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刘滨谊 | 走向景观感应——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传承发展

刘滨谊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9-02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9期 P12-17


刘滨谊.走向景观感应: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传承发展[J].风景园林,2022,29(9):12-17.

走向景观感应——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传承发展


刘滨谊

男 / 博士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 / 本刊编委 / 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科学、风景园林景观理论、风景园林教育、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风景与旅游规划设计、景观城市设计等


摘要:基于笔者4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了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影响及其 60年来引领风景园林美学走向科学理性的积极作用。以生命体的视角,提出应从时空、能量、信息三维度重新审视风景园林,进而依据人类2 000年来走过的风景园林景观-感知“五阶段”,重新认识、定义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关键作用;重温景观感知领域研究的缘起、初心及早期的科学研究观与创新成就,借以分析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成因:重复性的应用研究有余而开创性的理论探索不足,分析、分解思维方法有余而综合、整合体系的思维方法缺失。论证了以“交叉、综合、体系”理念发展景观感知理论的必要性,提出了景观感应理论的基本思想,阐述了涵盖全景观感应五方面的5个“元素体”及其组成的“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学主张,由此构建起了一个全面、综合、一体的景观感应体系化框架,旨在推进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与应用走向体系化,让景观感应在风景园林学科及其美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引领理论研究与指导规划设计实践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感知;景观感应;视觉评价;体系化;风景园林美学



1 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景观感知(landscape perception)及视觉评价研究与应用涉及三大领域,包括:1)如何有效保护和修复人类生存所需的大自然环境;2)如何规划、设计、建造、维护、管理人类生活所需的绿色建成环境;3)人类感知响应风景园林的内在规律的探索揭示,这些规律影响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价值观、目标、评判标准、政策导向,也是领域1和2的出发点和目标。在风景园林学科的这三大领域中,景观感知及其评价属于领域3的核心和本学科重要理论来源。随着城市、乡村、原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取向和风景园林学科的现代性转变,该领域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后来居上,充满潜力。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聚焦于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风景园林审美,涉及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心灵感知,覆盖了从哲学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到多学科专业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面临着许多未解之谜和矛盾难题,并且众说纷纭,错综复杂,真伪难辨,因而其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中成为重要基础性理论问题,也决定着其他学科有关视觉感知研究应用的进展与兴衰。传统的中国风景园林审美研究,缺少景观感知的现代科学研究,研究方式通常是个体主观化的,缺乏现代科学的理性研究和实验实证,研究不成体系,难以满足与时俱进且不断丰富提高的人类环境空间审美需求,难解不断变化出新的美学机制规律,表现出理论发展的缓慢滞后。1991年5月在扬州召开的中国首届、也是迄今唯一一届全国性的风景园林美学学术研讨会,除了风景园林界,哲学美学界代表人物李泽厚先生等也与会学习交流,会上改革、改变、开拓创新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研究领域的意愿心声强烈。30年后回顾此会,发现因其所展现的先锋研究与前瞻思想而可成为中国走向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的新起点,这标志着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研究根本性转变的启程。虽然此会之后30年间中国风景园林美学领域研究进展仍不容乐观,但是以景观感知评价为代表的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研究异军突起,近年更在加速发展,进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与多方面社会实践的新天地。理性推演、心理测试、实地验证、大数据、手机App等层出不穷:一方面,航空航天遥感、测绘、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了景观客体的精准描绘;另一方面,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为深入景观主体世界、探索景观感应奥秘提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实证。30年前的前瞻性设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国风景园林美学领域研究在研究目标理念、方式、技术及其应用等多方面已经产生重大转变,研究呈现出了新的方式、理念、技术。首先,美学研究的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面向人民大众的风景园林美学研究,如同美感本身一样,鼓励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美学机制规律需要探明,审美基本标准需要确立,承载及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审美标准需要确立、弘扬。探索这种标准在各地的应用,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标体系,此类研究是必要的,但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引导”和“约束”两者中,应倡导前者,避免后者。因为对于人人都要享用,却又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的人类美感而言,后者违背了人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其次,新型的集体团队式的现代科学研究方式开始形成,这为完成需要几代人传递接力的美学研究提供了可能。再者,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的普及流行使得曾经的遥不可及变成了现在的轻而易举。以冯纪忠先生为开创者,笔者的景观感应研究团队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7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著作、论文集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15篇、硕士学位论文70篇,为发展景观感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些工作让我们体会到:景观感知研究以其面向现代社会需求的选题方向、理性的现代科学思维逻辑方法、高新技术的数字量化手段,引领着现代风景园林美学发展,影响着风景园林学科基础研究的质量,其未来充满了希望。


