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北大科研 看见不平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9-10-28

编者按

一天是24小时

是1440分钟

是86400秒

可以金光闪闪

可以平淡无华


它藏入

清早枝头的啼鸣

溜进

凌晨写字楼的灯光


它是被挽留下的

生活旁触

是被忽略了的

动人琐碎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让我们一起走入

北大科研人的生活

窥探他们的平凡与不凡

北大科研 看见不平凡



医治病痛,更抚慰灵魂:他以医术与仁心驱散痛苦



熟悉的消毒水味道,白色的墙壁和被单,病人虚弱但满怀希望的目光——这是黄医生早已习惯了的场景。


看望病房中的病人是他一天惯常要做的工作,他来到病人身旁,俯身倾耳,语调柔和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鼓励患者乐观面对自己的病情,努力安抚患者的情绪。


他说:“一个人得病本身就很难受,医生的职责不只是给人看病,还要带人病人安慰和人文关怀。”



黄晓军教授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是病房里细心温柔的医生,也是实验室中又是一丝不苟的科技工作者,开创、建立“北京方案”——单倍型骨髓移植模式 ,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这一世界性难题


中午的简单工作餐过后,他来到实验室,继续为单倍体移植“北京方案”与学生交流最新的实验数据。


这是全球首个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移植体系,基本解决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问题,让全球迎来“人人都有供者”的新时代。


理性的思考和推导、日复一日的实验检测,才能让他们在血液病这个事关千万人生命的重要领域获得突破,才能为无数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白大褂代表着黄教授又一重圣洁的身份,与其他科技工作者相比,他不仅要活跃在实验室和讲堂上,还要出没在门诊和病房里,使研究的理论切实地为患者治病而服务。


有杏林妙手,更有医者仁心。


这些角色互异却又统一,承载的远非只有治疗方案和例行检查,更有病人的希望与力量。



他说:“科研、出诊、教学,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


每一天,多看几个病人,给更多人带去温暖和痊愈的可能,每天多更新几个实验数据,一点点攻克难题。


科研和治病,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热爱和责任,是我坚持的理由。




守护那片纯净天空:他将父爱延伸向人类的未来



晨光熹微,肖云峰老师同背着书包的孩子走在人流中说说笑笑。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送孩子上学,路上同她交流学习是他一天的开始。


他们同所有街上的行人一样平常,干净明亮的笑容让北京的整个清晨成为他们的注脚。



除了是一名父亲,肖老师还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员。


曾获“饶毓泰基础光学奖一等奖”、“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主攻“非对称光学微腔物理”——一个普通人闻所未闻的名词。


他一天时间的主线,是行走在办公室、实验室和教室的三点一线。


下午两点,他出现在实验室中,耐心地听学生汇报最新的实验数据,这关乎他正在投入的对空气中PM2.5的研究。


他总是在那些高精尖的芯片与复杂的微观世界间巧妙地游走,探索那些不为寻常人所知的奥秘。



他说:“现在我有两个孩子,我希望他们能生活在一个空气洁净的城市,对PM2.5的研究,能为空气净化做一点帮助,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


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也是一位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虔诚交付。


研究工作结束后,肖老师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吃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他的脸上有了孩童的模样,孩子们也毫无压力地走入父亲的关爱中,像呼吸一样自然,饭桌上缓慢流动着一个人世间最普通家庭的生活。


晚饭结束后,肖老师依然要出发,还有孜孜不倦的同学在等着问他问题,听他传道授业解惑,他的背影融进北京温柔的夜色中。



他说:“我是一位老师,是个科研人员,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虽然我研究的方向是高精尖,但生活中是一个普通的人。


在外界看来“不平凡”的工作,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平凡的。


日复一日,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一个科研人该做的工作,就是在平凡的一日,做着平凡的工作,最终只希望能为社会带来不凡的成果和贡献。”




对抗衰老与死亡:她把生命跑成了一场马拉松



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被透过窗帘的丝缕阳光照出了身影,微带燥意的风盘旋几圈后钻进了发梢,粉笔和黑板接触的沙沙声和着清朗的嗓音在注视中纷飞开来。


