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山崎亮 马嘉 金静 | 城市更新与公众参与

山崎亮 马嘉 金静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1年第9期 P19-23


山崎亮,马嘉,金静.城市更新与公众参与[J].风景园林,2021,28(9):19-23.

城市更新与公众参与

著:(日)山崎亮

男 / 博士 / 社区设计师 / Studio-L首席执行官 / 关西学院大学教授、东北艺术工科大学社区设计首席创意官 / 玛吉中心建筑事务所受托人 / 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社区设计与关系管理


译:马嘉

女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乡绿地系统


校:金静

东京都立大学都市政策科学研究科在读博士研究生 / 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 / 研究方向为社区营造与街区创生


摘要:公众参与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的城市建设已经不再从自然空间开始创建,而是要考虑如何再生已经有人居住的空间。首先,列举了公众参与不可或缺的8个主要理由;其次,论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线上与线下、同步与非同步等方式已开始成为推进公众参与的重要方面;最后,介绍了对有居住者生活的城市空间进行更新再生过程中,公众参与环节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工作坊;对话;相互学习;风景园林



随着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公众参与已成为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者将基于长期以来进行的设计实践经验和感受,总结城市更新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方法。


1 城市更新需要公众参与

为什么城市更新需要公众参与?尽管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但仍然会有很多人质疑——城市更新过程中真的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吗?因此,笔者首先将解释“城市更新必须融入公众参与的8个理由”。

1.1 理由1:是城市的“更新”

在古代,人类建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时,所开拓的场地上只有自然的环境和要素。在人口快速增长的时代,人类的祖先利用并改造自然空间,将其转变为人工空间。长久以往,这样的空间利用方式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这一基本营建方式。有些人甚至会认为“没有人居住的地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被改造。然而,风景园林师们知道,在这里除了人类之外,还居住着丰富多样的生物,所以他们希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由于这样的原因,世界上除了有通过破坏原有环境而建成的城市,也有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建的城市。

这两种城市的建设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原本无人居住的土地上进行创造新建,而“城市更新”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况。城市更新的前提是城市里已经居住着居民,这也意味着沿用原本开发自然环境、新建城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更新方法。大学里讲授城市规划设计的老师们将自己年轻时经历的城市建设方法教给学生,恰巧这些方法正是将场地看作无人居住的环境而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但这样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更新难以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因为自然环境即便被肆意开发建设也不可能“说出任何怨言”,但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却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视当地居民意见的强制性的城市更新可能会引起市民的不满,甚至引发反对运动。

与破坏无人居住的自然环境的城市建设方式不同,城市更新必须在听取当地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更新方向。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正是风景园林师,他们能够在无人居住的土地上倾听自然界无声的话语,聆听植物、动物、昆虫、土壤和水的声音,并将自然的无声之言体现在规划设计之中。这样的工作特质正适用于城市更新,即倾听动植物和当地居民的声音,并反映到规划设计方案上。与聆听自然不同的是,设计师与当地居民可以通过语言沟通,更容易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然而有时交流也会导致一些复杂的局面。

从上述可以看出,正因为我们不再是为了创造全新的城市,而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再生,因此需要听取在当地生活和工作的居民的声音,这也是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不可或缺的原因所在。

1.2 理由2:掌握居民的意见

如果设计对象是人们能选择购买的事物,那么设计师可以任意创造形态,诸如广告、运动鞋、自行车、汽车这类事物的设计,可以通过销量一目了然地看出人们对于设计款式是否认同。购买者也可以货比三家,综合考虑价格、功能、形式,选择最终的购买对象,不喜欢的不买便是。

但是,城市更新却不同,因为设计对象是大多数人无法选择的东西,即城市空间。通过设计重塑人们居住的地方,就如同对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后,尽管使用者“不喜欢这种设计”,也只能继续使用公园,没有随意更换设计的权利。

换句话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设计也许不需要公众参与,但是个人难以选择的“城市更新”就必须结合居民意见进行规划设计,因为城市空间基本不可能像运动鞋那样“不喜欢就换个款式”。