2 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的初心及演进

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总体上取决于风景园林学科认知。感知及评价是基于价值的判断,价值观源于人类的需求,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目标基于需求和价值观,需求和价值则源于实际问题,如此,研究的科学问题将变得清晰明了、聚焦、具体。现代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资源管理的需求。带着明确的研究目标,基于将景观视觉美感作为与其他诸如矿产、动植物等资源同等对待的价值观念,以R. B. Litton等为先锋的一批风景园林专业训练有素的设计师,开启了国家林务局森林、原野等区域景观视觉的分析评价与实践应用,进一步研究编制了视觉资源管理(VRM)计划,并将其应用于土地管理部门,以求在国土空间等土地规划设计中融入环境空间美学。R. B. Litton著名的研究报告Forest Landscape Description and Inventories: A Basis for Landplanning and Design,其评价目标就是要将风景景观当作一种与其他自然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以国土的视野予以识别、保护、发展的统筹。

以解决实践应用问题为理论研究的动力,在随后的20年间,由视觉评价引发的且较之更为宽广而深入的景观分析(landscape analysis)吸引了来自多学科专业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思想汇集,Landscape Assessment: Value, Perception and ResourcesFoundations for Visual Project Analysis等代表性文集类专著和一批研究报告带来了一场场头脑风暴,引导着这一新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景观感知逐渐成为景观分析的核心前沿。羽翼渐成的四大范式学派及两大阵营,以空前的多学科专业的共入交叉,为该领域带来了活力和迅速拓展。作为新兴领域,景观分析为风景园林提供了空前的现代美学理论与技术思想,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公认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前沿。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快速发展,也显现出了评价风景资源的国家需求。以《组景刍议》《风景开拓议》等论文为代表,冯纪忠先生的研究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中国风景园林优秀传统的发掘继承,首先提出了创建风景评价体系的设想,不仅突出了景观视觉评价的现代科学性,而且发展了景分旷奥的中国传统,通过凸显风景园林与景观感知的空间性,以发展设计规划理论方法为导向,尝试将其更为紧密精细地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景观感知结合起来。在冯先生指导下,笔者完成的“风景旷奥度的景观空间感知评价”以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的研究正是这一设想应对当时大规模风景区规划开发需求而为寻找更为科学理性的方法所做的尝试。上述各个评价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以“实践问题为导向”,追求的是把研究写在大地景观上。

寻找景观视觉美学规律,建构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美学理论,为风景景观与视觉资源管理提供科学评价标准及其理论支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基于人类景观感知的依据和指引。总结过去60年景观感知和视觉评价领域,评价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发展景观美学基础理论、实现景观资源管理、指引景观规划设计3个方面,其原则底线是基于公共的美学价值、面向群体公众的社会需求、遵循科学理性的思维逻辑。纵观60年演进,基本目标没变,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前30年属于开创性的填空补白,出现了不少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新应用;后30年,在诸如视觉传播、计算机视觉、视觉地理、城市信息、环境视觉资源、视觉健康等多学科领域得到了扩展研究与应用。相比之下,除了景观视觉模拟因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景观视觉评价核心理论研究发展停滞不前,数十年前就提出的设想和创立的理论架构还是缺乏后续的深入细化,鲜有新理论的创立。其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作为学科的现代基础理论核心,直接影响了风景园林学科的现代科学性的转变与创新的进程;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那些基于视觉感知与视觉美学标准的多学科专业领域的应用发展。


