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国创新争先奖揭晓,北大荣获一块奖牌五张奖状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奖活动
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北京大学荣获
一块奖牌和五张奖状!
祝贺北大获奖的团队和老师
向所有科技工作者致敬!
颁奖典礼现场
全国创新争先 奖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
全国创新争先 奖状
马冠生、陆林、侯仰龙、霍勇、瞿礼嘉
(以姓氏笔划为序)
获奖者简介
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马冠生
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现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成员,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陆林
陆林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以维护人民精神心理和睡眠健康为己任,自疫情暴发后,始终坚守在临床和科研一线。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全球研究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疫情下精神心理卫生体系构建,向全球推广中国抗疫经验,组织专家支援前线,主编多部适用于疫情下保持心理和睡眠健康的书籍,广泛实施调研,系统深入地研究疫情下精神心理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干预策略,求真务实地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坚持科普宣传,提高疫情防控期间大众的心理应对能力,为降低因疫情导致的精神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
侯仰龙
侯仰龙,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侯仰龙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化学设计、控制合成及其在纳米生物医学、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研究。他提出表面能调控策略,构建了系列磁性纳米材料。进而提出了耦合增强机制,为发展新型高性能永磁磁体和异质结构提供了有效方法。他还协同磁性和光热功能,设计了新型多模态分子探针,实现突出的成像效果、光热转换和光声成像功能,可用作肿瘤诊断、选择性治疗和药物传递等多功能,为实现肿瘤早期诊断与诊疗一体化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方法。侯仰龙教授还构建单相碳化物颗粒,拓展了磁性材料多功能应用,解决了多年来单相碳化物难以合成的科学难题。发现费托合成催化的活性相,实现增强催化性能,为拓展磁性材料新应用提出了新思路。
侯仰龙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和发展纳米磁性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推动了磁性材料理论发展,拓展了磁性材料在生物医学、纳米催化等领域的多功能应用,对相关材料的性能调控亦有重要参考价值。部分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
霍勇
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临床专家。现任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曾先后获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等奖项。
霍勇教授是著名心血管病临床专家,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开展心血管疾病医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有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成果。三年来,成果转化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1)创新和验证H型高血压(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理论,推广精准补充叶酸的中国方案,减少脑卒中发病:霍勇教授验证H型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原因,补充叶酸可预防脑卒中,成果被纳入国内外指南。他在全国推广高血压筛查和精准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方案,建成全国性H型高血压筛查干预推广体系,884家医院带动社区推广,累计筛查和防治达一千万人。
(2)胸痛中心理论和体系建设,从医院到区域网络,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霍勇教授推广冠心病介入技术,主持国家层面的培训准入和质控制度,推动全国30个省级和147个市级胸痛中心联盟成立,1372家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共有4424家医院在建设中,其中47家国家级贫困县医院。胸痛中心使急性心梗院内死亡降低30%,多地以胸痛中心建设带动区域救治体系建设,救治成效显著。
(3)打造互联网医疗平台,助力脱贫攻坚:霍勇教授创立39互联网医院,作为院长整合37个专业医学专家,以贵州省为基地面向西部和贫困地区300余家县市医院开展合作,诊治10万余名疑难重症患者,节约医疗花费6.16亿。新冠疫情中,组织2300位专家线上“抗疫”活动:为400余万人次科普教育,为63000位患者义诊。同6个国际学术组织线上交流6场,60余个国家专家参与。牵头制定疫情相关全国专家共识4部,为抗疫做出了贡献。
瞿礼嘉
瞿礼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现任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瞿教授长期从事植物生殖发育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科研成果丰硕,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
瞿礼嘉教授长期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承担和参与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科研方面,他长期从事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发育调控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解决了植物生殖生物学领域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中“小肽信号及其受体促进被子植物种间隔离”以及“小肽信号及其受体调控花粉管完整性与精细胞释放”这两项成果的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前一项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荣获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2014-2019年度“优秀论文奖”。
瞿礼嘉教授取得的一系列学术发现在国际植物有性生殖发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受邀为领域内主要国际学术刊物撰写综述,并多次在领域内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
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于2017年共同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
2017年第一届评选中
北京大学入选4人
程和平、彭练矛、敖英方、屠鹏飞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共表彰10个创新争先奖牌28个创新争先奖章258个创新争先奖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获奖全名单
相 / 关 / 链 / 接
来源:北京大学科研部、医学部、中国科协
现场摄影:医学部
编辑:朱家碧、王欣蕊
排版:童祎璐
责编:以栖、昭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