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度“留法-归国”,他在北大安家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06-20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跟随父亲(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家公派留学)“留法”的他是班上唯一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孩。小朋友们对他充满好奇,他也日日用新奇的目光打量周遭世界。后来,他把异国见闻凝汇成稚嫩的语句,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孩子的天真口吻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的赤诚愿望。

二十多年过去,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他,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再度“留法”。这一次,他不再如孩童般漫无目的地打量这个国度,而是带着逐步明晰的求知欲望赴法求学。亲历祖国二十年间的发展,他对祖国富强的赤诚愿望也变得更加具体。毕业在即,他一心回到祖国和母校的怀抱,深耕科研、教书育人。他把满腔热忱撰写为《打造公派留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再次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徐徐讲述着他对“留学生”的家国之任的思考。

他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徐扬。


来去之间,视角互现,中法两国的求学与成长经历,是徐扬的学术道路与育人道路上不竭的养分来源。


01

燕初成:家国情怀与学术追求的一双翅膀

每一条回望时看似坦阔的学术成长之路,都遍布了细小而锋利的荆棘;每一个看似游刃有余的科研工作者,都曾经历无数次的自我怀疑。

2004年,徐扬来到燕园,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在校史学习中,以蔡元培老校长为代表的北大人对“赴法勤工俭学”的大力推动引起了他的特别共鸣,一代青年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大精神传统在徐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忆及儿时随父亲在法国生活,突破语言关、文化关的经历,徐扬逐步坚定了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让世界了解今日之中国的信念。

一开始,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而严格的学术训练令徐扬对“科研”二字心生畏惧,高精尖的研究内容也使他难免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但这些情绪没有持续太久,在专业课老师深入浅出的知识传授和导师、师兄在实验室里手把手的带教下,徐扬逐渐为自己能接触到学术的前沿而兴致勃勃,扎实地进步着,他终于入了科研的“门”。

两年后,徐扬的一篇学术论文荣获第15届国际计算技术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以前只存在于新闻里的事情,真切地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这种“正反馈”让徐扬开始觉得他能达成一些事情,信心激励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向前。

徐扬与导师王厚峰教授的毕业合影

除了前沿的学术环境给予学习与科研的滋养,徐扬还在更广阔的校园生活的浸润中感受着北大的“特别”。排球课上还能滑雪、打高尔夫?这是北大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在徐扬心中的缩影——在这两项运动还不甚普及的零几年,北大何仲恺老师就带着排球班的学生去体验了滑雪和高尔夫。这两个“第一次”的经历,由微知彰,令徐扬感受到了教育的开阔,这种“不拘泥”,也成为了他日后学习和科研的底色。


02

燕遨游: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成长的养料,让徐扬在法国的生活紧实而腴润。他在法兰西的土地汲取养分,枝叶蓁蓁,朝向东方。

2007年,我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开启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这个中国公派留学工作的里程碑时刻,刚刚硕士毕业的徐扬也将出国深造,进一步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同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作为自己未来几年的人生目标。

谈及为什么选择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徐扬回忆起了自己面试选拔时的场景:“法国教授团对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候选人进行最终面试,推荐语言是英语。但我当时全程使用法语进行介绍和陈述。或许是打小练成的‘童子功口语’很‘加分’,时任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副校长的法国工程院院士Alain BERNARD教授在我只讲完第三张PPT的时候向我抛出橄榄枝,问我是否愿意跟着他一起研究智能制造。”于是,一段新的师生缘就这样产生了。

南特是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大西洋海滨城市,卢瓦尔河穿城而过。导师曾跟徐扬开玩笑:“在这个单调寂寞的地方你一定能做出很好的科研,因为相比巴黎的‘摩登’,你在这里除了学术就是学术。”果真如此,在这座宜居而宁和的城市里,徐扬开启了三年沉潜的研究之旅。

除了科研本身,“办事”能力也是法国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不同学校的学生需要轮值组织跨城市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学生自己操办和安排一切。除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这类会议还旨在营造和维护一个学生层面的专业领域的学术共同体。

学术科研不光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或者是在办公室写文章,科学研究需要学术共同体,而参与、组织这样的会议,是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很重要的技能。”


徐扬与法国同门在参加学术研讨会的路上

科研之路是艰难的,但在北大培养成的良好研究习惯和扎实的学术基础,让徐扬很快就具备了探索领域前沿的能力(如与导师一起参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不过,也是在这些经历中,徐扬真正领悟了“国产化”的深刻内涵。有一次,徐扬被中途告知不能再继续参与导师与法国一家公司的合作课题,理由是对方公司担心外国人接触到核心软件。而此前,徐扬已经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后来,时任北航校长的怀进鹏教授在一次交流中鼓励留学生们认真学习本领,突破西方技术壁垒。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辈的谆谆教诲,让徐扬对祖国的期望有了更具象也更深刻的理解。献身祖国的需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从来不应当是空话套话,而应当成为每一位留学生实实在在的使命与担当。这些宝贵的经历成为徐扬今后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

学习科研之余,打造中外交流的桥梁是徐扬持之以恒的追求。2009年,他担任了法国南特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简称“南特学联”)的主席,不仅协同使馆教育处解决留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还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在这些工作中,徐扬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相关企业接触,接受财务审计、换届法律监督等...这个与校园和实验室完全不同的体验过程,磨练了徐扬的性格与能力。

2008年,是北京奥运之年。徐扬接受法国当地主流媒体《南特日报》的采访,积极在海外传播普通中国青年的真实声音;此外,他还在南特大学城组织举办了“北京奥运探索日”的活动,不断推动法国普通民众对北京奥运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徐扬的这些工作得到了时任驻法大使孔泉的认可,也收获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好感与认同。

