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图文讲解
点击上方蓝字:小学语数 快速关注我们!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知识点
作者介绍:徐星,男,祖籍江苏, 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我会写:笨:bèn(笨重、笨拙、笨手笨脚)钝:dùn(迟钝、钝器、钝角)谈:tán(闲谈、谈话、谈天说地)鸽:gē(鸽子、信鸽、飞鸽)毫:háo(毫米、分毫、毫不费力)末:mò(末期、末代、周末)描:miáo(描绘、素描、轻描淡写)隧:suì(隧道、隧洞、凿隧入井)态:tài(形态、姿态、千姿百态)吨:dūn(千吨、吨位、一吨)斤:jīn(公斤、斤两、斤斤计较)膨:péng(膨胀、膨大、膨化)肢:zhī(肢体、四肢、前肢)翼:yì(鸟翼、机翼、羽翼)辟:pì(开辟、精辟、开天辟地)
我会认:仅:jǐn(仅仅、不仅、绝无仅有)衍:yǎn(繁衍、衍生、敷衍了事)颅:lú(脑颅、颅骨、头颅)捷:jié(快捷、捷径、敏捷)栖:qī(栖息、栖居、栖身之所)崭:zhǎn(崭新、崭亮、崭露头角)
形近字:钝(愚钝)吨(吨位) 末(期末)未(未来)斤(斤两)斥(训斥) 膨(膨胀)澎(澎湃)肢(肢体)枝(树枝) 辟(辟谣)僻(偏僻)
多音字:卷:juàn(试卷) juǎn(席卷)饮:yǐn(饮料)yìn(饮马)奔:bēn(奔跑)bèn(投奔)降:jiàng(降落) xiáng(投降)辟:pì(开辟) bì(复辟)
近义词:轻盈——轻巧 后裔——后代 繁衍——繁殖 敏捷——灵敏 庞大——宏大 笨重——沉重穿越——跨越 支撑——支持 温顺——温和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反义词:笨重——轻盈 凶猛——温顺 迟钝——敏捷 庞大——微小 躲避——显露 膨大——缩小降落——升起 脱离——结合 具备——欠缺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理解词语:恐龙:古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最繁盛,种类很多,大的长达30米,在中生代末期灭绝。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亮丽。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欣喜若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形容太高兴了。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繁衍:逐渐增多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后裔:后代子孙。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繁衍:逐渐增加扩大。茹毛饮血:茹,吃。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天之骄子:本文指在天上值得骄傲,受宠爱的鸟类。骄,受宠爱的。
课内词语:
2、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英国的赫胥黎发现的事例,说明了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恐龙与鸟类在骨骼结构方面的相似之处。
3、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将古生物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把在中国辽宁西部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重大发现喻为“点睛之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辽宁西部的发现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4、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希望”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全面”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揭示。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向鸟儿的演化过程。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课文主题: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再现了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代,以及由此推想出的恐龙飞向蓝天、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上的重大发现,又唤起人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问题归纳:1、恐龙和鸟各有什么特点?恐龙:凶猛 、笨重、迟钝、茹毛饮血;鸟:行动敏捷、性情温顺、可爱
2、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
3、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
课后习题答案:一、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1.恐龙与鸟儿有怎样的关系?2.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依据是什么?3.恐龙飞向蓝天有怎样的演化过程? ……
二、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开始在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的恐龙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三、课文的不少句子表达准确,如”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希望”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全面”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揭示。科学家们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课外拓展:小练笔: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示例1:家养狗的种类有很多。根据生活习性、体型大小及用途等,可以分为猎狗、看护狗、工作狗、玩赏狗四大类。猎狗形体健硕结实,四肢灵活敏捷,嗅觉灵敏;看护狗与猎狗相比,野性不足,但忠实可靠;工作狗主要职能在于工作,具有特殊的技能,例如军犬和警犬;玩赏狗大多体型较小,机灵神气,会讨主人欢心。
