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北大图书馆的120个瞬间
编者按
有一处殿堂
她厚重而坚毅
我们于此
听风雨声,关家国事
有一方净土
她将自由馈赠
我们于此
仰望星空,俯察沃土
她说
她120年的历史还很短
但却记载了延续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传承了历经2500年的图书馆典籍管理和利用史
典藏了存世1600年以来的重要古籍文献
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这里拥有最简单的丰富,哺育南来北往的生命,滋养独立自由的思想。
今天,北京大学图书馆迎来建馆120周年华诞。自马神庙至沙滩红楼,从西南边陲到湖塔之畔,百廿年来,她已孕育数代人的梦想,耕植着文明的沃土;新的时代,她将汇聚更多的期待,焕发出恒久的光明。
“一座图书馆的力量,小到可以影响一个人,一所大学;大到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
为记录120 年的锐意奋进,纪念120年的荣耀前行,北京大学图书馆制作了纪念片《力量》, 请点击观看。
岁月不居,百廿时光如流;
沧海桑田,芸台已换新颜。
本期推送,我们为大家细数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中的120个瞬间,让大家一同领略这120年的星辰流转,120年的浩瀚宝藏,120年的学术圣殿。
001
1898年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
002
1902年
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其藏书成为京师大学堂复校后的第一批藏书。
003
1904年
接受巴陵方氏碧琳琅馆藏书捐赠,这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接受的第一批重要个人捐赠,成为馆藏善本图书的基础。
004
1917年
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图书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一直把办好图书馆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主张多购新书,动员社会捐书,并为建筑新馆奔走募捐。
005
1918年
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对图书馆进行整顿和改革,建立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学习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新思想书籍,使北大图书馆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的重要基地。
*图为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合影
006
1918年10月
北大图书馆迁入沙滩红楼一层,并且设立两处分馆,馆舍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计划在海内外募集资金,建筑新馆。
007
1923年
袁同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是国内图书馆界第一批具有现代图书馆学知识背景的专才,他积极采用西方新式管理方法,组织人员清理大量积压的西文书刊,编辑馆藏书本式目录。
*图为北大图书馆藏1736年法文版《中华帝国全志》
008
1929年
马衡任图书馆主任,公布新拟定的《图书馆借书规则》,整顿读者借阅混乱的状况,同时组织出版《北大图书部月刊》,这是北大图书馆历史上第一次出版月刊。
*图为沙滩红楼图书馆阅览室
009
1930年
蒋梦麟任北京大学校长,规定以全校经费的五分之一作为图书仪器经费,同时准备筹集资金兴建新馆。
*图为1931年,英语系阅览室
010
1931年
毛准任图书馆馆长,他着手建立完善的卡片式目录体系,编制各种书目,在《北京大学周刊》上开辟《图书馆副刊》,作为对读者宣传的主要刊物。
*图为1932年,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
011
1935年9月
位于北大红楼北面松公府的新馆落成,这是北大图书馆拥有比较现代的独立馆舍的开始。新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可容纳图书30余万册,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开放性,使整体布局趋于合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当时国内第一流的图书馆。
012
1935年
新馆建成后,增加了开馆时间,每周开馆时间达到76小时,同时增加新的服务:设立研究室24间,开展馆际互借等。
013
1935年
新馆建成后,严文郁任图书馆主任,他积极改革和调整图书馆组织机构,改进编目制度,完成了反映全部馆藏的卡片目录体系。
014
1946年
胡适任北京大学校长,以英美模式为指导,对北大图书馆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
*图为李大钊致胡适的书信
015
1946年
毛准再次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直至1949年。此间北大图书馆藏书增长迅速,成为国内仅次于北平图书馆的第二大图书馆,编目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开馆时间和总阅览量有很大的增加。
016
1949年
向达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成为北平解放后的第一任馆长。作为历史学家,向达非常注重中国传统文献的收藏,在任期间收购了一些珍贵古籍文献,如从隆福寺、琉璃厂等地访求了一批敦煌卷子,成为北大图书馆相关收藏的基础。
*图为北大图书馆藏 天尊說濟苦經 唐文明元年(684)胡寬寫本
017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园,燕京大学图书馆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形成以原燕京大学图书馆为总馆的新的格局,以原燕京大学图书馆为中心的三个主要借阅处共有阅览座位1,700多个。
018
1975年
