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唱响天籁的孩子们身后,有一位浪漫的北大人

北京大学 2024-01-13


有这样一支合唱团

它由56个民族的孩子们组成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传递民族音乐的美好

唱响生命与爱的力量

它的名字是“飞越彩虹”

“飞越彩虹”合唱团由北大校友发起

经过一代代北大人的不竭热爱

与接力传承

带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

走遍全国各地

走向世界舞台

北大1989级中文系校友合唱团现任执行团长王芳就是“飞越彩虹”背后

北大人中的一员

点击视频

欣赏“飞越彩虹”的天籁之音“飞越彩虹”在全国多地的民族童声合唱团(部分)


01
音乐是跟心灵相通的

“音乐让所有情感都能得到呼应和共鸣,这是音乐让感情得以飞翔的力量。”

王芳与音乐的对话其实持续了很多年:2006年到2013年期间,身为自由撰稿人的王芳和深圳音乐厅结下了很好的情谊,成为了深圳音乐厅的首批五位“特约乐评人”之一。在不断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王芳开始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运用到歌词创作领域中。

2018年夏天的一个午后,王芳在中央音乐学院校园槐树下乘凉,这是她第一次带着“飞越彩虹”的孩子们到北京参加中国国际合唱节。就在这安静的十分钟里,王芳看到槐树花在地上落下一片洁白,映照着盛夏斑驳的光影,映衬着地上蹦蹦跳跳的麻雀,十分动人。她很快就写下了一首诗。北大1989级计算机系校友袁剑松看到朋友圈里的这首诗后,第二天便谱了曲发给王芳。

“音乐创作的过程会让你感觉到不断有力量和美在加持,初心被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加上去。所有情感在其中都得到呼应、共鸣,这是音乐让感情飞翔起来的力量。”王芳说。

点击下方音频

收听《槐花》

2019年,由王芳作词,袁剑松、刘森作曲的原创歌曲《胡不归》发布,作为北大1989级校友入学30周年的纪念歌曲,献给母校。

点击下方音频

收听《胡不归》

创作中的王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疫情稍有和缓后,王芳第一次跟孩子一起下楼,发现福田区的街道上空无一人,目光所及都是一派冷清。“我是学文学的,那一刻,所有古典诗词等文学里的凄清感全部涌上心头......”

2022年,深圳再次在疫情中走入春天。王芳和“飞越彩虹”的创作团队一道,为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深圳人谱写了一首《春天的回答》。

而王芳的创作才能,与艺术的缘分,还要从北大讲起……

02
光阴的故事

黄蝴蝶一样的银杏叶翩翩飘落,全班的姑娘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收到请柬来跳舞的男同学全都傻了,感叹道:“哇!中文系女生怎么可以这么浪漫!”

1989年秋天,一个热烈又多思的湖南女孩成为了燕园新生中的一员。

回忆起那段浪漫无比的青葱岁月,王芳脸上洋溢着飞扬的光彩。她说当年的自己就像一朵飘忽不定的云,是一个“到处玩的主儿”。

十八岁生日在中文系五院的王芳

在青春的灿烂与热烈中,王芳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王芳是班里最小的同学,平时备受“宠爱”。她的二十岁是一件全班告别“一字头”的大事。那时学校里舞会很盛行,每到周六晚上,中文系的女生都会在宿舍里化好妆,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去跳舞。于是,大家为王芳举办了一个“20岁生日party舞会”。

王芳和全班的同学一起合唱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歌声缓缓流淌,却猝不及防地撞上了漫天飞舞的银杏——原来,人群中突然有几个同学拎出了装满银杏的袋子,将黄叶哗哗地往天空撒。黄蝴蝶一样的银杏叶翩翩飘落,全班的姑娘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收到请柬来跳舞的男同学全都傻了,感叹道:“哇!中文系女生怎么可以这么浪漫!”

中文系1989级香山合影

离开校园后,这场特别的生日party时时萦绕在王芳心间。2013年以北大校友俞敏洪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王芳独自买票在半夜看完。电影结束,《光阴的故事》再次响起:“流水他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王芳一个人在街边坐下,哭了半个小时才回家。“我想起了在学校的所有点点滴滴。”那场与北大有关的青春,演变成精神上永远的守望。“我们的心永远地留在了燕园的那几年。”

03
湖的沉静和海的容量

先生温和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他说:“王芳啊,好的,我很高兴。”只是再平常不过的问候,却让王芳泪流满面。

本科毕业那年,王芳以班级第三的成绩保研中文系。她本打算跟随本系的方言学老师王福堂先生从事方言学的相关研究,但由于父母希望她去广东,王芳最后决定回到南方,“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王福堂先生”。

在做足了心理建设后,王芳鼓起勇气去找先生解释。王福堂先生听后全无诧异,只是很温和地对她说:“我非常理解,爸爸妈妈是很重要的。不过王芳,你要去广东的话,你愿不愿意在那里读研究生啊?”