城市更新中,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理应听取以往的空间使用者和未来潜在使用者的想法,并将这些意见反映于空间形态。但是工作坊能够邀请的参与人数有限,即使200人聚在一起交换意见,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居民缺席,而我们则无法了解这些居民的意见。这就是为什么规划师、设计师们不仅要采纳工作坊参与者的意见,而且还要考虑许多其他“不在场者”的使用需求,综合考量后再进行城市更新。

因此,在掌握居民意见的同时,综合考虑不在场使用者的需求,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过程。当然,最近也有观点认为,即便是个人可以选择的物品也不应该盲目生产。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爆款运动鞋的背后是大量的运动鞋因为卖不出去而被丢弃,第二年继续发售新款运动鞋,其他运动鞋则继续滞销,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不只是运动鞋,裙子、裤子、衬衫、外套也同样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一部分被抢购,剩余的被大量丢弃,是时候重新考虑这样的生产销售方式了。

1.3 理由3:为居民提供学习机会

假设城市更新过程中举办了公众参与型工作坊,我们利用这个机会与参与者交流,总结收集意见并反映于方案中。但是,这些意见能够代表居民的真实诉求吗?

根据以往的经验,居民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对于城市更新的理解和认识,提出的意见也会持续转变。在第一场工作坊中表达的观点,会根据后续的学习理解而不断变化。参加工作坊的居民通过相互讨论、学习,有可能在第六场工作坊上表达出完全相反的意见。

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过程,并将其定位为参与者共同学习、转变意识、改变行为态度的学习平台。我们希望收集获取的,是那些全程认真参与、相互学习进步的居民们所反馈的建议,而不是碰巧经过的居民随意提出的意见。

以此方式学习的居民们也将获得属于自己的新认知并分享给家人朋友,例如城市更新意味着什么,未来社会将如何发展,自己应当如何生活和工作等。夸张一点说,这也可能改变参与者的人生,并且是朝着好的方向改善。可以说,这些正向优化的连锁反应,才是城市更新真正的意义。那么,怎样能帮助工作坊的参与者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呢?社区设计的工作就是以此为主线,贯穿于公众参与型工作坊的各个环节之中。

1.4 理由4:提升居民对空间的理解力和归属感

随着居民对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意识、态度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居民对于规划设计的归属感也会增加。一直以来,这种归属感都是规划师和设计师的特权。当我们设计某个公共空间时,会反复查看图纸、多次访问现场、不断优化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场所慢慢形成一种归属感。日后如果有机会回到曾经设计的场所,往往会感到无法言表的怀念之情。规划师也是如此,对过去参与的城市更新案例怀揣归属感,再次到访城市时,就像回到了第二故乡。

然而,这样的感受不应该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独占,这种宝贵的感情应当是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所共同拥有的。但是到目前为止的城市建设,未能给居民创造充分的机会去认同自己生活的城市。居民一般无法参与公共空间设计或城市更新规划,这些工作一律交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专家进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归属感急剧降低,反而大城市来的“专家”们却向往回到他们的“第二故乡”。

这样的感情是另一种浪费。从根本来看,居民才应该作为核心主体,参与自己所在街区的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并借此进一步加深对街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5 理由5:建立居民之间的联系

公众参与型的工作坊,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应当尽量避免类似学校老师一样的角色对参与者进行“大家所生活的街区最好以这种方式进行城市更新”这类既定决策的宣讲。如果事先给出答案,居民就会容易依赖专业人士,觉得“专家说的话应该不会有错,照这样做就行了”。

与之相反,应该通过居民之间的交谈、互相学习、意见交换,总结并提炼大家关于未来的构想,从而加深相互信赖关系,创造出人与人之间各种新的联系纽带。这样的关系,对工作坊之外的时间也具有积极意义。实际上,既有在工作坊相遇、后来结婚的男女,也有聚到一起开始合作创业的三人组。在公众参与的场地中,不但能建立起人与人的联系,也能催生出与这个项目无关的新的想法来。

为了实现诸如此类的城市更新方式,必须预留充足的时间。毫无疑问,货币资本是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基础,而时间资本却经常被忽视。时间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资本之一,应该与货币一样尽量准备充足。如果说在2年内很难完成公众参与下的城市更新项目,那么要是用20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与居民共同学习、稳中求进。在此过程中,居民之间既可以建立新的联系,也能够拓展项目以外的新活动。