新的图书馆在燕园中心落成,总面积达24,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2,400个,可容纳藏书360万册,是当时国内建筑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图书馆,为文革后图书馆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馆舍后被称为“老馆”、“西楼”。
019
1978年5月
北京大学庆祝建校8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为北大图书馆题写了馆名,图书馆将其制成三幅大匾,分别悬挂在北、东、南三门。
020
1979年3月
北大图书馆成立了自动化研究组,后改称自动化部,并与学校计算机研究所共同建立了图书馆自动化与情报检索研究室(简称自动化室)。这是国内图书馆界建立最早的图书馆自动化专业队伍之一。
021
1979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北大图书馆积极参加学会的各项工作,庄守经馆长长期担任学会副理事长,梁思庄副馆长任名誉理事,郭松年副馆长任理事,潘永祥副馆长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图为1982年,庄守经馆长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会议
022
1979年10月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会成立,北大图书馆的梁思庄副馆长任副理事长,郭松年副馆长任秘书长。
023
1984年
北大图书馆在国内大学图书馆率先成立了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组,通过国际通信卫星查询国外文献数据库,为科研提供定题检索服务和回溯检索服务,年均查找课题130项。
*图为1983年,图书馆员们在讨论工作
024
1985年
为建立适应读者需要的新的藏书布局模式,图书馆提出三线藏书的建设目标:一线藏书为开架借阅,二线藏书为基本书库和总出纳台,三线藏书为复本书库和善本、旧报刊等。
*图为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库
025
1985年
受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委托,由北大图书馆牵头,北京地区13家图书馆参加,研究编制了《北京地区西文图书联合目录》。
*图为北大图书馆藏1719年-1728年罗马拉丁文首版《梵蒂冈东方文献》
026
1986年
北大图书馆在国内首次引进美国Bibloifile光盘及自录生产系统软件,利用自动化手段促进标准化工作及传统工作向更高标准和更深层次发展,使文献分编工作开始步入现代化的新阶段。
027
1987年
建立学生导读室,积极配合各系、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以多种形式开展阅读辅导工作,编有各课程参考书目,供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专业文献。
*图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教参阅览室
028
1987年6月
时任副总理、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同志接见第三次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代表。
029
1988年5月
图书馆正式建成“北京大学文库”并对读者开放,同时成立了美国、苏联、加拿大等文献情报中心。同时,进行馆藏珍贵资源的缩微工作,为方便阅览和保存馆藏做出了努力。
*图为北大文库阅览室
030
1990年底
图书馆完成“北京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PULAIS)”设计方案,随之建立了机读的馆藏目录,逐步由浅入深实现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自动化。
*图为1980年代,图书馆员合影
031
1991年
除书本式文献外,图书馆开始中文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大量引进国内外光盘及网络数据库以及多媒体资源,建立了电子资源检索室,数据库的数量和访问量均居国内高校图书馆之首。
032
1992年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北大图书馆90周年馆庆题字。
033
1992年4月
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来访,李嘉诚先生对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赞赏有加,但图书馆条件之落后也令其震惊,当即表示要帮助北大建设一座具有一流水平的图书馆,后建成的图书馆东楼就是由其捐资兴建。
034
1992年12月
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九十周年大会。
*图为在学校办公楼礼堂举行的纪念大会现场
035
1992年
纪念建馆90周年,为了创造浓厚的图书馆学术研究氛围,北大图书馆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五四科学讨论会”,“五四科学讨论会”的制度化成为北大图书馆的馆员开展学术研究的动力和集中展示的平台,在整体上提升了北大图书馆的学术水平。
036
1993年
图书馆腾出“出”字形馆舍的一个天井,搭起了覆盖石棉大棚的简易阅览室,可容下160人,在新学期开学的9月10日开放。
*图为西楼天井
037
1993年
北京大学开始新图书馆的筹建工作,完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任务书》。新图书馆是北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和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和标识,也是北京大学进一步现代化和走向21世纪的起点和象征。
*图为图书馆新馆(东楼)工地
038
1994年
适逢“211工程”建设的机遇,图书馆组织专家策划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功将其纳入“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成为该体系三大基础设施之一。