在得到王芳的肯定答复后,先生便给暨南大学的方言学老师拨通了电话。原本怀着沉重心情的王芳顿觉如沐春风、无比温和:

“北大的先生就是北大的先生,永远那么沉静,像湖一样像海一样的容量。”

王芳(左二)与王福堂先生(右二)及其爱人王洪君老师(中)的合影

暨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王芳放弃继续读博。她给王福堂先生写了一封信。“在我心里最亲密的导师是王福堂先生,我不再继续研究方言,一定要给先生有一个交代。”

王福堂先生给王芳回了一封劝慰她的手写信,至今仍是王芳的珍藏:

“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对需要的人才,比我们方言学需要的人才要迫切的多”。

此后十余年间,王芳还与先生通过两三次信,每次都得到了先生的亲笔回信。尽管如此,王芳却并不愿意与先生通电话。“总是觉得我没有什么让他为我而骄傲的,我没有能够给他带来‘因为我是您的学生而生出力量的东西’。”

后来,在同门师姐李战的鼓励下,王芳鼓起勇气给先生打了一通电话。先生温和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他说:“王芳啊,好的,我很高兴。”只是再平常不过的问候,却让王芳泪流满面。

“每当我去跟先生‘请罪’的时候先生都会给我一个非常坚定的新理由,让我摆脱我所有的桎梏,投身到自己想做的事情里去。这就是北大和北大先生带给我的最珍贵的东西。”04
从歌声里看见彩虹

边疆孩子的纯真与美好歌声吸引了我,这个项目又是北大人发起的,这种内在的血脉关联也深深地吸引着我。

2011年,飞越彩虹民族童声合唱团在深圳音乐厅演出。在活动中做志愿者的王芳听着来自藏族、纳西族的孩子们最纯澈、最干净的歌声,深深陶醉其中。“因为那段时间我刚做妈妈,也有一阵子没有去远方行走,所以当时的感觉是特别震撼的。”

两年后,王芳有机会再次参与2013年深圳音乐厅“山海和声·飞越彩虹”音乐会。那次音乐会的规模比较大,有来自五个民族的一百多个孩子。

飞越彩虹多个民族童声合唱团在深圳音乐厅演出

第一次去开组委筹备会的王芳,被组织者真挚热忱的氛围感染,却也察觉到合唱团内部因为缺乏核心组织者所带来的事务杂乱和效率欠缺。一贯性格积极活跃的她忍不住提出了自己对活动组织的看法。

她的倡言受到了当时合唱团艺术总监赵晓爱的认同。音乐会圆满结束后,“飞越彩虹”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北大经济学院1984级校友罗飞找到王芳,邀请她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

一边带孩子一边做自由撰稿人的王芳,面对“飞越彩虹”的邀约着实心动了。她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相识于北大校园的“陶师兄”——也就是她的爱人陶武彬。

大学时代的王芳和陶武彬

相伴几十载的先生总是无条件地支持王芳做任何她喜欢的事情,这次也不例外,“你喜欢就去做,我都支持你。”得到了家人支持的王芳,放心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她坦言:

“一方面,边疆孩子的纯真与美好歌声吸引了我;另一方面,这个项目是北大人发起的,这种内在血脉关联也深深地吸引着我。美和信任的双重吸引,跟我当时人生阶段的需求完全匹配。”

05
找到一朵花的根

“通过跟随‘飞越彩虹’的行走,跟各个民族孩子们音乐人们血脉相融,收获生命体验跟感知,我就找到了根的所在。”

2013年,接手“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秘书长,并担任“飞越彩虹”公益项目主理人及合唱团团长的王芳,开始从旅行者以外的视角,浸入边疆的文化氛围中。

“飞越彩虹”裕固族童声合唱团

王芳曾听到贵州当地的水族老师说孩子们不爱唱贵州水歌。他们会唱《小苹果》《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但对于本民族的歌曲却不感兴趣,甚至觉得唱起来有点丢脸。

王芳觉得这样不对劲,于是除了向孩子们传授唱歌技巧外,“飞越彩虹”还致力于寻找深谙民族歌唱文化的老师,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母语演唱,通过演唱自己母语的歌,让孩子们获得文化自信

王永刚是大山深处的一位普通农民,他能编歌,能跳舞,还会自制民族乐器。但他唯一的学生,却是自己的儿子。在“飞越彩虹”项目找到他之后,他成了傈僳族童声合唱团的老师,每天向孩子们弹奏自己热爱的音乐。

