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专集 | 历史重生,遗迹转型——城市更新与后工业景观
“如今,全球的许多城市地区都在进行后工业场地的转型,以此来激发贫困社区和破旧城区的更新。废旧工业场地有着功能主导的建筑形式和显著的空间层次,为探索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可持续性创新模式提供了实验场地。对于许多城市和城市群来说,后工业空间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契机,能够重新思考未来发展路径、重塑地方特点并且增加地区吸引力。”[1]基于此,本文从工业遗址类型出发,分别介绍工业厂房改造、工业滨水码头改造、工业交通运输遗迹改造等多种城市更新与后工业景观改造实践案例,旨在为城郊环境的棕地转型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指引。
[1] 马塞洛·莫迪卡,黄琦,李梦一欣.从场地到景观:重释城市更新之外的郊区后工业转型[J].风景园林,2023,30(6):35-45.
”目录
1 工业厂房改造
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景观设计——延续记忆的复合型文化艺术园区
亚特兰大乳品厂景观改造项目——连接阶梯景观的社区走廊
Amey Daldy公园——低影响设计的城市开放空间
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记忆自然融合的文化公园
2 工业滨水码头改造
法国鲁昂大河长廊——功能复合的大型港口公园系统
杨树浦六厂滨江公共空间更新——保留野趣的低扰动景观结构重塑
江阴市滨江公园——重建本土生态系统长廊
泰晤士河畔切尔西滨水区更新改造——工业用地的混合再开发
3 工业交通运输遗迹改造
徐汇跑道公园——创新型城市复兴建设开放空间
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铁路遗址的体育运动休闲公园改造
606公园绿道——修建于废弃高架铁路上的线性公园
Crescent公园——公共绿色河滨公园的新生
01
工业厂房改造
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景观设计——延续记忆的复合型文化艺术园区
Landscape Design of Shenzhen O·POWER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项目地点:中国 广东
设计团队:上海迪沪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良相
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是以风景园林师为主导的可持续城市“超更新”实践,以具有批判性的更新方法承载城市多元功能、历史文化与社区记忆。该项目位于华中发电厂,场地紧靠侨香路,由于重油发电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2006年,发电厂停止了所有机组的发电生产,逐渐荒废。
© 良相
为了使工业遗址在现代重新焕发生机,景观团队尊重场地肌理,以油罐、构架、水塔、厂房等遗址作为场地核心要素,提取圆形元素,根据原油功能分区,形成五大组团,向外扩散交织,连接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这种创新性的城市“超更新”以时尚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深圳蓝”作为场地的主基调,用现代的设计语言介入原有工业空间,生产性的巨型尺度被调整为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生活尺度,构建出具有体验性的公共景观系统。
© DID Studio
重生后的工业遗址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公园,承载多元活动,为周边居民创造出能同时满足亲子游乐、社交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公共空间。建成后,O·POWER文化艺术中心迅速成长为深圳又一重要景观地标,展示出“花园城市”的态度与活力。
整理自:
上海迪沪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可持续的城市“超更新”: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23,30(6):70-76.