3 从景观感知走向景观感应

人类的景观感知正在经历空前的转变,除了“感觉”“感知”“认知”,应景而生的主动“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再满足于景观感知(landscape perception)中的“感”和“知”,而要超越感知,寻求客观景观环境和主观感知的互动(landscape interaction)、合一,从景观感知走向景观的“感知+应对”应运而生。全面的景观感知研究应该包含“感”“知”“应”三元,其中“感”是被动的美的接收所得到的感觉感受,“知”是进入心理过程的认识理解,“应”则是人为主动的美之求索的意念、想象、愿景,是有感而发、有意为之的精神活动及物质实现。“物境”“情境”“意境”,传统美学理论的三境与上述感、知、应三元一一对应,其中,意境是有意为之的境,意境之于中国造园,本质所含正是这种主观能动的“应”,这种“应”可以是园主人营造园林意愿,可以是观赏者的理想愿景,亦可以成为造园师的设计意向。“感知”的研究与“应对”的探索,组成了以提升美学价值为目标的更为完整的评价研究内容。这是现代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的重要趋势,为此,基于前期研究积累,最初是将其作为同济大学景观学系高峰团队建设的团队名称,笔者提出了“景观感应”(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reaction)的概念,经过8年研究,初步构建起了景观感应理论的框架。近年景观感知评价的理论发展和规划设计实践,为景观感应理论的创立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需求;形、情、理、神、意,中国园林历经2 000多年完成的人类-环境审美进化的5阶段的调查分析及比较综合,则为景观感应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实证。景观感应理论是基于人类-环境审美进化,应时代发展而提出的现代景观审美及评价理论,作为景观感知研究的发展,正在成为未来景观评价的前沿引领。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的基本内容是寻找、发现、破解人类空间美感美学机制规律,寻找制约机制规律运行的价值判断,即评价标准指标;此外,更加关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是景观感应中“如何应对”的科学问题,这包括设计的思维路径、规则方法、以标准指标体现的目标追求等,从而诱导激发出规划设计实践的创意和创新。迄今,仍然缺少针对规划设计的景观知、感、应三位一体的研究,缺少基于景观感应研究的指导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标准指标,致使以景观感应为导向的规划设计仍然处于众说纷纭、含混模糊的境地,处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黑箱”之中。科学、理性、定量化研究中国风景园林美学,将上述问题转化为现代科学问题,将缺失的内容补齐,解密“黑箱”,这将是景观感应理论对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领域的重要突破。其核心思想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将主观感性与客观理性相联系,并将主观感性的美学问题延展转化为客观理性的科学问题,进而予以客观理性的认知、分析、综合、判断。该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冯纪忠先生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其核心问题同样是价值判断、主客观评价、确定影响因素、寻找评价标准和指标。断续20年的探索之后,在冯先生指导下,笔者以风景旷奥度的学位论文选题,围绕风景旷奥空间美感量化的科学问题,于80年代走入了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领域。随后,在《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作为留美交换生,遇见了美国老师Patrick A. Miller教授。他大学时代的老师是R. B. Litton,后来又在景观评价认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R. Kaplan教授指导下完成了《景观美管理的景观偏爱诸维度与景色质量分级程序评价的比较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后来在留美博士后期间,笔者还趁机拜访了R. Kaplan教授、Yi-Fu Tuan教授,也与R. S. Urich教授和Ervin H. Zube教授有过交流,再后来结识了Lange Eckart教授。五六年前,Eckart教授召集笔者等10位世界各国的景观评价领域的学者,向欧盟申请了有关景观视觉资源及其环境管理的研究项目。这些学习交流,潜移默化地促进了笔者在景观感知美学领域以及其他分支方向上寻找科学、理性、体系化的景观感知研究方法。笔者在40年间于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价领域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1)创立基于风景旷奥度的景观空间感知评价及其“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主客合一”的景观感应旷奥理论;2)开创现代中国风景园林景观视觉数字审美研究,提出了“主观感知客观数字表出”的景观评价的哲学命题,发明了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空间数据数理统计的计算机量化“风景美丽度”预测美景度评价(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SBE)模型;3)组织开创中国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与应用领域,提出创立了户外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人因规律的“动态热物理”理论,发展了室内可控的“静态热物理”理论,为景观感应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应用。围绕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本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项、面上项目5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著作2部、主编会议论文集2部,发表期刊、会议论文109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11篇、硕士学位论文60篇。其中,作为景观感应研究的重要标志,第3部分的工作促使在中国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研究方面形成了数十所院校、300人研究队伍的“大气候”。

