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就奖获得者祝学光:年逾八旬退而不休,医疗与教学是她生命里的“惯性”
编者按
2018年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北京大学2018教学成就奖、教学卓越奖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
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祝学光教授,荣获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祝老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至今已近60年,既是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教师。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祝学光老师的风采吧!
如果说北大有一位年逾八十的老教授仍旧坚持活跃在讲台上,你可能半信半疑,但这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如今年纪虽大,祝学光教授在北大医学部的桥梁课上依然“声如洪钟”,精神矍铄。
1959年至今,祝学光老师已从教近六十年。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开设过“外科急腹症”“临床医生的基本素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等课程,还出版了《外科学》《腹部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黄莚庭外科临床思维》等著作。
同时,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教学以外,她的医疗和科研任务同样繁重。因此,祝老师上班时间主要做医疗兼教学,科研论文和编写著作只能晚上加夜班,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黄莚庭外科临床思维》
不过,如今已83岁高龄的祝老师还保持着工作状态。她也曾想过退休后不再出门诊、做手术、带教学,但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她发现还有很多事要做,教学和医疗已经成了她生命中的“惯性”。
不让须眉,默化桃李
初为医者时,祝学光就很要强。当决定走上外科医生这条路时,她对自己说:“既然做了,就得干得好一点,得攀登。”
从1963年开始,祝学光干了两年住院总医师,这是别人两倍的时间,几乎天天泡在医院,很少回家。
科室成员戏称她有“忙命”。有一次值夜班,从晚上六点开始,连续做了三个急诊阑尾炎手术,接着一个胃穿孔……就这样手术不断,一直做到了第二天上午。接着又把第二天早已安排的脾切除做完,直到中午才下了夜班。有时,祝学光甚至会搬着小板凳在实验室睡,也因此患上了腰部疾病。
年轻时的祝学光在工作中
凭借这股劲头,她在外科一片男医生的天地里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而成为老师后,这份“要强”同样延续到了教学之中。
在北大医学部,祝老师备课认真,是出了名的,从板书中便可见一斑。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的王殊主任说:“祝老师的板书是一绝。她看似东写一块,西写一块,还画图,但是这堂课下来,最后的板书其实是有布局的。”
当然,认真不是墨守成规,如今祝老师改用了PPT,同样编排严谨,还常常展示一些前沿的英文信息。认真也不是严肃死板, “祝老师上课声如洪钟,非常有精气神;有时候还会调侃和抖包袱,很幽默。”北医临床的张同学说,“桥梁课阶段很累,但在祝老师的课上,大家很少犯困。”
对学生,该严肃的地方,祝老师绝不含糊。今天已经成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教授的梁斌回忆起当年查房的经历,仍旧敬佩于祝老师的知识之广博与要求之严格:“老师就短短地一看病历,然后听你汇报完了之后,必然能够找出来我们临床上的一些缺漏,立刻就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次,学生报告病例:“体温36.7℃,脉率70次,呼吸18次,血压110/70㎜Hg。”她打住问:“脉率70次是怎么数出来的?”学生回答:“数了15秒。”她再问:“15秒的脉率乘4怎么得出70?”