亚特兰大乳品厂景观改造项目——连接阶梯景观的社区走廊
Atlanta Dairy Factory Landscape Renovation Project
项目地点:美国 亚特兰大
设计团队:Perkins&Will
© Sahar Coston-Hardy
该项目以亚特兰大乳品厂的工业历史为背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新参与当地景观的机会,使兼具多样性和历史意义的纪念大道走廊焕发新生。2.4 hm2的废墟经过重新设计成为一块供当地居民聚餐和社交的休闲绿地。
© Perkins&Will
在场地的中心,原先燥热且不透气的装卸场被改造成了一个阴凉且吸引人的广场,使用产自皮埃蒙特地区的植物材料以及在拆除过程中回收的建筑部件。雨水从曾经的装卸场通过草地和由回收混凝土填充的石笼墙缓缓流过,最终集聚在具有保水功能的桦树花园。
© Perkins&Will/Sahar Coston-Hardy
抬升起的木板路使游客可以在一系列花园中自由穿行,同时将社交平台和建筑物连接在一起。通过融合对比鲜明的工业建筑和有机植物,亚特兰大乳品厂不仅成为当地备受欢迎的休闲目的地,同时也与城市历史及其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 Sahar Coston-Hardy
整理自:
https://www.asla.org/2021awards/2284.html
https://perkinswill.com/project/atlanta-dairies/
Amey Daldy 公园——低影响设计的城市开放空间
Amey Daldy Park
项目地点:新西兰 奥克兰
设计团队:LandLAB
© LANDLAB
Amey Daldy公园是奥克兰温亚德区标志性的城市开放空间,它成为这个地区郁郁葱葱的绿色心脏。该公园巧妙地将社会基础设施、低影响设计和人工设计地形融合在一起,为该地区的居民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后花园。
© LANDLAB
这个项目的设计任务主要包括:解决严重的地面污染问题、提供滞洪和抗洪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在公园内整合泵站基础设施。
© LANDLAB
整合的基础设施包括一个包裹在雕塑般的圆柱形展亭内的水泵站,展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该地区工业储罐和筒仓的历史。公园中地形的起伏形态源自海岸线、海平面下的原始海床和填海土地之间的关系。公园中的设计元素呼应了该沿海地区的工业历史,木材、预制混凝土和不锈钢元素让人想起该区域码头和仓库的象征性材料。
© LANDLAB
设计团队将公园与周围的街道融为一体,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创造了行人通道,激活街道网络,创造一个让人穿行、停留的空间。设计团队通过景观振兴并激活这个后工业基地,将人、生态、基础设施、建筑物和景观完美结合。
整理自:
http://landlab.co.nz/projects#/amey-daldy-park/
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记忆自然融合的文化公园
Xiaoguishan Financial and Cultural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湖北
设计团队:迈丘设计
© HOLI河狸景观摄影
20世纪70年代,湖北电建一公司电建厂加工车间落址于武汉市武昌区小龟山,是一座实力雄厚的后方生产基地。然而,随着中国产业布局的转型和武汉市城市规划蓝图的出炉,这座昔日傲视群雄的工业后方生产基地逐渐失去了光彩,只留下了破旧不堪的老厂房。
© HOLI河狸景观摄影
这些遗留的工业元素为场地带来了深刻的重工业印记,也为艺术再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作为未来的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场地的位置条件,明确了场地的定位,并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武汉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金融文化的特色。设计团队挖掘了原有厂区的历史文化,利用老工业设施和设备等遗留物去展示历史变迁的过程。
© HOLI河狸景观摄影
整体框架围绕着“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概念,形成了“金融景观主题轴线和景观空间轴线”,以“龙门秀场、文化广场、小龟山森林公园”为核心,连接南入口广场、北入口广场、办公花园等节点空间。
原有的铁轨和龙门吊作为厂区最具代表性的时代记忆被保留下来。为了解决现有空间平整、开阔但略显单调的问题,设计团队在充分保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空间,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序列。他们还引入了金融文化的图腾元素,将多个景观序列节点结合在一起,使龙门秀场成为一个多元化、可运营的艺术活动场所,可以举办各种交流、聚会和音乐派对,成为整个园区的活力之心。