*图为1996年6月,“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筹备会。时任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中)主持会议,右为林被甸馆长
039
1994年10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讯》创刊,迄今已有98期,详细记录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040
1996年
“北京大学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PULAIS)”与北大校园网、教育科研示范网连通,并与因特网连接,实现和国外大学的资源互查,北大图书馆的编目馆员也可通过因特网共享国外大学和大型图书馆的编目资源。
*图为1996年6月,建造图书馆新馆前的北大图书馆风貌
041
1996年8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在中美之间首次使用Ariel实现文献传递服务。从此,北大图书馆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时代。
*图为1996年8月26日,与匹兹堡大学建立文献传递合作关系,Rush Miller馆长和周欣平来访
042
1998年4月29日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北京大学,在图书馆与同学们交谈。
043
1998年6月
图书馆东门广场,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北京大学赠书仪式。
044
1998年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ILS)项目启动建设,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项目建设的规模之大、参建单位之多,在我国乃至世界图书馆界都是空前的。
045
1998年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新馆(东楼)落成,新馆总建筑面积达到53,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在建筑规模上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高校图书馆。东楼建成后,图书馆在网络电子资源、读者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图为1998年5月,新馆竣工时李嘉诚先生来访
046
1999年
UNICORN系统的引进与使用,使资源查询,书刊借阅,预约,续借,EMAIL发送到期、过期及催还通知,异地借还书等基础读者服务工作得以深化。
047
1999年
图书馆每学期举办“一小时讲座”,深受读者欢迎。接着在学校开设了公共课“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048
2000年
图书馆与校内其他单位联合组建的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成立,为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图为2007年6月,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合影
049
2000年
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并入北大图书馆。医学馆拥有馆舍面积10,200平方米,阅览座位700余个。
050
2002年7月
北大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发布西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
051
2002年
北大图书馆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全球性虚拟参考咨询项目(CDRS)成员,同年10月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正式开展。
052
2002年9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创建一百周年庆祝会。
053
2002年10月
百年馆庆全馆职工合影。
054
2002年
《北京大学图书馆年度报告》开始出版,成为图书馆重要的编年史资料。
055
2003年
完成古籍卡片目录到机读目录的回溯工作,将原有古籍卡片目录全部转为元数据,古文献资源库——《秘籍琳琅》中可以检索到64000条古籍书目记录和3000多条拓片书目记录。
056
2004年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以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4版)、《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2004版)出版。
057
2004年3月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服务启动。该项目是教育部根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引进专项经费建立的,是全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中心均设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枢纽,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058
2004年4月
图书馆旧馆(西楼)改造,近300万册书刊被工作人员打捆搬放到周转书库。
059
2004年10月
首批校园卡在图书馆顺利使用,意味着学校“一卡通”在图书馆的成功开通。
*图为北大图书馆藏《湘江评论》
060
2005年5月
校园卡正式作为图书馆和借阅文献的有效证件开始使用,同时图书馆门禁系统通道机正式使用,使图书馆向融入信息化校园前进了一步。
061
2005年7月
特藏部成立,特藏阅览室正式开放,提供阅览服务。主要包括特藏阅览室、北大文库、季羡林赠书阅览室、台湾文献室等。
062
2005年9月
旧馆(西楼)改造工程竣工,增加面积1,385平方米。
063
2006年8月
中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
064
2006年