4  景观感应的研究取向

对于空间时间、能量、信息三者的感应,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环境互动的三大基本方面,因为三者是支撑生命体生息繁衍的三要素。依据三者选择创造空间时间形态、统筹自然人文资源、有效高质地传递人类等生命体繁衍生息所需的信息,这才是风景园林的根本。在“保护创造人类户外境域”的背后,传递、赋予人类及万物生命才是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关键是如何“传递”“赋予”,景观感应正是传递的通道、赋予的桥梁(图1),风景园林赋予人类及万物生命的时空、能量、信息正是通过生命体感天应地的景观感应而实现的。溯源中国风景观,大地之风与日月之景是风景赋予生命体的能量基础,风之声韵律和景之光影形是风景传达给生命体的信息源泉,寻找最佳的空间方位、迎合准确的日月星辰辨方正位,寻找建立最佳的能量获取与信息接收方式,以获得最大化的风景空间、能量和信息,这是自古以来人类风景园林关于万物生命体的三元追求。对于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正是“美”的本质所在,景观感应的作用在于寻找、释放、强化这种“美”的绩效,景观评价的本质就是对于这种“美”寻找理想、设定标准,借以比较好坏、判定优劣、优化所求。其中,代表美的标准和指示美的指标是评价的关键。理解“美”的本质作用和意义,如同英文关于“aesthetics”(美)一词的本意初心—“感性”,即充满生命感知反应的东西。赏心悦目中暗含的是无限生机、明媚春光里小气候带来的是舒适惬意、鸟鸣山更幽传达的是自然界万物的生命气息等,这种可以被人人感知得到的风景园林之美并非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亦非只属于阳春白雪而难为大众欣赏,更非仅限于人类高级精神活动而留于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字里行间的高高在上,而是关乎每一人类个体的,从生理到心理及至精神的全感活动;基于数十万年的进化遗传和当代社会文化的约定俗成,也不只是个体化的因人而异的捉摸不定,更有群体化的共同判断,虽然属于人类的个体主观活动,但也有基本规律机制可寻。寻找提取这种全感的、群体的、共同的判断标准也就成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而时空、能量、信息及其三元耦合正是景观感应所要研究的体系框架和主要线索(图2)。

1 景观感应时空、能量、信息三要素

2 景观感应“感”“知”“应”三通道


对于物质物理环境构成的客观之景和人类感知内心形成的主观之景,中国早在2 000年前,就有“景分内外”的认识,不过,直到1 000多年前的宋代,才实现了两者密接“主客合一”的目标追求。发展至今,结论更为明晰,景观感应正是联系主客、内外的媒介,景观感应的方式是“主客合一”“内外一体”的。据此,人类可以在景观的主观感知和客观构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景观的主观精神审美活动与客观的物质审美要素联系起来。探索景观主客观要素之间的联系,发掘主客结合的景观审美元素,寻求建立“景观元素周期表”,可以作为景观感应评价研究的基础。在人类五官景观感应的进化中,为了获取生存所需的能量和信息,空间和时间成为关键,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与时空栓系最为直观的听觉和视觉,在数十万年的进化中,得到了优先侧重的进化。受近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驱使,景观视觉因其信息接收具有整体化、快速化、空间化等优势,占比更大,远超其余感官,成为人类感应风景时空、认知内外世界的主导途径,故而当代视觉感应及其评价成了景观感应和研究的主体。随之而来,信息时代景观视觉感应的时空范围正在空前地扩大,感应的方式变得更加多种多样,在不知不觉之间,传统的景观静态感知正在被现代的动态感应需求取代,曾经由点线面体构成的景观意象,伴随着人类视觉感官的进化和科技手段进步而正在悄然改变,待之而起的是由景观视觉感知网络组构、真实与虚拟互动所展现的新景观意象。今天,多种新方式、新渠道、新概念的景观感应正在孕育而生,飞速转变,既有空前的挑战,更有无限的机遇,首要的是如何应对。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环境感应及其相应的景观感应研究大体有3条路径:1)宇宙生物圈的认知和实践——从地球演进、人类文明进化到绿水青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2)人体自身感知的认知实验——从生理、心理到精神的审美欣赏,涉及医学、心理学、伦理、哲学;3)规划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从空间、场所、领域到历史、文化、功能,涉及规划学、设计学、地理学。当前3条路径都以各自方式在各自领域快速发展,在不经意间,人类环境感应、景观感应、视觉感应原本是综合一体的研究对象,被分解支离而与现实渐行渐远,单一角度、碎片化、表象化的研究让原本不明的本真更加扑朔迷离。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现代科学的分析、分解、分离方式阻碍并破坏了综合、协调、协同类的环境景观感应及其研究。还原人类景观感应的本真,将多学科观念知识的3个方面交叉、融汇、耦合,基于分析走向综合,这是景观感应研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需要构建综合研究的框架。
5 景观感应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化思考

将之前支离分散的单一元素分析、分解的研究扭转为多重元素领域综合协同的研究,这是景观感应与实践的体系化思考总目标,首先要发现诸“元素体”,其次是寻找“元素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体系。事实上,形、情、理、神、意五阶段的演进,已为寻找“元素体”提供了线索,可以从五阶段中凝练出形、情、理、神、意5个“元素体”,其所展现的就是景观感应研究的5个重要领域分支。

