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2023-01专题导读 | 健康景观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3年01期 P12-68
景观对身心健康的直接或间接效益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景观能通过促进人的体力活动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也能减缓压力、提升积极情绪从而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作用;还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微气候环境,从而减弱环境风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因此,探究如何基于景观建设健康宜居城市对提升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有重要意义。
本期热点导读精选5篇“健康景观”相关论文,内容不仅包含宏观尺度基于自然系统的健康本源设计思想,中观尺度的健康公园和健康社区营造,还有微观尺度的街道绿化健康效益研究,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景观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希望以此,探讨挖掘通过景观促进健康的多种可能。
——本期专题组稿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陈崇贤副教授
营造健康社区:场所、过程与未来的思考
著:(美)安·福赛斯 译:刘康 刘欣宜 校:陈崇贤
Keywords
关键词
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健康场所;建成环境;循证实践
营造一个健康场所需要什么?循证实践存在哪些潜在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基于对多年来健康场所研究经验的反思,探讨循证实践的潜在可能性。营造健康场所不仅是创造能够促进健康的环境特征,而且还涉及营造、维护和使用这类场所的过程,建立持续的合作关系是实现营造健康场所的关键。
”1 健康场所:回顾与展望
2 如何产生:《营造健康社区》的形成过程
2.1 证据权衡的整合
2.2 关于健康场所和社区规划的研究
2.3 循证实践
3 后疫情时代
健康场所提供了各种实现健康生活的基础,但有时也会带来安全与污染问题(中国北海)
健康场所既关于如何使用空间,也关于如何设计空间。图中,人们在人行道上跳舞(墨西哥瓦哈卡)
营造健康:自然和设计的作用
著:(美)戴维·坎普 译:刘睿 校:陈崇贤
Keywords
关键词
自然、设计、健康;景观设计;健康本源设计;适应性海岸基础设施
健康本源设计理念有助于为社区提供健康促进的资源,以及解决更广泛的健康不平等问题;还可以为设计决策提供指导,在大尺度可持续发展方案框架下提升个人体验及健康促进的发展前景。将健康本源学、自然系统、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技术结合的整体性设计方法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力、有韧性和公平的未来。
”1 恢复平衡
2 扩展健康和设计的概念
3 典型案例研究
3.1 蓝色气候行动
3.2 西部湖区生命海岸线
4 优化策略
创建改善健康和福祉的环境
蓝色气候行动:转型机遇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景观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崇贤 李海薇 侯咏淇 刘京一*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计算机视觉;公共健康;深度学习;图像数据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为基于图像的景观自动化判别与分析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语义分割和图像分类在景观与健康关系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生理健康威胁、体力活动、心理健康效益和环境感知评估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应用方向;已有研究存在算法局限、计算精度不足、数据获取时间滞后及缺乏动态性等问题。未来还需要在优化目标检测算法、融入设计和后评估过程、拓展景观与社会健康关系研究及构建时序数据集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 计算机视觉的相关概念及类别
2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景观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1 在景观对心理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2.1.1 心理健康效益评估
2.1.2 环境感知评估
2.2 在景观对生理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2.2.1 生理健康威胁
2.2.2 体力活动
2.3 在景观对社交活动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2.3.1 人群行为
2.3.2 其他社交因素
3 结论与展望
腾讯街景地图中的城市街景图像
使用便携式相机在公园和居住区户外环境等中收集图像
健康公园健康人——依托自然保护地促进公共健康的国际经验
钟乐 张毅 杨胜兰 张引*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健康中国;全民健身;自然接触;绿色暴露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自然保护地对国民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取得国际共识,但我国尚缺乏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全面、系统梳理了全球“健康公园健康人”运动的经验,并提出了依托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7点启示。
”1 全球发展与实践
1.1 理论背景
1.2 发展历程
1.3 全球实践
2 美国HPHP系统
2.1 国家实践:纲领性的“HPHP美国”项目
2.2 区域实践:承上启下的“HPHP:湾区”项目
2.3 保护地单元实践:温泉国家公园的具体推动
3 国际经验总结及对中国的启示
4 结语
“HPHP美国”工作逻辑模型
“HPHP美国”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
健康行为决策促进的街道绿化精准改造
金伊婕 匡晓明 奚婷霞 陈筝*
Keywords
关键词
城市绿化;健康行为;健康影响机制;城市更新;眼追踪;环境行为研究;循证设计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研究聚焦“过密绿化影响街道行为”典型问题场景,通过眼动和行为实验量化了“环境暴露—注意—兴趣—行动” 的决策认知机制,为平衡健康行为和自然暴露的精准街道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行人决策主要依赖于商业设施、建筑界面、休憩设施等关键要素的可见性。街道更新应构建视线窗口,避免底层灌木对上述要素的遮挡。
”1 理论建构和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场景与任务设计
2.1.3 实验的控制与测量指标选取
2.2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2.1 被试选择
2.2.2 实验采集流程
2.2.3 实验数据分析
2.2.3.1 环境暴露—注意—兴趣分析
2.2.3.2 兴趣影响的行为决策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被试统计人口学特征
3.2 实验1
3.2.1 生活设施使用行为决策分析
3.2.2 伴随生活设施使用的步行行为决策分析
3.3 实验2
3.3.1 绿地游憩行为决策分析
3.3.2 伴随绿地游憩的步行行为决策分析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与建议
4.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研究对象
行为场景呈现及关键街道导控要素划分
街道植物空间对步行愉悦度的影响
董贺轩 高翔
Keywords
关键词
风景园林;健康街道;植物空间;步行活动;愉悦度
查看开放科学计划
在建设城市健康街道的背景下,街道植物空间环境及其对步行质量的影响规律问题值得关注。本研究发现街道植物空间形态特征对步行愉悦度的影响因子包括绿视率、顶面通视率、面积、形状系数、高宽比、侧面Ⅰ通视率。并提出以人性化理念为主导的基于步行愉悦度的街道植物空间评价体系。
”1 街道植物空间与步行愉悦度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1.1 街道植物空间形态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1.2 步行愉悦度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2 街道植物空间对步行愉悦度的影响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对象
2.1.2 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2.2 街道植物空间与步行愉悦度评价
2.2.1 街道植物空间特征评价
2.2.2 步行愉悦度特征评价
2.2.3 步行愉悦度评价的结果分析
2.3 街道植物空间与步行愉悦度的关联性
2.3.1 线性相关分析
2.3.2 随机森林分析
3 基于步行愉悦度的街道植物空间设计
3.1 评价体系
3.2 优化策略
4 结论
植物空间的构成面
街道植物空间的2种类型
健康小镇:峡谷森林中的多代共生社区
莎玛有限公司
健康小镇项目旨在探索未来社区的新典范,目前已经成为泰国第一个面向老年人的综合开发项目,其涵盖了住宅、商业单元和医院。该项目以“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健康养生”“社区归属感”作为规划设计原则,以“隐退”“参与”和“创造”为概念设计了多样化的活动,提高全方位的生活体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1 可持续的自然环境
2 健康养生
3 社区归属感
峡谷森林的鸟瞰
郁葱绿植中的小溪
相关阅读: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