阳光大厅一站式服务全面开展,包括:总咨询台、网络自由检索区、馆际互借前台、卡片目录和机读目录检索服务、借还书服务、证卡服务、复印等。
065
2007年12月
中文系教授段宝林向图书馆捐赠个人收藏的民俗文化文献一万余册。
066
2008年3月
国务院颁布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所藏一百零三种珍本(其中唐宋元三代珍本九十五种)被定为国家一级珍贵古籍,列入名录。
067
2008年5月3日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北京大学并在图书馆与学生代表见面和交流。
068
2008年4月
北大图书馆与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BALIS)签订馆际互借合作协议,北京大学师生可通过我馆馆际互借处向北京市60多所院校图书馆借阅中文图书。
069
2008年5月
“北京大学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学校首次组织召开全校图书文献系列的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确立了总-分馆体制,讨论并制定了该体系的战略规划与管理办法。
070
2008年11月
正式推出手机短信服务,读者可自主选择定制图书馆到期提醒通知、到期通知、预约到书通知、催还通知等各种流通通知服务。
071
2008年
历时三年完成了现存全部(包括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已编古籍善本和非善本书的清点工作,这是百年以来首次全面彻底的清点,完成了古籍收藏和服务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图为馆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072
2008年
北京大学数字加工中心正式建成。
073
2009年3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迎来了“读者可带包进入阅览室”的第一天,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人书分离”开架管理模式的彻底终结。
074
2009年4月
图书馆启动了读者用机和自助服务管理项目,包括自助电子资源检索上机、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自助缴纳图书过期罚款等。
075
2009年9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RDLA)自创建以来的第五个秘书处轮值馆。
076
2009年12月
昌平储存图书馆读者服务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例远程储存图书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馆舍条件。
077
2010年
自助服务系统正式上线,搭建了基于校园卡的读者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自助缴费及自助上机系统,3月份正式向全校师生提供服务。
078
2010年5月4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图书馆,在图书馆阳光大厅与师生亲切交谈。
079
2010年5月
在CALIS第八届国外引进数据库培训周大会上,朱强馆长正式宣布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成立。至此,高校引进资源集团采购的组织工作正式由CALIS移交至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
080
2010年6月
面向毕业生开通人文服务,制作“毕业墙”,开通“且行且珍惜”毕业版博客。
081
2010年6月
发起“关爱青海玉树孩子让知识改变命运——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北京大学希望书库’活动”。图书馆代表前往青海玉树,将书籍送到孩子们手中。
082
2010年9月
翁万戈先生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勺园图》。
083
2011年1月
教学参考书借阅和RFID体验两项新服务推出,借阅历史查询系统发布。年底,电子教学参考书系统正式发布。
084
2011年3月
北京大学“移动图书馆” 试运行,为用户提供馆藏查询、馆藏续借、馆藏预约、借阅状态、借阅历史查询、最新消息、讲座信息等七个栏目的服务。
085
2011年9月
宿白赠书室正式对读者开放。
086
2011年9月
汤一介、乐黛云先生向北京大学捐赠藏书、手稿、照片等,以及汤一介先生之父,已故国学大师、北大原副校长汤用彤先生生前保存的全部书刊、手稿和照片,其中包括善本书72种、500余册;有汤用彤先生眉批的稀有本200余册;敦煌唐写经一卷。
087
2011年9月
傅海澜女士向北京大学图书馆赠送傅泾波所藏图书及书信 ,包括古籍线装书共53种678册,以及司徒雷登、傅泾波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往来的书信数十封和陈立夫给傅泾波的签名赠书一部等。
088
2011年11月
图书馆增设“借阅历史”查看与导出服务,读者可在图书馆主页登陆查询个人借阅历史。
089
2011年11月
图书馆成立宣传推广工作小组。
090
2011年
发布“未名学术搜索”试运行版,提供“一站式”检索,搜索范围覆盖图书馆所有学术资源,给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全面的学术资源检索服务。
091
2012年4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首批“未名读者之星”名单揭晓,该称号由图书馆根据上一年度的借阅量等数据评选而定,共有11位学子获奖。
092
2012年4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北大读书讲座”品牌活动,邀请知名学者、隋唐史研究专家蒙曼教授作首场讲座——“读出红妆——唐代宫廷女性的美丽与哀愁” 。
093
2012年10月
北大图书馆再次延长服务时间,创历史新高:周借阅服务时长达到98小时,自习区周开放时长为112小时。
094
2012年11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庆典”暨“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 国际会议顺利举行。
095