1.6 理由6:学习民主决策方法

公众参与型城市更新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如果工作取得成果,居民将对自己改变街区的能力产生信心,具有此类经验的居民会在之后的城市运维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仅由专家实现的城市更新,不管获得多么显著的成效,当地居民都不会觉得“是因为自身参与而取得的成功”,大家会认为以后的城市更新也只能靠专家。这样的过程不断反复,将在居民的意识中形成“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进行城市更新”的印象。但事实上,城市原本就应该是由居民创造的。

然而,专家却不希望居民觉得凭借自身力量就能完成城市更新,因为如果居民能够作为主体实现对城市的更新和经营,专家就有可能失去现有的工作。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帮助城市建设专家创收,而是为了帮助居民自主思考,与伙伴交流、相互学习、建立联系,自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街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需要创造能够民主决策的环境,由居民自己决定街区未来应有的样子。

与此同时,专家们则需要作为助推者,从专业角度进行辅助引导。当居民说出“我们共同实现了当初的目标”时,就代表城市更新取得了成功。如果城市更新的功臣最后出现了专家的名字,那我们就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意味着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

1.7 理由7:展示公共空间的有效使用方法

如果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体现居民的意见,由居民在工作坊中对话、互相学习、建立联系,那么最终形成的公共空间将被赋予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人们将在这里展开新的活动场景。所以,一个新公共空间诞生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能够有效使用空间的人们。

公共空间没有使用说明书,不会告诉你场所可以怎样使用,到头来还是回到“以往怎么用现在就怎么用”。无论多么新颖奇特的空间设计,如果没有空间使用的范本,就很难创造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公共空间功能和使用场景。

如果参与者的意见能够通过公众参与型工作坊反映到空间上,那么这些参与者就有潜力成为有效使用空间的预备人选。换句话说,工作坊的参与过程,不单单是达成共识过程,还应该是培养居民主体性的过程,为设计场地培养掌握空间使用方法的主体。

但是,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假使将200人分成20组,即便这些小团体能够充分利用公共空间,也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的确,只有20组小团体即使可以很好地运用新建成的公共空间,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力。然而,到访的人们可以看到与以往不同的空间使用场景,这将成为迸发“看到其他人那样活动,我也想做同样的事情”等想法的契机。正是因为公共空间没有使用说明书,所以最先的“使用方式”将成为后续空间使用的重要参考。由工作坊参与者示范的空间使用场景范本,也将赋予公众参与另一层新的含义。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如果各类城市空间都能成为公众参与型工作坊的举办场所,参与者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示范公共空间的使用方法,那么这也会为后续的到访者提供自由发挥、创新场景的机会。正因为是大家共同努力创建的公共环境,所以人们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丰富空间功能。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位于长崎县长崎市的名为“憩之里·农之丘”(IkoinoSato Agurino Oka)的公营农业公园,始建于1998年,旨在利用230 hm2的里山和森林地区,为居民提供感知季节变化的场所。然而,自开园以来游客人数逐渐减少,2013年当地政府决定探讨以市民共同参与策划的方式来激活公园,笔者公司支持了该项目的推进。

项目使用了社区设计常用的方法,通过采访对农之丘感兴趣的活动团体和个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了解场地潜力的基础上,策划“如果自己的活动能够在农之丘开展,那么将利用公园的哪些场地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呢?”作为主题开展工作坊。通过帮助参与者了解事物的发展脉络和时代潮流趋势,认知城市和世界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理解自己所进行的活动对他人的影响,进而创造出独具匠心的活动内容。

随着项目持续推进,公园开始在春季和秋季定期举办名为“在农之丘试试看”的活动。原本只在周末到访公园的游客,为了参加活动也开始在工作日来公园游玩。此外,游客群体开始打破学龄前儿童亲子家庭的固定人群,向更广泛的年龄层拓展,游客心目中的公园形象随之发生变化。

