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巅峰时刻|我们,在珠峰顶上
编者按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5日10时23分,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顶队员在顶峰展示了国旗、校旗和山鹰社的社旗,同时在珠峰顶峰宣誓了口号:“北大精神,永在巅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百廿华诞,再创辉煌”、“2018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祝亲爱的母校120周岁生日快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1339k6pk38&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顶高喊“祝母校120周岁生日快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133909o16d&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顶高喊“百廿华诞,再创辉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据悉,登山队已经于5月15日下午全部撤退到海拔7790米以下,绝大多数队员回到6500营地。截至今天发稿时,除一位校友队员因下撤时间较晚宿6500前进营地外,其余登山队员全部到达5200大本营,各位队员身体状态良好。
山鹰,高山巅峰之雄鹰。两年的辛苦训练,跨越二十余年的校友支持,三十年来的雪山逐梦。珠峰代表巅峰,也代表着北大人一往无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些登山队员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
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成员名单
学生
赵万荣
郭佳明
魏伟(女)
李进学
夏凡
陶炳学
庄方东
老师
钱俊伟
赵东岩
校友
厉伟
邱小斌
李伟
杨东杰
方翔
总指挥:黄怒波
登顶成功的消息传来
学校第一时间给登山队发去贺信
北京大学给校珠峰登山队的贺信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
在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你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2名队员成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令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倍感振奋,大家都为你们而骄傲!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勉励青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总书记对珠峰登山队表达了关心,询问有关情况,了解大家登顶的进度,并叮嘱队员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这让大家感到十分温暖。
在你们登顶的胜利时刻,全校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同学们经过科学训练和顽强拼博,征服了世界最高峰!你们坚持理想、面对挑战、脚踏实地、永远向上的奋斗精神,值得全体北大师生学习!学校感谢你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绚丽的青春篇章,感谢你们在世界之巅为母校献上的真诚祝福。
全校广大青年将以你们为榜样,既要做充满激情和理想的追梦者,更要成为奋斗在新时代、奉献在新时代的圆梦人,要继续喊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圆梦新一代”!全校师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志存高远、埋头苦干,以百折不挠的勇气,永远挺立时代潮头,努力开启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希望同学们在回程中注意安全,祝愿大家健康、平安、顺利,我们将在北大迎接大家凯旋!
北京大学
2018年5月15日
中国登山协会向北大珠峰登山队发来贺电
贺电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北京大学登山队:
祝贺你们于2018年5月15日10时23分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你们在攀登过程中实践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为母校12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1998年,为庆祝母校百年诞辰,北大登山队攀登了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三名队员成功登顶,填补了国内业余登山组织攀登8000米高峰的空白。20年后,北大登山队12名队员成功登顶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爬冰卧雪的攀登过程中实践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北京大学登山队多年来致力于促进登山户外运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登山户外人才,扩大了登山户外运动的社会影响。希望你们未来继续发扬登山精神、北大精神、山鹰精神,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登山协会
