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你的幸福感!这位北大教授“接地气”的研究获北京市一等奖!
近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恒学教授的著作《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被评为北京市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选入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
北京作为我国较早开展社区服务的城市之一,在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书中,黄恒学教授将研究视角对准社区,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社区公共服务基本理论问题及其管理对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黄恒学教授的学术世界。
“这是一个可以永远做下去的课题,它关乎国计民生。”提起自己研究的课题,黄恒学有着说不完的话,眼睛里闪烁着对于学术的热爱和眷恋。
恢复高考后,黄恒学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一入学,他便再也没离开校园。
他以哲学为起点,横跨多个领域去研究、探索。珞珈山扎根的学术念头,生长在燕园的土壤里,他孜孜不倦,不断去延伸生命的广度。
一路上,从灵光一闪到硕果结成,他笔耕不辍,用自己的行动拨开了层层云雾,获得了外界的认可与称赞。
可于他而言,这只是起点。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火柴盒式的大楼里,对门的邻居相互不认识,更不会有来往。”生活的压力如同潮水般层层袭来,这种无法驱散的焦虑感萦绕在每个人身边。孤独、封闭成为了当代社会交往的写真。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幸福感,黄恒学一直在思索,也尝试着从宏观层面上给出答案。他认为,研究要立足于实际,要去探索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命题。
社区作为人生活的地方,聚集了因为一定关系在特定时间、空间内的人群。这是当代人“抱团取暖”的地方。“社区是美好生活的一个载体和依托”,黄恒学说。
“对社区进行研究,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课题。我们现在还有许多没能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养老、就医、教育,今后或许都能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黄恒学说到:“把社区建设好就是为人民服务。”北京市目前有3000多个社区,有上万人的社区,也有三四千人的社区。从管理模式上来讲,社区突破了原有各自为政的单位化、行政化的小区模式,逐渐向社会化的社区模式转变。
“这一转变可以打破单位之间的壁垒以及资源相对孤立的状态,可以促进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提高效益。社区由政府统一规划,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为居民的生活、生产服务,以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黄恒学介绍到。
但仅停留在想法阶段,不深入调研是永远无法知道真正的社区是怎样的。“要想站在学科前沿,研究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一定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黄恒学说。
面对庞杂的研究样本,黄恒学带领团队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几乎跑遍了北京的每一个社区,开了无数次会议,时常探讨到深夜。甚至问卷设计中每个细枝末节的问题都会反复讨论,仔细筛选,从而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围绕中国社区服务的痛点,黄恒学通过规划指标对比和现状剖析的方式,分析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中的不足,从明确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
黄恒学相信,只有把社区调研真正做到位,一步一步踏实走下来,事物的轮廓才会慢慢浮现,很多社区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目前黄恒学出版的书稿已达700万字,支撑着他十年如一日,反复去钻研一个个难题的最大动力,正是被反复提起的“兴趣”。
黄恒学坦言,自己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想着自己的课题,这甚至成为了他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有兴趣就能做好很多事。做学术研究,可能兴趣算是最重要的品质。”
正是因为这份兴趣,他心甘情愿地付出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真正去深入实地、潜心研究。
黄恒学一直走在学科前沿,这也意味着孤独。“你在研究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人做过。所以很孤独,因为没人跟你想法一样。”
却也正是这份孤独给了他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挖掘那些更有价值的内容。
“真正做研究的人,要静下心来,保持兴趣,然后愿意投身到实践中。”黄恒学说,“如果没有长期的思考和积累,是不会有成果的。”
一个课题,从无到有,从有到突破,都需要历经很长的时间。
“社区是人民生活的家园,是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是党和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依托,把问题解决在社区,完善社会化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黄恒学说。
社区是人们获得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也是国家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区是具有永恒研究价值的课题,对它的探索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希望相关研究能继续深入下去,取得更多突破。”
对于社区的研究,黄恒学希望能有更多人愿意坚持下去。让社会能够变得更加美好,每个人都能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地生活在城市里。
黄恒学教授接受采访
访谈中,黄恒学时常回忆起青年时期的求学往事。
时间不停歇,如今黄恒学已从懵懂青涩的学生成为了桃李满天下的学者。但从始至终,那颗对学问的赤子之心和永远向上的求知心却丝毫未发生改变。
“青年人一定要拓宽知识基础,不要局限在自己本专业内。不管什么课程,有机会有时间就要去听。”黄恒学对年轻学子们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仅从一个学科出发去研究问题,很难寻找到最终答案。
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坐井观天无法领会到整片星空闪烁的美。
“打牢基础,扩宽知识面,学会融通知识;多关注现实问题,关心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多学习历史知识,以史为鉴。”黄恒学说,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没有永恒存在的事情,唯有不断求知,才是每个时代经久不衰的潮流。
更多精彩内容
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受聘为北大客座教授,快来看北大学子与他的课间对话
文字:黄圣勋、郑丽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部分内容参考:《北京大学校报》
排版:筱羽
责编:以栖、昭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