2012年12月
举办“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届搜索达人大赛”总决赛。
096
2012年12月
为庆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101岁寿辰,“仁之玮瑛藏书”特色库正式发布。
097
2013年5月
北大图书馆与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签署古籍图书馆设计方案协议。
098
2013年7月
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Beta版正式发布,为北京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学术成果的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和开放共享等服务。
099
2013年10月
校方批准北京大学图书馆根据最新发现文献将图书馆历史上溯至1898年的申请。
*图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京都大学堂书目》书衣
100
2013年12月
回购的日本大仓文化财团所藏、以我国著名藏书家董康“诵芬室”旧藏为核心的“大仓文库”931部、近3万册典籍到馆。
*图为北大图书馆藏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二夾四十二冊/清乾隆間四庫館寫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101
2014年9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完成大型佛教古籍丛刊《永乐北藏》的全部整理编目工作,为佛教经典增添了极佳的善本,亦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古籍中部帙最大的一部“镇馆之宝”。
102
2014年11月
推出3D打印数字体验服务和3D电影数字体验服务。
103
2015年5月
开通总馆、医学馆、6家附属医院之间的通借通还。
104
2015年9月
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图书馆馆长会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 IARU高校图书馆馆长首聚燕园,共同探索数字化发展前路。
105
2015年10月
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三所高校共同组建的“京津冀信息服务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河北大学签约。
106
2015年11月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暨北京大学古籍图书馆奠基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107
2015年12月
图书馆学术成果生态系统四大平台(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期刊网、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学者主页)上线服务,标志着北京大学面向机构和学者的学术成果生态系统第一阶段建设任务的完成。
108
2016年9月
图书馆东楼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109
2016年11月
图书馆首次尝试分馆馆员派驻制,中文系分馆成为首个试行的分馆。
110
2017年3月
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图书馆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提供中英文对照内容门户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为校内外读者提供英文浏览服务。
111
2017年8月
图书馆官方微信全新改版,上线“新生专栏”,嵌入“玩转大图”闯关游戏,随时随地为新生提供图书馆服务指南。
112
2017年9月
图书馆创新推出首款主题故事类信息素养教育手机游戏《图书馆的初遇》,将图书馆知识、信息检索基础技能等融进各关卡中,受到了众多用户的热情认可。
113
2017年9月
《天全楼藏帖》入藏北大图书馆,成为迄今馆藏最为重要的一部丛帖。此帖收录明万历朝首辅王锡爵及其弟王鼎爵、锡爵子戏曲家王衡三人诗文书法,收录已失传的数十首明人诗,有董其昌、陈继儒多段题语,业界评价很高,属二级以上文物。
114
2017年11月
推出“图书馆文化工作坊”系列活动,通过古琴艺术、落叶展览、油画临摹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坊帮助读者培养文化兴趣,拓展文化知识。
115
2017年12月
2017版北京大学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正式发布,为学校43个博士点一级学科/30个“双一流”建设入选学科进行的学科竞争力分析与梳理,是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实践。
116
2017年12月
为了鼓励各学科领域学子基于数据进行创新研究,促进研究数据的保存和共享,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合作开展首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
117
2018年4月
图书馆推出借阅新规则新服务:校庆期间豁免图书超期使用费、上调读者可借阅图书册数上限和图书可续借次数,为燕园及周边地区的院系教工提供免费上门送/取书服务。
118
2018年5月
图书馆新版中英文主页正式上线。新版主页(PC网页版、移动版和小程序)以全新面貌向全校师生提供更为便捷、丰富、流畅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119
2018年9月
纪念建馆120周年网站主页发布。
120
2018年10月24日
“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0周年·用户导向的信息服务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排版:筱羽
责编:园中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