当地主流媒体对徐扬等留学生的访谈报道


03

燕归来:亦师亦友,筑巢燕园

为什么回国?这对徐扬而言,并不是一个需要艰难抉择的问题,而是“燕归来”的本能——儿时“留法-归国”的经历是跟随父亲的脚步完成的,再“留法”-再“归国”,便是重走父辈的路。像燕子一样,回家筑巢是来自基因的本能。

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徐扬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有过深切的思考。博士毕业在即的他,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题为《打造公派留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他写到:

……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应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打造支撑这种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国家公派留学生应努力做到3个“名副其实”,即“三个一流的名副其实、“国家公派”的名副其实和“海外背景”的名副其实。

三个一流即“选拔一流的学生、派到(海外)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所谓“一流学生”,与其说是国家对公派留学生的定位,不如说是公派留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即以一流的使命感、一流的责任感、一流的学术标准和一流的治学态度要求自己。……

基于这样的深彻体悟,徐扬始终将自身的职业规划与国家发展方向和重点紧密结合。2010年,博士毕业的徐扬回到了祖国和母校,他既希望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科研收获分享给后辈,也希望继续深耕科研、服务国家发展。

为了让信息计算转化成服务社会的直接动力,徐扬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到了信息管理系。目前,他正在研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中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Mass Customization),这是当今十分热门的一种新型生产与服务模式,它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去实现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并具体应用于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教育服务等诸领域,解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平衡问题。

同时,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徐扬正在与法国同门张益茬教授合作打造规模化增材制造基础设施平台。

燕子归来,除了科研攻坚,徐扬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解锁信息管理系的教师身份后,徐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新时代的学子们远超想象的广博视野和快速迭代的知识储备。从前,老师对学生似乎有着天然的智识和技术能力优势;如今,他常常发现,对于信息化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对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了解速度和程度都毫不逊色于老师。

延用传统的教授模式,还是更新培养模式?这是徐扬成为老师后常常思考的问题。受留法期间导师的启发,他想,也许自己不一定要比学生知道的多,但是应该在师生关系中做一名好的“引路员”,而非管教者。同时,作为北京大学培育的首批“双带头人”,徐扬也常常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思考琢磨,如何将党建与学术、思想引领与科研训练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

学生眼中的徐扬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他充满活力和朝气,又总是能稳重地帮学生们度过难关。2014级硕士生沈宇飞是徐扬指导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他总结徐扬身上的两个重要特质:

一是对学生不遗余力的支持,二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徐老师总是很认真地听我分享那些稀奇古怪的idea,从来不会否定我的想法,而是和我一起探索落地的可能性”。在沈宇飞学术兴趣发展的早期,徐扬给了他非常宽松的环境,以期培养好奇心、学术品位和雄心壮志。当gap year这个词在国内还不太流行的时候,沈宇飞申请延毕一年,准备跨专业申请商科PhD。本以为徐扬会比较顾虑“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就延毕”这件事的负面影响,没想到徐扬爽快地同意了,还宽慰他说:“不要有压力,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做学术要遵从内心的想法,做自己热爱的事业。“那是我人生低谷阶段最温暖的力量。”如今,沈宇飞顺利地实现了自己跨专业深造的目标,正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攻读博士学位。“那是我人生低谷阶段最温暖的力量。”如今,沈宇飞顺利地实现了自己跨专业深造的目标,正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攻读博士学位,

如今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刘姝雯,本科时期跟着徐扬尝试做科研,除了具体知识的指导,徐扬还常常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科研首先要搭好一个框架,有了骨骼之后再填上血肉就会轻松很多”“学术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每一个环节都从头到尾亲自走一遍,只有自己上手才能真正掌握”。

另外,徐扬老师在确定科研选题时,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需求,紧跟国家战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徐扬的指导下,刘姝雯和王冰璐同学选择了一个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下流动人口信息分析的选题,并获得了北京市挑战杯二等奖。

当刘姝雯开始自己在牛津的博士生活之后,这些谆谆的叮咛与教诲,就像早已伫立一旁的路灯,在她偶尔会觉得迷茫与晦暗的学术道路上,被一盏一盏点亮。

2021年徐扬和学生答辩合影

去年教师节,刘姝雯给徐扬发了一条祝福信息。徐扬回复她:“谢谢姝雯,你在牛津开心吗?”刘姝雯握着手机悄悄地掉了眼泪:“读博是一个有多甜美就有多痛苦的过程,已经很久没有人问过我在这里快不快乐。”这条来自远洋之外的燕园导师的问候,一下子触动了她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在发生日朋友圈总结时,她将这条回复列为了过去的一岁里,最重要的几个瞬间之一。

这份关怀让她在之后很多次想起北大,她为自己在本科时遇见徐扬这样的导师而感到幸运,他好像就是燕园人文关怀的化身,“让我感觉那里像是我的第二个家,有朝一日希望自己也能 ‘燕归来’ ”。

燕子飞出去,远渡重洋复归来,在燕园里,为一代代新燕,筑巢、安家。





 燕归来 

上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立志学成报国,并最终回到北大教书育人。官微特推出“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选择北大的优秀青年学者,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所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采写:周君柔

图片:受访者提供

封面:徐浩伦

编辑:郭雅颂

排版:杨映锴

责编:郭雅颂


在北大做楼长,她被写进博士论文的致谢中



全新挑战!欢迎加入北大“通班”!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一起感受徐扬的家国情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