1)“形”——围绕景观客体,对于具有物质物理形态的景观客体在空间视觉上的感知,包括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之形和感知而来的主观空间形态之形;2)“情”——围绕景观主体,因客体景观引发的内心所产生的与之有关的感受,属于景观“情感”的感知,包括基于自然进化客观规律的五官感受、生存行为、身心健康和基于文明进化主观规律的文化、心理、精神;3)“理”——围绕景观客体,经过入木三分的观察、科学思考与社会伦理判断,对景观的理解感受,包括客观的自然规律之理和主观的社会规律之理;4)“神”——形、情、理主客感知的综合结果,是一种对于景观时空、能量和信息的接受;5)“意”——形、情、理主客感应的综合结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景观时空、能量和信息的发送传递。分析“意”的景观感知过程:主观意向—心理意象—实现形象,可以看出,规划设计师从方案构思、设计绘图到实施建成,正是这种“意”的景观感知。

进一步的研究就是将五元素体系化。景观感应理论体系框架(图3)可以直角坐标系示意,坐标系的“三轴”指坐标系XX’、YY’、ZZ’轴,代表着景观感应的3个基本通道,即形、情、理,坐标系的原点标志着景观感应的综合,即神与意。景观感应理论体系以形、情、理、神、意五元素的关系及其共性为基础。1)五元素处于不同层级,形、情、理三元素位于第一层;神、意元素位于第二层。2)每一元素都包含主观、客观两方面,其中,第一层级的形、情、理各自以坐标系实轴代表客观方面,以虚轴代表主观方面,并且主客是连续合一的;发自于坐标系原点的第二层级的神、意,体现着“二元互动”;“主客合一”后的“意”,属于第三层级,同样以坐标系为原点。3)神代表着形、情、理三元耦合、主客一体的源于外界感知的结果,涵盖了景观感应传递、展现的风景园林景观美学精神,“物境-情境-意境”是其目前已知的基本感应模式;意是形、情、理三元耦合、主客合一的发自内心的应对,意的生成“有法无式”,如“意在笔先”之法。其“法”亦可以有多种感应模式,有待揭示。神与意构成了景观感受的二元互动。


3 景观感应理论框架


在该理论体系中,三轴分别对应景观感应的时空、能量、信息三通道,三轴相交的坐标系实现了三通道的三元耦合,位于坐标原点的神,这是所有的理论、评价维度、标准、指标的起因原点,同样位于坐标原点的意,则决定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目标、广度和深度。


6 景观感应的科学技术实现前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景观评价的理论领域产生了四大学派和两大阵营。认知学派认为景观所具有的可解性与可探索性越高,景观质量越高。经验学派用景观的历史文化背景判定景观的价值。专家学派以视觉要素(线、形、色、质)和景观形态的标准,以形式美原则评价景观。心理物理学派把景观-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并识别影响审美的关键景观要素。其中,经验学派与认知学派注重理论研究,心理物理学派和专家学派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两大阵营分别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领域的景观认知和基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领域的景观认知。同时代的研究方法领域,C. E. Osgood于1957年提出了语义差异法,又称“感知记录法”,用于评定主观感知和环境内容的关联,早期大量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开始更多地应用于建筑、景观等相关学科。Daniel和Boster提出的美景度评价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给场景照片或PPT照片打分的方式,收集审美态度的定量数据,能够建立主观评价与客观景观要素的数学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感知的景观评价从单一的视觉评价向多感官评价发展。如用热平衡模型,采用生理模型指标进行舒适度评价。声景评价相关研究有2类:一类是设计个案研究;另一类是与其他感官尤其是视觉的耦合关系研究。少量嗅觉相关的香景研究集中在两方面,分别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研究和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植物配置的个案研究。

最近20年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景观感知评价的发展。其中前15年左右,随着生理、心理指标直接测度技术,如可穿戴设备、眼动追踪等的发展,通过皮电、脑电、心电、表情肌电、皮温、呼吸等传感器监测数据直接反映生理心理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问卷与量表统计方式的主观不确定性缺陷。

近5年来,随着大数据和各类算法的涌现,一方面,出现了新一轮视觉相关的数据的挖掘利用,如传统照片数据的丰富和VR全景图等新数据的出现;另一方面多模态数据展现出了分析利用潜力。与之相关的情感计算与分析的研究现阶段聚焦在三大方面:1)情感计算识别技术的研究;2)情感监测;3)情感预测与交互。情感计算与分析技术为多模态数据景观感知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看景观感知评价领域的多模态数据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7 结语: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的未来

