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背侧和内侧前额叶皮质为靶点的强化电刺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一项随机、双盲、平行组、剂量比较研究
Background
背景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但目前仍得不到充分治疗。杏仁核-额叶网络功能紊乱是SAD生理病理学的核心,表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PFC)活动不足,内侧PFC和杏仁核高敏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被认为是治疗焦虑障碍和恐惧反应的有效方式。它向头皮上施加微弱的直流电(通常为0.5mA~2mA),在刺激过程中,阳极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去极化、阴极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超极化,从而诱导皮层兴奋性的急性和神经可塑性改变。tDCS的疗效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包括刺激参数(靶区、强度、持续时间、重复率、重复间隔)。其中如靶区、重复率和重复间隔,目前在SAD的随机临床试验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1) 研究在左侧DLPFC和内侧PFC区域上强化tDCS(间隔20min重复刺激)对SAD患者主要和次要临床指标的影响;(2)比较不同刺激强度(1mA vs 2mA)的tDCS刺激与伪刺激条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3)探讨tDCS干预对SAD患者对威胁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
Methods
方法
1.1 被 试
招募到56名SAD患者(18~50岁,平均年龄32.36±6.99岁),由专业执业精神病学家根据DSM-5进行结构化临床访谈确诊。依据入排标准,共纳入45名患者,将其随机分配到1mA tDCS干预组、2mA tDCS干预组、伪刺激组。最终,41名患者完成所有指标的干预后测量,36名患者完成了主要指标的随访测量。受试者人口学数据如表1所示。
1.2评测指标
主要指标:利博维茨社交焦虑量表(LSAS)
该量表共24个项目,用以评估SAD患者恐惧、回避的社交情境和表现情况。它是社交焦虑障碍有效的并对治疗敏感的衡量标准。
次要指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焦虑量表(PSWQ)、贝克抑郁量表(BDI-II)、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生活质量量表(WHOQUL)
PSWQ量表用来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BDI-II 量表用来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DERS量表用来评估患者的情绪调节;WHOQUL量表用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量表被用来评估tDCS干预对SAD患者受损的其他方面的临床效果。
注意偏向任务
该任务如图1所示,最初在屏幕中央显示了一个固定注视点,持续1000ms。然后,在屏幕的左侧和右侧同时呈现一对面孔图片(威胁/中性、中性/中性),持续500ms。之后,立即在其中一张面孔的位置上呈现点探测器(威胁或中立)。要求被试尽快按下相应的键来判断探测器的位置。被试的反应时(RT)作为选择性注意的指标,并计算偏向分数(威胁相关刺激与中性刺激之间的平均差)作为主要结果指标。
图 1 注意偏向任务流程图
1.3实验程序
在实验之前,要求被试完成一份简短的问卷,以评估他们是否适合进行tDCS干预。所有被试均接受10次tDCS刺激干预(每天2次,共1周),刺激之间的间隔为20分钟。临床测量(如社交焦虑症状、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情绪调节和生活质量)和注意偏向任务在tDCS干预前、最后一次tDCS干预结束后和干预结束后2个月(随访)进行评估(图2)。这项为期2个月的追踪测量是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进行的,被试不能亲自参加临床评估。因此,我们只在线随访评估了LSAS,作为主要的临床衡量指标。
图 2 CONSORT流程图
Results
结果
1 tDCS对SAD主要指标的疗效
以LASA得分为因变量,进行 2(因子:恐惧、回避)×3(时间:前测、后测、随访)×3(组别:1mA、2mA、伪刺激)的混合方差分析,结果如图3a、3b所示: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2.29,66)= 10.7,p < 0.001,η2 = 0.37。Bonferroni校正(P= 0.005)的事后分析表明:相比干预前的恐惧和回避得分,在干预后和2个月后的随访测量中,1mA、2mA tDCS干预组的恐惧和回避得分显著下降,伪刺激没有显著的变化;相比于伪刺激组,1mA、2mA tDCS干预组在干预后的恐惧和回避得分显著下降;且1mA、2mA tDCS干预组恐惧症状的改善持续两个月,但回避症状的持续改善仅表现在2mA组。在后测和随访测量中,1mA 、2mA tDCS干预组的恐惧症状的改善无显著差异;但 2mA tDCS干预组回避症状的改善显著高于1mA组。
2 tDCS对SAD次要指标的疗效
除抑郁状态仅在 2 mA 组有显著改善外,1mA和2mA 的tDCS干预均显著改善了SAD患者的焦虑、情绪调节与生活质量。并且与 1 mA 组相比,2 mA组的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改善更明显(图3c~3f)。
3 注意偏向
干预对SAD患者反应时有整体改善作用,与刺激类型无关,且仅有 2 mA tDCS干预减少了SAD患者对威胁和中性刺激的反应时(图3g、3h)。
图3 干预对 SAD 症状、治疗相关变量和对威胁注意偏向的影响
Discussion
讨论
tDCS干预对SAD症状的减轻和临床改善首先可以通过额叶背侧-内侧网络的变化来解释。在特定焦虑、SAD和焦虑障碍中,背侧PFC(前额叶皮质)激活不足,内侧PFC过度激活。我们推测,阳极刺激使DLPFC的兴奋性增强,从而增加了该区域与SAD相关网络的功能连接,继而增强了对威胁刺激的控制。另一方面,对阴极刺激使内侧PFC区域的兴奋性降低,调节其与情绪网络的连接,从而改变对社会威胁的情绪体验,减少了社会刺激引起的恐惧和回避,降低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情绪调节。
本研究结果并没有显示出针对特定威胁的注意偏向减少,而是所有刺激的整体性能增强(即反应时减少),这可归因于tDCS 对前额叶注意资源的促进。
本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比较不同强度(1mA和2mA)的强化刺激疗效。研究表明,两种强化刺激都显著改善了SAD主要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和情绪调节。然而,在干预后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以及在2个月随访测量中的回避症状方面,2mA的干预比1mA的干预影响更明显。此外,对威胁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只有在2mA刺激后才显著降低,而1mA刺激方案仅引起趋势性变化。
Thinking
思考
被试方面:该研究以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拓展到焦虑障碍的其他分型?
实验设计方面:研究采用了随机双盲对照设计,结合量表评估及行为学实验,通过前后测和随访进行深入探究,值得学习。
评估机制方面:未来可以借助近红外、功能磁共振、脑电等设备,探讨强化电刺激治疗SAD患者的脑机制。
原文:Jafari E, Alizadehgoradel J, Koluri F P, et al. Intensifi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rgeting lateral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dose-comparison study[J]. Brain Stimulation, 2021, 14(4): 974-986.
翻译:谢璐欣
审核:李 月
排版:毛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