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培上北大
今天,是蔡元培先生诞辰154周年。
1916年底,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如今,北大的元培学院,刚刚走过了自己的第20个年头。在这里,“元培”被看作“从一开始做好培养”的教育理念;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过着北大的“元气人生”。
点击视频,了解元培学院
在北大过一种“元气人生”
文丨陈雪霁
元培,这座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名字命名的学院,从创立之初的「元培实验班」起,就携带了实验基因。这一小块实验田刚刚走过了自己的地20个年头,在这里,各种形状的灵魂正在碰撞出一种新的反应。
01
用全校的课表
理教楼悠长的上课铃响起,480座大教室的墙沿站满了人。戴锦华老师的《影片精读》课,讨论电影《头号玩家》。
到了提问环节,元培学院的陈竞立在台下接过话筒,“如果将影片中的现实世界看作实在界,游戏世界看作象征界……”她用拉康的理论体系给出了一段自己的分析。
因为喜欢文学,陈竞立选择了中文方向。如果喜欢,她一样可以选择物理方向、社会学方向、数学方向……以至全校的每一个专业方向。
2001年,北大提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16字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并逐步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同年,北大启动了以蔡元培校长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该计划允许学生入学时不选定专业,可以在三个学期的通识教育及若干专业学习尝试后,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课程。
2007年,元培学院正式成立。
元培导师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与学生交流
经过多年的努力,元培学院建立了涵盖全校各院系的导师队伍。元培导师、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在元培学院第一天新生指导的时候就手写记下每个人的电话号码,还都加了微信,“超级无敌亲民”,被同学私底下喊作“雷公”;元培导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因为喜欢出题考成环反应的机理,从同学们那里获得昵称“裴成环”;元培导师、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则被亲切地唤为“小船老师”……
要元培的同学们选出一位最喜欢的老师,大家七嘴八舌,最终还是众口一词:“选不出来”、“都好喜欢”。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所在的俄文楼
当一个人对元培学院上的课感兴趣,想要看一眼他们的课表时,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一样的:“元培的课表就是全校的课表啊。”
大一的时候,元培的同学先从全校各年级各专业的课程中自由选择,聆听大师的教诲。海洋与气候变化、苏轼的文学与人生、化石与生命史、数学的证明与反驳、国际法与全球治理……各种学科领域的课程,都能在元培的课表里被检索到。
元培新生学科讲座
2014年6月,北大毕业生薛逸凡随手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一个人的毕业照”,配文“求合影”,引发网友们对“全中国唯一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的好奇。这个专业是“古生物”专业,是元培学院在2008年开设的首个跨学科专业。
薛逸凡的毕业合影
继薛逸凡之后,师弟安永睿、余逸伦,相继在完成本科前三个学期的通识教育后,选择了古生物学这“一个人的专业”。安永睿在中学期间就喜欢四处游走,大学期间遍登名山,被保送了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第四纪地质方向直博生;余逸伦更是在高中就加入了中国科学院课题组,还没进大学就在国内核心期刊《古生物学报》上发表了第一作者论文,大学期间研究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和PNAS上发表,硕果累累。
在国内率先推出跨学科专业“古生物学”之后,元培学院又陆续设立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简称PPE)、“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跨学科专业,整合全校优质教育资源,以设立跨学科专业鼓励学生自己定义知识构架,打破知识边界,自由发展。
2013级本科生李雨晗,就选择了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专业(PPE)。她从小喜爱动物,热衷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大四毕业时放弃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硕士录取资格,远赴青藏高原的三江源自然动物保护区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生作业。后来,她成为了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青年代表,并于2017年荣获罗德学者称号。