随着工作坊参与者了解彼此的活动内容,顺势衍生出一系列的合作,即使不是例行活动时间,也会组织其他小型活动或者开办兴趣教室,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类型。此外,除了推进自己举办的活动,为了使游客获得更好的参与和游览体验,涌现出一批自愿维护园内标识体系、检修桌椅设施、宣传活动信息的志愿者。

活动组织者们通过定期聚集讨论,创造出了积极探索未来活动可能性、向居民宣传普及信息、扩充新参与者并落实于行动的互动交流场所。当公园所有者——长崎市决定开展指定管理者制度时,为了使自己的活动得到认可,当地居民自发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并通过持续举办活动不断增加新的社会参与力量。

1.8 理由8:居民参与后期运维与管理

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参与工作坊的居民们,不仅会成为建成后对空间运用自如的使用主体,也通常会成为后期参与运维管理的团体,至少他们一定不会成为破坏公共环境、随意扔垃圾或是毁坏设施的人。因为这是他们共同参与创建的公共空间,对该公共空间充满爱惜之情,所以比起破坏者,他们更容易成为协助管理、维护空间的群体。

实际上,通过工作坊设计公共空间之后,通常会萌生植物管护小组、环境维护小组等居民团体。所以从建成空间该由谁如何管理的角度来看,能够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引入居民的参与和讨论会是更好的选择。


2 如何推动居民参与

前文梳理了需要以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的8个理由,那么该如何推动居民参与呢?特别是在人们都担心新冠肺炎疫情扩大的时期,许多人都对在一处聚集并进行对话敬而远之。所以接下来笔者将整理线上与线下、同步与非同步的多种工作坊开展的方式和特点。

2.1 线上和线下工作坊

过去,大多数工作坊都在线下举行,即所谓的“面对面工作坊”(图1~4)。这种情况下,通常将大约200名参与者聚集在一个房间里,分成5人左右的小组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重新分成5人小组再次进行讨论。如此反复,实现全体成员意见的混合、汇总和共享。


1 以公众参与方式开展旅游策划项目的工作坊场景,为游客提供乡村生活体验活动

2 讨论偏远岛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坊

3 与本地居民讨论地区未来发展计划的工作坊

4 在草津川遗址公园项目中,市民参与者学习了草津川的历史,并共同展望公园的未来


然而,由于无法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传播风险,当下很难举办这样的面对面会议。在此背景之下,团体组织开始通过互联网举办在线工作坊。但是如此一来,又有人提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就不能参加该工作坊”等问题。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不过首先让我们来理清楚“谁可以来参加”。

假设将工作坊设置为在星期三19:00举办线下面对面工作坊。那么一方面,能够参加的人群有老年人、参与意愿高或希望下班后参加的年轻人,以及被父母带到会场的孩子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群无法参加,例如工作一天感到疲倦的人或加班的人,照顾幼龄儿童、需要哄孩子吃饭睡觉的家长,没有人照顾而不能自己前往会场的人,想参加家乡的工作坊但是住在远方的人以及孩子们。这些人群即使知道工作日的19:00将举行工作坊,但恐怕也无法参加。

但是,如果是线上工作坊,那么所有这些人都将有机会参加,只需要单击几下鼠标或屏幕进入网络会议室即可。工作的人可以在下班回家吃晚饭时参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无须帮助就可以参加会议,远离家乡的人也可以远程参加,当然孩子们也可以线上参加(表1)。


表1 关于周三 19:00 开始的工作坊


虽然一部分老年人可能无法参加线上会议,但是更多的人能够更轻松地参与其中。了解了这些优点之后,我们只需要考虑如何教社区的老年人参加线上工作坊。

在我们的项目中,通常由第一次线上工作坊的参与者教给亲朋好友如何操作以增加参与人数,或者由政府支持鼓励老年人参与,以此逐步增加在线互动人数。 

2.2 同步型与非同步型的工作坊

在举办线上工作坊之后,我们开始意识到同步型和非同步型的区别。同步型工作坊是指人们在同一时间一起参加的工作坊,例如“星期三19:00开始,持续2 h的工作坊”。如果在此期间有人还有其他安排则无法参加讨论。但是,如果工作坊的举办时间是“从本星期三到下星期三,欢迎在一整个星期内的任意合适时间前来给予宝贵意见”,居民就能够在闲暇时间随时参加。

