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微课堂 | 来听北大老师为你讲授“艺术中的媒介问题”与“价值神经表征的环境依赖”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9-12-06

编者按

炎炎夏日的暑假,你是否正享受着空调Wi-Fi西瓜的假期生活?但,获取知识的心从不会受限于假期。


这个暑期,北大官微将特别送出一些在北京大学第18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老师讲授的课程,为大家“知识充电”!


想领略北大老师在讲台上的风采,想了解知识的魅力,想听到更多生动趣味的课堂,请持续关注,不要缺课!




今天为大家呈现的两个课堂:艺术学院唐宏峰老师讲授的“艺术中的媒介问题”,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朱露莎老师讲授的“价值神经表征的环境依赖”。


现在上课~


1


“图像-媒介理论”课程

唐 宏 峰

雕塑《拉奥孔》与

史诗《埃涅阿斯记》的

拉奥孔形象为何不同?


诗和画的分界在哪里?


艺术中的媒介和材料

有着怎样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艺术迷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感兴趣

那么千万不要错过这门课——

图像-媒介理论

在北京大学第十八届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

艺术学院唐宏峰老师

获得人文社科类一等奖


走进唐老师的课堂

了解一下“艺术中的媒介问题”吧


戳视频,观看课堂精彩片段



雕塑和史诗中

描绘的两种拉奥孔形象

让我们看到不同媒介

带来不同的艺术门类与效果


艺术作品总要使用

特定的媒介材料才能存在


构成了艺术形象与意蕴的基础

是艺术的重要内容


油画作品中呈现的蛋糕

让我们觉得蛋糕特别幼滑香浓


这个效果

并非来自于事物内容

更多来自于媒介本身


在这里

“奶油”找到了特别能呈现它的

媒介形式——“油彩”



伟恩·第伯绘画作品中展示的蛋糕


当代中国艺术家徐冰的

装饰作品《凤凰》华美浪漫

内里使用的媒介材料

全部是建筑工地上的废料垃圾


最美的东西

恰从那些最粗陋的肌体里生成

媒介和内容

形成强大的张力结构


中国艺术家徐冰“凤凰”装置在纽约大教堂展出


现代传播媒介

深刻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


艺术传播

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和快捷

信息、文字、图像的

自动性保存和传播

使得媒介不再只是一个透明工具

反而具有能动性和主体性


从报刊连载

改变小说的结构

到微信公众号形成的特有文风

再到自媒体改变人际关系


当下媒介对文化艺术

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课程阅读书目之一



图像-媒介理论

涉及哲学、艺术史、人类学等不同领域

对教师学术功底

和教学能力的要求非同一般


在课堂上

唐老师清晰地

辨析理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整体性的知识结构悄然建立


这门课不仅给予你

相关理论知识

更能令你掌握和了解

做学术课题的方



教 师 介 绍



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艺美学方向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公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联合培养博士生。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在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艺术理论和视觉文化研究,并体现为理论、历史与批评三方面。


2


“神经经济学专题”课程

朱 露 莎

商场中有两种食物

试吃品种一多一少


哪一种销量更高?

哪一种被试吃更多?

为什么?


下图中紫色

和黄色的圆一样大吗?

为什么? 


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

你可以通过这门课来了解——

神经经济学专题


在北京大学第十八届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朱露莎老师

获得了理工科类二等奖


让我们一起走进

“神经经济学专题”课堂

了解有关博弈行为信息交流的

有趣问题——


戳视频,观看课堂精彩片段



神经与经济学

乍看起来毫无关系

其实

大脑中也有“货币”


a=1.2b,b=2.1c

则a=1.2×2.1c

传递性法则

在大脑中也成立


事件作为选项

在大脑中被赋予“价值”

价值的比较指引我们做出选择



午饭吃什么?

坐在参观的哪个位置?

一份A套餐相当于1.5份B套餐

日常生活中

看似简单的选择

背后隐藏着

大脑中无数神经的工作



课程部分大纲


神经经济学

研究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

不简单的决策机制

大脑比做计算机

那么每个神经元

也编码0、1两个值


然而大脑的决策

具有系统性偏差

选择集合、决策环境都会造成

种种“可预测的非理性”


选项增多

决策就更可能非理性

环境相异

大脑也会像眼睛一样被欺骗


为什么感性和理性的答案

有所不同?

神经经济学

探索可以解释这些问题的模型





“神经经济学专题”课程

不仅系统介绍该领域的知识

更鼓励学生反思现有文献中的问题


专家提出的种种假说和模型

是否成立于所有实例之中?

答案不是唯一的

最具说服力的答案要靠自己获得



知识的掌握

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

思维与能力的养成

要靠反复的思考与实验


课程的考核方式

是书面报告和课堂展示

经过一学期的

思维体操与实际操演

知识真正与切身经验结合在一起


同学们说

在兴趣导向的

神经经济学问题探索中

有种主动把握知识的快乐



课 程 简 介


“神经经济学专题”课程针对心理学、神经科学、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


从该领域所使用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简要概述开始,重点是决策理论、博弈论和认知神经科学。


接下来的课程从神经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包括行动选择和结果评估、社会偏好、战略决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每位学生应在学期内参与心理学/经济学/神经科学实验至少3个小时,并需要完成一个小组项目(不少于10个样本的相关主题的实验)。每个小组在学期末当堂介绍该项目,并提交一份报告。



教 师 介 绍




朱露莎,山东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经济学博士。 


2010-201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Associate Consultant, 2011-2015弗吉尼亚Carilion研究所研究员。


2015年加入北大心理系、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朱露莎实验室致力于决策神经学(又称神经经济学)研究,旨在了解人类经济和社会决策行为的行为、认知和神经生物学机制。


研究运用神经生物学实验手段(如核磁共振、脑损伤、药物)、结合经济学实验范式和数理行为模型,在健康和疾病人群中探讨社会决策的认知过程和大脑机制。



更 多 精 彩


反转北大!来认识下你以为的北大吧


单曲循环!北大学子的毕业旋律,好听到不可思议


毕业了……这些北大老师们的叮嘱值得珍藏


竖屏更美!这里是北京大学






受访者:授课教师及选课学生

编辑:来星凡、刘文欣、王钰琳

图片:受访者提供、视觉中国

排版:文婧

责编:以栖、昭花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