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学成就奖获得者白建军:为师者,当寝食难安
编者按
今天,值此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北大教师们在勇担时代使命中的突出表现,擘画新时代下北大发展的蓝图。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北大教学成就奖获得者、法学院白建军教授发言,以下是讲话全文。
尊敬的嘉宾,大家好。
今天,我该感谢我的老师,我老师的老师,特别是我的同事们。你随便敲开法学院哪间办公室,出来开门的多半是某个领域的大牛。他们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没来申这个奖,让我有了机会。
值此教师节之际,我想跟年轻的北大人分享我的一个体会——错觉误我。
首先是“角色错觉”。我一直以为,写作是因为读者不知道的事儿我知道。讲课是因为学生不懂的事儿我懂。其实,没有一个读者、学生是白纸一张。写作是与读者交流,讲课是激活学生的已知。于是,我试着作为读者去写作,在学生的课桌上备课,站在读者、学生的角度去写书、教书。结果,被拒稿的情形少了,也越来越享受在几百人的大课上与学生轻松互动的美好感觉。
第二个是“学科错觉”。我一直以为,我所在的学科就是我的栖身之地,是我看世界的窗口。可是,当每个人仅仅从自己的学科窗口看世界时,原本完整的世界被人为肢解了。大学的使命,不是切碎世界,而是发现世界的原貌。一个偶然原因,让我从法学围城里向外张望,触摸到统计学、信息科学、金融学。结果,交叉研究让我一发不可收拾:需要对话的领域、可做的选题太多了,现有的知识装备太少了。
以上错觉,耽误了我好些年。要不然,我应该做得比现在好一些。
谢谢!
白建军,男,1955年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雅特聘教授。首创全校本科通选课《犯罪通论》、研究生《金融犯罪》、《法律实证分析》等课程。倡导法学领域的跨学科思维,用法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方法从司法大样本中筛选不典型案例、反例,引导学生反观典型,发现实践理性。近五百学生的课堂上气氛热烈,课程评分97.14分。
在国内法学界最早从事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提出“说出事实,是一种优雅的批判”、“控制社会控制”等学术理念。有《罪刑均衡实证研究》、《关系犯罪学》、《法律实证研究方法》等九部个人专著,以及多篇《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独立发文。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受访者
图片:受访者
排版:覃雨蓉
责编:以栖、谭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