示例2: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
生字讲解
课文解读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说到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向鸟儿的演化过程;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课文第1自然段的写法很有特色。首先,作者顺着大家的惯常思维,通过“说起恐龙”与“谈起鸟类”把“恐龙”与“鸟类”在对比中引出,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接着,通过“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一词转折。最后,用“大量化石显示”简要有力、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假说。这样的开头既自然又简练。
课文第2自然段,先说“英国学者赫胥黎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再讲“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后,科学家提出假说。让读者感觉这个假说是“言之有据”的,增加了假说的可信度。提出假说后,作者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拿出了“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关键证据。这一节沿着“注意相似一一研究化石——提出假说一一发现证据”的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思维,更增加了假说的可信度。学习这样逻辑严密的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课文前两个自然段通过化石来证明“鸟类恐龙起源说”这个假说,重在结论。经过第3自然段的过渡,作者把讲述的重心转向了“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重在过程。这个演化过程是漫长、复杂的,而作者的介绍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从两亿四千万年前的第一种恐龙,到数千年后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再到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最后到飞上蓝天。作者抓住了演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清晰地为读者勾勒出恐龙的一支向鸟类的演化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介绍了科学界关于恐龙飞上蓝天的两种看法,两种看法的并列出示,也启迪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可以作出更多的探索与猜想。
课文最后的总结,再次强调了“鸟类恐龙起源”的假说,表明了科学家继续探索的目标与愿景。综观全文,从第1自然段提出假说,到第2自然段寻求化石证据,再到第4自然段介绍演化过程。作者的介绍逐层深入、逐渐铺开,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让我们领略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神奇魅力。
课文中的不少句子表达很准确,如,“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句中“大约”“一些”这些词都体现了表达的严谨。此外,文中的一些句子也饱含情感,在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科学家为“鸟类恐龙起源说”作出的贡献,细细品读文本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自豪感。课文说“我国科学家”,不说“中国科学家”,虽一字之差却带着一定的情感倾向。说“中国科学家”显得客观冷静,而说“我国科学家”则带有一定的自豪感。再如,“首次发现”“欣喜若狂”这些词读了让人自豪、兴奋,“点睛之笔”更体现了这个发现的重大、重要。透过这些词句,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自豪之情。
本课的插图生动地展现了形态不同的恐龙,有体型庞大的,有体型小巧的;有两足奔跑的,有四足行走的……特别图中的一些恐龙长有一对翅膀,它们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在树木间跳跃,插图将文中对恐龙的介绍形象地展示了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步练习1
一、读一读,写一写。pénɡ dà sì zhī kāi pì suì dào( ) ( ) ( ) ( )ɡē zi bèn zhònɡ kǒnɡ lónɡ xínɡ tài( ) ( ) ( ) ( )二、加粗的字该读哪个音?选一选吧!后裔(yī yì) 隧道(suì suí)树栖(xī qī) 繁衍(yǎn xínɡ)崭新(zǎn zhǎn) 迟钝(dùn dèn)三、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漫长——( ) 繁衔——( ) 形态各异——( )敏捷——( ) 顿时——( ) 欣喜若狂——( )四、连一连。漫长的 羽毛 身体 小巧轻灵的 生活 行动 轻盈美丽的 演化 身材 敏捷崭新的 鸽子 反应 迟钝五、缩句1. 我国的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2. 一支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 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六、课内阅读。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1.“欣喜若狂”的意思是:( )。“首次”的意思是 ( ) 。2.为什么说这块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呢? 七、读一读,填一填。中生代 地质年代上的中生代距今2亿5千万年至6千万年,持续的时间长达1亿8千万年左右,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那时,在陆地上有恐龙,海中有蛇颈龙,空中有翼龙。化石 指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1.化石的作用是什么? 2.中生代时,在陆地上有( ),海中有( ) ,空中有( )。同步练习2
视频微课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