在熟悉的午后,严谨的思维和洋溢的热情交织在一起,将生命的玄奥一点一滴阐释出来。


这是刘颖老师的生命科学课堂,她热爱这门课程,她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学生,为了学术的发展,更为了学生的成长。



每天上完课,刘老师便直奔实验室,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29岁当上博士生导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上均有论文发表,刚刚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这些成就全都得益于日复一日在科研道路上的攻坚克难、滴水石穿。


她说:“科研就是我的事业,所以我每天都会去实验室,让自己不断处于学习新鲜事物的状态。”


能去显微镜下探索那个异质性的世界,独立自主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是她对分子医学强烈热爱的源头。



生活中富有情调,工作上独立好强。刘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女科学家人生的多元可能:生活不该只有一种定义,


她是每天清晨坚持在跑道上挥洒汗水的马拉松爱好者、实验室里永远葆有好奇心不断求索创新的科技工作者,


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三尺讲台上立德树人的优秀青年教师,更是新时代年轻的独立女性、科研领域内的学术精英。



她说:“我研究的方向能帮助人们解决衰老问题,科研需要理性思维,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作为一名女性,我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让我习惯更高效的投入科研,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要继续努力下去。




在科研之路上坚定前行:她从前辈手中接过精神火种



一位年华正盛的青年博士生,一名年逾八旬的慈祥学者,交流着两代人对于科研和学术的理解。


这是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的答辩比赛现场,而那位学者,正是唐孝炎先生本人。


对于刘金炜同学而言,能够与这个奖项的命名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无疑是一次极为宝贵的经历。


唐孝炎先生是环境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前辈,这场答辩比赛对于她而言,不仅仅只是意味着获奖,更重要的是,这象征着她坚定走科研道路的一个起点。



刘金炜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中,研究水处理功能材料。


面对当前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是一项重要措施,她的工作,也于细微处有千钧力,维系着人类未来生活的幸福。


她深知,选择了科研,就选择了一条“人之罕至”的道路,肩膀上承担着更重的责任,但即使道路险远,前方依然有无限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等待她探寻,这也是科研不为寻常人所知的绝伦之处。



如何能在年轻的时候找到自己的使命?


刘金炜说,她的坚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唐老师对科研工作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


唐老师的谆谆教诲始终在她心头萦绕,驱策着她不断前行,也成为她最珍重的内心著藏。


热爱与坚持,于她而言就像从师长手中接过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并将其继续传承。


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科研的道路没有终点,但她却能循着火光,缓缓前行。


她说:“我认为获奖给予的精神鼓励远远超出了物质鼓励,能够获奖的因素不仅在于学习的付出,更是对于科研事业的爱好和坚持,这种坚持是对科研的追求,也是科研精神的延续。”



她说:“我认为获奖给予的精神鼓励远远超出了物质鼓励,能够获奖的因素不仅在于学习的付出,


更是对于科研事业的爱好和坚持,这种坚持是对科研的追求,也是科研精神的延续。




一天的末尾

在翩翩而至的黄昏中

在喧嚣之外的纵深处

他们依然在文献中徜徉

在实验器具间忙碌

等待着乘月色归家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背后

有这样一群人

用每个平凡的一天

积沙成塔的默默守护


他们是生活中的平凡人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他们坚定地选择了科研

从此每个平凡的一天

都是奇迹诞生前的蛰伏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谨以“北大科研”品牌首个宣传片——《看见不平凡》

向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们致敬!




“北大科研”


为北大科技工作者与公众搭建一座沟通桥梁,陆续推出系列作品,以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方式为广大科学爱好者解读北京大学科研创新成果,揭秘科研工作的幕后故事,让更多人走进北京大学,感受科学之美,领悟科学魅力。



相关链接

给蛋白质装上“开关”,快来看北大科学家们的精妙操作!


北大教授最新发现,石头上也有光合作用


央视报道:北大饶毅团队提出脑研究新途径


来北大求学十年后,她获得了国际物理学界最具权威的青年科学家奖





视频: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办公室

资料来源:北大科研部

文字:鲍佳音

排版:孙萌

责编:以栖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