如果将这种同步型和非同步型方式与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则可以得到工作坊的4个特征。1)同步型线下工作坊,相当于传统的工作坊。2)同步型线上工作坊,即在指定日期和时间举行的线上工作坊。参与者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在网上进行讨论,也可以利用线上画板实现所有人的信息共享和头脑风暴,即便不聚集在同一空间也可以顺利开展线上工作坊。3)非同步型线下工作坊的形式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例如在固定场所持续开放一周,安排工作人员常驻会场,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合适的时间随时前往。居民可以与在场的其他参与者交流想法,或是提出对会场展示信息的意见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收集意见,并在下一周再次开放工作坊,如此反复,实现居民意见的收集和共享。4)非同步型线上工作坊,由组织者制作面向居民提供信息或提问的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上。参与者可以在任意时间观看,在线回答视频里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像或视频。由组织者整理一周内收集的答案,再次制作视频发布结果,并向参与者提出新问题。通过重复此操作,就有可能实现非同步型线上工作坊(表2)。


表2 线下与线上、同步与非同步


3 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的注意事项

以上分享了公众参与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意义和方法,最后总结一下公众参与促进城市更新时要需要注意的5点内容。

3.1避免用于大规模开发

公众参与项目需要有适合的规模,说得绝对一点就是只适用于小规模建设项目,这是因为大规模场地中存在许多只能由专家判断的事情。或者说,小尺度城市更新的关键点在于,通过公众参与持续进行小规模的社会实验,观察进展顺利和失败的地方,一边校正方向一边推动项目发展。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居民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体验到小小的成功,从而在参与进来的居民中树立“我们的努力使项目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的感觉。

3.2 避免剧烈改变

不只是金钱,时间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资本。因此是否可以等到居民之间互相学习、建立人际关系、意识和行动产生变化的时刻,更新项目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对于公众参与至关重要。对于仅由专家执行的项目来说,在短时间内完成城市更新项目也许是价值所在,但是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支持了多少居民意识的变化”“为了公众参与留出了多少时间”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有意义。

3.3 不能只依靠专家进行

如果仅由专家参与,项目通常可以更快地被推进。但是,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居民相互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降低了衍生新活动的可能性,居民也失去了加深街区场所依恋的机会。对项目的归属感成为专家们独有的感情,但考虑到未来街区的成长运营,这并不是一个性价比高的策略。

3.4 营造居民学习的场所

营造公众参与的场所,并不仅仅是营造聆听居民意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营造学习环境。居民的意见在相互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化,促成这样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当意识改变时行为也会改变,当行为改变时生活跟着转变,当生活改变时人生随之变化。随着更多街区居民的人生发生变化,最终将带动整个街区的缓慢蜕变。为了创造这种蜕变,就需要为居民创造可参与、可介入的城市更新环境,提供必要的专业信息,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5 形成持续参与机制

工作坊的参与者在彼此学习的过程中成长。同样的,由景观设计创造的空间中,构成空间的植物要素也在生长。不断生长的植物有可能成为伴随人们心理成长变化的独特载体。植物每天生长,随四季变化呈现出缤纷的表情,人们则参与植物养护管理过程。正是因为植物和人类互相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才得以与设计场地产生持续不断的联系。所以,在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不应只由一成不变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组成,能够随居民的变化而持续成长的植物材料也是重要的构成要素。

 

4 总结

前文总结了公众参与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以及促进公众参与的方法和注意点。笔者衷心祝愿在中国的城市更新实践中,都能将居民的参与融入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营造出更多人们可以持续参与并加强彼此联系的自然空间。




图表来源:

图1由Satoyama Miraihaku拍摄;图2由Shimanowa拍摄;图3由Kuromatsunai拍摄;图4由作者拍摄;表1、2由作者绘制。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1-09刊首语 | 郑曦: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

《风景园林》2021-09目录 | 社会治理与城市更新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1-09 社会治理与城市更新

《风景园林》2021-09专题导读 | 社会治理与城市更新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1年9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亚莺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亚莺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