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 | 抗战中的北大记忆
编者按
88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一寸山河一寸血,曾经的苦难不能忘,曾经的牺牲不敢忘。
北大师生作为抗日救亡浪潮中一支重要力量,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抗战中的北大记忆
//////////
1919年,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北大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决定各校于5月4日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北大成为五四运动最早的发起者。
图为北京大学五四游行队和北京大学学生起草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
“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怒潮,北大学生组成南下示威团,通过卧轨斗争,乘火车南下示威,对软弱的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1931年9月20日,北京大学学生会发出通电,指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华北一带,危在旦夕,事机迫切,国亡无日……而今之计,唯有速息内战,一致抗日。”学生会组织抗日委员会,联合全市各校学生举行总示威。北大270多名教职员也成立了对日委员会,提出严督政府对日取强硬态度。图为《北平晨报》所载北大学生会抗日救亡通电。
示威团发表了《北京大学全体同学南下示威告全国民众书》,要求南京政府“立即收回东北失地,立即全国总动员对日绝交”。
12月5日示威团在南京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北大爱国学生高呼口号、引吭高歌:“北大,北大!一切不怕!”
//////////
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北平学生组织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北平学生于12月9日发动请愿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对中日秘密交涉、要求停止内战立即抗日。并请求面见何应钦,何避而不见,对学生们的要求不予答复。学生非常愤怒,遂改请愿为示威。图为北京大学的示威游行队伍。
12月16日,北平学联领导了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北大同学打出了“北大示威团”的旗帜,冲出军警包围,和辅仁大学等校学生汇合。游行队伍行至南长街口,遭军警用水龙喷射,北大学生奋勇当先,夺过水龙反射军警,掩护游行大队通过。持水龙者为北大学生朱仲龙(朱穆之)。
游行队伍在前门外被军警阻拦,于是又在前门西站广场召开第二次市民大会。会后,大批军警用棍棒、皮鞭和大刀袭击学生。图为军警殴打北大蒋昌声同学。
被军警大刀砍伤臂部的北大李俊明同学(身后是血衣)
“一二·九”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学生会编辑出版的部分刊物
时至今日,北京大学仍每年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的师生歌会,在悠扬婉转的歌声中,传唱着爱国主义情怀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
根据党的指示,1935年12月20日,共青团向全国青年发出号召:“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
1936年1月13日,由清华大学负责的第三团决定成立“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21日,由北京大学负责第一团发起,第一、二团成立“民族解放先锋队”。2月1日,根据中共北平市委指示,将两个组织合并,统称“民族解放先锋队”。图为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宣言。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代表赴医院慰问抗日伤员
1936年12月12日上午,北平学生为支援绥远抗战举行示威游行。下午,在北京大学操场召开大会,向南京政府提出中日绝交、释放救国会领袖、扩大绥远战局等多项要求。
奔赴抗日前线和敌后斗争的北大民先队员名单(根据北大校友袁宝华同志回忆整理)。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在抗日战争中,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长沙,后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肩负起支持抗战和培养人才的双重重任,师生们以刚毅坚卓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北京大学学生会暑期工作委员会于次日立即开会,一致拥护第29军守土抗战,要求地方当局坚决拒绝日方一切无理要求,并连夜赶印《紧急情报》,进行抗日宣传。10日又发出《国立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快邮代电》。
根据教育部要求,由北大、清华、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于11月1日开始上课。
1937年12月,长沙临时大学横跨湘、黔、滇三省到达昆明,学校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
联大学生有极高的爱国热情,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曾有三次较大规模的参军活动。图为1944年联大师生欢送从军同学时在图书馆前的合影。
中共西南联合大学地下党组织,团结广大师生,在开展抗日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曾在西南联大工作或学习的党员有179人。
1946年5月4日,学校举行结业典礼。会上宣布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西南联大先后在校学生约8000人,其中毕业生3732人。师生中涌现了大批杰出人才,教师中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有76人,学生中的两院院士88人(其中双院士2人),师生中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3人;在1999年国家授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8位是联大师生;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学生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生两位。图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刻有抗战以来从军学生名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有一种历史,应当铭记
有一种精神,值得传承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
北大人不屈不挠
始终怀着理想信念
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怒潮
北京大学的血脉
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无论何时何地
北大人始终
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不懈奋斗
用他们的汗水与热血
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来源:北京大学校史馆、档案馆
视频:赵旦
编辑:刘钊
排版:文婧
责编:以栖、昭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