元培导师、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北大元培学院PPE专业学生赵雨淘一脸严肃地找到他:“李老师,我希望您能出面帮我们提交这一建议。我们调研了世界上多所有PPE专业的大学,这是它们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这是我们提出的改进方案……希望学院领导能了解、采纳。”
“我很惊讶,当时就说出‘学生们对北大课程的了解程度可能比老师还要好’这样的话。”李强觉得特别欣慰,鼓励学生学习知识,也是鼓励他们闯荡、探索。
PPE读书会
元培一以贯之的追求,就是让学生广泛了解大学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并通过这一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因此许多元培学生确定专业的时间比较晚,在大二时乃至大二的下学期才开始选专业。全方位的导师制度、跨学科的专业设置,只为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为此,元培还相应推出了降低总学分要求、弹性学习年限等一系列教学改革。
“
你是我的学生,你又不是我的学生。
一句听起来似是而非的话,实则一语中的。在元培,上北大。像两条并行却终将交汇的轨道,他们是这所学院的学生,也是全学校的学生。
02
自己跳到水里游泳
马上要交剧本了,担任编剧的同学只写了六行字。
当天晚上,同学有点慌了,于是把朱虹璇抓来:“要不你来帮我写这个剧本吧。”
朱虹璇答应了。她临阵磨枪,改编美国电影《十二怒汉》,砍去三个角色,创作出话剧剧本《九人》。2012年的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初赛中,《九人》首次登台便夺得了当场冠军和最佳男主角。这个名字也成为后来她所创立的剧团名字——话剧九人。
2007年,朱虹璇入学北大元培学院。作为当年的江西省文科状元,她进入了可以自由选择全校各个专业的元培学院。当时,比起分属于各个学院专业的同学们,在各门专业课程上,元培学院的同学都属于“少数”。分散在不同专业和行业中的元培人,要更多地学会独自面对这些未知与迷茫。
朱虹璇选择的应对是:记住梦想。“要牢牢记住你特别想做某件事的那一刻,不管是做戏、做小语种或是科研中一个罕见领域的研究,你都要留住心中的那一点小火苗。越往后越会发现,信念就像宝石一样珍贵。”
在这里,她遇见了一群“值得终生珍重的朋友”,以及直接影响了人生轨迹的“剧星”伙伴。大家立下“连演十年”的约定,就这样,一演就是十年。
2012年《九人》剧组在“剧星”大赛现场
“双自由”——全校范围的自由选课和自由选择专业,是元培学院最早确立的制度。许多元培学生确定专业的时间都比较晚:大一刚入学时初选专业,大一下学期到大二期间确定专业。这也是元培学院设立的意图之一:不要让同学们太早地定专业。
曾担任过元培计划委员会委员的陈向明教授如此形容元培学院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制度,让学生“自己跳到水里游泳”。进入元培学院后,很多学生会发现,没人对自己的生活全权负责了,连专业都要靠自己来确定。他们必须面对选择时的迷茫,在父母期待、世俗标准、学科难度和自己的兴趣能力间找到平衡。
北大校园里,朱虹璇被称为“燕园带刀少女”。剧团成员们,则视她为剧组的化身,因为她“本身充满了情怀与理想”,用创作奠定了剧组的特质与方向。
在元培,有几门通识课程是大家共同要上的。元培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北大博雅教育改革尝试的核心部分。学院对此非常重视,打造了一套核心课程体系,包含西方古典文明、中国古典文明、现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科学与技术等五个专题课程,帮助学生打开知识视野,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文明的重大问题。
如果说专业课修炼的是专业技能,通识课程修炼的,则是一个优秀的人应有的眼界和担当。学生们在这里读柏拉图,读孔孟老庄,和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彩的思想对话,关心无数的人们和无穷的远方。
作为编剧和导演,朱虹璇带领剧团出品了“知识分子系列三部曲”。很多人看过他们的作品后评价:“理想中北大戏剧人的作品,就应如此风范。”“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戏剧。”
“三部曲”网络评分
元培学院的“自由”提高了学生的选择能力、抗压能力。陈向明说,“这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全面发展,不是只有一条道路。面对“自己游泳”的选择和压力,年轻人们都扑腾着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姿势。
2002级的赵勇,在一众选择中不断尝试,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最初的化学方向转到生物方向,再经历一番抉择之后转到保护生物学方向,最终在找到自己所热爱的生物地球化学专业之余,又成功创业建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君子食堂”。他坦言,在元培所收获的,不仅是专业和知识本身,“更多的是快速学习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2019级的韩晗来到元培后,发现身边的同学无一不是金光灿灿,也曾感到迷茫。同学里有人学科竞赛世界第一,有人高二就在学术期刊上发论文,有人16岁成为网文签约写手,有人初中考过英语专八……“差不多能凑出一本元培异闻录了。”经历了一番适应调整后,他跑出去旅游了大半个月,然后用手机和现学的剪辑技术,剪出了人生第一支旅游 vlog。从此开始做自媒体、搞街拍、做设计、做博主……在属于自己的赛道里如鱼得水。