© HOLI河狸景观摄影
整理自:
http://www.metrostudio.it/projectinfo_10104_1293.html#山的回归 场地的新生 | 华中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02
工业滨水码头改造
法国鲁昂大河长廊——功能复合的大型港口公园系统
The Great River Promenade
项目地点:法国 鲁昂
设计团队:IN SITU Paysages & urbanisme
© Karolina Samborska
多年来,鲁昂的原始码头被废弃,被一个大型停车场所取代,设计团队将其打造为一个多功能的大型港口公园系统。
© Karolina Samborska
该公园面对着圣凯瑟琳海岸和大教堂,沿河长廊绵延1 km。设计团队将梧桐树在几个桥梁间穿插种植,形成具有秩序感的3个序列。上游的圣塞维尔草地延伸至塞纳河,经过重新设计的码头形成丰富的亲水结构。河岸草地上摆放着一些躺椅,周围种植柳树。
© Karolina Samborska
在下游,设计团队打造了一个娱乐场所。驳船滨海艺术中心的长廊融合了草地、杨树林和活动空间,在观景挑台人们可以欣赏到对岸的景色。休憩设施和标牌采用朴素而原始的设计,与港口的工业历史相呼应。
整理自:
https://www.in-situ.fr/#/en/projects/berges-rives/rouen-la-grande-promenade-fluviale
https://landezine.com/rouen-the-great-river-promenade-by-in-situ/
杨树浦六厂滨江公共空间更新——保留野趣的低扰动景观结构重塑
Yangshupu Sixth Factory Riverside Public Space Renewal
项目地点:中国 上海
设计团队: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田方方
该项目位于上海杨浦大桥以东的杨浦滨江南段,原为“杨树浦工业带”的一部分。这个工业聚集区位于黄浦江沿岸,西至秦皇岛路,东至黎平路,横跨6个历史厂区,包括电站辅机厂西厂、国棉九厂、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煤场和杨树浦煤气厂。公共空间以密集的工业厂区为设计节点,设计充分考虑公众对多样性空间的需求。
© 田方方
方案基于保野趣、保生鲜、保慢活、保自然的总体规划愿景,通过低扰动介入的方式,保留了现场的香樟林,并将一座仓库改造为开放式的共生构架。设计注重挖掘场地的历史肌理,根据具体情况引入慢行系统,并以内河和建筑遗址等历史遗迹为特色,重塑景观结构,打造印记花园、野趣区和生态水池等景点。场地不仅成为承载城市生活的滨江开放空间,同时也具备江南园林中移步换景的悠游趣味性。
© 田方方
共生构架原为锅炉厂期间建成的老厂房,由于道路穿过需要被拆除。设计团队根据道路斜切角度,采取一半拆除一半保留的加固策略,形成特殊的形态和几何关系。新旧门窗洞口结合,屋顶打开,引入阳光和绿化,还增加了亲子沙坑和景观造坡,使内外墙壁融为一体。这样既保留了老锅炉厂的空间特征,又将其转化为供市民休憩活动的开放场所,让建筑、景观、历史和城市实现共生。
整理自:
http://www.alya.cn/zh/projects.html?p=3
江阴市滨江公园——重建本土生态系统长廊
Jiangyin Riverside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江苏
设计团队:BAU Brearley Architects+Urbanists
© 夏至
江阴位于长江这条繁忙的水运“黄金水道”之畔,部分工业码头被改造为高密度的生活与工作区。这一改造项目的第一阶段旨在沿江边重新塑造一个长达4 km的公共空间。
© 夏至
作为扬子江造船厂的原址,滨江公园承载着江阴船舶制造工业的历史,因此设计团队保留了其最原始而野性的框架结构。当未来这片区域被绿植和丰富景观所覆盖时,充满活力的工业码头将为居民提供一片远离喧嚣的休憩之地。
© 夏至
发达的水运和开阔平坦的地势使这片江边码头成为一个天然的港口区域。设计团队不仅保留了该区域的历史痕迹,还从生态、流线和规划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提升。设计后的滨江公园融合了当地的历史和环境,容纳各种公共空间,并支持多样化的户外活动。
© 夏至
长江涨落的潮水滋养着江阴滨江区丰富的生态文化。滨江公园的建成对于该地区的微生态来说,不仅是一种修复和还原,更是一种提升和扩充。一条由本土植物贯穿的长廊连接了整个项目,将东边的鹅鼻嘴山与西边的生态长廊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理自:
https://www.bau.com.au/bau486a_palimpsest-jiangyin-docklands-park-stage-one-ship-building-park/
泰晤士河畔切尔西滨水区更新改造——工业用地的混合再开发
Renewal and Renovation of Chelsea Waterfront on the Thames