祝学光说:“给病人随便报个数字,我当医生我就不敢。一是一,二是二,这是对医生的品质要求。”
名师出高徒,如今,祝学光老师培养的青年教师已成为多家医院、医学院的骨干,真正是“桃李满天下”。
祝学光教授荣获2003年度首届国家级名师奖
打破成法,教学改革
教学路上,祝学光从未停下过创新的脚步。从1991年起,她担任原北京医科大学教务长一职,促成了对以“急腹症”为中心的外科教学方法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先河。
“急腹症”是外科中极重要的典型症状。普外科病房收治的病人中,一半来自急诊;其中约有半数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外科疾病,占住院病人的1/4。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众多病人来说,可是健康系之的大事。
过去,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以疾病为中心,按照疾病发生脏器的解剖、生理特点,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和化验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再通过与相似疾病加以分析、比较与鉴别,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的过程。
但是,同学们的考试结果却往往并不理想,在理论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们,遇到需要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病人亲自进行诊断时,仍然备感困惑。
祝学光认为,原因在于 “我们没把这课讲清楚。表现为急性腹痛症状的疾病多达35种,如果把急腹症讲清楚了,那35个病也就都会了,这是个纲,做好了事半功倍,值得做”。
就这样,她和同事们决定,将“急腹症”作为对刚进入临床阶段学习的医学生的教学突破口。
为了推动改革,祝学光带领几个年轻老师,尝试专门开设了一堂“外科急腹症”大课。这门课从复习疼痛发生的神经解剖基础到腹痛的神经通路、腹部脏器疾病引起疼痛的规律入手,再讲腹痛诊断的思路与步骤。
这样,就打破了历来以疾病为中心、强调“系统性”的“纵向”教学模式,而转向以腹痛症状和体征为中心的“横向”思维。
当学生体验了这一段经历后,特别有成就感,上课也更加积极。
祝学光老师在医院
经过三年的实践后,祝学光请北京市6所医院外科主任各带病例,来对学生进行实地考核,学生甚至能对某医院主治医生误诊的病例做出正确诊断,令现场的主任们交口称赞。
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唯看“病”,更是看“人”
如今,医患纠纷频频发生,如何提高医务人员人文、法律及维权意识,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并同时保护患者权益,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于是,自2009年起,祝学光老师开设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课程。
祝学光老师在课堂上
这门课的开设不仅仅是在回应社会问题,其内里的支撑是祝老师的视野和对医学的认识。
什么是医学?祝学光总结出医学学科的三个特征。
“第一,医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化的人。这些人既有个性特点,又有社会学特点。
因此医学本身就含着一种道德的原则,每个医生都有维护人类健康的义务,这是医学的初心,是其他科学不具备的。”
维护人类健康,不仅要了解疾病本身,还要以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和和谐为己任。作为医学生,要面向未来、面向人,既要有妙手,也要有仁心。
在祝学光看来,医生亲近人的能力、取得病患信任的能力,十分重要。
医生关心的不应只是最新的检查的结果,不应把医学科技产品、诊疗仪器当作宝贝,把学习这些东西当作自己技术提升的目标。对人的关怀,对人的询问,对每天的例行查房,如果都懒得去做,仪器就成为隔开医患的障碍。
“只看到病,不看到人;只看到病值多少钱,看不到人的痛苦,这就糟糕了。医生要有‘菩萨心’,要能悲天悯人,不然就不要学医,学也学不好。”
在这个意义上,医学教育也是心灵的教育,但“仁心”不比“妙手”,不是实在具体的技术,要如何去教?
祝学光老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在医学教育中,老师要树立模板,而且要能够复制,要能启发学生、影响学生。”
她就从自己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对病人从来没有计较”。而实际上,她也在春风化雨地影响着学生。
返聘以后,祝老师基本是在所有门诊诊室里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的。从带着不知道检查流程的病人去约检查的地方,到制定治疗方案时将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老师做的事情,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也身体力行地传承过来。作为祝老师的学生,梁斌教授说:“我认为我是非常幸运的。”
个人简介
祝学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人民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
担任临床教学多年,曾多次获北京市、卫生部优秀教师奖励。教学改革项目获北京市、国家级奖项,1999年荣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2003年荣获北京市和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年因参与外科学课程建设获北京市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奖。2012年荣获北京医学会学会工作贡献奖。曾培养博士研究生25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担任副主编及主编参与学科专著编写共5部,译著两部。享受国务院津贴。
文字和采访:来星凡、徐璐、宁传韵、张旭
图片:医学部宣传部、人民医院、受访者
来源:教务长办公室
排版:文婧
责编:园中葵、张铭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