“全元光滑”公众号
“
我不确定元培有没有让我活得更好,但元培起码让我有了选择的勇气:如何选择、怎么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一个人,怎样成为更好的人?在元培,或许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03
一栋楼里生活的一群人
“所有元培人都住在一起。”这是元培学院的宣传片中的一句介绍,也是许多北大学生对元培学院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图书馆,讨论室,学生电影院,健身房,琴房,舞蹈厅,公共休息区……一系列的配置,集中在北京大学35楼,所有的元培人在这栋楼里共同生活。明亮的廊厅里,地下室的沙发上,同学们随时可以一起散步,吃饭,打球,娱乐。
元培学院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环境,“是不同风格的住宿制书院。”
在元培学院,一个人能够接受整体培养。
学院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应有的方向,也是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化孤独为共同”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35楼地下空间的设计理念,以“交流”为核心,创造出理性与浪漫并行的学习生活场所。位于俄文楼的元培学院心理成长中心,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开展活动的空间。
集中的空间,为同学们的交流提供了很好保障。有学生在期末季之前在地下室预约了一个房间,请朋友们随意地下去聊聊天,一整个晚上,他就像个茶馆老板一样一直在那儿,而他的朋友们来来往往。地下电影院里,更有一群志趣相投的爱演戏、爱电影的“戏精”,直接把校园当片场,复制了北大版电影剧照。
“住宿辅导员”是元培作为住宿制书院的另一个特色,辅导员们在这里“又当老师又当学生”,他们是这个共同家园的建设者,更是家里人。
35楼一进门的地方有一面软木墙。起初,墙上有一个电表箱,显得突兀又空空荡荡,正对大门,很不好看。2020级的新同学入学之前,学院要给这面墙做一下美化,“一个女娲补天式的任务”。
时任住宿辅导员的2013级沈凌峰和师兄周文杰合计了一下,打算搞一个按图钉式的许愿墙。试运行了一段时间,这面墙被同学们自己玩了起来,2.0版本还加上了许愿贴。在楼下等人的时候,人们都会站在那儿看看,聊上两句。
元培书院许愿墙
利用个人所长为“共同生活”添砖加瓦的不止“导师”还有同学。人称“全能学霸”的叶皓天,就利用自己数据科学的专业,从解决三十五楼洗衣机不怎么好用的问题开始,主导开发出元培地下室自动预约系统、信用分管理系统,最终创建并领导了元培学院“智慧校园”的学生创业项目。
地下室管理系统部分代码及预约页面
2015级本科生贾晓文同样在本科毕业后申请担任了住宿辅导员。热爱运动、曾任元培男篮队长的他,探索孵化出人数可观的“元培跑团”,并在元培二十周年院庆时策划了元廿杯篮球赛为院庆献礼。“只要住在35楼,即使学生卡上的院系有了变化,也始终感觉我还是个元培的学生。”
2013级的乔元姬,关注到戏剧表演团体作开设公益戏剧公开课的情况,就主动联系对方建立了书院戏剧体验班。央视的导演编剧和知名话剧演员为同学们授课,吸引了近百人参加。2015级的周英慧喜欢和看电影的小伙伴们一起贴海报布置房间,开公众号,策划宣传放映活动,分别创建了绘画班和塑形小组,致力于让“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可以有一个渠道发光发热”。
戏剧课结课
绘画班
开课的队伍从辅导员扩展到同学们,有趣的课也越来越多——定向、象棋、辩论、烹饪、昆曲展览……35楼地下空间的绿植墙前出现了一条昆曲古琴廊道,课堂上还飘散出了油浸鱼的味道。
元培昆曲古琴文化节海报
在“老师”的陪伴下,一系列的学生自组织也自发成形。“元培XXX”系列,就包含了“学术而有趣”的学术共同体“元培学学学”;由学生摄影大师与一群“朋友圈摄影爱好者”们随手拍照打卡的“元培拍拍拍”;以美食会友的“元培吃吃吃”;从琴房管理到音乐沙龙、从演奏会到器乐课堂一起玩音乐的“元培音音音”……
地下电影院、善衡图书室、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等各种各样的兴趣组织,在共同生活中,拼出了每一具独特的“完全人格”。
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设计作品
共同生活,是为了能够成长为全面的“达人”。仅仅在学业兴趣上成长还不够,前不久,在元培学院的内部评比大赛中,这栋楼里的“生活家们”,就有好几个寝室相继以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加入“元培达人”的激烈角逐。
612全宿舍的平均睡眠时间大于等于八小时;547的各位每晚零点前准时睡觉;520稳定维持全天24小时不定时段有人补觉……学业和生活之上,身体健康被看得更加重要。
“
这怎么能叫躺平呢?这叫躺着学。
04
实验与试验
外面的眼睛看向元培学院时,目光往往是羡慕的,向往的。走过二十年,很少有人看到路途另一面的样子。
曾任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的金顶兵教授,回忆元培计划走来的一路:其实大家经历了很多磨练。
