺骏吉.日本庭园:特描与中国庭园之关联[J].大东亚文学,1944,2:53-57.
[50] 奚铭己.庭园三要素之组织[J].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丛刊,1929,19:1-12.
[51] 叶广度.住宅庭园的设计[J].科学世界,1933,2(2):131-137.
[52] 毛宗良.庭园中之主要树木及其配植法[J].园艺,1936,2(9):817-825.
[53] 毛宗良.小面积庭园之设计实例[J].园艺,1936,2(9):768-774.
[54] 大屋霊城.庭本位の小住宅[M].東京:裳華房,1924.
[55] 上原敬二.住宅と庭園の設計[M].東京:嵩山房,1920.
[56] 章守玉.公园[J].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月刊,1922,2(1):1-7.
[57] 邹盛文.西洋造园法[J].妇女杂志,1925,11(5):850-856.
[58] 周公度.写在前面[M]// 叶广度.中国庭园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59] 温文光.庭园设计之要诀[J].农声,1930,134-135:12-14.
[60] 童士恺.庭园术[M]. 上海:中华书局,1930:5-6.
[61] 卡彭.建筑理论(上):维特鲁威的谬误:建筑学与哲学的范畴史[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62] 柴崎茂光.森林が有する文化的な価値の歴史的変遷[J].林業経済研究,2019,65(1):3-14.
[63] 凌道扬.森林学大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64] 陈嵘.造林学概要[M]. 南京:中华农学会,1933.
[65] 陈植.观赏树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66] 李寅恭.营造风景林者告[J].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1930,43:1-4.
[67] 陆丹林.市政全书[M].上海:道路月刊社,1928.
[68] 弓家七郎.英国田园市[M].张维翰,译,冯雄,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69] 梁汉奇.田园市论[J].市政公报,1930,366:11-29.
[70] 董修甲.田园新市与我国市政[J].东方杂志,1925(22):30-44.
[71] 孙科.都市规画论[J].建设,1919,1(5):855-923.
[72] 莫朝豪.园林计划[M].广州:南华市政建设研究会,1935.
[73] 董修甲.市政新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74] TUNG C. Chinese Gardens: Especially in Kiangsu and Chekiang[J]. T’ien Hsia Monthly, 1936(3): 220-244.
[75] 童寯.江南园林志[M]. 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76] 刘敦桢.苏州古建筑调查记[M].北京:中国营造学社,1936.
[77] 王璞子.中国园林建筑[J].中和月刊,1940,1(7):12-35.
[78] 徐苏斌.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纲(1906—1936)[C]//故宫古建筑研究中心,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北京:故宫出版社,2010:422-438.
[79] 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6(1):1-161.
[80] 梁思成.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5(3):1-11.
[81] 刘敦桢.都市的建筑美[J].南京市政府公报,1948,4(2):24-25.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1-06刊首语 | 赵晶:中西方交流视角下的近代园林
《风景园林》2021-06目录 | 近代中西方风景园林理论与发展 | 公园更新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1-06 近代中西方风景园林理论与发展 | 公园更新
《风景园林》2021-06专题导读 | 近代中西方风景园林理论与发展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1年06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刘玉霞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