项目地点:英国 伦敦
设计团队:Farrells
© Farrells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切尔西滨水区更新改造项目占地4.58 hm2,横跨切尔西湾的两个市镇。在充满活力的伦敦这座都市中,寻找可持续城市增长空间变得迫切。几十年来,伦敦一直在探索新的城市增长模式,以适应未来住房、办公场所、休闲和服务设施的增长需求。工业用地的混合再开发一直是解决后工业城市问题的有效方法。
© Farrells
在响应英国政府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大背景下,这一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和高品质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位于泰晤士河岸边的Lots Road发电站是整个伦敦城市脉络中的焦点,同时具有极佳的视野。
© Farrells
设计的总体规划理念是在这个地区打造一个新的“都市村落”,将切尔西湾一侧的Lots Road社区与另一侧的切尔西港和帝国码头连接起来。为了更好地支持社区居民,每个“都市村落”都设有独立的次中心,并提供复合型商业设施、公共交通连接和社区配套设施。
© Farrells
这个项目充分体现了伦敦城市发展的有机本质,通过重整城市公共空间网络、提升渗透性、打造复合功能的“都市村落”等一系列城市规划策略,成功将废弃割裂的工业场地改造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滨水社区。
整理自:
https://farrells.com/zh-hans/project/chelsea-waterfront
03
工业交通运输遗迹改造
徐汇跑道公园——创新型城市复兴建设开放空间
Xuhui Runway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上海
设计团队:Sasaki
© Insaw Photography
占地14 hm2的徐汇滨江项目位于一个旧工业区,它的前身是上海唯一的民用机场——龙华机场的跑道,已经运营了80多年。这条混凝土跑道建于1948年,长1 830 m,宽80 m。机场在2011年关闭后,这条跑道承载飞机起降的使命也宣告结束。
© Insaw Photography
随着徐汇滨江地区被规划为混合开发区,这个长期停用的旧机场跑道焕发了新生。在总体规划中,原机场跑道被改造为公共街道和线型公园,成为现代生活的跑道。它为附近社区提供休闲空间,并在周围的高密度再开发项目中创造了宝贵的绿地。
© Insaw Photography
公园设计灵感源于机场跑道的流动感,一系列适用于车行、骑行和步行的线性空间将街区和公园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该项目在社区规划、雨洪管理、栖息地营造和废弃材料再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成果。该项目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引领着这座城市的新生活方式,将历史记忆融入城市中心,为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树立了新的典范。
© Insaw Photography
徐汇跑道公园是上海徐汇滨江区城市复兴的催化剂。作为在旧工业区核心区建立的高品质公共空间,该项目开创了创新型城市复兴建设的新模式。
整理自:
https://www.sasaki.com/zh/projects/xuhui-runway-park/
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铁路遗址的体育运动休闲公园改造
Zhangjiakou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Theme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河北
设计团队:北京意景源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FLA
京张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独立设计和营运的铁路,由詹天佑设计并于1909年建成。与之同时投入使用的张家口北站成为这一历史的重要里程碑。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张家口南站成为新的城市枢纽,北站与南站之间的铁路在几年前就已停用,这片昔日繁荣的工业区早已失去了功能和地位,沦为废墟。
© FLA
狭长的场地穿过城市中心,犹如城市脸上的一道疤痕。鉴于原城市肌理中缺乏公共休闲空间,政府决定重新设计这片区域,将其打造成公共景观空间,以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设计团队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具有观赏价值和人文意趣的主题公共空间,同时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 FLA