元培学院前身,是 2001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元培计划实验班”,以蔡元培名字命名,继承了蔡元培的开放性办学理念,以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计划和北大风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
这场“实验”,不断尝试未知的可能性,旨在探索一个归纳过程的起始点;但过程中历经了无数“试验”,结合具体的现实与实践,努力摸索一个演绎过程的终结点。
一开始,大家对学院名称有很多提法,有的老师提出用蔡元培校长的字“孑民”,有的老师提出用“元培”。最终确定了“元培学院”,一方面是因为有老校长的名字,另一个原因是“元”指“从一开始”的意思,元培的意思就是“从一开始做好培养”。
元培学生往往确定专业的时间比较晚,与后来确定所选专业的院系及本系同学相比,元培同学的“姗姗来迟”,与院系、本系同学的节奏差异,也导致了“双轨制”的问题。最初提出的很好的设想,在现实的实施中迎接来各种挑战,也在各方智慧的运用中不断调试。
老师们曾经谈论过:元培未来该怎么办?和原有的体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二十年的探索中,那条路径渐渐清晰起来。
2016年以后,北大把元培的很多做法向全校推广,推出了跨院系选课等措施,用“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学部范围内自由转专业”,慢慢搭起了“双轨制”,两条轨道,渐渐接近。
元培学院,不以统一的模板复制所有人,也不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人。“现在,各院系对元培学院学生认可度普遍提高,这是一件好事。”陈向明说,“每一位元培人,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几年就在这个地方共同度过。”
越来越多的“元气人生”从这里启程:2011级院友张林峰、孙伟杰等创办的深势科技,作为一家AI+Science初创企业,团队核心成员首创的“多尺度建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新范式,相关成果获得2020年高性能计算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被评为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2008级院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助理教授梁腾原,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杰出青年职业奖(Career Award);2002级院友、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刘鲁乔,获得2021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每一个元培人,都将自己向不同的世界无限延伸。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元培学院走进第20个年头,学院回到老校长蔡元培的故里绍兴,举办了绍兴元培峰会。在“东亚文化之都”的千年古城里,国内外一流高校师生围坐对谈,二十年来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摆在桌上,足足谈满了八个主题分会。
时值元培廿年,来自全部十七个已毕业年级的院友,也通过寄语的方式,对学院和就读于元培的学弟学妹们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和祝福:
“
享受一下青春的感觉吧,你想喜欢谁喜欢谁,想干什么干点什么——不要说为了什么事情不干,憋着自己,这没有意义;把自己的青春好好挥洒吧!
第一届同学毕业的时候,元培学院组织过一个毕业座谈会,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来总结这几年的收获,其中一个同学发言:“我们学会了选择。”
二十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代表发言,也是一样:“元培教会了我们大学乃至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课:选择。”
元培导师、北大中文系戴锦华教授说,“北大是一种母体”。在这座滋养的园子里,各种形状的灵魂在元培学院的实验皿里不断蒸腾,每个灵魂都走向它最渴望的姿态,学着去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所在的俄文楼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元培学院
参考来源:北大青年、一席、人民资讯、GQ实验室、黄庄向北、中国科学报、北大元培人、北京大学招生办、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图片来源:中国网、36氪、一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视频: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融媒体中心海外传播办公室
文字:陈雪霁
排版:李芮迪
责编:王嗖嗖
北大新年壁纸,flag立起来!
谁会不喜欢北大的寒假呢?
这里有北大教授的独家故事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邮箱:gbdgw@pku.edu.cn点亮你的“元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