2018年5月15日
北大珠峰登山队没有辜负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他们突破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极限,向世界传递着无畏、顽强、坚持、拼搏的品质,让人为之感动与骄傲!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5日7时50分至10时23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不断传来来自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振奋人心的消息:
7:50 魏伟(女)登顶
8:05 方翔登顶
8:17 夏凡登顶
8:22 赵万荣登顶
8:24 郭佳明登顶
8:25 李进学登顶
8:32 钱俊伟登顶
8:51 庄方东登顶
8:58 陶炳学登顶
9:02 李伟登顶
10:23 杨东杰和邱小斌同时登顶
珠峰顶上
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不负众望,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让北京大学的旗帜飘扬在了世界最高峰之上。今日,让我们通过视频一同来回顾这惊心动魄的冲顶时刻,让我们通过图文,熟悉登山队的每个人。
你们将北大精神带到了珠峰之上,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珠峰顶上
魏伟
◆◆◆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她是本次珠峰登山队中唯一的女队员,也是全队第一位登顶的队员。
攀登经历:阿尼玛卿峰(6282m),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2016-2017年社长大大登场!外号单字“哥”,霸气侧漏不让须眉有木有!做事干净利落还自带气场,有着让身边的队(xiao)友(di)也提起干劲的强大感染力。
夏凡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
攀登经历:青海各拉丹冬峰(6621m),四川雪宝顶传统路线(未登顶),青海阿尼玛卿峰(6282m),四川雪宝顶西壁路线(5588m),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最熟悉那一声声的“Come on!”,总让人感受到夏凡的热情。单纯地热爱雪山和攀登,过人的体力也一定是不断挑战自己的结果吧。
赵万荣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攀登经历:新疆克孜色勒峰(未登顶),四川双桥沟玄武峰(5390m),青海各拉丹冬峰(6621m),四川雪宝顶西壁路线登顶,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2015-2016年社长,性格二肤色黑,故号曰“二黑”。总是激情满满,山上也体力拔群,“雪坡之王”的称号可不是盖的。
郭佳明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
攀登经历: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来自新疆的佳明“买买提”,前任秘书长。曾自称是哥的小跟班,既有自己的主见,又有很强的做事能力,每次笑起来,眼里都透着光。
李进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
攀登经历:青海阿尼玛卿峰(6282m),四川雪宝顶西壁路线(5588m),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外号“小黑”,前任攀岩队长。身材短小精悍,肤色堪比二黑,对攀登和摄影都很有追求,在山上也是体力惊人,从不高反。
庄方东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攀登经历:甘肃素珠链峰(5547m),四川雀儿山(6168m),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人称“板砖”,既是硬派肌肉男,又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有着不刨根问底不罢休的执着。
陶炳学
◆◆◆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攀登经历:卓木拉日康峰(未登顶),2017年5月攀登珠峰北坳口,2017年10月登顶卓奥友峰。
外号“雪饼”,现任攀岩队队长。
钱俊伟
◆◆◆
北京大学户外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山鹰社指导教师,北京大学教职工户外协会会长,北京市青少年营地教育协会副秘书。
2003年至今从事户外运动、户外教育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曾成功登顶昆仑山玉珠峰、珠峰北坳、卓奥友峰等雪山。曾带队科考西藏羌塘、尼泊尔安娜普尔娜大环线。曾参加中日韩300公里徒步马拉松;环台湾岛骑行1074公里。