迄今为止,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3类。1)围绕景观感知机制原理及其评价标准尚存许多未知、难解。2)所提出的评价理论和标准指标、建立的诸“评价公式”,有的虽然大方向没错,但尚属于缺乏深入细化的“粗算公式”;有的基于“未知”而建立的理论存在争议;有的甚至假设前提存疑待解。这就使其评价应用结果甚至有误导和负面作用之嫌。3)较为普遍的是,绝大多数的评价缺乏理论基础和研究支撑,缺少自己的“公式”,属于照搬现有不成熟不完善的“粗算公式”而做了一道应用题。景观视觉评价的难点集中体现在“未知”,包括其构成元素、化合过程、产生结果、过程规律等。过去60年,在前述的景观感应研究3条路径领域中,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1)宇宙生物圈的认知和实践及2)人体自身感知的认知实验,而在3)规划设计的研究实践方面极为薄弱。景观感应体系化研究的提出正是期望改变目前的状态,以期成为风景园林美学与规划设计应用的引领。

“在山水意象体验上,从大到小这个历史阶段,苏州园林意境的表现是比较成功和彻底的。现代进入了空间尺度上从小到大的新阶段。现代人的生命状态也发生了变化,意境通过现代空间可以在小尺度的园子中表现,也可以在大尺度的风景区中表现。空间尺度的变化引起了各种变化。园林与风景的融合更加密切、更加广泛,这是一个新的主题。在生命状态的表现上,以时空转换传达出‘意动’的境界更是现代空间规划和设计的新的方向。”或许,冯纪忠先生95岁留下的“临别赠言”已经心照不宣,暗示了未来景观感应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宏大远景。

总之,千变万化的景观感应结果都是各类风景园林元素的“化合”,建立景观感应美学世界的“元素周期表”,揭示元素间的化合机制,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景观感应“化合物”,为了实现这一设想,笔者愿与同仁一道竭尽全力。学术需要积累,探索需要先锋,对于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领域,今天最大挑战是伴随着之前60年两代人的退离所呈现出的后继问题,景观感应及视觉评价的未来,首要的是研究队伍的前赴后继。





图片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邹晖.中国风景园林审美研究的定位与定向[R].扬州:中国首届风景园林美学学术研讨会,1991.

[2] LITTON R B. Forest Landscape Description and Inventories: A Basis for Landplanning and Design[R]. Albany, CA: Pacific Southwest Research Station, Forest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68.

[3] TUAN Y-F, ZUBE E H, BRUSH R O, et al. Landscape Assessment: Value, Perception and Resources[J]. Geographical Review, 1976, 66(3): 368.

[4] SMARDON R C, PALMER J F, FELLEMAN J P. Foundations for Visual Project Analysis[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86.

[5] 冯纪忠.组景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19794):1-5.

[6] 冯纪忠.风景开拓议[J].建筑学报,19848):52-5583.

[7] 刘滨谊.风景旷奥度:电子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规划设计[J].新建筑,1988(3):53-63.

[8] 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9] 冯纪忠,刘滨谊.理性化:风景资源普查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1991(5):38-43.

[10] 冯纪忠.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1990(5):39-46

[11] JOEDICKE J.建筑设计方法论[M].冯纪忠,杨公侠,译.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12] MILLER P A. Visual Preference and Implication for Coastal Management: A Perceptual Study of the British Columbia Shoreline[D].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4.

[13] 刘滨谊,梁竞.原野旷奥感应健康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7):6-13.

[14] 刘滨谊.风景园林小气候:中国第一届风景园林小气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15] 刘滨谊.风景园林小气候:中国第二届风景园林小气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16] 刘滨谊.景观感应的作用与意义:景观与健康城市高峰论坛2020[R].上海:上海景观学会,2020.

[17] 刘滨谊.风景园林学学科体系化构建[J].中国园林,2021,37(11):6-13.

[18]中国现代风景园林60×60访谈:冯纪忠[J].风景园林,2009,16(4):71-72.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9刊首语 | 郑曦:风景园林的认知与感知

《风景园林》2022-09目录 | 数字技术与景观感知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09 数字技术与景观感知

《风景园林》2022-09专题导读 | 数字技术与景观感知

LA专题 | 周详 刘子玥 施佳颖 | 网络照片能否用于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9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刘玉霞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