在设计中,团队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铁道。根据场地内现有的2条主要铁路走向,形成了公园的人字形布局,东西向为人文轴线,展现张家口的工业历史进程;南北向为运动轴线,结合冬奥会主题,将其打造为体育运动休闲公园。这2条轴线的交汇处是火车头文化广场。
© FLA
火车头文化广场作为景观的核心亮点,设计围绕着场地内的铁轨和一座46 m高的废弃水塔展开。广场以铁轨为中轴,沿着南北方向布置了奥运树、火车头喷泉广场、龙门吊主题区和小蛮腰文化区4个部分,两侧是银杏和白蜡树的林下空间。
整理自:
与历史共情,锻造城市新徽章——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 / 意景源创景观设计606公园绿道——修建于废弃高架铁路上的线性公园
606 Park Greenway
项目地点:美国 芝加哥
设计团队: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 Alex MacLean
在1872年的大火之后,为了重建城市,布鲁明代尔大街沿线修建了铁轨。然而,随着工业用地被不断增长的住宅区所取代,未被充分利用的铁道开始生长植物。该路线的所有货运交通全部停止后,芝加哥城市规划和发展部门决定将布鲁明代尔铁道线改造成公园。
© Alex MacLean
项目的种植策略旨在建立连续性和多样性。概念艺术家Frances Whitehead根据道路沿线不同的微气候条件,在特定位置种植唐棣(Amelanchier sinica),以展现不同的气候环境。在整体设计框架下,特定区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种植,形成了“杨树丛林”“城市热带草原”“漆树隧道”和“银杏盒子”,为这片狭长场地提升了物种多样性。
© MVVA
景观设计师改变了道路的结构,降低了原有步道的坡度。606绿道与其他高架铁路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座连续的桥梁,而是一个立体的场所,为原本完全平坦的场地引入了多样化的体验。
© Trust for Public Land
除了改造道路本身,景观团队还在街道层面创建和扩展了“入口公园”和7个额外的出入口,将该项目与Wicker公园、巴克敦、Humboldt公园和洛根广场等社区连接起来。606项目以社区为驱动,以本地特色为导向,成功地将铁路遗址转变为持久耐用、环境可持续且向公众开放的城市设施。
整理自:
https://mvvainc.com/projects/the-606
https://www.asla.org/2020awards/300.html
Crescent公园——公共绿色河滨公园的新生
Crescent Park
项目地点:美国 新奥尔良
设计团队:EskewDumezRipple
© Timothy Hursley
Crescent公园的目标是建立人与河流之间的联系,将残存的城市工业和海事区域转化为绿色的公共社区资源。Katrina飓风为该项目提供了机会,设计师重新评估逐渐衰败的河滨区域,并为新奥尔良增添了独特的景观和与众不同的街道布局,同时将历史建筑转化为当代实用可持续建筑。
© Timothy Hursley
改造后的公园在新旧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设计团队没有试图掩盖场地的历史痕迹,而是将其作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所有道路的布局轨迹延续了不再使用的铁轨线路。尽管街区仍然被一条运营中的铁路和洪水防御墙所分隔,但公园内的历史街道网主要步道使它们相互连接。每个交界处都有一个大型的混凝土板来标示街道的名称,为人们提供座位,同时让来访者可以欣赏周围环境。
© Timothy Hursley
这条长约2.3 km的线型公园将原本是海事和工业的棕色地带改造为8 hm2的景观区域。步道网络的设计满足人们散步、慢跑、骑行、野餐和遛狗的需求。设计还巧妙地重新利用了2个工业码头,可以举办年度公共集会活动、节日庆典和艺术展览。
© Timothy Hursley
新奥尔良遵循许多世界级城市的发展趋势,通过与河流的联系寻求恢复并提升自然环境的机会,同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整理自:
https://www.eskewdumezripple.com/duplicate-of-crescent-park.html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06刊首语 | 李梦一欣:后工业景观《风景园林》2023-06目录 | 后工业景观学术主持人与您聊新刊 | 《风景园林 》2023-06 后工业景观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6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编译 李昊冉
校对 王一淇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