学术方面编著出版了10余本户外书籍,撰写完成15篇论文。
赵东岩
◆◆◆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7级本科生、1991级硕士研究生、1997级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工登山队队长。
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北大教职工户外健身协会,从此爱上了户外运动。坚持参加协会活动,从徒步到登山,从越野到跑步,与协会一同成长。曾经徒步穿越库布齐、腾格里沙漠,攀登哈巴雪山、乞力马扎罗、慕士塔格峰,并参加多次越野和马拉松比赛。探游世界、拥抱自然。曾登顶卓奥友峰。
方翔
◆◆◆
北京大学法学院1999级本科生。
山鹰社前装备部长(2003),2003、2004、2006年登山队员,曾工作于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2003-2006),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2006-2016)。
李伟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1级EMBA,北京奥普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自2000年开始尝试户外,喜欢旅游、摄影和运动,特别是登山、越野/徒步、铁三、高尔夫、羽毛球和游泳。目前已完成多个全马、半马和越野比赛。2016年7月登顶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曾登顶卓奥友峰。
邱小斌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6级MBA。
2008年,登顶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2013年,登顶海拔8516米的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2015年,完赛格凸探秘——全球精英丛林穿越挑战赛105公里赛程,并获得个人第四;2015年,作为中国第一批民间跑友参加勃朗峰山地马拉松,并且成功完赛;2015年,自行跑完了200公里距离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2016年,于伦敦收官顺利完赛全球六大满贯马拉松;2016年,完赛珠峰马拉松赛,并夺得了第48名的好成绩;2016年,完赛跨越阿尔卑斯越野赛,成为第一位完赛该赛事的中国跑者;2016年,出战北极圈马拉松,连续两天分别完赛全马半马,获得北极熊挑战杯。
杨东杰
◆◆◆
北京大学1986级法律系法律学专业本科生,橡果国际创始人。
曾徒步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赴黔西南探洞,穿越库布其及巴丹吉林沙漠,攀登过博格达冰板,也参加过50公里越野跑。2016年登顶玉珠峰6178米,2017年珠峰北坳站上7000米,曾登顶卓奥友峰。
厉伟
◆◆◆
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级本科,经济学院1988级硕士研究生,光华管理学院2002级EMBA。1991年到深圳创业,现任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2013年开始户外徒步,走过玄奘之路、跑过马拉松、玩过百公里;完成极地长征250公里:智利阿塔卡玛高原、纳米比亚骷髅海岸、新疆戈壁及南极雪原;2016年10月登顶西藏落堆峰6010米,2017年5月到达珠峰北坳7000米。
此次登珠峰,厉伟本来也有机会冲顶,但是为了落实习总书记、克强总理和校领导关于安全攀登的指示精神,主动要求留在8300接应大家,精神可嘉!
黄怒波
◆◆◆
北京大学2018珠峰攀登活动总指挥、总协调,北京大学中文系1976级校友,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曾先后4次从南、北坡攀登珠峰并3次成功登顶,完成7+2极限挑战。此前在卓奥友峰攀登过程中,黄怒波作为总指挥在大本营指导攀登。
登山队这些优秀的学生、教师和校友大都是或曾是北大山鹰社队员。
北大山鹰社成立29年来,在以走向自然、征服自我,发扬青年人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精神的宗旨下,开展包括登山、远足、攀岩、探洞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登山活动结合高山探险与科学考察,努力发掘祖国广阔的山岳资源。暑假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团,深入祖国边远地区了解国情,服务当地人民。
社团各项活动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运动员,为中国的民间登山运动和高山科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山鹰社京郊野外露营活动的合照
29年来,北大山鹰社秉持 “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的精神,代表了北大学子的青春活力、勇敢坚定、热情合作、团结友爱、追求自由的理想,是北大最优秀的学生社团之一。
29年中,山鹰社队员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玛卿岗日、卓奥友等十几座山峰,如今他们又成功登顶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016年登山队队员出山时在货车上的合照