傈僳族民族音乐老师王永刚

除了王永刚,合唱团里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老师:满头白发的纳西族歌后肖汝莲奶奶,拥有来自云间的嗓音的羌族歌手王世林……搭乘着彩虹的桥梁,他们把这份悠远又神秘的美丽写进孩子们的心里。


06
翩翩少年行

“你要是菜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克服那么多困难,来到这里演出。”

2016年,王芳带着十几个哈萨克族的孩子到台湾省去参加“玉山星空音乐节”。上场前,王芳在楼梯上碰到一个叫宋哈尔的小朋友。他垂头丧气、神情沮丧,王芳便上前去向他询问缘由。宋哈尔说:“老师,我们好菜啊。我觉得他们唱得好好听,我们唱不了那么好。”王芳温柔地告诉他:“你要是菜的话,我们不可能克服那么多困难,来到这里演出。如果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可以再多多练习,我们要展示的是哈萨克民族音乐的最好状态。”

后来,合唱团的孩子们顺利完成了这场演出,活动结束后,回到学校的宋哈尔在课业上依然很用功。成绩优异的他后来考上了在敦煌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玉山星空音乐会

“把深山里的孩子们带到发达地区,带到中心舞台,让他们用自然纯真的歌唱去征服观众、获得自信,这是‘走出来’最基本的收获。这会形成他们内心的力量,帮助他们去经历更丰富的人生。”王芳认为,这是“飞越彩虹”最深远的意义,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各美其美”。

2008年汶川震后前往深圳的“飞越彩虹”汶川羌族合唱团

欢笑中的合唱团小团员

2021年建党百年,王芳创作了《翩翩少年行》,歌里描绘的是她跟随“飞越彩虹”到中国贫困的乡村,亲眼见证的扶贫发展与人们生活最真实的改善。她期望孩子们唱出来的,是永远保持真诚的自然流露。

点击下方音频

收听《翩翩少年行》



07
兼容并包,美美与共

“我越来越细微地感受到每个人带着各有的特质和差异,一起投入,共同成长,然后汇集成为一股宏大的力量,而我也身在其中。”

自2007年“飞越彩虹”项目发起以来,15年间陆陆续续一直有北大人的参与。王芳认为这是北大基因中,对生命的教育、对平等的教育、对美美与共的贯彻和普及。

“飞越彩虹”项目的发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分子工程学院的1981级本科校友厉伟,以及劝说王芳加入“飞越彩虹”的经济学院校友罗飞,他们的身上,都体现着北大血脉中的宽容自由和家国情怀。

2015年,北大89级校友草原公益行并捐建“飞越彩虹”蒙古族教师合唱团

“飞越彩虹”项目发起人厉伟参加深圳东西涌净滩活动

同样热爱运动的罗飞则于2019年和城市与环境学系1988级校友曹峻、汇丰商学院2015级校友蒲爱民,约定在7天内去7个大洲跑7个马拉松,为建国70周年献礼。他们一边跑还一边为“飞越彩虹”项目筹款。

在好望角的开普敦,在美国的最后二十公里循环跑,他们都唱响了《飞越彩虹》这首歌。

蒲爱民(左一)、罗飞(左二)、曹峻(右一)的合影

7天7大洲7个马拉松路线图

此外,为了“飞越彩虹”的可持续发展,1987级生物系校友王皖松和1989级西语校友孙晋在2018年推动成立了经营型社会民非组织“飞越彩虹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飞越彩虹”的孩子们在美国卡耐基音乐厅

王芳在“飞越彩虹”的项目中,以点点滴滴的行动,将北大人的情怀与力量,从一个人身上传达到另一个人身上,化作一群人到另一群人的恒久绽放。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命题,而是一种自然而言的演进。

“我越来越细微地感受到每个人带着各有的特质和差异,一起投入,共同成长,然后汇集成为一股宏大的力量,而我也身在其中。这是美美与共,这是我深刻领略到的‘兼容并包’。”

欢迎关注“北大人”微信公众号

来源:北京大学校友会、“北大人”微信公众号

视频:飞越彩虹合唱团视频号

文字:肖怡

编辑:陈韩梅、王嗖嗖、李霁、陈泓君

排版|责编:王嗖嗖、李霁

北大盲盒,里面有啥?



谁是北大最爱读书的人?


他是四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北大学子!


北大新开“农场”,学生种菜技能get!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邮箱:gbdgw@pku.edu.cn

 在歌声中看见彩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唱响天籁的孩子们身后,有一位浪漫的北大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