一个大学社团,到底秉持何种精神传承至今?这种精神,对于当今社会,对于我们,又有怎样的意义呢?让我们来看看那些与山鹰有关的人是如何理解的——
"
山鹰社里我年纪最大,经历自然多一些。……山鹰社不仅给了我在更高的地方观察世界的机会,还在我已不年轻的生命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或对自己能力失望时,我也会烦恼和情绪低落,只是我不会总陷在里面。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希望一天一天过去的日子充实而安宁。
——王诗宬 ·《高处有世界——我、山及山鹰社》
"中国的登山运动在上世纪90年代前是以国家任务为主开展的登山和科学考察,而北大山鹰社的诞生推动了民间登山运动的蓬勃发展。从我接触登山开始,就深受北大山鹰社的影响,我去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也是北大山鹰精神的延续。北大是常为新的,改革运动的先锋,北大山鹰社探索自然、挑战自我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尤为珍贵。
——山鹰社友人王石 ·《北大山鹰精神永存》
"我的山鹰关键词是:归属,兄弟,责任,青春。因为山鹰,每一个词都被赋予了重量。当我们与人相遇时,最能看清自己,最能看到别人。我们反思我们乐此不疲奉献于此的原因,我想就如我们生命的终极奥义那般,我们不过是想有所贡献,抑或者单纯地想留下我们的故事,成为山鹰历史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丁琳 ·《关于兄弟、责任、青春和归属的小故事》
"山鹰社最为宝贵的,并不是带领你登了一座雪山,教会你攀岩的技术或者户外技能,而是陪在你身边的一群人,锻炼完了帮你放松身体,在户外的时候一起分担装备……关于山鹰社所有的记忆,都是有关于你和他们的故事。
——苏杭 ·《我的山鹰十年》
"
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有些事情是不能走捷径也不能开外挂的。我生平第一次坐下来,仔细琢磨“坚持”这两个字的含义。它真是一个孤独又喧闹的词汇,一想起它仿佛能尝到疲倦之极时喉咙口泛起的血腥味儿。我一个人在没课时跑去抱石,笨拙地换手换脚……大家羡慕我劈叉可以劈成一字,却不知我为了地面上最后那一厘米和自己较劲到死。
——冯倩丽 ·《我和雪山那段前缘》
"山鹰社20周年社庆的主题,是“爱、成长、责任”。我自己的理解,这既是对山鹰社成立20年以来社团自身发展历程的诠释,也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加入山鹰社的社员们的希望和期许。
——薛秀丽 ·《我与蒋菡》
"攀岩是遇到挫折最多的一项运动,它总是以失败开始,也只有失败的线路才是有意义的。当一条线路攀爬得非常熟练的时候,也意味着需要有新的难度、更高的线路。
——曹姗 · This is us
"“因为山就在那里”已成为新队员从老队员那里传承下来的理念。当老队员对山的情感无法言表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因为山就在那里。这种自然而然,犹如面对亲密的爱人,只消一颦一笑便可让人领略无尽的意味。
——陈劲松 ·《逃兵看山》
"我爱山,所以攀登;可我更爱大家。十年一晃而过,可是和大家那种生死相托中培养的感情却一点不因时空距离的拉开而淡化。现在的我能体会到当年大叔说的:从山鹰出来后的登山没了感觉,山在那儿,可人变了。我想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的,现在问我为何而登山,我会说因为你们在那里!
——陈颖 ·《我爱山,更爱大家》
"有一个地方,离开十年,依然会持续地给我力量;有一群人,生死相交却不必日夜相伴,散落在天涯却仿佛骨肉相连;有一个精神家园,它是一种信仰、一个方向,叫做山鹰社。
——赵碧若 ·《永远的精神家园》
"回忆大学的四年,最美好的日子是在山鹰社里度过的。能加入山鹰社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一件事,永远记得那个春天阳光灿烂的午后,偶然在32楼后面看到有一帮人在爬墙,从此便结下了我和山鹰社的不解之缘。
——储祥蔷 ·《我的山鹰传说》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为了登顶的消息而狂饮痛哭,不再有机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太阳底下奢侈地攀岩,不再能经常在午夜过后醉意蒙眬地跳进小南门……是不是所有的生活就会变得黯淡无光了呢?
——张天鸽 ·《离别的情绪》
"我非常确定的是:去登山、去科考,你能遇到一辈子的好朋友。不管是2013年作为高黎贡山科考队的小队员,还是2015年带队前往四川贡嘎,我都遇到了值得一辈子去珍惜的朋友。我们曾经一起走在路上,我们也将一起走完人生之路。
——贾晗琳 ·《我的山鹰往事》
"这一路上,我也感受到了最温暖的友谊。在这么美的自然里,所有的人,都简单质朴;所有的心,都快乐纯净。虽然之前彼此都不认识,可走到一起,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你帮我背包,我拉你一把,我们一起煮方便面,我们分吃一根香肠,连谢字都多余,举手投足,都是情谊。
——肖丹华 ·《十八岁的北大》
"
来源: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山鹰社、《高处有世界:北大山鹰30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北京胡杨文化2018年5月版)
编辑:QM
排版:陈灿
责编:园中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